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16)
<正>人格魅力不仅体现在知识层面,一个人的气质、道德等综合性的元素体现了一个人的人格魅力。随着教学改革进程的推进,教师不仅要将英语知识传授给学生,还要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人格魅力。这样,才能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影响,高中英语教学的意义将会更加明显。那么何谓教学艺术?教师又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教学艺术,展示人格魅力呢?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展开了论述,望对广大教师的教学带来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话先驱住宅产业化不是浮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本质上,商业模式是指企业赚钱的方式或途径。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是一个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按照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逊等人的《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商业模式三要素:"客户价值主张",指在一个既定价格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9)
<正>当前,在全党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根本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作为个体的人,都具有其特定的性格品格风格。性格是一个人在先天和后天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下形成的,主要表现在面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品格是指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水平,侧重道德或心理层面的情感与思想。风格是指有别于其他人的行为表现、行事作风和思想观念等,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3)
<正>得到他人帮助时真挚的感谢、说错话做错事时真诚的道歉是人与人交往中最常见的互动方式。真诚得体的感谢或道歉可以彰显个人的人格魅力,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一个懂得感谢的人,一定是一个虚怀若谷的人。"Our favored attitude should be gratitude."学会感谢可以温暖人的心灵,使生活中充满更多的欢乐与幸福。一个懂得道歉的人,一定是一个心地澄明的人。学会道歉,不仅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做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18)
个人的能力及思想品德等对他人所形成的凝聚力、吸引力以及号召力等影响力统称为人格魅力。拥有不凡人格魅力的初中班主任不仅可以赢得初中生的喜爱与信任,提升初中生学习的求知欲,也可以对初中生的志趣或者价值取向等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更可以强化班级的管理工作。本文主要针对初中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6.
正四、心理和精神状态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健康环境是指环境对人健康方面的正面影响。前面部分已经介绍的卫生性要求和舒适性要求,实际上就是身体方面(生理学、卫生学)的健康要求,本节的健康性要求主要是环境对人精神和社会性健康的影响。人类进化不仅由于劳动行为,更由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6,(12):3-8
素养与素质是同义的概念。核心素养是指一个人成功应对实际生活中某种活动所需要的"胜任力或竞争力"。核心素养研究超越素质教育主要表现在,关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的素质(素养)培养问题、对素质(素养)含义及其结构的理解更关注人成功应对复杂情境中实际活动的需要、对核心素养结构的分析结论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人的素质结构。但是,核心素养研究需要从其关注的问题在我国的针对性、基本概念的使用、秉持的基本理念,以及如何在实践中有效推进等方面,与素质教育进行比较和对接。  相似文献   

8.
所谓情感,就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理形式,它反映着人对外部世界的对象和现象的主观态度。对艺术家而言尤其需要强烈的健康感情、完善的审美情感与独立的人格。艺术家的情感是群体、大众情感的凝聚,其情感是日常生活情感的升华,要求品位更高。只有高尚的情感才能体现其人格魅力才能使作品更具生命力产生更久远的影响。而艺术风格的不同在于艺术家的艺术修养、生活阅历、思想性格上的不同,艺术家的艺术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艺术作品的格调高低。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4)
管理者只有提高自身的人格魅力,才会在工作中游刃有余,通过人格魅力的感召和示范来实现管理工作的目的与任务,是管理工作的创新。本文就如何提升管理者的人格魅力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4-8
核心素养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教育领域的研究热点,对此问题的探讨不能只停留在关注核心素养本身,而更应当探讨核心素养所关涉的主体。人是衡量课程知识价值大小的尺度,但这个"人的尺度"究竟是指什么,却是莫衷一是。到底是指"成人",还是"儿童";是指"个体人",还是"社会人";是指"过去人",还是"未来人"。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历史语境下,存在不同的回答这个问题的方式或视角。历史的经验证明,任何单一的尺度都不足以回答这个经典的问题,最好的策略是在成人与儿童、个体与社会、过去与未来之间寻找平衡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