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兰雪萍  张晓宁  吕远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4):339-342,346
研究了一种用葛根全粉制作葛根茶的加工工艺,通过对水添加量、食用胶选择和用量、焙烤和提香条件进行研究,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水添加量为粉料的45%,卡拉胶与魔芋胶的总添加量为0.5%(以葛根全粉计),比例为4∶2,170℃下焙烤6min,120℃下提香15min为适宜的工艺条件。制得的葛根茶具有良好的感官品质,感官评分达97分,且易实现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不同加工工艺制备葛根全粉的成分和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提出3种不同葛根全粉的加工工艺(制片、冷冻干燥、打浆)的基础上,研究不同生产工艺对葛根全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基本化学成分相差不大,但特殊成分葛根素的含量相差很大,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葛根素含量最高为38.9775mg/100g。不同工艺对葛根全粉的碘蓝值、吸水能力、吸油能力、溶解度和乳化性的大小顺序为打浆工艺>制片工艺>冷冻干燥工艺,其中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乳化稳定性最高为4.13%;在整个过程中,当温度相同时,葛根全粉浆料的黏度大小表现为打浆工艺>制片工艺>冷冻干燥工艺;在95℃保温30min后的降温过程中,打浆工艺和制片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黏度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冷冻干燥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的黏度处于稳定状态。由不同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感官评价相对而言,以冷冻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风味浓郁、色泽好,但分散性不好;打浆工艺制得的葛根全粉分散性好,但葛根香味不浓郁、色泽偏黄;制片工艺葛根全粉较打浆工艺的香味浓,但比冷冻干燥工艺的香味淡,分散性也居中。  相似文献   

3.
不同干燥方式对葛根全粉抗氧化性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琼  刘奕  吴庆园  蒋和体 《食品科学》2017,38(6):202-208
以葛根为原料,研究热风干燥、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对葛根全粉的基本成分、抗氧化性能和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葛根全粉的淀粉、粗蛋白、粗脂肪等基本成分含量差异显著(P0.05),冷冻干燥葛根全粉中总黄酮和总酚含量分别为2.46 g/100 g和1.37 g/100 g,显著高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P0.05);冷冻干燥所得葛根全粉的自由基清除力、还原力和金属离子螯合能力最高,而热风干燥所得产品的抗氧化能力最低。运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对鲜葛根和3种干燥方式葛根全粉的香气物质进行分析,鲜葛根、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全粉各自鉴定出43、68、66种和64种挥发性香气成分。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对于鲜葛根中的香气成分有更好的保留和增加效果,并且减少了部分对风味有反作用的物质。  相似文献   

4.
红米多酚对体外碳水化合物消化和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对红米麸皮中多酚进行了提取,并通过筛选大孔树脂及对应洗脱剂浓度确定了纯化红米多酚的条件,鉴定了红米多酚的主要成分,探究了红米多酚对碳水化合物在小肠消化吸收过程中涉及的消化酶活性以及葡萄糖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大孔树脂HPD400A对红米多酚具有较高的吸附率与解吸率,乙醇浓度70%可达到红米多酚解吸率0.97。红米多酚的主要成分为原花青素。红米多酚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麦芽糖酶、蔗糖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红米多酚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红米多酚对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蔗糖酶、乳糖酶活性抑制的IC50分别为3.61μg/m L、2.81 mg/m L、5.48 mg/m L、6.55 mg/m L。红米多酚对离体小肠葡萄糖吸收同样存在抑制作用,红米多酚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浓度为2.01 mg/m L时红米多酚对葡萄糖吸收的抑制率达72.32%。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葛根总黄酮进行有效分离提取,采用乙醇回流法探讨了葛根总黄酮最佳提取工艺,用紫外分光光度(UV)法和薄层层析(TLC)法对总黄酮和2种主要组分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是温度80℃、15倍70%乙醇浸提2次、每次1.5h,此时总黄酮提取率5.99%,粗黄酮纯度25.84%;TLC中乙酸乙酯-丙酮-甲苯-水(9.5:8:1.0:1.7)为展开剂时,365nm和254nm下葛根素和大豆苷能得到较好的分离,Rf值分别是0.30和0.39。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2种马铃薯全粉对小麦粉糊化特性的影响,分析了马铃薯全粉种类与混合粉糊化指标的相关性,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种类与混合粉糊化特性的相关性较高。当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小于30%时,全粉的种类对混合粉糊化的影响不大;若马铃薯全粉的添加量达到了45%~60%,全粉的添加量对混合粉糊化的影响不大,但全粉的种类对其影响较大,且"大西洋"马铃薯全粉在15%~60%添加量内对混合粉糊化的影响要略小于"克新"马铃薯全粉。  相似文献   

7.
葛根是一种药食同源类植物,在中药和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应用。药食同源体现了食物的药用功能,药食同源植物兼具了食物丰富的营养价值和中药的药用价值。葛根黄酮是葛根的主要活性成分。本文主要综述了葛根总黄酮的提取方法,重点介绍了浸提法、超声辅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超声波预处理微波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微生物酶解破壁法等提取方法,并对提取葛根总黄酮的发展作出了展望,以期对葛根的生产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8.
以百香果皮粉(passion fruit peel powder,PFP)、百香果皮醇提取物(passion fruit peel ethanol extract,PFPE)、百香果皮醇提余物(passion fruit peel ethanol extraction residue,PFPR)、百香果皮可溶性膳食纤维...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酵母吸收嘌呤对降低啤酒嘌呤含量的影响,通过检测多种麦汁经酵母发酵后残余嘌呤的含量,分析了酵母对不同存在形式和种类的嘌呤物质吸收能力的差异。研究发现,酵母能且只能利用游离形式存在的嘌呤,其吸收量与游离嘌呤含量显著相关;在一定范围内(游离鸟嘌呤<19.8mg/L,游离腺嘌呤<20.1mg/L)酵母对游离态嘌呤的吸收率维持在一定水平,超过该范围酵母对游离嘌呤的吸收率下降。该发现对低嘌呤啤酒生产用麦汁中嘌呤物质的处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其可行性通过检测嘌呤核苷磷酸化酶对麦汁核苷的水解效果得到进一步验证。利用酵母对麦汁中嘌呤的吸收特征确实可以降低啤酒中的嘌呤含量。   相似文献   

10.
白洋 《现代家电》2011,(32):32-33
“现在谁还用热的快?我们首选电水壶。” 体验者:小李,八零年生人,今年50周岁,某公司项目经理。 体验故事:热的快?其实对我来说也不陌生,大学时代在寝室没少用,尤其是犯懒的时候。记的当时大家都要到水房凭卡打热水,上楼下搂要走一段,当时寝室的同学都轮流打热水,一次一个人要负责六个人的六个水壶。  相似文献   

11.
将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 oxidase,GOD)应用于全麦馒头的制作,通过测定面团的流变、热机械、吹泡特性以及全麦馒头品质的相关指标,研究该酶对全麦面团及馒头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GOD添加量的增加(小于300 U/kg),全麦面团的稳定时间增加,但对全麦粉吸水率没有显著改变;峰值粘度(C3)、保持粘度(C4)增加,表示面团的糊化稳定性越好,面团稳定性增加;当GOD的添加量为300 U/kg时,全麦面团的弹性模量、粘性模量最大,tanδ 值最低,全麦面团固体特性增强,机械强度增大;面团P值、L值、W值增加,改善了面团的韧劲、延展性和持气性。与空白组对照可知,随着GOD添加量的增大(小于300 U/kg),馒头的比容呈现增加趋势并且硬度、咀嚼性以及黏附显著降低,品质得到改善,但是过量的GOD(500 U/kg)反而对其品质有负面的影响。因此添加GOD 300 U/kg时,可改善面团的网络结构,改良全麦馒头的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以6种紫甘薯全粉为原料,采用双螺杆挤压膨化机制备紫甘薯膨化圈,测定基本组分、膨化、糊化及质构等指标,评价挤压膨化对紫甘薯膨化圈品质的影响,以期预测不同品种紫甘薯全粉原料挤压膨化加工适用性。结果表明:挤压膨化后淀粉含量和花色苷含量均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增加;与紫甘薯全粉相比,膨化圈的水溶性指数和吸水性指数均显著增加,其中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和徐薯D6-24增幅倍数最高;不同品种紫甘薯膨化圈的径向膨化率差异显著,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徐薯D6-24具有更高的径向膨化率;徐紫薯13号和徐薯D6-24的糊化度、冷糊稳定性和抗老化性较好,表明其具有更高的熟化度和更优质的口感;徐紫薯8号、徐紫薯13号、徐薯D6-24具有较小的硬度和咀嚼度,黏度适中。综合评价,挤压膨化能明显改善紫甘薯的加工性能和食用特性,其中徐紫薯13号、徐紫薯8号、徐薯D6-24膨化圈品质最佳。  相似文献   

13.
利用凯氏定氮仪和氨基酸自动分析仪对全脂奶粉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进行分析,测得全脂奶粉中氨基酸总量约占蛋白质含量的95%,各种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比值的极差均小于0.010,氨基酸组成相对稳定,特征氨基酸检测快速、准确,各种分析数据可为建立系统的蛋白质监测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玉米葡萄糖全糖粉制备过程中的糖化及脱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玉米粉为原料,对葡萄糖全糖粉的糖化和脱色工艺进行研究,优化出糖化工艺参数为:糖化温度59℃'时间60h,pH4.8,糖化酶用量300U/g,普鲁兰酶用量0.1ASPU/ml;脱色工艺参数为:活性炭用量3%,温度85℃,时间20min,pH4.6.  相似文献   

15.
以不同全麦粉比例(50%、70%、90%、100%)的全麦面包为原料,通过分析不同全麦面包的色度和基本成分,并进行感官评价、人体血糖测试试验,研究不同比例全麦粉全麦面包感官品质和稳糖效果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全麦粉比例增加,不同全麦面包面包芯的颜色变深,4种全麦面包总体评分在76.57~83.29,都在消费者可接受范围内。以不同全麦粉比例(50%、70%、90%、100%)的全麦面包膳食纤维含量在相比于全麦粉比例为50%、70%的全麦面包,全麦粉比例为90%、100%的全麦面包膳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直链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0.05)。人体血糖值测试研究表明:不同全麦粉比例全麦面包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值分别为70.28、64.76、45.47、43.43,其中全麦比例为50%的全麦面包为高GI食品,全麦比例为70%的全麦面包为中GI食品,全麦比例为90%、100%的全麦面包为低GI食品。综上所述,相比于全麦粉比例为50%、70%的全麦面包,全麦粉比例为90%、100%的全麦面包面包品质和稳糖效果较好。该结果为轻食系列产品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桑叶粉(mulberry leaf powder,MLP)对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糖尿病模型大鼠血糖及肝脏抗氧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TZ糖尿病模型组大鼠,按体重和血糖随机分为4组,每天分别灌胃给予蒸馏水(模型对照组),MLP低、中、高3个剂量组(250mg/kg、500mg/kg、1g/kg);另设阴性对照组和阴性MLP高剂量组,连续6w。实验结束后,模型组大鼠进行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留取模型对照组、MLP高剂量组和阴性对照组大鼠的肝脏,测定谷胱甘肽(GSH)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结果:MLP高剂量组的摄食量和饮水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但高于阴性对照组和阴性MLP高剂量组(P〈0.05);血糖低于MLP中、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P〈0.05);其OGTT曲线下面积也较MLP中、低剂量组和模型对照组小,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GSH活性低于阴性对照组(P〈0.05);MDA含量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桑叶粉能一定程度改善糖尿病大鼠多饮多食的症状,起到辅助降血糖的作用,对糖尿病大鼠的氧化应激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17.
葛根解酒保健饮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以葛根、葛花、枳棋子等几种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研制出一种全天然解酒保健饮料.优选出几种中草药的最佳组方和饮料的最佳配方.并对饮料的解酒功能进行了动物实验。  相似文献   

18.
罗汉果对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研究罗汉果粉及其提取物的降糖效果。 方法:用正常小鼠和糖尿病模型小鼠研究罗汉果粉及其提取物调节血糖的作用。罗汉果粉及其提取物以0.5、1.0、3.0g/kg•bw剂量连续30d给予正常小鼠和糖尿病模型小鼠,30d后眼眶取血,测定其空腹血糖并进行糖耐量实验。结果:罗汉果粉及其提取物对正常小鼠体重,血糖及糖耐量无影响;高剂量罗汉果粉(3.0g/kg•bw)及低、中剂量罗汉果提取物(0.5~1.0g/kg•bw)具有降低糖尿病模型小鼠空腹及餐后血糖的作用,且罗汉果粉的降血糖效果随其剂量增加而增强,高剂量组降血糖效果较好,而罗汉果提取物的降血糖效果随其剂量增加而降低,低剂量组降血糖效果最好。结论:罗汉果粉及其提取物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的高血糖有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9.
Exposing spray‐dried whole milk powder to high shear and elevated temperature in a twin‐screw continuous mixer increased the free fat content. The effect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powder feed rate, processor screw speed, and process temperature) on lactose crystallinity,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color, and moisture content of spray‐dried whole milk powder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Exposure to elevated temperatures and high shear: (a) increased the free fat to more than 80%, (b) crystallized the lactose, (c) reduced the average volume‐based particle size, and (d) broadened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The raw whole milk powder with creamy‐white color turned into an oily paste with bright‐yellow color. Processing enhanced the functional properties of spray‐dried whole milk powder for milk chocolate manufactu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