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采用自主研发的浅层地下岩土热物性测试平台,通过模拟冬夏季取放热实际运行工况,对不同工况下地源热泵地埋管热交换器的换热能力进行了实际测试,分析了地埋管换热器与周围地下岩土之间的换热状况,确定了该地区地源热泵系统地埋管换热器冬夏季工况下的实际单位延米换热量。同时,根据测试数据推算出了该地区地下岩土的综合导热系数,体积热容等热物性参数,为该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模拟分析以及设计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器设计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设计中的岩土的热物性参数确定、垂直竖井的回填料、岩土冻结对埋管换热器传热的影响、埋管形式、埋管深度、地下埋管系统环路方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内工作流体以及地下岩土热平衡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冬季运行测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市清江花园小区地源热泵空调系统2007-2008年度冬季的运行情况进行了测试,分析了机组与系统的性能系数、地下土壤温度、地埋管换热量以及机组进出口水温等参数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夏热冬冷地区)使用地源热泵系统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武汉地区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武汉地区典型住宅小区地下水地源热泵系统和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获得了地源热泵系统夏、冬季工况下用户侧和地下侧的供回水温度变化规律、机组与系统的COP及运行费用.  相似文献   

5.
赵丽博  段飞  李政 《山西建筑》2011,37(26):139-140
地源热泵地下换热器的设计是地源热泵系统工程应用的关键和难点,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全面分析了管内流量、埋管深度、回填材料等因子对地埋管传热性能的影响,以期为工程应用及科学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贾胜辉  曹亚丽 《建筑节能》2013,(10):11-12,17
介绍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的优点,针对地埋管地源热泵出现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在岩土体热物性勘察、岩土体热平衡、地埋管换热器的设计与施工等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加上其他环节的紧密配合,以期为地源热泵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地源热泵地下埋管换热器系统形式及设计计算中的有关问题,其中包括埋管方式、埋管深度、地下埋管系统的环路形式、埋管材料、埋管间距、埋管系统的管径选择及水力和热力计算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地埋管事地源热泵系统的核心。文章首先阐述了地源热泵系统的定义及分类,然后探讨了地埋管地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最后对某地埋管地源热泵土壤温度变化实测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测试了该系统2010—2011年冬季的运行参数,包括机组性能系数、土壤温度、机组进出口水温和地埋管换热量。分析了加热游泳池池水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相对于燃气锅炉的节能性和经济性。测试结果表明上海地区的游泳馆采用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冬季节能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主要进行地源热泵系统的热短路实验研究,对河北工程大学120m埋深地源热泵U型埋管实验室进行冬季性能测试,进行多流量工况的测试,流量分别为4t/h、3.5t/h、3t/h各运行5d,地下埋管单位井深换热量也会随着流量的减小而减少;埋管中的流量变化和埋管中的换热量的大小对热短路都有影响。通过热短路分析,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土壤热导率的测试方法,根据传热模型反解法设计了土壤热导率测试系统。结合工程实例,应用土壤热导率测试系统对北京某地区的土壤热导率进行了测试。测试系统采用的恒热流密度法可以获得最恶劣工况下土壤的热导率,从而确保了地源热泵的可靠性且测试误差较小,但恒热流密度法对电源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12.
张金荣  赵书杰 《山西建筑》2014,(32):203-205
通过对某地源热泵现场测试孔的热物性测试,由热响应测试仪器测得现场埋置岩土中U形换热器循环介质的进出水温度、流量等相关参数,并利用线热源模型计算了岩土综合导热系数、钻孔内热阻相关参数,为该地区地源热泵系统设计提供正确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3.
红外热像技术在高温后混凝土损伤探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外热像检测是指利用材料表面温度和辐射率的差异形成可见的热图像,从而检测材料表面结构状态和缺陷,并以此判断材料性质和内部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根据红外热像检测原理,对27个遭受高温作用并冷却后的混凝土试块进行红外线灯照射,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了12个无粉刷层和15个带粉刷层的高温损伤试块的热像数据。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并进行了高温损伤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得到了混凝土试块红外热像平均温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建立了混凝土试块红外热像平均温升与过火温度及强度损失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4.
许仕君  权力  王立宁  李旭  陈高峰  陈显华 《暖通空调》2012,42(8):110-113,116
结合国内现有的水冷式散热器热工性能试验台,设计开发了全自动测试系统。阐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和原理、硬件和软件设计,并开发了散热器阻力性能检测功能。试验系统采用了太阳能和地源热泵机组,节能效果良好。经调试,该试验系统满足采样精度和测试重复性要求,并且缩短了测试时间,系统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15.
塑料埋管地板辐射供暖的热性能分析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3  
宗立华 《暖通空调》2000,30(1):6-8,28
分析了塑料埋管地板辐射供暖的传热特点和铺设方式,通过对双回形铺设的国产塑料埋管辐射供暖地板热工性能的标准测试,指出这是一种舒适节能的供暖方式,试验得出的热性能特征线为地板辐射供暖的设计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采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检测碳纤维施工质量,可以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对碳纤维的粘接质量进行评价,检测方法直观,检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采用红外热像检测技术检测碳纤维施工质量,可以从定性及定量的角度对碳纤维的粘接质量进行评价,检测方法直观,检测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西安地区某覆土建筑冬季室内热环境的测试,分析了测试房与对比房的温度测试数据。结果表明测试房内各测点逐时温度均高于对比房,室内温度变化幅度也明显小于对比房,且覆土建筑的室内温度略高于当地室内设计采暖温度。在测试的基础上采用主观温度法对室内热舒适性进行参考性评价,结果显示测试房室内热环境较好地满足了使用者对热舒适的需求。因此,覆土建筑在冬季能够有效维持室内温度,提高热舒适性,同时能够降低建筑采暖能耗。  相似文献   

19.
对原始复合保温砌块的块型设计、热工性能进行探讨,采取延长传热路径和增加有机保温材料体积思路,对原始复合保温砌块进行改良,同时,研制出先进的成型流水线和生产工艺,采用QXFY型保温砌块成型设备,做到一次复合成型,且块型、规格配套齐全。分别采用节能计算软件和实体检测手段对自保温系统进行计算和检测,结果表明软件计算结果与实体检测结果符合度较好,改良复合保温砌块及其砌体的热工性能优于原始复合保温砌块及其砌体的热工性能。用改良复合保温砌块砌筑的外墙体比用原始复合保温砌块砌筑的外墙体按每平方米墙面展开面积计算大约节约35元。  相似文献   

20.
以重庆地区高校教学楼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教室室内热环境。利用问卷调查和现场测试的方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描述了教室室内热环境状况,得出了该环境下学生可接受的热环境范围,分析了预测热感觉与实测热感觉的差异以及风速对热感觉的影响,提出了改善教室室内热环境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