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Solid Worksd建立风机三维模型,然后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风机进行强度和模态的仿真计算,结合风机激振频率,对风机共振做出评价,并通过扫频试验台对风机进行扫频验证仿真结果。为避免风机共振的产生,对风机结构进行优化,提高风机刚度,以避开风机激振频率,从而达到改善风机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通风机电子样本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计关研制了一种通风机电子样本软件,它不仅能快速地进行风机选,而且是供选中风机的性能参数、风机安装尺寸图表及风机外形图片,还可以根据风机类型、非空气介质、风机静压选型以及使用英制风机机号等进行风机选型。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风机在节能中的地位和作用、风机节能的国内外现状、风机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风机节能的途径与潜力、风机的选型与节能、节能风机的研制与应用;最后提出了风机节能的潜力与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风机节能潜力分析及主要对策(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风机在节能中的地位和作用、风机节能的国内外现状、风机节能技术的发展趋势;重点介绍了风机节能的途径与潜力、风机的选型与节能、节能风机的研制与应用;最后提出了风机节能的潜力与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5.
根据风机变频调速与叶片调角分析,优化冷却塔风机效率。根据塔内工况,由空气动力学原理计算,设定风机额定转速下效率最高。风机变频调速与叶片调角都会分别改变风机效率,根据风机的性能曲线,分析计算得到改变了叶片角度风机的最佳效率点,并使此点处在风机最常变频的几个工况点范围内,整体提高风机的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叶片旋转对风机系统的振动响应问题,采用有限元法建立了风机系统的三维模型,以风机外壳为研究对象,通过网格划分、有限元模态分析得到了风机外壳的固有频率;并以此为基础,采用谐响应分析法,分析了在风机静压作用下风机外壳轴承座处的振动响应。分析结果表明:风机系统在叶片旋转激励下的振动响应较小,风机系统的设计合理,满足振动要求。分析结果为风机外壳的设计与优化以及其他风机的振动分析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更为合理的采棉机风机蜗壳宽度,分别建立了5种不同蜗壳宽度的风机模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研究了蜗壳宽度变化对风机性能的影响,并对比分析了改良后的风机和原风机在不同流量工况下的流场特性。结果表明:随着蜗壳宽度增加,风机性能降低。当蜗壳宽度减小10 mm时,风机全压和吸口负压明显增大,风机性能得到提高;但当蜗壳宽度进一步减小20 mm时,风机性能又明显下降。改良后的风机较原风机流场质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风机技术》2014,(1Z):166-166
风机制造企业、风机用户、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相关行业的科技工作者:由沈阳鼓风机研究所、《风机技术》杂志社和中国通用机械工业协会风机分会成功举办的首届2013年中国风机学术会议,开创了我国风机行业学术交流的先河,汇集了风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及用户等众多专家、学者和科技工作者,共同就国内风机技术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进行了学术交流,对推动我国风机行业的技术进步产生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风力发电机超速保护系统是确保风机安全运行的重要保护装置,在风机运行过程中防止风机因超速发生安全生产事故。为了实现风机超速保护系统的停机检测,设计了以STM32单片机为核心风机超速保护系统测试装置,通过模拟风机转动时转子转盘对转速传感器的激励,实现了风机超速保护系统的停机检测,避免了运行时检测可能造成的风机损害。  相似文献   

10.
针对矿用KDF-5局部通风机振动剧烈和噪声大等问题,通过实验采集风机内部流场压力脉动和出口处噪声信号,利用数值模拟,对风机内部流场及气动噪声进行分析.说明不同工况时风机内部流动对风机噪声的影响,并预估出风机出口处噪声频谱特性.给出风机两级叶片的静压时间导数,分析主要噪声源的位置.找出降低风机噪声的途径,改进风机的气动参...  相似文献   

11.
利用NUMECA软件对某型离心风扇进行仿真,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该模型的准确性。改变该离心风扇部分尺寸参数,设计了新风扇。并利用NUMECA软件对原风扇及新风扇进行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基于NUMECA的数值模拟可以对离心风扇进行准确的描述;对比风扇主要性能参数可知,新风扇与原风扇相比相同质量流量下静压提高了约2%,性能优于原风扇。在此基础上通过仿真模型计算得出新风扇不同转速下的静压、功耗、效率等性能参数,这为风扇工作点的选取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显控台是舰船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研究舰船显控台冷却风扇噪声特性,有效控制冷却风扇噪声值,首先对冷却风扇噪声源进行理论分析,采用频谱试验方法对显控台冷却风扇噪声进行识别;然后从冷却风扇的结构参数、性能参数和空间匹配参数优化入手,提出冷却风扇优化设计和噪声控制方法;最后运用声学仿真的方法对比分析优化后冷却风扇与原冷却风扇的气动声学性能,得出优化后的冷却风扇的噪声声压级比原风扇降低了6.6 dB。该研究降低了舰船显控台冷却风扇的噪声,可为风扇的声学降噪设计提供可靠的分析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于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通过建模和数值模拟计算,对风扇进行流场分析,研究风扇结构对风扇性能的影响,得出不同风扇叶片倾角、轮毂比和叶片数下风扇的流量和效率值,分析探讨风扇结构参数对风扇性能的影响规律,为风扇改进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采用试验设计、流场结构分析和叶片造型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对完全可逆地铁风机进行三维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风机外径、转速和叶尖间隙的情况下,风机的性能得到大幅改善。设计工况下,风机正转全压效率达到82.3%,比初始设计提高9.1%;风机反转全压效率达到79.1%,比初始设计提高3.3%;风机的内部流场合理,没有明显的分离和回流;风机出口低压区得到明显改善。风机的性能曲线比较平滑,变工况性能好;经性能试验验证,优化设计后的风机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5.
BDK63型对旋风机的改进设计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军 《风机技术》2000,(1):3-4,7
针对 BDK6 3原对旋式轴流通风机存在的两级动叶功率不匹配、效率低的缺陷 ,用混合设计法对该型风机的叶轮进行改进设计 ,使风机的工业利用区扩大 ,性能有明显地改善 ,是对现风机改进的一种途径  相似文献   

16.
对由重力驱动的3k W,R404A/CO2制冷系统(CO2作为载冷剂)的CO2冷风机进行了试验研究。设计了2种不同的CO2冷风机,一种为只有一个通道的串联冷风机,另外一种具有两通道的并联冷风机,并分析了在不同充注量下2种结构的CO2冷风机的工作性能和蒸发温度波动的原因。通过分析降温速率、库内终温以及库内温度波动可知:和大串联结构相比,两通道并联系统的最佳充注量降低为950g(36.5%),相比减小了4.5%;当系统在最佳充注量下工作时,两通道的并联系统冷风机的传热系数增加到59.5W/(m2·K),相比升高了19.5%;冷库的最低温度降低了3.2℃,同时,系统达到稳定运行,冷库的温度稳定时所需的时间更少。  相似文献   

17.
为满足工业领域对高压比、低流量风机的需求,设计了一种新型结构的小尺寸、高压比、低流量风机。该风机在结构上不同于轴向进风、轴向出风的轴流风机,也不同于轴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离心风机,而是采用了径向进风、径向出风的结构。文章对该风机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风机的流量和压力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新型结构风机在叶轮直径为110 mm,电机转速为6000 r/min的工况下,极限压力可高达7.4 kPa,极限流量可高达226.69 L/min。  相似文献   

18.
简介了耐腐蚀用的钛材通风机的概况,重点了介绍了用钛材通同机取代普通通风机,以及钛材通风机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  相似文献   

19.
文中以某机载雷达电子设备机箱为研究对象,采用Icepak热仿真软件,研究了通风口的面积和长宽比的变化对机箱内强迫风冷散热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风机型号和机箱内部结构一定时,相比于风机的总通风面积,当通风口的面积过小时,风机的性能较差;随着通风口面积的增加,风机的风量增加,风阻降低;当通风口的面积接近或大于风机的总通风面积时,风机风量较大,再继续增加通风口面积,风机的风量没有明显增加;当通风口长宽比过小时,风机的风量会降低,风阻会增加;当通风口的开口结构与风机的排布方式一致时,风机的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Psychoacoustic study on contribution of fan noise to engine noise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here are more researches on engine fan noise control focusing on reducing fan noise level through optimizing fan structure,and a lot of research achievements have been obtained.However,researches on the effect of fan noise to engine noise quality are lacking.The influences of the effects of fan structure optimization on the engine noise quality are unclear.Thus,there will be a decline in fan noise level,but the deterioration of engine noise quality.Aiming at the above problems,in consideration of fan structure design and engine noise quality,an innovative method to analyze the contribution of fan noise to engine noise quality using psychoacoustic theory is proposed.The noises of diesel engine installing different cooling fans are measured by using the acoustic pressure method.The experiment results are regarded as analysis samples.The model of sensory pleasantness is used to analyze the sound quality of a diesel engine with different cooling fans.Results show that after installing 10-blade fan in medium diameter the sensory pleasantness at each test point is increased,and the increase is 13.53% on average,which indic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ngine noise quality.In order to verify the psychoacoustical analysis,the subjective assessment is carried out.The test result shows the noise quality of engine installed10-blade fan in medium diameter is most superior.1/3 octave frequency spectrum analysis is used to study the reason of the improvement of engine noise quality.It is found that after installing proper cooling fan the sound pressure level below 400 Hz are obviously increased,the frequency assignment and spectral envelope are more reasonable and a proper cooling fan can optimize the spectrum structure of the engine noise.The psychoacoustic study is applied in the contribution of fan noise to engine noise,and the idea of engine sound quality improvement through the structure optimization is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