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军 《现代食品科技》2005,21(2):193-195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口转变的必然结果。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已经超过10%,中国已经进入老年人口型社会。积极开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尤其是老龄化人口对各行业的影响,并相应的进行政策引导,是实现我国健康老龄化的必然选择。食品行业是老龄化人口需求和消费的重要领域,如何满足老龄人口的需求,进行行业优化调整将是食品行业发展面对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消费者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老岭化,目前全球有25亿名40岁以上的消费者。到2030年该数字将增长到35亿人(占全球人口的42%)。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危机也已经突显,到2020年中国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将占总体人口的一半,为了延长其健康年限,这些老龄化人口已经产生强大的消费力和消费动机。  相似文献   

3.
蒋艺 《电击高手》2007,(6):80-80
世界不断前行,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我们在欢呼自身预期寿命增长了的同时,却也不得不直面一个严峻的现实——全球各个国家都在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老龄化问题在中国似乎尤为突出。根据2005年的有关统计,中国60岁以上人口是1.44亿,超出老龄化社会标准——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10%以上——达到11%的比例,中国已经被宣布进入老龄化社会。  相似文献   

4.
张辰 《福建轻纺》2020,(4):I0001-I0001
如果政府给老百姓每人发一万元的消费券,那将会是非常大的手笔。在2019年底,中国人口超过了14亿,如果每人都领到一万消费券,那么就要有超过14万亿元的消费券点燃消费市场。商务部公布的消费数据显示,2019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2万亿元,增长8%,扣除汽车增长9%。不仅如此,消费连续六年保持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7.8%,拉动GDP增长3.5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5.
正众所周知,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普遍性问题。在我国,人口结构不断发生变化,每年的人口统计数据都在表明我国老龄化形势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个别省份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而从2017年全国人口统计数据看,40~55岁人群已经占到人口总量的20%,60周岁及以上人口则占到了人口总量的17.3%,从每年的增长趋势来看,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2025年,将达到3亿,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这一社会性问题的出现,  相似文献   

6.
正目前中国社会处于城镇化和老龄化双重加速阶段。城镇化与人口老龄化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内重要的经济社会发展大趋势,二者反映了人口结构在空间和时间两个维度的转型特征。国际经验表明,人口结构变化对食品需求会产生重大影响。从人口城乡结构来看,消费主体处于不同空间,收入水平、职业差异明显,消费习惯会产生明显区别。亚洲高收入国家二十世纪70~90年代的发展经验表明,城镇人口扩  相似文献   

7.
《福建轻纺》2008,(11):5-5
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就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发布会上表示,中国将采取五大措施扩大消费,以刺激经济的增长和进一步扩大内需。 张平表示,扩大消费的问题是中国政府在研究刺激经济增长、扩大内需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问题,在这些方面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将来还会采取一些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品工业》2010,(6):69-69
经历了市场变幻无常的2009,中国在2010年迎来了开门红,第一季度经济增长达11.9%。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替代了出口市场,成为市场发展原动力,过去一年,中国人口消费已超过美国的人口消费。  相似文献   

9.
<正>据专家推测,2030年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老龄化国家,预计2035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值得关注的是,第一代中产阶层开始进入老龄化,与传统一代老年人相比,他们更具消费能力。据Ageclub新老年商业研究院对老年消费市场的研究报告显示:在财富能力方面,45~55岁和55~65岁户主家庭的总资产最高,负债率最低,具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清晰的消费意愿。  相似文献   

10.
高敏 《现代家电》2020,(1):54-56
201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达69.8万亿元,同比增长6.2%,增速比上年同期下降0.5%,据有关机构分析预测,2019年,GDP增长速度会进一步下降。社消总额达29.7万亿元,同比增长8.2%,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5%。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882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居民手中资金有限,就没有办法释放需求。与此同时,我国从人口红利期步入老龄化,2017年末65岁以上人口接近1.6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1.4%。  相似文献   

11.
中国已经进入轻度老龄化社会,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渐增长,老年人问题将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问题之一.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我国老年娱乐用品研发水平还很落后,相关产品尤其是适合老人的玩具产品更是匮乏,现重点论述国内外老人玩具的市场发展状况,介绍西方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老人玩具产业发展情况,对国内老人玩具发展现状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老龄化将是我国未来一段时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同时老龄化的问题也会造成劳动力不足、人口红利下降等经济发展颓势。本文通过从老年产业入手,分析传统行业经济与老年产业相结合,对中国老年人的产业前景进行分析,充分挖掘老年产业的潜力,保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从新世纪开始以来,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总人口的10%,人口年龄结构开始进入老龄化阶段。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老年人口还将以较快速度增长,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亿,约占总人口的14‰上海社会老龄化速度居全国之首,早在2000年5月,上海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23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80%,标志着已进入老龄社会。  相似文献   

14.
《食品科学》2006,27(11):411-411
韩国自2000年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超过人口总数的7%。韩国政府为此十分担忧人口老化影响国家经济增长,一直致力于抗衰老方面的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已经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阶段,这不仅会产生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也产生了巨大的新型市场——"适老产品"市场。作为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家具企业应该看到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如何去开发这片"蓝海"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我国65岁以上的老人新增594万,10人中有1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21世纪的中国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老龄化带来了个人与家庭的问题,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因此,家具产业要积极构建老龄化社会的产业对策——"银发经济"。"适老家具"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解决老年人起身、俯身较吃力,站立时重心不稳等问题;解决"居家养老"治疗的需要;考虑家具本身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充分考虑家具的拆换清洁;根据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16.
《江苏纺织》2008,(1):3-3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国内纺织服装消费开始升温,行业增长的驱动因素将由出口拉动向国内消费转变。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 一、体育用品分享奥运盛宴。 二、女性服饰领跑消费。 三、2007年我国进入新中国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期,与婴儿有关的消费品将迎来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剧,银发经济或将成为带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一方面,随着生活观念的转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的消费结构和消费需求已经发生了显著改变,普遍呈现品质化、多元化、个性化、便利化等趋势,逐渐从生存型走向享受型;另一方面,在国家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的时代背景下,老龄经济、银发经济不断被提及,其所蕴含的万亿级市场正成为不少企业眼中的蓝海。  相似文献   

18.
《印刷技术》2012,(4):74-74
我国医药行业经历了几年的高速增长,未来还能有良好的增长前景吗?答案是肯定的。未来20年,在"新医改"和"十二五规划"的政策支持、医药消费升级、人口结构日益老龄化等三大因素的持续驱动下,我国医药行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相似文献   

19.
<正>据新华网报道斯道拉恩索集团高级副总裁江澜剑(Rajah Jayendran)9月14日告诉记者,中国放缓的经济其实会带来更长期可持续的积极影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群体壮大,中国市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谈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江澜剑说,中国经济基本面仍然非常强健,未来十年城市预计将增加3亿人口,现有城市人口也期望更好的生活,再加上政府致力于将经济从出口驱动转向国内消费驱动,可以说中国市场的投资前景非常  相似文献   

20.
王钦池 《中华纸业》2014,(23):60-63
通过建立科学数学模型,预测未来中国家庭生活用纸的消费需求量。结果发现,虽然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和人口增长速度将趋于放缓,但是生活用纸消费需求仍然有较大空间。预测结果显示,2030年之前,中国人均生活用纸消费量和总消费量都处于较快的增长阶段,2020年人均消费量将达到8.5千克,2030年达到12.2千克;2020年总消费量为1205万吨,2030年达到1740万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