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8)
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发挥着举足轻重的教育作用。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合作育人的一种教育方式,通过家校合作,孩子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两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4)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基础和必要补充,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家庭和学校在教育目的、教育方式等方面的差异,造成在家校和学校之间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同时,家校之间的责任推诿,使得家校合作工作困难重重。针对家校合作的问题,应从文化、经济和政策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2)
随着新市民子女受教育权的教育政策保障从义务教育延伸到高中教育,学生生源和家长结构的变化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新问题、新挑战,家校合作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面向新市民子女的家校合作的困境体现在学校、教师和家长三个方面,为破解这一困境,应当完善家校合作机制,鼓励教师深入家校合作,调动家长参与家校合作。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22)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逐渐结合,家校合作已然成为教育学界发展的主流。在我国,家庭教育早已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渗入到学校教育之中,也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故而,家校合作的作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可轻视的。1.家校合作的概况家校合作是指教育者与家庭共同承担学生成长的责任,是现代学校制度的组成部分。家校合作作为一种新型的伙伴关系,其主要意义就在于通过这样的关系来强化学校教育,也可以促进学生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1)
借助中国教育追踪调查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回归法探究家校合作对初中生认知能力测试成绩的影响。结果发现:家长是否参加家长会、家长与教师联系的频率和学校举行家校活动的频率这三个家校合作变量能够显著正向地影响学生的认知能力测试成绩,并且相较于七年级学生,对九年级学生影响更大。基于此提出建议:家长、教师、学校和教育部门都应该积极为家校合作的开展做出努力,发挥各自优势,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
<正>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家校合作以促进教育的整体化发展,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在笔者参加教育工作的20年中,深切体会到家校教育合作的重要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会看到:学校、教师和学生家庭的交流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是有限的,家校合作的随意性较大,主题较为单一。许多家长还未充分意识到自己在学校教育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学校还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2)
家庭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合作体,在学生的终生教育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从目前基础教育阶段教育管理的现状来看,家校互动合作在推进工作中仍存在若干困难与问题。本文在对周边学校、家长进行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家校互动合作中的老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老师、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多边关系主体间存在的问题来探究改善家校互动合作的方法和途径,建立起长效的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的教育体系,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14)
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将影响学生在校的成功与否,并进而影响到其以后的发展。学校教育并不是孤立的,相反它受到家庭、社会以及国家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将对学生的成长教育产生巨大的作用。关于家庭参与学校教育理论的研究在近十年才开始发展起来,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我国的起步较晚。本文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对比国内和国外家校合作,对我国家校合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
家校共育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模式,现如今已经成为了推动基础教育创新发展的有效教学范式,给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了良好条件,同时也能够给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良好保障。要想发挥家校共育的积极作用,必须保证家校间的密切沟通,但是传统的家校共育方法不论是在沟通成本还是合作结构与合作效果方面都存在着一定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为家校共育的实现提供了保障,使得学校和家庭之间可以开展密切深度的沟通,共同为初中生的成长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
家校共育是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之一,对当前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基于此,首先分析了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成因,如学业因素、家庭因素、成长因素,而后从整合教育力量、健全教育链条、促进健康发展三个角度介绍了家校共育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最后就如何开展家校共育提出了对策,包括立足学校主体、加强家风建设、密切家校联系、开展社会教育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