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杨志  李武 《测井技术信息》2001,14(5):269-277
低电阻率产层区由许多因素造成,明白这种现象的起源十分重要,问题是这些区域测井电阻率数据解释结果显示的是高含水饱和度区,但却能开采出石油甚至纯石油来。这篇文章讨论了具有低电阻特性的砂岩油藏不同原因,纯砂岩结构层具有高的电阻率,但当其中含有页岩或重矿物,如黄铁矿其电阻率会变低,主这种电阻率的变化取决于粘土含量和矿物,黄铁矿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通常与地层水相同,或高于地层水,因此,黄铁矿比泥岩对电阻率的影响更大,低电阻率富含区未必是泥质砂岩引起,在本问题研究中,对不同泥质砂岩模型将进行讨论,并提出了一种合理的泥质砂岩模型,用不同泥质砂岩模型来分析油田的例子。人们已经发现完全修改过的泥质砂岩模型就会得到良好的计算结果,在泥质含低的情况下,一般的含水饱和度方程可以得出可接受的含水饱和度数值。  相似文献   

3.
4.
根据J油田大量岩芯分析资料,应用油藏流体分布理论和毛管压力计算方法,研究该油田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形成原因认为:地层水矿化度高(多数>20万ppm);微细孔隙发育,束缚水含量高;粘土矿物含量高且分布在碎屑颗粒表面等是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的主要原因。一般常规测井评价时,对这种低电阻率油气层容易误释而丢弃。依据油气藏流体分布原理,应用毛管压力方法计算原始含油饱和度,可准确地识别出这种低电阻率油气层,并可预测其产能。  相似文献   

5.
低渗透砂岩油气藏裂缝综合预测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低渗透砂岩储层中裂缝既是储油空间,又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对储层裂缝的描述和预测是其开发地质研究的重要内容.单一研究方法不能满足精细预测的需要,迫切需要将各种方法综合运用,以达到指导勘探开发的目的.以东濮凹陷户部寨气田为例,综合运用岩心描述、镜下观察、测井综合指数分析、地震属性分析、应力应变分析、裂缝开启性分析等方法,对沙四段低渗透致密储层裂缝的分布规律及开启性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6.
为了分析低电阻率地层是否生产无水油气,我们可以利用的泥质砂岩模型有几个,这些模型通过校正由测井导出的含水饱和度来获得地层真实含水饱和度。  相似文献   

7.
8.
9.
实验结果表明,无论井中是否下有套管,采用本提出的(深井中线电极供电的)井中-地面工作方式的直流电阻率法梯度装置测量,砂岩构造型油气藏埋藏不太深、围岩电阻率变化不大、地表平坦的条件下,均可较好地对油气藏进行重向及横向预测、确定油气藏边界位置、确定油气藏高点位置、对油气藏进行开发监测等。  相似文献   

10.
11.
砂岩油气层饱和度模型很多,常用的有阿尔奇公式、印尼公式、西门杜公式、沃克斯曼斯密斯公式、双水模型等,这些模型在砂岩油气层饱和度计算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低电阻率砂岩油气层由于存在低电阻率现象,目前饱和度模型无法有效计算饱和度。通过分析低电阻率油气层形成的原因,认为水的分布即连通状态是影响储层电阻率的主要因素。在有效孔隙中少量分布的水与亲水岩石孔喉内壁水构成了网状导电网络,在高孔隙度和高矿化度储层条件下导致储层电阻率降低。通过研究油气层中少量水的高导电性现象,建立了等效水导电性影响因子,修改了常用的饱和度计算模型;该模型解决了原来常用饱和度模型无法描述少量水产生的高导电性问题,可提高低电阻率砂岩含油气饱和度计算结果,进而增加砂岩油气层计算储量规模。  相似文献   

12.
常规测井,如密度测井、中子和电阻率测井的联合使用,证实在评价正常的储层时非常有效,但是对于低电阻率储层,用常规测井来精确确定其岩石物性参数是非常困难的。本文例举了两个低电阻率储层的实例,在这里常规测井不能确定低电阻率和低反差电阻率储层的主要岩石物性。这些储层的问题是,在常规测井解释显示出的高含水饱和层段,产出了无水的烃类。在低电阻率反差储层的实例中,用电阻率测井很难确定油水界面。核磁共振(NMR)测井是唯一能提供储层产能附加信息的一种补充方法,NMR的主要限制是采集数据的成本和时间。本文显示在低电阻率储层的实例中,NMR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能帮助准确地确定储层岩石的物理特性。在NMR数据的分析中,使用了多方面的NMR技术:(1)用于流体识别的T1/T2比,(2)用NMR推导的孔隙度和总孔隙度之间的差异来确定粘土矿物的类型,(3)NMR松驰特性可识别流体组分和岩石特性。本文提供了低电阻储层的四个例子。低电阻率储层NMR数据的分析能帮助确定这些层段的产能,确定岩独立孔隙度和区分束缚水和自由水之间的差别。对于低反差电阻率储层的实例,含水地层和含油地层之间有很小的电阻率反差,但NMR能识别两种地层的流体组分以及油柱高度,这主要是基于高反差的NMR松驰参数。  相似文献   

13.
罗利  杨嘉  陈伟中 《测井技术》2003,27(5):394-398
粘土矿物成份是造成气层电阻率低的主要原因。用灰色静态模型计算孔隙度,用BP神经网络计算束缚水饱和度等参数。与岩心分析结果比较,储层参数计算结果精度有所提高。用储层参数建立气层和水层的判别式,判别结果与试油有较好的一致性。综合数字处理结果建立了气层产能评价模型,处理结果与试油结果比较,符合率82%。  相似文献   

14.
孔隙介质的电导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孔隙系统的几何形态。这里提出能够准确体现球体堆积物几何形态的电导率网络模型。球体堆积物中通过模拟象压实和石英胶结之类的成岩机理,该模型可用于描述砂岩的导电特性。用模型预测的地层因素和电阻率指与未胶结的细玻璃珠包,熔化的细玻璃珠包和纯砂岩的测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5.
低电阻率油气藏成因、识别与解释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虎 《测井与射孔》2006,9(4):29-35
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电阻率低于或接近邻近水层的电阻率,使得在电性上难以区分油气层与水层,给测井评价带来很大难度。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非常复杂,成因类型多,而且不同油气田的低电阻率油气层成因存在差异,因此,系统了解低电阻率油气层的成因,对利用测井等资料评价低阻油气层是很有意义的。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常规电法测井识别低电阻率油气层的局限性,举例说明了应用新技术和数学方法来识别低阻油气层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针对胜利油区疏松砂岩低电阻率气层、低气/水电阻率对比度气层测井评价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优化确定适用于低电阻率气层含水饱和度计算的黏土阳离子交换饱和度模型;利用中子、密度、声波三孔隙度测井在气层响应的差异性,计算储层的三孔隙度差值和比值,提取三孔隙度测井所蕴含的储层含气信息,用于指示含气储层。提出利用含水饱和度、三孔隙度差值和比值等3个参数对储层含气信息进行组合放大、构建气层判别指标的技术思路,以达到提高低电阻率气层识别灵敏度的目的。阐述气层判别指标的计算方法,结合区块试气数据统计气层、气水同层的气层判别指标下限值,形成储层含气性分级解释的判别规则,实现储层含气性计算机数据处理的自动分级判别并提高低电阻率气层的评价能力。该技术在胜利油区2个区块19口井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用直流电阻率法确定油气藏边界的初步实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根据井中-地面工作方式(供电电极A置于井中、B置于无穷远处,测量电极M、N沿地面观测视电阻率)的初步实验结果,探讨了采用直流电阻率法确定油气藏边界,预测油气藏垂向和横向位置、顶点、形状以及其它地质参数的可能性。实验结果表明,在油气藏电阻率远远大于围岩电阻率、其形状简单、围岩电阻率均匀、地表平坦、井中套管干扰能排除等理想情况下,直流电阻率法可解决:①当钻井穿过油气藏时,可较准确地圈定出油气藏的边界,了解油气藏在平面上的展布形态;②当钻井未打穿油气藏或在油气藏旁边穿过时,能进行垂向和横向预测,圈定出油气藏的边界;③确定油气藏的高点位置;④了解油气藏的形状及产状;⑤对油气藏进行开发监测。  相似文献   

18.
针对宝浪油田低孔低渗油藏油层温度高、酸敏矿物含量高、注水压力高 ( 2 5MPa以上 )等问题 ,通过室内试验 ,研究出一种具有缓速、防止速敏、耐温高、低损害的复合酸体系 ,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酸化施工工艺。已在 1 1口油井、 1 7口水井上进行了现场试验 ,结果表明 ,单井注水量由 2 2 .7m3/d上升到 81 .1m3/d,累计增注 2 3 .5× 1 0 4m3,平均有效期 3 56d。  相似文献   

19.
电阻率特征是流体性质评价的关键因素,致密砂岩储层电阻率特征复杂,严重制约了致密气的勘探开发。为了厘清致密砂岩储层的电阻率特征及形成原因,进而指导储层评价,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致密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阵列感应测井资料为基础,结合核磁共振成像测井资料、微观薄片资料,对致密砂岩储层阵列感应电阻率测量值的大小和不同探测深度曲线之间差异性进行分析,明确了产生不同电阻率特征的原因。研究表明,致密砂岩储层按照电阻率特征可以分为低电阻率负差异、低电阻率无差异、中高电阻率无差异。电阻率的高低主要与束缚水、毛细管水饱和度及喉道发育情况有关,电阻率差异性主要与喉道毛细管阻力是否能够阻挡钻井液侵入有关。该研究确定了储层的电阻率特征,对于储层评价及致密气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讨论了大港油田板桥地区馆陶组地层低电阻率岩性油层的形成机理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在测井曲线响应特征不明显的情况下,从粘土矿物类型、沉积微相类别等方面详细分析了该区低电阻率岩性油层主控因素.馆陶组粘土矿物以蒙脱石为主,蒙脱石含量与泥质含量成正比,泥质含量相对较高,地层电阻率下降,从而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蒙脱石的阳离子交换及吸水膨胀是该区馆陶组地层形成低电阻率油气层的直接原因.提出了低电阻率油层应该以沉积微相的不同建立定性识别标准和定量评价方法,按照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结合该区的沉积背景,分析不同储层沉积微相类型,按照不同的沉积微相类型分别建立测井解释标准.实际应用地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