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污染饮用水是导致中毒的主要致病因子。本文拟从生产加工工艺入手,通过添加紫外线灭菌器、对包装材料进行消毒、控制加工环境和工作人员卫生状况等方法,有效防止铜绿假单胞菌对包装饮用水的污染。研究发现经过全面的清洗、杀菌、消毒后,检测生产当天、放置一周、半个月、一个月后饮用水被铜绿假单胞菌被污染的情况,均未发现有铜绿假单胞菌污染。  相似文献   

2.
饲料加工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饲料加工设备与工艺技术在过去的10年中取得了显著进步,为饲料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技术支撑.这些技术包括磁选设备新技术、锤片粉碎机新技术、立式超微粉碎机新技术、配料系统新技术、混合机新技术、粉状饲料热杀菌新技术、制粒新技术、颗粒熟化稳定新技术、冷却器新技术、挤压膨化新技术、真空喷涂技术、饲料分级新技术、清洁输送设备技术、大型成套饲料加工装备生产技术和整厂自动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
不造成铬污染的清洁制革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惠东 《西部皮革》2002,24(12):19-21
前言 铬污染是制革工业中严重的有毒害的污染之一,具有职业道德和环保意识的制革工程技术人员,应逐道工序地研究、探讨防止污染的可能性,研究、试验不造成铬污染的清洁制革生产技术工艺,笔者在皮毛厂从事技术工作十余年,裘皮厂的不造成铬污染的清洁铬鞣工艺,对于制革厂很有借鉴意义,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4.
饲料厂生产工艺与自动化控制国内贸易部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430070)余传武1饲料厂生产工艺及其特点饲料厂生产工艺主要指饲料生产车间的加工工艺,它涉及到将近10余种原料甚至更多种的原料,经过设备加工及工艺处理,制成各种不同形态、不同品种的饲料产品。在...  相似文献   

5.
粉碎是饲料加工中的重要工序。在饲料生产中,需要粉碎的物料比例一般在50%~80%,粉碎工序的电耗占粉料成品加工总电耗的60%~70%,粉碎质量也是评价成品饲料质量的重要因素。与粉碎工序相联系的工艺有三种,即一次粉碎工艺、二次粉碎工艺和闭路粉碎工艺。1...  相似文献   

6.
大豆脱皮与等级豆粕生产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大豆加工生产饲用豆粕,蛋白质含量是决定其价值的关键。系统阐述了脱皮豆粕的蛋白质含量及其质量,以及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描述了大豆脱皮工艺的工艺参数,并将几种不同的脱皮工艺进行了比较,证明了大豆加工中采用热脱皮工艺生产高蛋白质豆粕的可行性,同时,对生产等级豆粕工艺进行了分析,为大豆加工企业提供全新的大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7.
《粮油加工》2001,1(3):9-17
由山东省莱州市珍珠镇鑫汇机械厂研制生产的新型自动饲料加工机——PSJ1000-2000型配合饲料加工成套设备目前正式投放市场。该机集饲料粉碎、提升、搅拌及进料功能于一身,在生产过程中可以直接随时添加各种有效添加剂,20min即可完成全部加工。其饲料加工效率为1 000~2 000kg/h,由于整机为全封闭生产,因此加工过程无粉尘污染,并能保证添加剂不受损失,1~2人即可生产,大大减少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较传统加工方式提高效率10倍以上。该机具有自动送料、进料迅速、出料顺畅和饲料调和均匀的显著特点,可以随时加工各种配合饲料。该成套设备特别适用于3 000~30 000只养鸡规模的养殖场,以及其它养殖行业使用,是一种自动高效的新型饲料加工机械。  相似文献   

8.
清洁饲料加工设备技术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清洁饲料加工设备是生产清洁饲料的重要基础之一,从生产清洁饲料的要求出发,研讨了清洁清理设备、粉碎和微粉碎设备、配料设备、混合设备、调质设备、制粒机、挤压膨胀机、挤压膨化机、熟化器、干燥机、冷却器、分级筛、液体喷涂设备以及计量包装设备的结构设计要求和操作要求。  相似文献   

9.
饲料加工工艺对酶制剂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酶制剂作为一种高效饲料添加剂,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现代配合饲料加工工艺趋于颗粒化,使酶制剂有可能参与饲料热加工过程,而酶作为一种生物蛋白对诸多环境因素,如温度、水分、压力等条件敏感,因此妊须考虑饲料加工工艺对酶制剂活性的影响。结合现行的饲料加工工艺及部分试验的结果,就饲料加工工艺对酶制剂活性的影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饲料生产向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国内的一些中小规模的传统型畜禽饲料加工厂,因生产技术落后、加工设备陈旧,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已经停产,有的在勉强维持。传统中小型饲料厂还有没有新的生机和活力,怎样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这里介绍几种能与国际接轨的传统型饲料厂向专业化饲料厂和其他行业转变的方法,希望能为之解难脱困,并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获得新的成功和发展。1 向生物饲料生产转变 生物饲料是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开发的环保清洁型饲料,具有无残留、无污染、转化效率高、增强动物免疫力等特点。生物饲料的生产,可更广泛利用饲料资源、降低饲料原料成本、提高饲料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饲料企业可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饲料的关键是饲料质量好、养殖品质优、生长快且节省饲料。传统型畜禽饲料厂可充分利用和改造原有加工设备,只要增加发酵和烘干等系统,就可转入新型生物饲料的生产,投资少,见效快。国内现已成功研究和开发出生物饲料加工工艺和设备。  相似文献   

11.
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中的毛革清洁化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目前我国裘革、毛革一体产品的市场前景和技术现状,论述了毛革清洁化生产与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提出了在毛革加工中可采用的清洁化生产技术及配套设备的创新设想.  相似文献   

12.
节水技术与制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我国水资源和制革废水污染及治理的现状,以及制革清洁生产和节水技术与皮革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关系。概述了国内外制革节水技术发展状况,提出促进我国制革节水应采取的措施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宾冬梅  易诚  马美湖 《食品科技》2007,32(4):255-258
为提高清料法皮蛋生产中料液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及其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清料料液中的多种辅料进行补充,建立了浸料法加工皮蛋工艺中回笼料再利用方法。结果表明:使用过的皮蛋加工料液.可以进行再利用,从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利润,方法简单易行,适合工厂车间操作,为将皮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回笼料作为资源再利用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磷酸盐作为一种常见的功能添加剂被广泛用于肉类制品的生产中,其能够有效提升肉的保水性,改善肉制品质构,从而赋予产品良好的嫩度和多汁性。现今,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过高的问题仍旧突出,过量摄入磷酸盐能够对人类健康带来诸多危害。因此,为满足消费者期待的更健康、安全的低磷肉制品的需求,需高度重视基于“清洁标签”理念下的降低肉制品中磷酸盐添加量策略的实施。超声波、超高压、脉冲电场、新型滚揉技术及碱性电解水等新型加工技术能够在修饰肌肉蛋白质结构的同时改善肉制品品质,从而达到在未添加其他清洁标签配料的基础上减少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系统综述清洁标签理念的发展、清洁标签肉制品的研发现状以及降低肉制品中磷酸盐含量的新型加工技术,以期为开发“清洁标签”理念的低磷肉制品提供理论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非浓缩还原(NFC,not from concentrate)苹果汁作为一种最少加工果汁饮料,能够最大程度的保持果汁原有的感官品质、风味物质和营养成分,逐渐成为我国快速发展的重要苹果精深加工产品之一,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文针对NFC苹果汁特性,从最少加工和清洁标签理念出发,重点综述了苹果原料选择(如品种、成熟度筛选)、破碎与压榨技术(如螺旋-过滤压榨技术)、澄清与过滤技术(如纳米生物催化技术、膜分离技术)、混浊稳定技术(如高压均质技术、天然稳定剂添加)、杀菌与包装技术(如超高压杀菌技术、无菌包装技术)等NFC苹果汁加工新技术及主要发展方向,旨在为推动我国NFC苹果汁加工关键技术及产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6.
淡水鱼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欧阳杰  沈建 《肉类研究》2012,26(7):29-31
主要介绍近年来淡水鱼加工技术的发展.结合近年来淡水鱼加工领域国内外一些研究成果,以淡水鱼冷冻加工技术、腌熏加工技术以及蛋白饲料加工技术为重点,对淡水鱼加工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较为全面的综述.  相似文献   

17.
During the last 25 years, consumer demands for more convenient and varied food products have grown exponentially, together with the need for faster production rates, improved quality and extension in shelf life. These requests together with the severity of the traditional food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were driving forces for improvements in existing technologies an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ies. Therefore, man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have been directed towards unit operations such as pasteurization, sterilization, cooking and drying, and currently the new technological approaches for food preservation are serious candidates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well-established preservation processes. The aim of this review is to discuss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that some of the most promising novel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ies may represent in terms of energy efficiency, water savings and reduced emissions. The emergence of novel thermal and non-thermal technologies allows producing high quality products with improvements in terms of heating efficiency and, consequently, in energy savings. Most of these technologies are locally clean processes and therefore appear to be more environment-friendly, having less environmental impact than the traditional ones. Novel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are increasingly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food processors once they can provide food products with improved quality and a reduced environmental footprint, while reducing processing costs and improving the added-value of the products.  相似文献   

18.
挤压加工和环膜制粒工艺对饲料氨基酸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挤压加工和环模制粒工艺生产添加有晶体氨基酸(CAA)或微胶囊氨基酸(MAA)的水产颗粒饲料,研究2种加工过程对饲料CAA和MAA的损失,及其在水中的稳定性效果,旨在阐明挤压加工和环膜制粒工艺对饲料CAA和MAA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加工对CAA和MAA的损失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相比MAA,在饲料加工过程中晶体赖氨酸(C-Lys)和蛋氨酸(C-Met)分别多损失0.37%-8.02%和1.16%-4.29%;加工饲料的CAA在水中的损失较大,饲料水中浸滤60 min时,不同挤压温度饲料C-Lys比M-Lys多溶失23.99%-40.68%,C-Met比M-Met多溶失9.0%-13.5%;饲料水中浸滤120 min时,不同挤压温度饲料C-Lys比M-Lys多溶失24.42%-43.22%,C-Met比M-Met多溶失10.45%-17.47%。挤压温度的升高增加了氨基酸的热损失,但改善了饲料氨基酸在水中的溶失;MAA改善了CAA在饲料加工过程损失和水中的溶失。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出较适宜生产刺槐花代用茶的工艺,促进刺槐花资源的综合利用,采用晒青、烘青、炒青、白茶、红茶5种加工工艺制作刺槐花代用茶,进行感官评价及水浸出物、可溶性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组分的测定与分析,探讨不同加工工艺对刺槐花代用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炒青工艺所制刺槐花代用茶水浸出物质量分数最高,为63.15%;炒青工艺、红茶工艺所制刺槐花代用茶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38.29%、37.10%;蛋白质质量分数相对稳定,集中在18.70%~20.00%;白茶工艺、晒青工艺所制刺槐花代用茶游离氨基酸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5.26%、5.10%;共检测到22种游离氨基酸组分,含6种必需氨基酸。感官评价以红茶工艺和炒青工艺条件下的刺槐花代用茶最佳,较适宜刺槐花代用茶的制备。  相似文献   

20.
对制革生产过程中常规工艺鞣前各工序存在的污染现状以及对应工序的清洁化技术进展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就当前形势,指出清洁化生产是我国制革行业的必由之路,只有用清洁化技术改造常规工艺,才可实现皮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