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砂土振动液化是岩土工程中的一个特殊而重要的问题。从工程的观点,有两方面的问题是最基本的:①砂土振动液化触发或产生的条件;②初始液化后的结果。砂土初始液化后的结果通常有两种:①无失稳时将产生很大的沉降或侧向位移;②液化失稳时将丧失承载力或产生侧向流动。我国对砂土振动液化触发或产生的条件研究较多,对初始液化后的结果研究较少,尤其对初始液化后能否发生失稳流动的定量研究更少。笔者最近拜读了发表在《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第2期上的文章《Steadystatestrengthofsand:conceptandexperiment》(以下简称文献[1]),受益颇多。文献[1]对砂土初始液化后的稳态强度进行 相似文献
2.
残余强度或稳态强度的稳定是砂土液化研究的重要课题,饱和砂土有3种典型的不排水剪切特征,稳态性状,准稳态性状,和加工硬化性状,在三轴不排水剪切中,大部分松砂表现出准稳态性状,新近的研究表明:“准稳态性状”不是砂土的固有性状,而是三轴试验中的边界条件所导致,本文通过试验研究发现,饱和砂土在三轴不排水剪切中通常表现出4个明显不同的阶段;初始阶段,坍塌阶段,临界状态应力阶段,和后破坏阶段,稳态强度只有在坍 相似文献
3.
十分感谢陈愈炯教授对于拙文的讨论,因为这促使笔者重新翻阅了多年前曾经涉猎过的一些文献,温故知新,得益匪浅,尽管其中也有个别观念已由于土工技术的不断发展而成了昨日黄花。现对讨论中涉及的问题,提出粗浅看法如下:(1)拙文主要针对正常固结饱和粘土层中的工程。因此,在加荷情况下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时,对试样施加的固结压力均应大于其上复土重产生的原位固结压力,以得出正常固结情况下的固结不排水强度指标。此时,其表现凝聚力在卸荷情况下超额行固结不排水试验时,c=0,固结不排水剪阻角应为,而不是中[1]。在卸荷情况下进行固结不排水试验时,试样在压力下固结完毕后,必须先在不排水条件下卸去一定数量的固结压力(原文图 相似文献
4.
对“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和土压力”讨论的答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者按] 鉴于作者答复稿第1节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已在本刊1999年第2期所载作者的原文及其他文献中叙述。限於本刊版面,这里刊登的答复稿略去了第1节,敬希读者鉴谅。 魏汝龙教授(以下简称魏)和陈环,吴景海教授(以下简称陈吴)对拙作提出的疑问虽然并不完全相同,但他们都对粘性土总强度指标的测定和应用与笔者有不同的看法。笔者(指陈和温)对他们提出的疑问按序进行答复。1 总强度指标的测定和应用(略)2 对魏所提问题的答复 *(1)魏并不反对在采用总应力法确定土体抗剪强度的前提下,水土压力应该合算。但他反对笔者将ccu,φcu列入总应力法。他认为ccu,φcu是属于的所谓固结应力法。因此,他坚持水土压力 相似文献
5.
《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第6期发表的“软粘土抗剪强度增长规律”一文(以下简称“原文”)主张采用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强度增长,但需K0+Af(1-K0)作为修正系数。为此,本文进行如下的讨论:有效固结应力法计算强度增长,国内外均有应用。国内沈珠江(1962)较早提出了Δτf=Δσz′tanφcu(1) (1)原文讲到据统计资料显示φcu平均约比φcq大11%左右。笔者认为φcq的定义是普通三轴固结不排水剪切强度,对应于有效等向固结应力σ3c的强度线夹角(见图1)。它与φcu之间有熟知的关系式:tanφcq=(1+sinφcu)tanφcu,φcq必定大于φcu。用直剪仪测定的φcq偏小是理所当 相似文献
6.
“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和土压力”的讨论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坑设计中侧压力计算时水土压力是分算还是合算以及抗剪强度指标如何选用成为近年来岩土工程界争论的热点问题。《岩土工程学报》1999年第2期上发表了陈愈炯等的文章“基坑支护结构上的水和土压力”(以下简称“原文”),对以上问题提出明确的观点。我们对作者的观点存在一些疑问,特向作者请教。1 关于抗剪强度指标选用的问题 *(1)原文提出有效应力法s=c′+σ′tanφ′=c′+(σ-u)tanφ′(原文式(1))既适用于粘性土和无凝聚性土,也适合任何工况。对此我们存在以下3点疑问:①对于软土来讲,尽管其天然含水量很大(如天津港区软土的天然含水量达50%以上),但有效摩擦角φ′仍可达28°~30°,这样计 相似文献
7.
02 首先感谢闫华林、张宇娜先生对作者在《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3年第1期上发表的“砂土液化动稳态强度分析”(以下简称原文)一文提出的几点看法(以下简称闫文),对此作出如下答复: 关于饱和砂土液化的定义,美国岩土工程学会土动力学委员会于1978年2月组织了广泛的讨论,认为:“液化是使任何物质转变为液体的作用和过程。在无粘性土中,这种转变是由固态到液态,它是孔压增加、有效应力减少的结果”[1,2]。而日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会在它所编写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词典》(1985年)中给出液化的定义为:“饱和砂土由于孔隙压力的升高而引起剪… 相似文献
8.
首先感谢梁发云、陈龙珠两位博士对“混合桩型复合地基试验研究”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 )的关注和补充 ,也希望今后能在混合桩型复合地基的试验研究方面与两位博士互通有无 ,共同探讨。现就讨论文中的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1 试验模型对于上海及其它沿海地区而言 ,长径比在 2 0~ 3 0的桩的端承力或许不可忽略 ,为减小沉降 ,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应落在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土层中。但是由于黄土地区地基土的承载特性、基桩的成桩工艺与沿海地区存在较大差异 ,因此不宜将上海的经验推广到其他地方。对于原文中的试验场地和桩型而言 ,两个试验点的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曲线表明增加素混凝土桩的桩长 ,复合地基的承载特性并 相似文献
9.
@徐永福¥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十分感谢蒋明镜博士对拙文的讨论,讨论对提高文章质量,沟通读者与笔者的联系无疑是有意义的。下面对讨论中涉及的问题,提出粗浅的解答。到稿日期:1998-09-07.(1)试验装置应当指出的是,试验装置是河海大学土工试验室自行设计和... 相似文献
10.
自从魏汝龙教授发表了总应力法水、土压力分算的论文’以来,已引起众多读者的注意,并得到杨晓军,龚晓南’。教授的响应,但是计算结果往往导致支档建筑物的投资偏大。于是魏教授建议在被动上压力的计算中计及墙土之间的摩阻力[3],以及在本文中建议采用卸荷条件下的抗剪强度指标[4]。两者都有助于降低支撑建筑物的投资。笔者拟人甘作者采用的抗势强度指标的合理性提出如下讨论。作者认为,在利用总应力法确定挖方基坑周边粘性土体的抗剪强度时,既可采用不排水总强度指标,代也可采用固结不排水总强度指标Ccu,cu。笔者认为,采用Cu,是可以的,但采用Cch,是不合理的。其理由如下。在工程实践中,勘探、试验和设计工作总是在工 相似文献
11.
(1)关于填埋场内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学表述填埋场中填埋的生活垃圾成分复杂,受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生活习惯、季节、气候条件、填埋场管理、MSW管理、埋龄、初始含水量等多种因素控制。生活垃圾填埋后将发生降解,生成渗滤液和填埋气。例如填埋场管理,有的填埋场将渗滤液回灌,目的是加快生活垃圾降解,加快其固化过程;有的填埋场采用严格的最终封顶层以确保降低降雨(雪)入渗,尽量减少渗滤液生成数量,从而使得生活垃圾的降解和固化过程加长。本文所指污染物为渗滤液中的某种污染成分。由于受上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准确估计渗滤液中某种污染成分随时间变化非常困难。在研究填埋场污染物运移问题时,主要研究污染物对地下水的长 相似文献
12.
从事的土的本构关系研究,在清华大学获得岩土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编写教材9部,发表论文300余篇,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王运霞对“土的清华弹塑性模型及其发展”(简称原文)一文的讨论文章涉及的某些问题值得深入探讨。本文结合最近以来的一些有关议论,着重就土的弹塑性模型的发展和意义给予回答并进行讨论。弹塑性理论为土的本构关系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有力的工具,岩土的弹塑性模型研究对传统力学和经典弹塑性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土变形的塑性本质决定了使用塑性理论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这就使土的弹塑性理论模型成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力学园地中最为绚 相似文献
13.
吴景海和陈环先生对“原文”提出了3点讨论意见,并指出原文中的一些笔误,笔者对此表示感谢。现就讨论中提出的问题集中两个方面作一答复。1关于“极限分析”一词的理解笔者在60年代初提出散粒体极限平衡理论,把极限分析理解为极限平衡方程的求解方法,包括用特征线... 相似文献
14.
非常感谢王同生先生对“基于粘弹性基础梁计算的地基参数反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的讨论 ,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弹性地基上基础梁板计算方法是一个具有悠久研究历史和众多研究成果的研究课题[1~ 3] 。近几年笔者主要工作是针对软基上船闸设计计算方法存在的问题展开的。由于地基沉降随时间变化 ,软土地基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特征 ,为了降低船闸底板可能出现的最大内力以避免船闸底板开裂 ,工程上采用墩底分浇、预留宽缝、后期封合的施工方案 ,具有较好的效果。工程设计时底板计算采用弹性地基基础梁算法 ,把宽缝外部… 相似文献
15.
感谢刘松玉先生对“单桩竖向静载试验存在的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一文 (以下简称“原文”)的关注和讨论。讨论中的几个问题也是原文限于篇幅而未能探讨的问题 ,这些讨论对于深入全面地认识我国桩基静载荷试验的理论水平与实践状况是十分有益的。笔者除赞同讨论中的一些意见外 ,现就讨论及原文中共同涉及的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存在的其他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以下几点作进一步说明。( 1)关于加载反力装置 yh概括起来 ,加载反力装置问题涉及两方面问题 :反力如何实现和反力的副作用。a)关于反力如何实现问题 ,笔者认为应作具体分析。对于较高量级反力 (这里指基础极限承载力在 10MN以内或总反力在 15~ 2 0MN以 相似文献
16.
首先感谢陈铁林和邓刚两先生对我们的工作表现出了浓厚兴趣 ,并在文献 [1,2 ]中提出了有益的问题。现就他们所提问题一一答复如下 ,如有错误之处 ,恳请再次批评指正。先答复文献 [1]所提问题。 文献 [1]的第一个问题涉及的是文献 [3 ]中式 (4 )εpij =F(εeij,α) 的存在问题 ,并在“原文中认为‘从客观上讲 ,式 (4 )的关系是显然存在的’ ,笔者对此不敢认同。求解问题中 ,对于巳经存在或达到的应力状态 ,可以采用某一标准将其总应变划分为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 ,这时式 (4 )存在 ,……”一段论述了其依据 ,并认为“对于还未存在或未达到的应力状态 ,只能用巳经存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门福录老师“我的几点补充意见”(《岩土工程学报》2 0 0 2年第 1期 ,以下简称“原文”)一文 ,强调了在岩土工程中研究物理机制的重要性 ,力图寻找物理规律间的因果性关系 ,并以此作为预测的基础 ,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 ,为年轻人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和学习提供了非常有益的指导 ,但对于非确定性方法的认识 ,笔者与门老师不尽相同 ,在此与门老师交换一下意见。 原文观点 (3 )认为“当前的各种不确定性的预测方法都是一种数学方法 ,首先它不能解决物理基础问题 ,其次它预测的结果和真正发生的结果可能完全不符 ,只是一种猜测方法”和文章结尾“如果必须对现在尚不完全清楚其机理的某项事务做个预测 ,那也只 相似文献
18.
非常感谢刘吉福先生对“加筋垫层对地基沉降控制效果的多方案比较”(以下简称“原文”)一文的关注和讨论 ,现作以下几点说明。原文的宗旨主要是比较土工格栅、土工格室加筋垫层对地基沉降的控制效果及其不同的作用机理 ,并且在结论中说明这是“定性地比较多种加筋方案的优劣”。由于原文模型尺寸比实际路基小得多 ,模型与原型间未能满足相似条件 ,因此模型试验和计算结果只能是定性的 ,实际数据的大小没有多少意义 ,但是如果不加特别说明 ,很容易给人误导。所以 ,刘吉福先生认为 ,原文模型试验和有限元计算结果夸大了加筋垫层控制地基沉降的作用是可以理解的。加筋垫层对地基沉降控制效果的大小受诸多因素影响 ,其作用机理有 相似文献
19.
感谢蒋忠信先生对“软土地基上路堤沉降变形特征分析”的关注和讨论。经笔者认真检查 ,发现原文图 2中的表达式确实存在配线时未注意应变量为横轴而产生错误 (图 2是为了将硬壳层和软土层厚度与沉降量的关系在同一张图中表示而将应变量表示为横轴 )。一般来说 ,只要对原文表达式中的S和H进行交换即可。但由于配线的方程是以最小二乘法为基础 ,故在点据较为散乱时 ,是以S为横轴还是以H为横轴进行配线得出的关系式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现将原文图 2中的点据较为散乱的软土层以沉降量为纵轴进行配线 (如图 1所示 ) ,供读者参考。由图 1可得 ,沉降量S与软土层厚度H的线性关系式为 :填土高度 2 .0~ 3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