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34)
中班幼儿活泼好动,喜欢游戏,并开始接收任务,和老师有更多的师幼互动。在游戏中,良好的师幼互动能为幼儿提供大量积极的相互作用的机会,能够更多地引发幼儿的各种互动行为。本研究对昆山实验幼儿园中班幼儿师幼互动的情况进行观察,对于幼儿游戏活动开展过程中的师幼互动做了调查,结果发现,幼儿向教师展示活动成果,寻求帮助,告状等行为居多,而分享,安慰和关心等行为较少。在游戏过程中,教师更应当注意幼儿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20,(3)
幼儿告状行为在很多幼儿园当中是普遍存在的,对幼儿的社会性培育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很多幼儿教师在解决幼儿告状行为的时候,并没有采取科学正确的态度。因此,文章结合在幼儿园中教学的实际状况,联系不同的幼儿告状行为的类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解决方案,以此来帮助幼儿教师更加正确和科学地处理幼儿告状行为。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1)
攻击行为是幼儿诸多问题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是幼儿向社会化发展的表现。受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幼儿的攻击行为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以中班幼儿为研究对象,将对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现状与特点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4,(3)
研究以57名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事件取样观察法,用"白描"的方式记录下幼儿告状案例作为研究的原始资料。结果表明:大班幼儿告状的最主要动机是求助;告状行为在自由和游戏活动背景下发生的频率较高;不同活动背景下告状行为存在显著的动机差异,不存在性别差异。文章分析了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2)
中班幼儿喜欢与同伴交往,但由于此年龄段的幼儿行为规则还没有很好的建立,幼儿在同伴交往时会经常产生矛盾。为了培养幼儿良好的同伴关系,我们结合弟子规中的内容,从幼儿的一日生活入手,采用多种方式来促进幼儿形成和谐的同伴关系。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3)
本文通过调查,对小班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深入了解,并提出了相应的干预方法,以便教师和家长能更加积极地对待"告状",并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4,(9)
研究采用观察法对小、中、大班90名幼儿在建构游戏中的合作行为进行了研究,发现幼儿合作行为存在显著年龄差异,尤其是中班与大班幼儿之间的差异十分显著;幼儿的合作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幼儿更倾向于与同伴合作,且倾向于选择同性伙伴;幼儿合作行为水平随年龄增长而提高,大班幼儿合作行为发展迅速,合作能力显著提高;幼儿合作意识不强,整体合作水平较低,其合作多从自我需要出发,使用合作策略的能力还较弱。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9)
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和伤害他人的行为的年龄段越来越提前,小学生暴力伤人事件也在增多,行为表现十分的冲动,易怒,因此在步入小学前的幼儿园生活就尤其的重要。并且通过与孩子的接触我发现每个班都存在有攻击性行为的幼儿,特别是中班幼儿,经常发生持物打人,推人,咬人,语言攻击等行为,幼儿攻击性行为不仅给班级常规的管理带来阻碍,也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因此我针对中班幼儿攻击性行为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5)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倡导幼儿必须理解、遵守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养成尊重他人,具备自律、自强的个性品质。孟子曾经说过:"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规则通俗地说就是对人们行为的一种规范,约束,是协调人际关系以及行为冲突的一种社会化的尺度。中班幼儿处于规则意识的"萌芽期",在这一特殊时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与时俱进,以新课程理念新纲要为指导,在游戏活动中努力培养中班幼儿的规则意识,以促进中班幼儿的健康和谐发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4,(12)
分享是一种积极的社会性行为,是维持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国内外的研究大多致力于个体自身和环境对幼儿分享行为发展的影响研究,跨民族的对比研究很少。在喀什地区某幼儿园随机抽取40名中班幼儿作为被试,得出以下结论:幼儿园中班幼儿整体分享水平不高,不分享的幼儿占总体的30%;不同民族、不同性别和不同组别的幼儿之间分享行为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