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究土壤原生细菌对红黏土强度的影响,通过对红黏土中天然赋存的原生细菌进行富集培养,并在红黏土重塑试样中添加培养后的细菌菌液,通过土工试验和电镜试验分析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细菌的掺入,三轴试样的破坏峰值和压缩模量都有所提高,并且随时间的增长,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同时从电镜图像上来看,细菌的掺入使得红黏土中粉粒含量有所增加,相应的黏粒含量下降。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单一的细菌种类对红黏土物理力学性质和微观结构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从含水量和赤泥掺量两方面研究了红黏土强度的变化规律,探讨了不同含水率条件下,赤泥对红黏土凝聚力、内摩擦角以及微观结构的变化规律。试验表明:掺入赤泥的红黏土抗剪强度有所降低;赤泥红黏土凝聚力随含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而含水量对赤泥红黏土的内摩擦角大小并无太大影响,其变化主要取决于其结构性的变化。通过微观结构分析,发现赤泥含量对红黏土结构性有很大影响,可以使红黏土颗粒从团聚体向片状体变化,孔隙消散,整体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考虑高塑性红黏土的高塑性指数、低压实性以及容易收缩开裂等特殊工程力学性质,开展了掺砂改善高塑性红黏土的研究。为了研究高塑性红黏土掺砂后的力学特性,通过向红黏土中掺入不同比例和不同颗粒粒径的砂料,制备相同干密度和含水率的试样进行直剪试验,探究不同掺砂比例以及不同颗粒粒径对高塑性红黏土直剪强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塑性红黏土掺砂后,能够显著提高内摩擦角,降低黏聚力和抗剪强度;掺砂比例对黏聚力的影响远大于对内摩擦角的影响。掺砂比例保持20%不变,高塑性红黏土的内摩擦角随着掺砂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黏聚力及抗剪强度随着掺砂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减小。  相似文献   

4.
碱污染红黏土抗剪强度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碱污染红黏土的抗剪强度特性,考虑碱液NaOH质量分数和养护时间2个因素,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分析碱液与红黏土的相互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高NaOH质量分数时红黏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均增大,存在极大值,极大值出现的时间和碱液NaOH质量分数有关;低NaOH质量分数下红黏土抗剪强度降低,存在极小值,黏聚力呈先增后减,内摩擦角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碱污染红黏土抗剪强度特征为水化、离子吸附、阳离子交换、碱液溶蚀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以红黏土为研究对象,木纤维为加筋材料,采用ZJ型应变控制式直剪仪对纤维加筋土进行不固结不排水快剪试验,研究含水率对木纤维加筋土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纤维加筋红黏土的抗剪强度都高于素土的抗剪强度,且5%木纤维含量复合土的抗剪强度最大;加筋土的抗剪强度和粘聚力随着含水率的增大逐渐减小的,与内摩擦角相比,纤维对粘聚力的影响更大,研究结果为岩土工程高倾角边坡治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统计国内外基于扁铲侧胀试验(The Flate Dilatometer Test,简称DMT)计算土体不排水抗剪强度的经验计算公式,并与所勘测地区实测值进行比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修正方法。结果表明,土壤性质差异造成具有代表性的经验计算公式计算结果偏大,不适用于计算所勘测地区的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考虑土壤差异等因素,对之前的经验计算公式进行修正,修正后的公式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相似,说明此公式适用于评价所勘测地区的软土不排水抗剪强度。  相似文献   

7.
彭忠瑛  时红莲  蔡华炜 《人民黄河》2012,34(4):133-134,137
通过直剪试验,探讨了基质吸力与非饱和黏土抗剪强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含水量对非饱和黏土基质吸力的影响较大,随着基质吸力的增大含水量减小,这种减小的趋势在基质吸力小于400 kPa时较明显;非饱和黏土抗剪强度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是非线性的,且存在转折点;基质吸力对非饱和黏土抗剪强度的提高有限。  相似文献   

8.
9.
唐林  吴道勇  韦洪  陈璠 《水力发电》2021,(10):116-122
为研究不同含水率对含软弱夹层岩体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对不同含水率的含软弱夹层岩体进行室内直剪试验研究,并预测含水率对其抗剪强度的影响.结果 表明,相同含水率状态下,含软弱夹层岩体抗剪强度随正应力水平的增加而增大;相同正应力条件下,其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加而减小;含软弱夹层岩体峰值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变化主要通过内聚力和内...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极端气候的变化,土石坝安全性问题日益突显。为了研究不同筑坝材料对土石坝安全的影响,利用应变直剪仪对粉质黏土和高液限细粒土砾土样在不同含水率和实施不同正应力下进行不排水不固结快剪试验,研究不同含水量和不同应力情况对土的抗剪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粉质黏土在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时抗剪强度最大,在最优含水率以前随含水率越大抗剪强度越大,在最优含水率以后随含水率越大抗剪强度越小;而高液限细粒土砾的含水量越大抗剪强度越小。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桂林地区红黏土中化学成分Fe2 O3、Al2 O3、SiO2含量对其界限含水率的影响,分别采用蒸馏水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二钠)浸泡红黏土土样,对不同浸泡时间的土样进行化学成分XRF测定,同时进行界限含水率测试和比重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建立了以Fe2 O3、Al2 O3、SiO2含量为变量的红黏土...  相似文献   

12.
粉质黏土在三峡库区滑坡体中分布较广,基于分析库水位升降对三峡地区库岸边坡稳定影响的需要,通过三轴试验对库区粉质黏土在不同饱和度条件下的抗剪强度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粉质黏土的抗剪强度、黏聚力、内摩擦角均随饱和度的增大而衰减。其中,黏聚力、内摩擦角和饱和度之间呈现良好的指数关系,且黏聚力比内摩擦角受饱和度的影响更大。综合上述试验结果,建立了一个考虑饱和度影响的抗剪强度模型,可用于库水位升降对三峡地区库岸边坡稳定性影响的分析中。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快速评价重金属污染红黏土强度特性的新型手段,在室内开展不同浓度、不同干密度的Cu2+污染红黏土的直剪试验及其电阻同步测试试验,得到土体剪应力、电阻率-剪切位移同步变化曲线;分析初始干密度、垂直压力、Cu2+浓度对抗剪强度、电阻率的影响;依照抗剪强度指标(C、φ)原理选取电阻率指标(ρ0、φ0),并分析Cu2+浓度对抗剪强度指标(C、φ)、电阻率指标(ρ0、φ0)的影响;以Cu2+浓度为中间变量,进一步探讨抗剪强度与破坏电阻率、抗剪强度指标(C、φ)与电阻率指标(ρ0、φ0)之间的定量关系。试验结果表明:Cu2+污染红黏土剪应力-位移曲线呈典型的应变硬化型,电阻率随剪切位移的增大而减小;抗剪强度随初始干密度、垂直压力的增大近似线性增大,而电阻率随初始干密度、垂直压力的增大近似线性减小;抗剪强度及其指标(C、φ)、电阻率及其指标(ρ0、φ0)与Cu2+浓度间均呈负指数函数关系;抗剪强度与破坏电阻率、黏聚力与初始电阻率、内摩擦角与电阻率关系曲线倾角间的变化趋势一致,均呈现出较好的指数函数关系,可用于快速评价Cu2+污染红黏土强度特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砂壤土作为黄河堤防中堤身的主要填筑土料,由于降雨和碾压的影响,堤身土体的强度往往会受到限制。为了研究砂壤土的力学特性,以山东鄄城县堤段的砂壤土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人工切削的原状土样进行室内三轴剪切试验,分析了含水率、干密度对砂壤土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和抗剪强度指标呈三次函数关系,黏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在最优含水率下黏聚力达到峰值,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减小;干密度与抗剪强度指标呈线性函数关系,表现为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内摩擦角随干密度增大的速率较小。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堤身渗透破坏机制,为类似地区大堤的加固、治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不同类型结构面与岩桥组合的大型剪切试验和不同比例岩桥与夹泥层组合的中型剪切试验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试验结果与常用的面积加权法计算值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试验过程中应力、应变的变化规律和特征。结果表明,大型剪切试验值一般小于峰值面积加权计算值,而中型剪切试验的摩擦系数接近或小于计算值,粘聚力的试验值大于计算值,且岩桥位置不同对试验结果有一定影响。就剪切变形破坏特征而言,常常是前块首先变形,当变形达到一定量值后中块开始变形,然后是后块变形,直至破坏。当岩桥所占面积比例较小且剪应力较低时,夹泥层变形多大于岩桥变形;剪应力高或岩桥所占面积比例较大,则二者变形相近。岩桥剪切破坏面的特征与岩桥所占比例有关,岩桥所占面积比例较小的试件,岩桥在夹泥附近被直接剪断;岩桥所占面积比例较大的试件,岩桥破坏面为锯齿状,与剪应力方向形成约45°夹角。  相似文献   

16.
考虑含水率变化影响的红黏土边坡双强度折减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双折减系数法分析红黏土型滑坡过程中的两个关键问题:(1)如何确定黏聚力和内摩擦角两个折减系数的比例关系;(2)如何通过两个不同的折减系数确定边坡的综合安全系数。考虑到含水率变化对红黏土黏聚力与内摩擦角的折减效应,提出一种基于含水率变化影响的双折减系数法。通过拟合含水率控制下红黏土黏聚力与内摩擦角衰弱曲线,设计对应配套折减方案,并以抗剪强度参数衰减的程度作为权重定义综合安全系数,表征边坡整体安全储备。借助FLAC 3D平台自编FISH折减程序,通过均质算例与实际边坡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双折减系数法如何确定折减路径与折减比例的问题,计算综合安全系数较同步折减法更为合理,与极限平衡法相比误差更小。同时,为双折减系数法应用于边坡防治工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红黏土含水量和干密度与抗剪强度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分析红黏土物理性质较差和力学性质较好同时并存的矛盾现象,以湖北省神农架湿地红黏土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对其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研究得出含水量、干密度等物性指标与抗剪强度的相关关系式,且根据公式的反演结果,讨论了最优含水量大于和小于45%、最大干密度大于和小于1.35 g/cm3时力学性质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8.
采用FDJ-ZO型非饱和土直剪仪,对不同含水率的红粘土进行抗剪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红粘土在低含水率下的剪应力-剪切位移关系呈应变软化,在高含水率下呈应变硬化,且含水率较低时竖向压力对红粘土的应力-应变曲线亦有影响,随着竖向压力的增加,剪切软化现象逐渐减小;土体抗剪强度随含水率的增大呈非线性减小,减小速率先小后大,且含水率为20%是其抗剪强度减小快慢的分界点;土体粘聚力随含水率的增大呈二次多项式形式减小;土体内摩擦角随含水率的增大呈幂函数形式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揭示成都黏土抗剪强度参数与物理参数的关系及计算公式,以成都龙泉驿黏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数理分析和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非饱和黏土的天然密度、天然含水率、孔隙比、液性指数等物理指标对抗剪强度参数变化规律的影响。首先,基于各物理参数与抗剪参数的独立影响,通过曲线拟合得到抗剪强度指标随天然含水率、天然密度、孔隙比、液性指数变化的基本规律和拟合公式;其次,采用物理参数的不同组合方式对成都黏土抗剪强度参数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最后利用乘法效应建立了考虑天然含水率和天然密度同时变化时抗剪强度指标的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成都黏土抗剪强度参数与天然密度和天然含水率密切相关,二者的交互影响可按照乘法效应进行组合,并给出不同方法得到成都黏土抗剪强度参数经验计算表达式。研究结果对成都黏土地区的工程抗震设计、防灾减灾的研究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人民黄河》2016,(4):125-128
引黄(河)入洛(阳)工程新近系围岩中有粉质黏土夹层或充填物,其力学强度随含水量变化很大,是导致施工围岩破坏的主要诱因之一。为深入分析含水率对围岩强度的影响,采用不固结不排水三轴试验,研究含水率对粉质黏土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试样破坏均为中部鼓肚膨胀综合破坏,体积膨胀起主要作用,其中径向膨胀变形过大是导致试样破坏的主要原因;含水率对主应力差影响很大,随着含水率增大,主应力差显著降低,其降低幅度随围压增大而加大;峰值强度受含水率的影响较大,随含水率的增大而明显降低,随含水率和围压增大,峰值强度降低幅度加大,达到较高含水率后峰值强度受围压的影响很小;相同围压下,峰值应力比随含水率的增大而呈线性递减,各拟合直线的斜率基本一致;相同含水率下,峰值应力比随围压的增大而减小;含水率对强度参数影响较大,随着含水率的增大,粉质黏土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明显减小,黏聚力的对数值及内摩擦角与含水率呈负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