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生物陶粒膨胀床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了一种新的水处理工艺———生物陶粒膨胀床处理微污染原水 ,同时对生物陶粒膨胀床和固定床的处理效果作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不同水力负荷及气水比下 ,生物陶粒膨胀床对CODMn、UV2 54 等的处理效果均比固定床有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西沥水库原水的微絮凝过滤处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采用生物陶粒与微絮凝过滤相结合的工艺处理合成氨冷凝液,中试规模为0.65m3/h。结果表明,冷凝液中的甲醇可完全被去除,且生物处理出水的电导率仅增加了10μS/cm,再通过后续的离子交换处理即可达到生产用水水质要求。试验还确定了生物陶粒罐的水力停留时间为1.15h,容积负荷为1.04kg甲醇/(d·m3),反冲洗周期为13d。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生物陶粒反应器处理微污染水源的试验研究。从试验方法、试验结果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指出该试验可有效改善后续传统工艺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节省部分混凝剂和氯的投加量 ,降低制水成本  相似文献   

5.
微滤膜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采用0.1μm的微滤膜处理微污染原水,出水浊度<1NTU,对高锰酸盐指数(OC)的去除率为20%左右,运行稳定后对UV24去除率>40%。通过考察膜过滤阻力在膜油-停周期内的变化来选择充分的曝气时间。在连续运行中发现,膜过滤性能由于膜的污染而先有一快速降低段,之后随时间缓慢下降。通过对膜的清洗的长期运行试验发现,曝气清洗不能完全清除膜污染,而用次氯酸钠和盐酸清洗则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污染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处理法是去除污染原水中氨氮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近十年来,国内先后进行了生物滤池、生物转盘、生物流化床处理污染原水试  相似文献   

7.
许多水厂已经或正在准备采用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BCO)技术来提高水质,由于对生化处理缺乏深入了解及受传统预加氯处理的限制,现在已经运行的生化处理工艺并不能有效地去除有机污染物。在对预加氯与否所测得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全流程生物氧化(EPBO)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
刘辉 《西南给排水》1998,(4):26-28,17
针对目前饮用水水源逐渐恶化物情况,对生物活性炭处理微污染原水的机理和存在不足加以阐述,瘩提出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针对松花江水源水质特点,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强化常规处理工艺,对松花江微污染原水进行深度处理。中试结果表明,臭氧预氧化具有助凝作用,可节省混凝剂用量,在试验条件下,当预臭氧投量为1.0 mg/L时,可节省12%以上的混凝剂量;主臭氧氧化工艺的设置可以提高后续活性炭滤池的净水效果;在低温低浊期出水氨氮浓度难以达标,可采用加氯的方法来去除氨氮,最佳投氯量为4.5 mg/L。长期运行效果表明,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强化常规工艺,所需臭氧投加量较低,系统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较强,即使在冬季低温低浊期仍可稳定达标。  相似文献   

10.
BIOSMEDI生物滤池预处理微污染原水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无锡市充山水厂采用BIOSMEDI生物滤池对微污染原水进行预处理,采取自然挂膜的启动方式,在平均水温为22.7℃的条件下,大约运行12 d后,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60%以上,至此认为生物滤池挂膜成功.在BIOSMEDI生物滤池满负荷运行条件下,其对COD_(Mn)、氨氮、亚硝酸盐氮和藻类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71.7%、42.7%和20.7%,达到了预处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投粉末炭MBR处理微污染原水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投加粉末活性炭的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微污染原水,结果表明,对CODMn、氨氮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9.4%、93.5%和99.6%,出水水质与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工艺的大体相当,并且不需投加混凝剂,同时还减少了投氯量。  相似文献   

12.
生物砂滤池是在普通砂滤池的石英砂表面培养附着生物膜而形成的强化处理工艺.采用其处理微污染原水,并考察了出水水质,结果表明:生物砂滤池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由普通砂滤池的13%提高到31.5%左右,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由23.5%提高到88.3%左右,对亚硝酸盐氮的平均去除率由零提高到90%左右,出水浊度<1 NTU,色度<15度.该工艺在现有普通砂滤池基础上即可实现,是解决微污染水源水质的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包埋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微污染原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装填了包埋固定化微生物颗粒(以下简称包埋菌)的好氧流化床对广州某自来水厂的微污染地表水进行处理,其中包埋菌颗粒的填充率为10%,流化床采用气升管曝气内循环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包埋菌颗粒可以高效、快速地去除原水中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氮,在水温为25-27℃、DO为3-4mg/L的条件下,当进水NH4 -N平均为0.90 mg/L、HRT为10min时,出水氨氮平均为0.32 mg/L,亚硝酸盐氮<0.05 mg/L.包埋菌颗粒的密度为1.02-1.04g/cm3,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流态化特性,非常适于在自来水厂应用.  相似文献   

14.
针对原水有机微污染,桐乡运河水厂采用了生物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臭氧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出水各项水质指标达标。介绍了该工程的设计参数,并详细分析了不同处理阶段对各污染指标的去除效果,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不同人工湿地对微污染原水处理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人工湿地预处理微污染黄河原水,分别研究了推流式潜流人工湿地、往复式潜流人工湿地、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推流式人工湿地和往复式人工湿地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去除效果无明显差别,但去除率要低于表流人工湿地。蒲草床表流人工湿地对总氮和硝态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4.33%和76.32%,去除效果好于芦苇床表流人工湿地。各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率在30%-65%之间,不同人工湿地对COD的去除效果差别不明显。人工湿地处理微污染黄河原水的效果明显,出水水质可满足城市供水水源水质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探寻适宜的微污染原水处理工艺,将蜂窝陶瓷载体置于内循环管中而构成气升式内循环蜂窝陶瓷反应器(IAL-CHS)。采用该工艺处理上海漕河泾水,考察了HRT、水温、pH值、溶解氧对去除氨氮的影响。在反应器挂膜启动后,连续运行的去除效果比间歇运行的好。HRT是影响硝化效果的重要因素,通过连续运行试验确定了最佳的HRT为1.03 h,此时对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84.8%~99.2%。对氨氮的去除率与水温近似呈直线关系,温度越高则去除效果越好;河水的pH值对硝化反应影响不大;DO达到3.16 mg/L就能获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此时的曝气量为0.15 m3/h。此外,该反应器还具有抗冲击负荷能力强、不易堵塞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粉末活性炭-MBR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莫罹  黄霞 《中国给水排水》2002,18(12):16-19
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表明 ,粉末活性炭 (PAC)为天然腐殖质类物质饱和后仍可吸附二氯酚 (DCP) ,并在连续运行试验中进一步验证了PAC -MBR抗DCP冲击负荷的能力强于投加普通填料的MBR。通过测定进、出水有机物的表观分子质量分布 ,发现PAC -MBR能有效去除 1~ 4K(1K =10 0 0u)的有机污染物 ,对 4K~ 0 .4 5 μm有机物的去除与PAC的饱和程度有关 ,去除率随运行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PAC -MBR和普通填料 -MBR均能有效去除可生物降解有机物 ,前者对可吸附有机物的去除率受PAC饱和程度的影响较大。采用磷脂法可测定PAC上附着的活性微生物量 ,连续运行中PAC -MBR内的微生物量为 0 .6× 10 8个活细胞 mL ,与普通填料 -MBR相当。耗氧速率测定结果表明 ,PAC -MBR内的微生物活性略高于投加普通填料的MBR。  相似文献   

18.
活性炭/砂双滤料滤池处理微污染原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嘉兴南门水厂将原普通砂滤池改造为活性炭/砂双滤料滤池,进入稳定运行期后活性炭/砂滤池可削减氨氮负荷0.70~1.30mg/L,对CODMn的去除率为15%~22%,对锰的去除率≥90%,均远高于原普通砂滤池,而制水成本仅增加约0.025元/m^3。实践证明,强化混凝-生物活性炭/砂双滤料滤池组合工艺是处理低氨氮(〈1.5mg/L)、低CODMn(4~6mg/L)、低锰(〈0.7mg/L)微污染原水的经济性选择。  相似文献   

19.
周军 《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1):101-104
采用粉末活性炭/超滤组合工艺处理微污染原水,考察了对浊度和UV254的去除效果,并根据由无因次和赋权法推导出的综合评价指标确定了最佳操作条件.结果表明,各工况的出水浊度<0.39 NTU,UV254<0.06 cm-1,水质稳定可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铁)投加量和抽停时间比对去除浊度的影响显著,粉末活性炭投加量对出水UV254的影响明显;使出水浊度和UV254达最低的运行条件不同,可分别由最小水平效应值确定各自的因素最佳水平组合;综合考虑出水水质和经济因素,确定较佳的运行工况为:混凝剂投量为1 mg/L,粉末活性炭投加量为300 mg,抽停时间比为15 min/3 min,曝气量为0.25 m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