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3)
导师育人制是一种针对性强、效率较高的高中教育模式。探索导师育人的模式,能有效促进高中学生健康、多元发展,是符合新一轮高考理念的有益尝试。我们结合校情,依托有效教学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采取"有差异,无淘汰"的策略,科学育人,力争让每一个学生都找到正确的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1)
通过阐述高校跨境电商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四种形式,分析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提出了以企业的跨境电商岗位工作能力为导向,构建"订单培养、双轨双导"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开发"工学一体"的课程体系,采用"实战"教学方法,建立"双导师"的学业考核评价机制,共建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校企合作路径。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7,(3)
本文在分析实践教学概念框架、影响因素、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总结出"工学结合、实践育人"有效教学模式,具体包括"能力本位"育人模式、"校企双元"育人模式、"集团化"育人、"通识教育"育人模式、"现代学徒制"育人模式,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有效开展提供了启示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6):24-26
在界定"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产业学院"概念,厘清三者关系基础上,通过"目标定位、专业设置、团队组建、方案制订、学徒招募、课程构建、教材选用、教学安排、制度保障、评价反馈",构建了基于产业学院的的现代学徒制校企双主体育人模式。  相似文献   

5.
协同育人是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也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在协同育人理念引领下,探讨土木工程专业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四层次"协同育人模式:校内协同、校政企协同、境内外协同和国内外协同,实现协同育人环境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四维"实践教学模式和"多层次"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多维"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双主体、三级沟通"长效协同机制,旨在不断提高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10)
双导师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对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双导师工作室"的项目化课程开发步骤主要有:分析项目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设置项目化课程、编制课程标准、编写教学内容、开发教学资源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1,(10):70-75
产教融合是专业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的重要举措。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产教协同育人经验,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机械类专业为例,以校企"双元"育人为核心,探索与实践"多域互通、多维互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依托产业学院,建设了产教融合教学平台,打造名师、技能大师"双引领"的"双元"师资团队,实施"多域互通"教学模式和"多维互融"产教融合路径,构建"双元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和"多维同步"长效协同发展机制。"多域互通、多维互融"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提升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层次,促进了专业与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广与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11)
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高校要充分发挥好每门课程的育人作用,专业课教师和辅导员肩负着重要的育人使命和育人职责。在"大思政"背景下,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育双融合、双促进的大思政格局。探讨辅导员和专业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模式,落实协同育人组织保障、加强协同育人工作融合、完善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解决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问题,实现高等学校育人和育才的统一,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师资队伍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8,(6)
将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引入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之中,借助校企联合招生、"双导师"引导、工学交替等方式,创建定岗培养以及一体化育人的长效机制,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情境中进行学习,有利于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实践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7)
校企"双主体"育人是现代学徒制的核心,也是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通过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平台,创建"职前-职后全程工学双交替式"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双线交融"的课程体系,开发网络课程等线上教学资源,开展"双师结构"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条件建设,教学组织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等方面,开展基于现代学徒制的校企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