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磊 《四川建筑》2005,25(2):32-33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关注逐渐从建筑本身转而投向与建筑相关的环境上,这是当代建筑领域的一个重要特征。建筑离不开其所处的环境,环境是建筑所依存的条件,概括地说,这种思想是以人为主体的思想,从关心人类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出发,从关注人类适应、调节、改造环境的建筑经验出发,以建筑的环境作为建筑形式的外在作用要素,创造建筑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环境雕塑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需要大量舒适、宜人、质量高的物质环境,更需要高品位的精神生活环境。一个忧美的环境空间,除了建筑、绿化、道路这些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外,合理地放置环境雕塑作品,是提升环境文化品位与精神内涵的有效办法。如果环境是一个舞台,雕塑作品就是一个演员。 除了城市中心广场等重要场所外,许多公共绿地也是放置雕塑的理想环境,这样的环境空间与市民的心理距离很近,树立一些好的环境雕塑;时刻会激发人们遐想的灵感,产生共鸣并与之对话。设想一下,如果我们的城市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3.
环境心理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许宝龙建筑是“人类按照自然形象创造自己天地的第一个表现形式”,是一定环源形态延续的综合效应。有了建筑物就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建筑环紧。建筑环境是人为创造的一种烟质空间,它是由自然因素租人工因素有机地组成的一个整体环境,建筑和...  相似文献   

4.
最高双峰是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不,是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不,是重建环境与开拓环境……从各方看这山,诸峰近高远低都不同。建筑在此山中,此山也在建筑中么?合二为一,是综合性的建筑环境。它们相反相成,缺一不可。贯通工业时代的欧洲文化,无视精神环境,且认识取舍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也很片面,使建筑环境观至今残缺肤浅。西方工业时代重物质轻精神,重社会功利轻自然,目前在反思中开始重视环境,但积重难返,仍无视生态之外的自然环境,功利之外的社会环境,特别无视精神环境。建筑学视人的精神生活仅在于观赏建筑样式,极其陈腐。腐草不成莹的美…  相似文献   

5.
居住区的环境绿化设计要为人创造一个舒适、宜人和幽雅的环境,环境是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为的创作有机地结合而成。环境对人的性情、感情、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作用。然而居民要在特定的环境中生活,去追求各自的需求,即美与丑、动与静、舒畅与局促、休闲与烦燥等物质和精神的需求。在同一个居住区中将有许多不同层次的人,个性不同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各个不同需求会在其中发挥各自作用。一般讲居民对居住区环境的需求可分为五个方面: 第一、生理需求:是人最基本  相似文献   

6.
李锦嫱  陈岚 《门窗》2012,(8):219-220,226
老年人对居住区外环境的需求主要分为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部分。其中硬环境主要是社区内人工和自然的物质环境,如人、建筑、绿化、水体、设施、小品等物质元素;而软环境则主要是精神文化环境,如社区历史文脉、建筑特色等。本文通过对居住区外环境中的硬质与软质的空间元素进行调查研究,归纳出适于老年人活动休憩的空间环境,并对其规划设计提出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的发展是以建筑为先导的,人与建筑的聚集产生了城市。城市是人为的,又是为人的。建筑造就了内部空间,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与精神需要。城市环境是连接这些物质与精神功能的媒介,同时它本身也具有外在的表层功能与深层的潜在功能。无论是建筑还是城市环境,都是用来满足人们需要的。从理论上讲,它们应当与人性充分接近,这是一种从使用功能出发的不自觉的切合。比如,从建筑上看,原始建筑的人体尺度标准,就是在适合人的居住的功利要求上自觉形成,而又无意识地符合了审美的有机规则。其度量单位是以人的手、肘等为标准的,由于人体尺寸的差异,要建同样大小的建筑物时,往往会建造出大小相异的建筑物来,显示出建筑尺度的因人而异。  相似文献   

8.
“材料”是艺术家用以表达情绪、灵感、知识的物质载体,艺术家借助于不同的材料进行精神创造,加之不同的常识和经历,形成了丰富多采的艺术形式。环境是指存在于人周围的空间,环境艺术是经过艺术加工的环境,在这里我们只围绕建筑环境艺术进行探讨,建筑环境一般分为室外环境和室内环境。可进入这些环境的艺术形式很多,与我们的话题较近的一般是用于建筑立面的浮雕,用于建筑内外空间的圆雕。人们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在享受自然环境给予的美的时候,也将个人的、集体的、社会的体验进行交流,经过技巧、知识、直觉和感情与材料融合一体而进行艺术…  相似文献   

9.
建筑与环境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鹏  王冬丽 《山西建筑》2009,35(19):49-50
指出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物质的不断发展,建筑和环境是当前非常重视的话题,就怎样才能保证两者互敬互融,和谐共振进行了深入探讨,说明了建筑已经成为改造环境的一个契机,现代科学技术和栽培手段的发展使绿化与建筑的融合有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任何一个居住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后,便形成了一个“小社会”。它不仅仅是一个物质环境,同时还是一个社会环境。所以,在规划设计居住小区时必须考虑居住小区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居住小区作为一种物质的表现,是一个可以看到的东西。因为视觉是精神的通道,人们所看到的东西应尽可  相似文献   

11.
居住建筑环境设计的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21世纪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生态环境的评估尺度分为全球化、地域与科技性三个层面。尤其是居住建筑室内环境设计的持续发展更是与国民经济、居民消费、个人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室内设计又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从宏观上来说。可持续发展设计从本质上来讲是宏观的战略概念。生态设计是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下的实施系统。从微观上来说。微观的生态设计则体现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下的环境设计系统。这个系统是可供实际操作的。尤其是在建筑内外环境设计方面。比如对室内环境的温度、空气、声音、光、味道、材料物质放射性等的思考和解决。本文从以上三个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
论大学校园环境的功能及建设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勇 《中州建设》2006,(6):78-79
我们知道,广义的大学校园环境不仅指大学所处的外部公共关系,还指大学内部的物质文化状况。我们这里所说的大学校园环境主要是指大学校园的内部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校园环境由校园建筑、文化设施等物质的因素.以及校园文化心理、管理制度等精神的因素构成。在实施大学教育过程中,校园环境对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修养、情操、品德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大学校园环境的规划和设计,既要考虑物质与精神两方面的因素、凸现育人特色,又要适应时代的新要求、体现先进理念.还要遵循教育规律,坚持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3.
一、环境意识 当前建筑设计非常重视环境,“建筑的魅力和生命源于环境”的观点已被广泛接受。这就意味着建筑设计工作者应具有环境意识。所谓环境意识,简言之,就是保护环境,利用环境,创造环境。而环境不仅包括物质环境,如自然条件、经济发展状态、生产生活方式等;并且包括精神环境,如时代背景、传统文化积淀之下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物质环境直接影响建筑外在的形态生命,而精神环境对建筑内在的精神生命以巨大作用。正如一  相似文献   

14.
正老子的《道德经》说;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为与自然环境整合的开始便是建筑。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  相似文献   

15.
《Planning》2014,(7)
<正>老子的《道德经》说;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为与自然环境整合的开始便是建筑。建筑,是人类创造的最伟大的奇迹和最古老的艺术之一。建筑是建筑物与构筑物的总称,是人们为了满足社会生活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并运用一定的科学规律、风水理念和美学法则创造的人工环境。建筑的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所以,实用性是建筑的首要功能;只是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物质技术的进步,建筑越来越具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通过对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和建筑环境的分析展开,指出了精神环境的不同,可以带来特色的多样化,而苏州会议中心的创作探索正是为了反映苏州文化的一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建筑创作中的主体建筑物是主要表现对象,对其功能、造型、色彩及与周边建筑环境的关系等问题是创作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建筑环境烘托建筑主体、建筑主体以建筑环境为背影,两者互辅。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二者之合称为、地球环境。  相似文献   

18.
陈芳 《中外建筑》2000,(2):11-12
环境是指影响人的感觉反应过程的一切外部因素。一般分为行为环境、感应环境、操作环境和绝对客观环境。 传统商业建筑环境,是由传统街道结构体系、传统商业建筑群体、与之配套的公共设施、街道陈设等构成的,是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物质空间环境。它的物质空间形态向人们表达其文化内涵。传统商业建筑环境不仅仅指某些特定的历史遗迹,还包括更为宽广的时空内容。  相似文献   

19.
环境·文脉·时代特色──华南理工大学逸夫科学馆作随笔何镜堂一痤优秀的校园建筑,是一痤有文化的建筑。不但在使用上要满足各种教学功能的要求,而目要表达物质、艺术、精神的三重内涵,传译一定的思想租意境、体现传统文豚的延伸,塑造一个优雅、宁静而又有文化和时代...  相似文献   

20.
在建筑空间中.人所看到、听到、感觉到的色彩、光、声音和材料质感,以及家具摆设和花草树林等.构成了客观物质和环境。这种环境的设计,不仅要满足人的物质功能要求,同时也要满足人的精神功能要求。建筑中的气氛.则是客观环境作用于人的感官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