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白丽 《中国信息化》2006,(21):86-87
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供需难题 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中小企业数量已经达到3000万家(包括个体商户).其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占中国GDP比重的59%。而在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中.企业信息化水平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和重要途径。但是.相比较大型企业的信息化管理.中小企业在资金少、人员少等条件较弱的情况下.自身的IT能力不足以实现自我服务。他们迫切需要了解其需求的IT服务商的帮助,但找到合适的IT服务商.尤其是作为IT服务核心的软件服务商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2.
去年开始,“面向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就成为IT业内的一大热点,包括IBM、惠普在内的各大厂商分别推出了自己的产品。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企业有近2千万家,占企业总数的80%以上,这些中小企业创造了国民生产总值的60%,解决了我国75%的就业。中小企业的巨大市场吸引着IT厂家满足其对应用  相似文献   

3.
SaaS——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捷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柯 《程序员》2008,(8):50-52
中小企业信息化一直是近年来IT市场的热点所在。在IDC的《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IT应用系统情况调查》中显示,57.7%的被访中小企业已经实施了信息化,而在未实施信息化的中小企业中有47.3%的企业也表示将考虑企业信息化建设。困扰中小企业的三大业务问题主要包括拓展新客户、维护老客户和市场竞争激烈导致利润微薄;  相似文献   

4.
据国家经贸委统计,中国各类中小企业数量超过1000万家,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国民经济中,60%的总产值来自于中小企业,并为社会提供了70%以上的就业机会。然而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却十分落后,所以一个巨大的信息化市场正在形成,据有关部门的研究估算,中小企业对IT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有650亿元之多。中小企业将成为IT技术消费主力军。但是,目前中小企业上网、建设信息化道路仍存在众多的瓶颈限制。首先是心理瓶颈。中国中小企业大多数在意识上对网络信息化建设认识下够,一方面他们往往对自身内部的实际需求认识  相似文献   

5.
SaaS可以为公司省钱,使IT部门省心,但也许并不一定适合每一家中小企业。占据了国内企业90%以上的中小企业一直是IT厂商的必争之地,随着信息化大潮的不断推进,不管是本土IT企业还是国际厂商都对中小企业们伸出了橄榄枝。不管是哪家公司,发布什么产品、策略,都会表示某些功能是专为中小企业量身定制的。国内厂商神州数码和宏图三胞不久前宣布开展战略合作,通过宏图三胞广泛覆盖的全国  相似文献   

6.
作为增长最快,最有生命力的市场,中小企业一直倍受瞩目,特别是近年来,随着Internet的发展,中小企业利用互联网与电子商务获得了更多发展机会。在发展中,中小企业认识到,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IT技术是提升业务运作和管理能力,保持市场竞争优势的法宝。中小企业对IT的强烈需求,孕育了巨大的中小企业IT市场。权威调查机构估计,2003年,54%的信息技术消费都发生在不足1000名员工的企业。IBM软件看好这一市场,据IBM软件部大中华区工商企业副总  相似文献   

7.
宋斐  陈敏 《互联网周刊》2001,(20):180-183
中小企业信息化长期启而不动,胶着不前,远没有达到设想中的广度和深度。信息化进程之所以长期摇摆,重要原因在于这里存在的是一个各种因素相互掣肘的过程。一直以来,IT厂商、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和协会,三种力量在从不同方向,以不同力度推动和左右着这一进程,而如今它们亟需从越位、缺位的状态演化为各归各位。 说到底,信息化进程的主角毕竟还是中小企业,但在它们的发展排序中,信息化通常都不是第一或第二急需解决的难题。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同样重要的是:中小企业信息化,其实际进程不是IT技术对中小企业的扦插和楔入、而是IT技术、产品、流程、理念、文化与中小企业的业务、机制、体制进行全面对接和嵌入,是政府、协会等主管部门,IT厂商和系统集成商,以及中小企业之间的协作、互动和博弈。涉及因素之多,决定了参与这一进程的各方需要耐心和平常心  相似文献   

8.
<正> 所谓中小企业,是指那些年产值规模在几十亿元以下、以私营和混合制经济为主、发展时间不太长的企业。据统计,在中国的近900万家注册企业中,中小企业占99%以上。每年的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果按企业的就业人口计算,每4个人中就有3个属于中小企业。因此,无论从哪种意义来讲,中小企业都是中国经济中的一只非常重要的力量。 面对全球化的网络经济的热潮和进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利用信息技术(或称作IT技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能力,已经成为中小企  相似文献   

9.
2000年底,权威市场研究机构对我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温州、东莞等城市的中小企业进行的IT应用水平专项调查表明:有大约30%的中小企业用户表示信息化对企业经营帮助不大;同时,在拥有电脑的企业当中有85%以上的企业反映,电脑主要用途是简单文字处理和制作报表工作;中国大多数中小企业计算机目前处于单机作业状态,中小企  相似文献   

10.
中小企业如何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做强做大?中小企业对 IT 系统的需求有何特点?IBM 能为中小企业提供什么样的帮助?5月中旬,IBM 启动了专门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助跑计划,IBM 大中华区工商企业部总经理郑小聪先生就“中小企业助跑计划”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为什么投资 IT?2002年在中国登记注册的中小企业已经增长到3570万家,并占到了国内企业数量的99%。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面临更多的挑战:企业规模小,实力弱;产品种类单一,抗风险能力弱;管理不规范,体制不健全;没有很好的 IT 技术来控制成本管理、对客户购买行为分析、深化供应链管理:因此在美国,68%的中小企业在成立5年内倒闭;只有13%的中小企业可以生存10年以上。为此,郑小聪提出将“现代管理+IT”做为中小企业应对挑战的法宝。郑小聪认为,一方面企  相似文献   

11.
典型中小企业IT基础设施包括:网络连接、网络服务、目录服务、互联网连接、发表内部资源、文件和存储服务、备份和还原、打印服务、终端服务、证书服务、软件升级服务、抗病毒和防攻击等。配置中小企业IT基础设施可以使用网络操作系统提供的服务组件。一个企业的IT基础设施不为企业提供直接的服务,而是支持企业开展业务。中小企业IT基础设施服务器包括主要基础设施服务器和次要基础设施服务器.次要基础设施服务器为企业提供了冗余。此篇以Windows Server 2000或Windows Server 2003网络操作系统和服务组件为例.配置主要基础设施服务器和次要基础设施服务器。  相似文献   

12.
《计算机与网络》2005,(22):26-26
2004年,中国中小企业IT市场的投资规横已经达到945.5亿元,年增长率离达189%。有机构预测。2005年中小企业信息化投资规模将达到1129.8亿元。然而在这高速成长的背后,却表现出需求供给的不平衡。纵观整体市场,尽管各个厂商都纷纷出台了针对中小企业的市场计划和产品方案,但是并没有真正解决中小企业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今年5月8日起,武汉市中小企业再也不用为不熟悉信息化扶持政策、不懂IT技术和计算机产品性能而发愁了。现在企业遇到上述难题,就可以通过在线和人工服务两种方式接受武汉市中小企业服务超市提供的专业服务了。  相似文献   

14.
我国有97%以上的企业是中小型企业,对国民经济总产值的贡献在40%以上,这是国家经济构成中最有活力的部分,也是最有潜力的部分。但是中小企业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实现的程度较低,尤其是ERP的应用仍然不容乐观。有关资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建设的企业比例不足10%,全面实现ERP应用的企业不足1%,很多中小企业甚至还没有计算机。 ERP离中小企业似乎比较遥远。中小企业或许信息化基础比较差,或许对ERP的理解没有那么清晰,或许信息化的资金没有那么充裕。但毕竟有一些中小企业已经实施了ERP,不同程度地提高了效率和效益。今天的中小企业,就是明天的大型企业,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总有一天会意识到ERP可以帮助他们解决管理方面的难题。 为使更多的中小企业对ERP有所了解,本刊记者采访了用友软件公司副总裁高少义,江苏省吴江市经贸委投资与规划科副科长袁卫清,并以江浙一带的两个中小企业案例诠释中小企业的信息化特点。同时,对哪些中小企业需要ERP、怎样选型、怎样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本专题对中小企业在迈入信息化的道路上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电脑时空》2009,(12):66-66
2009年,互联网用户激增到3.4亿,已经占据了国民很大的比例。中小企业的网络接入率已经达到了90%,尽管接入水平不同,但远离互联网的中小企业已经越来越少了。虽然互联网应用的趋势已是非常明显,但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依然非常艰巨。具体表现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应用的比例依然还不是特别高。真正的在线应用企业还不到10%。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与网络》2008,34(15):11-11
根据赛迪顾问《2006-2007年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研究年度报告》显示,2006年,中国中小企业IT投资整体规模比2005年增长18.3%,达到1450亿元.预计2008年投资规模将达到2014亿元。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商用台式机厂商不可能无动于衷,激烈的市场竞争在所难免,方正、联想、同方、戴尔、惠普等品牌大腕已经在品牌策略和研发上投入更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7.
在越来越多的IT厂商往服务型企业转型的大环境下,中小企业对IT服务的需求和IT服务厂商对中小企业的解决方案,形成了一个不容忽视的市场  相似文献   

18.
《微电脑世界》2001,(10):40-40
自从1998年被IT业界定位为“中小企业年”以来,国内外众多IT知名厂商纷纷针对中国的中小企业推出了以解决方案为核心的产品。然而事实证明,至今还没有一个厂商在中小企业领域取得质的突破,也没有一个产品和解决方案获得中小企业用户的广泛认同。  相似文献   

19.
白湧 《微型计算机》2009,(31):74-74
近年来,国内中小企业发展非常迅速,对IT产品的依赖度也越来越高。但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低效率IT管理的隐患也随之产生。这些隐患不但影响企业的正常工作.还降低了效率,增加了成本。例如:当IT系统出现问题时,如果未能及时解决。就会严重影响到整个公司的正常运营。作为中小企业,一般都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维护IT系统,而很多大型管理软件对技术要求又比较高.这就导致企业IT维护处于一种尴尬状态。另一方面,数据安全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企业经常面临病毒破坏、重要数据遗失或被窃取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整整走过30年。在这30年中,曾经的山村变成了富裕繁华的城市,曾经的泥腿子也走进了MBA学堂。中国的民营经济经历了30年的“野蛮”生长后,正在成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毫不夸张地说,即使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的中小企业也拥有崇高的地位——这个占中国企业总数99%的群体创造了中国GDP的60%,而在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泱泱大国中,80%左右的城镇人口正倚赖着中小企业就业和生存。 IT,对于大部分经历“野蛮”生长时期的中小企业老板来说,曾经还是一个无关痛痒的高科技名词,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电子商务浪潮真正来临的今天,“没有电脑”与“濒临破产”之间将划上等号。 然而,究竟有多少中小企业老板清晰地知道自己的IT采购思路?企业发展和IT之间究竟有何关系?对于中小企业而言,在改革开放的下一个30年里,什么样的IT观对其立足和崛起将至关重要? 2007年年末,惠普公司启动了“全程助力”计划,专注服务于中国中小企业,主持这一计划的是一位熟悉新加坡中小企业成功经验的新加坡人士——萧振义。为此,《电子商务世界》杂志专程走访了这位IT专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