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热轧带肋钢筋高速矫直系统的平行辊式辊系配置方案。并根据此辊系配置方案,对该矫直系统在热轧带肋钢筋矫直过程中防止其自转和统一曲率实现等曲率矫直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φ36、φ40和φ50mm大规格热轧带肋钢筋均用于核电、大跨度桥梁及特高层建筑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质量要求非常严格。钢筋表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表面裂纹,不仅会严重影响产品外观质量,造成大量的废品,给公司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造成交货不及时,影响公司声誉和大规格钢筋的市场占有率,成为制约大规格高强钢筋生产的一个瓶颈。针对上述问题,对表面裂纹缺陷进行了分析,并借助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检测手段,查明了裂纹产生的原因,优化了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钢厂生产500MPa级热轧带肋盘条时出现力学性能不足的问题,采用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分析、断口扫描分析以及夹杂物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钢中大量的魏氏体和上贝氏体的存在,以及大颗粒夹杂物含量过多、分布较集中是导致HRB500E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不足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吹氩促进夹杂物上浮来均匀钢水成分,控制冷却条件来减少异常组织以解决该问题。  相似文献   

4.
基于啮合原理,推导出了热轧带肋钢筋矫直辊辊形曲线方程表达式,并提出一种新型矫直方案,在热轧带肋钢筋矫直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无划伤矫直,矫直效果满足用户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φ20 mm 460B的热轧带肋钢筋为例,根据JJF1059-1999技术规范和CSM 01 01 02 01-2006推荐技术和方法,对测量过程中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采用A类、B类的评定方法对各种因素引起的不确定度分量、合成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并给出了评定结果。  相似文献   

6.
杨玉学  李年  陈金雷 《机械强度》2003,25(2):190-195
采用金相检验,扫描电镜及其能谱分析等方法对HRB335/400热轧带肋钢筋(以下简称螺纹钢筋)的表面纵向裂纹进行综合分析,发现产生表面纵向裂纹的主要原因是亚表层的夹杂物造成的,并讨论了不同类型夹杂物对钢筋纵向裂纹的影响,如果轧坯表层存在大量的轧制温度下难于变形(γ<0.5)的夹杂物(如(Fe,Mn)O),由于月牙肋处的应力集中和变形集中,在高温轧制过程中,很容易在夹杂物聚集的表层产生表面纵向裂纹,如果轧坯表层存在一层高温易于变形(γ>0.5)而低温不能与钢一起变形的夹杂物(如锰硅酸盐),那么高温轧制时这种夹杂物形成连续的带状,冷弯时由于夹杂物与钢不能协调变形,极易在月牙肋应力集中处形成表面纵向裂纹;如果轧坯表层夹杂物在高温和低温与钢的相对塑性相差都很大(如氧化铝等),则对高温和低温的表面纵向裂纹均有影响;γ值越低,这种情况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另外,夹杂物(如硫化锰和锰硅酸盐)与钢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对冷弯裂纹也有一定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郑宝龙  朱为昌 《机械》1996,23(6):20-22
概述了冷轧带肋钢筋的发展情况,介绍了主动式冷连轧带肋钢筋生产线的设备结构和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介绍带肋钢筋径向挤压连接技术的操作工艺和有关的质量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刘妍  王栋  王建钢  王皓 《机械工程材料》2020,44(2):49-54,59
通过热模拟试验测定X80M管线钢铸坯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确定了合理的冷却速率范围;利用2250mm热连轧机组进行工业试制试验,研究了冷却速率(5,15,25℃·s^-1)对X80M带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落锤撕裂性能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冷却速率;在最佳冷却速率下进行22mm厚X80M带钢的批量生产,研究了其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和抗落锤撕裂性能。结果表明:当冷却速率为20~30℃·s^-1时,可得到有利于试验钢性能的由针状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弥散分布M/A岛组成的显微组织;当冷却速率由5℃·s^-1提高到25℃·s^-1时,工业试制带钢组织中的M/A岛变得细小,分布更加弥散,最佳冷却速率为25℃·s^-1;批量生产X80M带钢的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其抗落锤撕裂性能、拉伸性能和冲击韧性均满足中石油管线采购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提高热轧带肋钢筋矫直质量,提取被矫钢筋截面的几何特征,采用空间坐标变换方法推导出矫直辊与带肋钢筋间的坐标变换矩阵,建立矫直辊与带肋钢筋间共轭运动关系数学模型。基于曲面族包络啮合理论,建立矫直辊曲面和辊形曲线解析模型,并采用二分法对辊形曲线解析模型迭代求解,绘制出矫直辊形曲线。通过算例对矫直辊与带肋钢筋共轭接触的几何模型进行了验证,确定瞬时接触线,结果验证了矫直辊形设计方法的正确性,保证了带肋钢筋圆周矫直压下变形量的恒定性,加大了带肋钢筋与矫直辊接触线长度,为实现热轧带肋钢筋高精度无划伤矫直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拉伸试验机等对HRB500热轧带肋钢筋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针对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原因给出了改进的工艺措施,并对改进后HRB500热轧带肋钢筋的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较严重的带状组织、硫化锰和硅酸盐类夹杂物的存在以及较低的氮含量是该钢筋力学性能不合格的重要原因;采用提高钢中氮含量、炼钢过程中采取渣洗工艺、延长吹氩时间以及优化控制连铸拉速等工艺措施后,HRB500热轧带肋钢筋中的带状组织明显减轻,且未发现明显的夹杂物存在,各项力学性能均能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采用累积叠轧焊方法在室温下加工1060工业纯铝,分析了叠轧变形前后其力学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累积叠轧道次的增加,材料的抗拉强度和显微硬度都得到提高;拉伸断口处的韧窝逐渐变小变浅,但仍为韧性断裂;轧制1道次后试样的伸长率较母材的伸长率急剧降低,随着轧制的进行伸长率变化平稳;累积叠轧5道次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较好,抗拉强度提高到210 MPa,是母材的2.41倍,显微硬度78.5 HV,是母材的2.2倍,伸长率9.3%,仅是母材的0.21倍.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轧制强锚杆带肋钢筋万向轴离合器的结构,对在轧制强锚杆带肋钢筋过程中快速调试离合器的方法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为实现热轧带钢轧后冷却倾翻支架的轻量化设计,在对目前国内采用的主要设计结构进行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拓扑优化设计。首先利用UG建立倾翻支架的三维结构模型,然后采用ANSYS进行不同受力载荷工况下主要结构件的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形情况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主动杆最大应力均集中在中间区域靠近中间轴的角点上,最大变形量发生在靠近液压缸的边缘处;立柱的最大应力发生在立柱底板上螺栓孔附近,最大变形量发生在施加力的作用面附近区域。最后针对主动杆和立柱进行了结构优化和验证分析,在确保优化前后应力值和变形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主要结构的重量比优化前减轻了13%左右。  相似文献   

15.
通过热模拟试验机、光学显微镜对X100管线钢在连续冷却转变下的显微组织进行了研究,然后对其进行热轧,研究了轧后冷速对试验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冷速增大,试验钢组织中依次出现多边形铁素体、粒状贝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当轧后冷速为20~42℃·s-1时,试验钢可获得由粒状贝氏体和贝氏体铁素体组成的组织以及良好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6.
通过实验室热轧试验研究了控轧控冷工艺参数(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卷取温度以及卷取后冷却速率)对冶金锯片用65Mn热轧带钢组织、硬度和抗拉强度的影响,并得到了最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在较高的开轧温度和终轧温度、较高的卷取温度和较低的卷取后冷却速率下,65Mn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尺寸和珠光体片层间距均较大,抗拉强度和硬度较低,其中卷取后冷却速率对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最为显著;最佳的控轧控冷工艺参数为开轧温度(1 180±10)℃、终轧温度(910±10)℃、卷取温度(710±10)℃、卷取后平均冷速小于0.05℃·min-1。  相似文献   

17.
氯气离心式压缩机轴瓦频繁出现高温报警、停机,影响到生产安全运行.对压缩机润滑系统进行细致分析,找出高温原因,对润滑用油进行评估,提出润滑技术升级改造方案,压缩机恢复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8.
对比研究了供货态和高温服役5万h后HR3C钢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分析了服役过程中影响力学性能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与供货态组织相比,服役后HR3C钢的显微组织仍由奥氏体基体+析出相组成,但析出相数量增多、尺寸增大,奥氏体晶界和晶内均主要析出了M23C6碳化物;服役后HR3C钢的抗拉强度变化不大,塑性下降,在弯曲过程中该钢在产生少量塑性变形后发生脆断;服役后HR3C钢的冲击功降低,冲击断口呈现典型的沿晶断裂特征;M23C6碳化物的沿晶析出与长大是HR3C钢塑性和韧性下降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和冲击试验机、显微硬度计等对高温运行前后12Cr1MoV钢焊接接头的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温运行后,焊接接头组织中除了原始组织中的铁素体和珠光体外,还出现颗粒状析出物,热影响区和焊缝处组织中出现了贝氏体;焊接接头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由高温运行前的455,625MPa下降为430和583MPa,平均冲击功从160J下降为124J;冲击断口上有许多裂纹,裂纹上有明显的台阶,断裂方式为塑性断裂;高温运行后母材和焊缝区的硬度分别为190,265HV,焊缝的硬度符合供货方技术要求,而母材硬度超标。  相似文献   

20.
将D1510H型与D1610型两种组成不同的水性无机锌车间底漆喷涂在低碳钢板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上,并进行不同温度(400,600,700,800℃)下的短期(3 min)高温处理,通过热重-示差扫描量热分析、户外暴晒试验、中性盐雾试验等方法研究了两种车间底漆的防护性能.结果表明:经短期高温处理的两种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