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1)
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在开展教学工作中,思政理论课程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阵地,但是根据学生成长的特点和这一工作开展的规律等内容进行分析能够看出,校园思政课程的建设路径还不符合思政教育格局的大环境,因此本文就这一环境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的路径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找到最佳的方式。  相似文献   

2.
姜毅 《高等建筑教育》2022,31(3):102-108
课程思政建设是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有效途径,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立足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土木工程专业的施工课程为例,在分析其课程思政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从施工课程教师的思政修养建设、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挖掘和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与组织3个方面探索课程思政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26):14-15
当代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趋势就是课程建设与信息技术的相互融合。本文在课程思政教育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如何与信息技术相互融合的路径,分析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思政教育相互融合的常见误区,同时结合国内部分地方高校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来构建基于问题逻辑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期为提高课程思政教育教学实效性探索出一条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2,(1)
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能否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取决于能否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达成。各类课程深入发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在课程目标设置、课程实施过程、课程教学效果反馈等环节有机融入课程思政,从而达成课程三位一体教学目标。课程思政建设能够与各类教学改革紧密结合,发挥协同育人作用。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0,(3)
运用课程思政推动通识教育改革,是探索通识教育发展的新思维和新路径。面对通识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诸多困境,应着力将课程思政融入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全过程,以此明晰课程思政在通识教育改革中的逻辑解释与实现路径,从而更有效地发挥通识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以期不断提升课程思政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高校教育中,教书功能与育人功能同等重要。文章依据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的课程思政这个国家教育战略的背景,在“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授课中从实际角度出发,对思政融入“建筑设计初步”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把思政教育元素融入建筑初步课程中,落实高校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完善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建设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石静  王晓飞  张坤 《砖瓦》2023,(7):163-166
基于新工科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的协同关系,首先阐述了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建设理念,并以工程造价类专业课程教学为例,从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课程内容结构优化、课程实施平台搭建、教师思政建设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了相应举措,转换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无缝衔接,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20)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强调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引领,以发挥各门学科和各类课程优势,全过程、全方位"立德树人"。文章探讨大学英语在构建"三位一体"的"大思政"格局中如何结合自身课程特点,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课程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和承载的思政育人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以实现思政教育与综合素养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韩晓娟  彭芳  曾磬 《安徽建筑》2024,(3):124-125+128
提升思政教育的广度与深度仍是目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持续推进的重要任务。文章在把握课程思政建设布局的基础上,结合高校建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与研究的实际,以主干课程“建筑设计4”为研究对象,创新课程思政教学理念,构建课程思政教学框架,努力达成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将课程思政建设与专业课堂教学紧密结合,有效推进专业育人和思政育人在教学实践中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2,(1):44-47
中职学校是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载体,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水平关乎着高质量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成效。以中国知网为研究资料来源,使用Bicomb及SPSS两种软件绘制中职学校职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热点知识图谱。研究表明,我国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研究热点主要围绕专业课思政元素挖掘研究、课程思政的教学策略研究、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学校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三个领域展开。当然,未来我国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研究还需在教育合力、创新教学模式以及教师自我思政能力发展等方面持续发力,推进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