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预应力锚索抗滑桩作为一种实用有效的支挡工程措施已在地质灾害治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象鼻岭水电站在右岸的BT2崩塌堆积体治理中,对崩塌堆积体边坡采用大方量削坡减载措施,对减载后剖面达不到规范要求安全系数,于是在复建的213国道内侧布置了10根2m圆截面预应力锚索抗滑桩。经过加固处理后,各剖面安全系数均达到规范要求,确保了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某堆积体滑坡位于狮子坪水电站近坝库段右岸,属崩塌堆积体在水库库水作用下沿基覆界面发生的后退式逐步破坏滑坡。 2009 年 9 月水库初次蓄水导致了崩塌堆积体强烈变形破坏,对 317 国道造成极大的危害。研究该崩塌堆积体滑坡成因机制对 317 国道沿线同类型滑坡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从堆积体结构以及赋存的地质环境,结合水库蓄水过程坡体变形破坏迹象,研究了该崩塌堆积在水库蓄水过程中的变形机制,评价预测堆积体的稳定性。分析表明:堆积体在现有 2 490 m 水位天然条件下处于蠕滑状态,在暴雨及地震或水库蓄水至正常蓄水位 2 540 m 的条件下,滑坡将发生失稳破坏;堆积体进行了必要的应急治理后,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3.
大渡河猴子岩电站作为已建和在建第二高面板堆石坝,具有"水头高、泄量大、河谷窄、岸坡陡、下游河道及岸坡抗冲能力较低"的特点。作为电站泄洪雾化主要影响区之一的角坝堆积体边坡,土体结构松散,岩体风化严重、卸荷强烈,前缘稳定、泄洪雾化问题突出。本文通过对堆积体治理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控制标准、稳定复核、前缘加固措施、雾化影响区防护措施、堆积体安全监测、施工方案动态调整等一系列问题的研究,解决了堆积体前缘稳定加固、雾化防护问题,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省了静态投资、保证了工程进度,同时增加了坡体稳定安全裕度,达到了安全、经济、施工可行的要求,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柘林水电站厂房古滑坡变形监测及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柘林水电站扩建工程厂房后坡古滑坡堆积体在开挖治理过程中,古滑坡体先后因坡体前缘下被切脚和连续降雨沿基岩顶面产生了2次滑动变形,通过坡体变形监测分析和变形机理研究,及时采取了回填压脚、增设长锚杆束、加强坡体排水和严格控制下部坡体的开挖爆破等综合治理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了坡体变形,确保了整个边坡开挖工作的顺利进行.并基于开挖治理后的滑坡体蠕滑性大,对其长期稳定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天花板水电站库区左岸田坝村堆积体稳定与否直接影响天花板水电站后期运营和维护,因此,研究田坝村堆积体的稳定性意义重大。根据田坝村堆积体前期勘察试验资料,对田坝村堆积体的成因和形成机制进行了分析,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表明田坝村堆积体整体稳定,但在地震和库水位骤升骤降工况下,堆积体前缘局部稳定性较差,会产生塌岸和库岸再造。假定局部失稳,经过涌浪计算分析,田坝村堆积体对大坝及进水口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三板溪水电站进水口分布有一总方量约44万m^2的崩塌堆积体。计算分析表明,水库蓄水后崩塌堆积体板有可能失稳,必须进行工程处理。为此采取了抗滑桩、网格梁等综合性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7.
花石崖崩塌堆积体位于金沙水电站坝址上游0.9~1.5 km处,方量大,现状整体稳定性较好,其蓄水后前缘被淹高度将达12 m,受库水浸泡和冲刷等作用可能会产生局部滑塌,对工程运行可能产生不利影响。对崩塌堆积体基本特征、破坏模式及稳定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了蓄水后堆积体稳定性状态及其对金沙水电站的影响,通过综合评价,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花石崖危岩体位于金沙水电站坝址上游0.9~1.5 km处的右岸崖顶,规模较大,前缘稳定性较差。该危岩体不断崩塌,崩塌物质大部分运动到其下方江边花石崖崩塌堆积体前缘,对其形成加载,进而影响到堆积体的稳定,造成崩塌堆积体失稳,影响工程建设和运营期间的安全。从危岩体形成机理、分区及破坏模式分析入手,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单元法对各分区典型剖面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后对危岩体提出了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9.
三家村堆积体位于金沙江金安桥水电站库区左岸岸坡,该堆积体主要由崩塌堆积物及坡积物形成,水库蓄水后,堆积体前缘部分被淹没,整体稳定性受到影响,可能会影响其上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在现场地质调查,勘探及试验成果的基础上,对该堆积体在水库蓄水后,不同的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研究,为下一步的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大量的勘察及试验基础上,将澜沧江某巨型堆积体的形成机制划分为崩塌堵江、冲堆平衡、 间歇堆积、河谷再下切四个阶段。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基于饱和非饱和理论的有 限元法进行堆积体稳定性及地下水渗流分析。结果表明:当蓄水位上升时,堆积体前缘首先发生局部圆 弧型滑塌,随后堆积体中部将沿碎石层内部发生折线型深层滑移,最终堆积体将沿基覆界面发生推移型 整体失稳破坏;当蓄水位下降时,坡体中部碎砾石层及前缘局部区域构成主要渗流通道,堆积体稳定系 数先降后升,但水位总降幅及总历时一定时,堆积体稳定系数总减小量基本相当。回归分析显示,水位 骤降速率与堆积体稳定系数日增量成负相关,其相关函数类型为二次抛物线。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涉水崩塌堆积体前缘会产生新的塌岸,进而对崩塌堆积体涌浪产生影响。为科学预测塌岸对崩塌堆积体涌浪灾害的影响,以三峡库区九畹溪崩塌堆积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工程地质调查,查明了其塌岸类型及其特征;运用岸坡结构法预测了崩塌堆积体的塌岸范围;采用改进条分法计算了塌岸前后崩塌堆积体运动速度;运用潘家铮法预测了塌岸前后九畹溪崩塌堆积体产生涌浪的初始高度,并对崩塌堆积体涌浪对岸点爬高进行了计算和对比。研究表明,三峡水库蓄水会导致九畹溪崩塌堆积体塌岸加剧,塌岸后崩塌堆积体初始涌浪高度及对岸点涌浪爬高会大幅度降低,表明塌岸减小了涌浪灾害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1号蠕滑堆积体位于电站左坝肩下游侧,堆积体稳定性关乎其下方电站尾水渠和公路的安全。结合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对堆积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综合治理措施,即在堆积体坡脚设置挡墙、抗滑桩、预应力锚索结合排水、原天然坡面设置混凝土格梁防护等。治理后的监测结果表明,堆积体边坡一直处于整体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3.
采用FLAC-3D软件,对念生垦沟堆积体的变形过程进行模拟和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明渠部位开挖后堆积体处于加速滑动阶段,在雨季受降雨影响,位移速率总体增加;在及时采取工程支护措施进行综合治理后,堆积体整体滑移速率明显趋缓,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可以得出,堆积体是一个整体滑动模式,局部伴随有堆积体的浅表层滑动,属于推移式滑坡,并有局部的前缘失稳。同时可知,模型计算结果与监测数据成果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紫坪铺水库区倒流坡库岸堆积体塌岸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紫坪铺水库区倒流坡库岸堆积体由滑坡堆积及崩坡积组成,水库蓄水后将回水至该堆积体中下部,本文对该堆积体进行了塌岸预测分析。分析表明:堆积体的Ⅰ、Ⅱ区将发生塌岸作用,需治理。  相似文献   

15.
溪洛渡水电站左岸谷肩堆积体边坡规模巨大,地质条件复杂,治理难度火。为防止堆积体产生变形破坏,采取削坡减载、排水降压、支挡结合、地表防渗等综合处理措施;并对重点部位进行表面变形、深层位错、渗流渗压及锚索荷载等进行监测。综合治理完成后,堆积体表断变形、深层位错年变化速率逐渐减小并趋于平缓,边坡排水系统的运仃及锚索锚固效果良好。总结溪洛渡水电站左岸谷肩堆积体边坡治理及监测的方法和程序,对类似上程具肯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针对枕头坝一级水电站库区堆积体厚度巨大、距离坝址近、面积广、总方量大等实际情况,通过对地形地貌、岩土性质、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堆积体变形破坏特征、堆积体成因机制等进行分析,采取定性、定量稳定性计算和边坡监测,得出了堆积体稳定的结论,节省了大规模治理费用,为电站长期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7.
万州和平广场滑坡堆积体形成时间与堆积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云志  张业明 《人民长江》2005,36(12):44-46
万州和平广场滑坡堆积体是三峡库区重点治理的4大滑坡之一,该滑坡堆积体是以崩滑堆积为主、坡积与河流冲积为辅,混合成因的松散堆积体。通过堆积体物质分布高程对比、滑带土绝对年龄测定和新构造运动分析,证实堆积体形成的时间为中更新世中期(Q2^2)至中更新世晚期(Q2^3),距今约30万~20万a;经历了多序次的长江河床下切与物质堆积过程。  相似文献   

18.
某库岸堆积体,通过预应力锚索与抗滑桩相结合工程治理后,利用二维GEO-SLOPE计算软件,复核其治理后的稳定性,并对其治理效果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9.
李树武  刘昌  聂德新 《人民长江》2011,42(11):10-12
乌弄龙水电站坝前堆积体成因主要为崩塌堆积,岩土物理力学试验成果及现场天然休止角测量成果对选取岩(土)体的力学参数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对堆积体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评价认为在天然状态下,坝前堆积体稳定性好;水库蓄水后,堆积体前部(约70 m高差)处于库水位以下,堆积体基本稳定;在蓄水和地震工况下其稳定性降低,存在失稳的可能性,可能产生的破坏形式为前缘调整性坍岸再造。针对澜沧江上游段类似的大型崩塌堆积体,分析总结了一套松散堆积体稳定性分析评价方法,对类似工程地质问题(特别是澜沧江上游江段水电工程)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根据黄藏寺水利枢纽工程的前期勘测成果,H8堆积体分为Ⅰ区、Ⅱ区和Ⅲ区。几十年来Ⅰ区的前缘受河水冲刷,处于缓慢蠕动变形阶段,Ⅱ区和Ⅲ区处于稳定状态。自2016年工程开工,大坝的施工严重影响了H8堆积体的稳定,直接导致Ⅰ区在短期内产生滑坡,Ⅱ区和Ⅲ区暂稳定。通过现场实时调查及变形监测发现,Ⅰ区经历了Ⅰ_1区蠕动~Ⅰ_1区滑动~Ⅰ_1+Ⅰ_2滑动3个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实际揭露的滑动面特征和反演计算,确定符合实际的滑动面参数,对H8堆积体Ⅰ区的稳定性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Ⅰ区产生滑坡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该研究可为H8堆积体后期的综合治理提供可靠的地质技术支持,为类似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坝前堆积体的防治提供重要的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