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了改善目前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亲水性,提高冷却器的湿球效率,并实现间歇式布水,降低循环水泵能耗.采用吸水性较好的新型多孔陶瓷材料制作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利用其丰富的比表面积来增大水膜与工作空气的接触面积;利用其较好的吸水性快速蓄水,实现间接蒸发冷却器的间歇性布水,缩短循环水泵运行时间.对其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对其湿球效率...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椭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建立三维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利用CFD技术得出了二次空气入口参数对水膜蒸发量的影响,并预测了椭圆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内部的含湿量场,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可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工业领域存在的循环水冷却问题,设计采用蒸发冷却冷水机组实现循环水的冷却。该机组由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器、直接蒸发冷却填料、闭式换热盘管组成。对机组进行风量测试及热水试验,结果表明:机组在高湿度地区运行时,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最佳风量比(二次/一次)为0.79,机组的冷却效率高达65.2%;机组对50℃左右的循环水进行冷却,温降幅度为20℃,降温效果较好。最后针对测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4.
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传热传质模型的建立及验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和分析现有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热工性能和数学模型,并在分析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传热、传质过程及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针对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热工计算模型。基于模型中管外二次空气侧空气与水膜之间的传热、传质系数是影响模型精度的重要因素,对管外二次空气侧空气与水膜之间的传热、传质系数进行深入分析,将模型用于水平单管外蒸发传热、传质系数的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证明所选模型的正确性,为下一步对管式间接蒸发空气冷却器整体热工性能的数值模拟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蒸发式冷凝器换热原理进行分析,将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器、直接蒸发冷却填料和冷凝盘管相结合,提出冷凝效率更高的复合型蒸发式冷凝器,并对其主要部件进行设计计算,得出各部分所需换热面积,此设计计算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6.
吴生  黄翔  武俊梅 《制冷》2009,28(1):7-12
本文分析了热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传热传质机理。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及传热学的研究方法,对热管间接蒸发冷却器进行传热传质实验研究,并根据运行参数对冷却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增强换热传质,提高换热效率E的方法,为优化设计热管间接蒸发冷却器提供了理论与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增大蒸发冷却过程中空气进、出口焓差,提高蒸发冷却装置换热效率,提出一种大焓差蒸发冷却水冷冷凝装置,由盘管与填料组成的蒸发冷却器,水槽与肋片盘管组成的水冷冷凝器两者串联而成。在此基础上搭建大焓差蒸发冷却器传热性能试验台,通过测试喷淋水密度与空气流量对盘管内热流体出口温度和喷淋水出口温度的影响,研究蒸发式冷凝器管外水膜的传热性能。结果表明,随着喷淋水密度或空气流量的增加,喷淋水出口温度上升,盘管内流体温度下降。此外,根据实验数据回归分析,拟合出直径为12.7mm的紫铜管管外水膜换热系数与喷淋水密度关系式为:a_w=302(r÷d_0)~(0.67)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介绍了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结构形式和性能评价方式,对几种不同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工程应用实例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间接蒸发冷却热湿交换效率在60%~91%之间,其制冷量占设计总制冷量的很大一部分。最后,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非饱和蒸发式冷却器传热性能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蒸发式冷却器因其明显的高效、节能优势,在制冷及其他工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由于蒸发式冷却器的换热过程涉及质扩散和气液两相流,其性能涉及的相关因素较多,所以针对一套完整的蒸发式冷却器进行性能测试,以分析这些因素对蒸发式冷却器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降低管内冷却水流量,增加风量和喷淋水量均可提高蒸发式冷却器的冷却效率.对于结构参数及工艺参数一定的蒸发式冷却器,影响其性能最大的因素为风量,其次为环境湿球温度,再次为喷淋水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露点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空调机组特性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小文  黄翔  吴志湘 《制冷》2010,29(2):27-33
通过对目前国内外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发展进行介绍,提出一种基于露点板式间接蒸发冷却器的空调机组—露点间接—直接蒸发冷却空调机组。并对此空调机组的原理和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空调机组与传统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相比,温降幅度大,可以进一步逼近室外空气的露点温度,是露点间接蒸发冷却技术的一个新发展。同时还对这一机组的性能测试提出了一些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直接蒸发冷却器的换热效率,寻求一种新型填料——冷却塔用多孔陶瓷填料,并对其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多孔陶瓷材料用作直接蒸发冷却器填料,其换热效率高于铝箔填料,低于CELdek填料,但是过流阻力明显大于这两者。指出按照直接蒸发冷却器填料的参数来设计多孔陶瓷填料将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露点间接蒸发冷却器的原理和空气流程,并对冷却器进行实验室应用测试分析及其与机械制冷结合应用的实际工程测试,得出以下结论:在西安地区可使送风温度降低7~10℃,冷却效率达85%以上,在3000m^3/h风量下压降只有185Pa;在浙江地区使用露点间接蒸发冷却与机械制冷相结合技术的空调机组,可使蒸发冷却段送风温度降低6~8℃,空调系统节能14.3%;相同测试条件下,露点式比管式或热管式的冷却效率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3.
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性能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板式蒸发式冷凝器进行的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结构形式下,存在最佳的入口风速和喷淋密度。同时根据实验结果拟合出板外水膜一空气间的传质系数关系式。另外,对基于同一蒸气压缩式制冷机组的水平管式和板式蒸发式冷凝器性能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在测试条件下,采用板式蒸发式冷凝器的空调冷凝系统能效比提高了2.01%~3.1%,热流密度提高了20%~26%;与管式蒸发式冷凝器相比,板式蒸发式冷凝器换热器体积有所减小,而风机阻力和水泵功率略有增加。  相似文献   

14.
新型套管蒸发式冷凝器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一种新型套管蒸发式冷凝器,在蒸发式冷凝器的基础上在换热管中再加入一根内管,使得制冷剂可以在管的内部进行换热,提高冷凝器的传热系数,进而改善换热性能。针对此冷凝器介绍其结构形式和运行原理,并在相同状况下与蒸发式冷凝器进行数值计算比较,指出套管蒸发式冷凝器具有更好的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15.
Evaporative cooling of water in film flows in a double-corrugation spray zone is investigated. It is shown that the main contribution to the increase in the efficiency of evaporative cooling in such spray zones is made by artificial turbulization of air flow on the corrugations of the guards. For a sprinkler with guards of arbitrary configuration a method of engineering calculation of the efficiency of evaporative cooling is suggested.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Inzhenerno-Fizicheskii Zhurnal, Vol. 81, No. 1, pp. 171–175, January–February, 2007.  相似文献   

16.
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夏季能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由蒸发冷却段和机械制冷段组成,蒸发冷却段是蒸发冷却式冷水机组,机械制冷段是直接蒸发冷却器(DEC)与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联用。本文首先对DEC+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夏季能耗进行分析,并与传统的单独运行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的情况进行对比;另外从压一焓图和温一熵图角度分析空气源热泵冷(热)水机组联用DEC后能效比提高的机制;然后以西安地区为例对蒸发冷却+空气源热泵复合冷(热)水机组进行夏季能耗分析,推导出单独利用蒸发冷却技术就能制取18℃左右高温冷水的气候条件。为蒸发冷却制取冷水技术在中等湿度地区甚至高湿度地区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对冰箱冷凝器结构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通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箱壁式冷凝器进行了建模、求解。在分析中,考虑了铝箔对传热的影响;同时,考虑到在通常情况下冷凝管和冰箱的外壁平板之间的线接触会影响冷凝器的散热。因此,对冷凝管与箱壁平板的线接触进行了改进,采用凹槽结构的接触形式,并分析接触角度对散热的影响。结果显示:铝箔在冷凝管的散热中是一个重要的热路。如果不考虑铝箔的影响,计算所得的换热量将偏小8%左右;冷凝器的管材对换热效果影响不大,采用铜管比钢管的换热效果增大不到1%;增加冷凝管与外壁的接触面积可以提高换热效果,但是增加幅度并不明显;同时计算结果也表明,冷凝器通过发泡层传入冰箱内部的热量约占冷凝器总负荷的12%。  相似文献   

18.
李奕 《发电技术》2018,39(3):244-15
针对现有余热供热技术仅能回收典型双机配置热电厂一台机组余热的问题,定量分析了湿冷机组余热量和现有各余热供热技术回收循环水余热能力,提出吸收式热泵与低压缸光轴技术串联的余热供热系统以及低压缸光轴改造后给水泵汽轮机余热利用系统。实现了典型配置热电厂双机余热全部回收供热,为湿冷机组双机余热供热改造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螺旋板壳式换热器在制冷机组冷凝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中海油某浮式生产储油轮上水冷空调机中冷凝器进行螺旋板壳式和管壳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换热面积相等、冷却水的进出口温度相同的条件下,冷凝温度可由管壳式的45℃降到螺旋板壳式的32℃;压缩机能耗降低13%。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近。此外,由于螺旋板壳式换热器的换热芯可以外抽,用于海上制冷机组,可减少价格昂贵的特材(钛)的消耗量;用于陆上制冷机组,可实现以铝代铜,降低冷凝器的材料购置费80%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