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情感"是"人文"得以让不同人群最广泛感知的核心形态,"重情感、讲节义"也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的华彩乐章.  相似文献   

2.
以尼泊尔帕坦博物馆为研究对象,从博物馆和遗产行动者的视角展开,聚焦侨居的外国建筑师、尼泊尔本国的遗产保护工作者、帕坦的旅游业从业者等群体,在相关事件中,通过不同行动者的相遇与回应,显明个体在遗产保护中关于"本土"的情感、想象与再发现历程.并指出,在全球性文化生产网络与遗产保护运动中,"现代性的本土化"也就意味着纯粹"本土"的不可能.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10)
<正>幼儿参与运动的方式很多,有时在探索中运动,有时在挑战中运动,有时在暗示中运动,有时在模仿中运动,有时在合作中运动。但不管以何种方式参与运动,或多或少都需要成人的支持,"成人的适当鼓励和支持不仅能使儿童学会运动,而且能深化他们对许多运动概念的理解,从而获得成功体验。"〔1〕因此,教师在组织体育活动时,要分析、判断幼儿以何种方式参与运动,并提供适宜的支持性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0,(1)
学习能量(Learning Power)是有关学会学习的国际前沿理念。与"学习力"不同,"学习能量"是一个基于生态学习理论的整合概念,是课堂生态系统的核心。"学习能量"的本质是所有人身上存在的生命能量,能够使人类不断成长、发展和进行自我实现,可以定义为一个联合起来塑造个体学习者参与学习机会的价值取向、倾向和态度的复杂的混合体。CLARA是基于学习分析学所开发的新一代"学习能量"测量工具,包含八大维度和学习的主动性、学习关系与协作、学习取向三部分内容。在当下真实的教育情境里,"学习能量"理念有助于使学会学习转化为行动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0)
普通高中美术新课程标准强调,"应力求体现我国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鼓励学生在感受、体验、参与、探究、思考和合作等学习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体会美术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美术教学的整个过程正是有了学生的参与、心灵的沟通、情感的激发,才使课堂焕发生机,进而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完善学生的人格。同时,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合作创新,体验参与的情趣,在学习过程中快乐成长。  相似文献   

6.
《中国建材》2022,(2):130-130
1月15日,"印记冬奥——大众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开幕。本次旨在体现奥运精神,创作手法和材料使用守正创新,生动鲜活多元。内容分七部分,涵盖中国冬奥发展历程、冬奥知识和新中国冰雪运动等,展现了"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推动体育强国建设、带动全民健康的风貌。350件参展篆刻作品的作者涵盖专业工作者、大中小学师生、企业员工以及科技工作者。  相似文献   

7.
伴随新型城镇化的推进,"自上而下"的传统乡村规划模式局限性渐显,多种形式的参与式乡村规划开始在全国广泛开展。本文从规划引导主体视角切入,以福建省院前社、曾厝村和培田村为研究对象,对当下参与式乡村规划模式进行梳理,在分析村庄资源条件、规划参与主体及工作方法的基础上,总结由不同主体引导的参与式乡村规划模式。比较研究不同模式下各方利益关系、规划的适应性及局限性,并基于"资产为本"的规划理念,提炼适用于不同类型村庄的参与式规划模式。在有限的资金及人力条件下,通过匹配村庄资源条件与参与主体,提升村民参与度及参与质量,为未来乡村规划研究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居住型历史街区保护再生是一项涉及民生改善、公众参与、活力激发的社会实践运动,"小尺度、渐进式"模式的探索无法脱开相关政策的研讨和工作机制的创新.南京小西湖街区保护再生在实践过程的不同阶段探索了动态征收、自主更新、资金来源、土地流转等方面政策创新.文章通过对实践过程中相关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为未来相关城市更新工作的展开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34)
<正>人们都知道,"情感过滤"这个词汇最早是由欧洲的教育家波特提出来的,"情感过滤"的具体意义就是把它看成是一种源于自身的处理系统,"情感过滤"是通过控制一个人的情感,从而影响一个人在学习时对语言的接收能力。对"情感过滤"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情感是怎样影响着语言学习的过程。约在1980年前后,著名的教育家克拉申对"情感过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揭示了人们学习外语时情感对学习过程的影响。人们把这个研究叫做"情感过滤假说"。克拉申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在人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情感因素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这种影响可能是正  相似文献   

10.
由于乡村与城市的本质不同,乡村规划的思考思路也应该与城市规划相异。在新型城镇化加快发展的今天,如何在不断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既保留乡村的乡土气息,又适时发展乡村,让乡村成为支持城市发展的腹地和城市人情感的寄托。基于此,笔者从乡土文化保留、"乡愁"体现、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和强调公众参与4个方面对乡村规划的思路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