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1,(10)
宋代并非科举面前人人平等。出于更新人才观念、维持政权稳定、维护皇权专制和促进社会流动的目的,宋廷采取抑制势家子弟、扶持寒士的政策。宋廷一方面在科举外向寒士提供物质支持,在科举考试过程中有意倾斜,以提升寒士的录取率;另一方面在科举中对势家子弟有意限制和打压,降低其考中进士的概率。受政治腐败、政治局势和权相政治等因素的影响,北宋中后期在科举中逐步减少了对势家子弟的限制。两宋之所以出现大量出自低层官员与平民家庭的文科状元,且比例不断提高,是宋廷采取"抑势家、拔寒士"的政治措施的结果。与状元相反,两宋进士出身于官员的比例却在不断提升,导致科举带来的社会流动程度不断降低和状元为平民子弟的比例却不断升高的矛盾现象。总体而言,宋代"抑势家,拔寒士"的政治措施降低了经济因素在科举中的影响,有力地推动了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2.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发展于宋代,是实施教学、藏书与研究三结合的教育机构。元代时,元世祖首次下令广设书院,并将书院山长定为学官,是书院官学化的开始。清初统治者抑制书院自主发展,使之官学化更突出,科举取士成为统治者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书院也逐渐变为科举考试的附庸。书院发端于私学,原属于官学系统之外的教育机构,但在古代专制的社会条件下,书院从它建立的时候起,就开始其官学化的历程。官学化也导致书院在形制和功能上有了新的变化。文章聚焦于两湖民间书院特点,探究清代以后书院在官学影响之下形制和空间的衍化,并分析其成因,以期对民间书院官学化有更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8,(1)
随着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与科举制度已经密不可分。科举影响教育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管理,进而影响到学官管理。科举与学官的选任及考核奖惩息息相关。学官的选任需有科举出身,科举及第率成为学官进行考核和奖惩的重要标准。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12)
北宋进士科取士方式在诗赋与经义的论争中承转反复,完成了人才选拔模式由重诗赋向重经义的转变,由此带动了士人学习儒家经典的热潮,客观上推动学校教育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师资选拔等的儒学化转向,对儒家思想的研究也实现了由"章句之学"向"义理之学"的跨越,呈现出多元性和思辨性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5,(4):23-28
宋代全州进士数量一度超过临桂县;元朝全州进士数量独占广西鳌头;形成了以蒋氏科举家族为代表的文学流派;元明清三代全州集中在长乡、升乡、万乡等几个乡镇涌现进士系广西全州科举盛况之表现。中原文化及官吏文人对全州之影响、书院兴旺、地方物产及经济发达、交通运输便捷等优势,是全州宋元明清科举事业兴旺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4)
科举经济的形成是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之结果,主要涉及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情势、科举考试内容和形式、科举考试规模扩大以及由此带来的竞争加剧、科举考试利益影响以及政府相关政策制导等广泛内容。科举规模的扩展和竞争的加剧,进一步扩大了科举考试的经济需求;科举利益驱策和政府政策宣导,进一步刺激了科举考试的应试需求。宋代以降相对宽松的社会商业政策则为科举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社会背景和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22,(3):39-44
经由科举入仕是古代文人最主要的仕进之途,然而由于录取名额有限,科场竞争十分激烈,既给广大士子以极大的希望,同时也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金代是由女真族统治的少数民族政权,吸收唐宋之制,实行科举取士制度。不少金代文人在科考前,或是占卜问卦,或是求仙访道,以求得一个美好的前程,甚至于一些奇异的梦境或是现实中的异常事象,也往往被看作是夺取功名的吉兆。无论是占卜,还是梦兆,从根本上来说,只是一种精神上的焦虑,或是一种心理安慰,但却反映了金代文人浓厚的"科名前定"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宋朝是我国古典园林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转型期,也是城市公共园林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宋代,大量的官署园林开始向百姓开放,使吏民同乐,"民安而君后乐"。北宋皇室也开创性地将金明池、琼林苑等御园定期对市民开放,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开园活动,其场面之宏大,景象之繁荣,使得开园活动成为了当时汴梁城独有的节日和后世文人回忆北宋王朝的重要精神载体。因此,宋代园林的空间环境也随着功能需求的改变而做出了一定的调整。文章以金明池为例,对宋代城市园林的功能演进和空间环境要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4):43-44
女真族入主中原,多方面汲取汉族文化,从政治制度到文学教育,从经济生活到社会习俗,无一不渗透着中原文化因素。这是少数民族政权入主中原后维护统治的必要措施,也是一个民族由野蛮到文明,由蒙昧到理智的必然过程。从金代西京地区的教育文化方面出发,探析金统治者立国后西京地区的教育机构、科举取士、文学艺术等,以及金代政府对中原传统教育文化的重视与吸收,从中管窥其教育政策对中国传统文化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工程岩土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史文兵  廖义玲  梁风 《山西建筑》2009,35(35):177-178
通过对工程岩土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和开设方式的分析,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实践证明:采用集中开设、加强课前预习、增设综合性设计实验、改革成绩考核方式等手段改革实验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极大地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