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建立辣条感官描述词。方法 以5种辣条为研究对象, 建立由13人组成的辣条专用感官评价小组。首先利用M值法对感官描述词进行初步筛选, 再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对辣条感官描述词进行二次筛选。结果 首先得到了筋道、甜味、辣味等15个描述词, 选取了4个主成分PC1 (24.218%)、PC2 (21.694%)、PC3 (13.346%)、PC4 (9.12%), 代表辣条在口味和口感方面的感官特征, 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68.378%, 可以解释辣条感官品质的绝大部分信息。结论 最终得到咸味、麻味、辣味、甜味、鲜味、香精香料味、筋道及油滑感8个辣条关键感官属性描述词, 并能体现不同产品间的差异。通过感官特征载荷图说明样品LPP与SZS可归为一类, 样品WLQ、MLW与FWS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鲜食玉米感官描述词并用其分析不同品种样品的感官品质。方法 建立10人评价小组,先通过小组讨论对描述词进行初步整理,采用M值法、主成分分析及相关分析对描述词进行多轮筛选。进一步通过8个不同品种鲜食玉米的定量描述分析对所建立的描述词进行验证。结果:共收集到95个感官描述词,初步整理后得到33个描述词。经过多轮筛选得到包括黏性、咀嚼性、光泽度、饱满度、玉米香、汁水度、甜味、渣粒感在内的8个描述词,用于评价鲜食玉米的感官品质,并通过小组讨论给出各描述词释义并确定参比样及评价方式。定量描述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类样品感官特性间存在显著差异,且相关感官特征与淀粉含量、可溶性糖含量、水分、蛋白质含量均存在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鲜食玉米的8个感官描述词,定量描述分析结果表明建立的感官描述词汇表能准确描述相关样品的感官品质,能体现样品间的感官差异,为鲜食玉米感官评价体系构建、品种优培优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价描述词的建立方法,本实验以拉萨斯布牦牛黄喉为原料,青野山泡椒为主要辅料制作泡椒牦牛黄喉。采用感官剖面分析,首先对感官描述词利用M值法进行初次筛选,得到切面光滑的、有刺激性的、有光泽的、肉香的等19 个泡椒牦牛黄喉产品的感官品质描述词,并通过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s analysis,PCA)对19 个初筛获得的描述词进行二次筛选,提取5 个主成分PC1(24.13%)、PC2(13.12%)、PC3(10.81%)、PC4(8.39%)、PC5(7.89%),分别代表泡椒牦牛黄喉的外观、质地、风味、组分和色泽特征,再结合相关性分析从5 个主成分因子中分别筛选出能较全面评价泡椒牦牛黄喉感官品质的描述词,最终得到切面光滑的、有刺激性的、结实的、多汁的及乳白的5 个描述词作为泡椒牦牛黄喉感官评价的关键描述词,能较准确评价泡椒牦牛黄喉的感官品质。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建立泡椒牦牛黄喉的感官描述词具有可行性,可为进一步建立泡椒牦牛黄喉产品的感官评价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肉松感官描述词汇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10种不同品牌的肉松进行感官评价,确定肉松的形态、颜色、气味、质地和滋味等感官描述词。经过招募、挑选和培训,构建由15人组成的感官评价小组,并进行感官描述词的征集、删减,建立各个感官描述词的定义和参照物。通过感官描述,建立了57个感官描述词,并对肉松的感官属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可有效区分样品间感官(形态、颜色、气味、质地、滋味)差异的描述词:小块状、蓬松、绒毛;橙褐色、浅棕色、金黄色;焦糖味、烘烤味、大料味;咸味、五香味、油炸味。由结果可知,肉松每一感官特征复杂多样,均需要多个描述词进行描述。肉松所呈现出的总体感官特征为:柔软蓬松和酥润浓郁的五香气味。 相似文献
6.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11):157-164
经过招募、筛选和培训,构建了由15人组成的感官评价小组。由评价员对6种不同品牌红烧肉的感官属性进行描述词的征集、删减、添加参照物及定义,最终确定48个描述词。对红烧肉的感官属性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可有效区分样品间感官(颜色、气味、口感、余味)差异的描述词:酱色、红润、绯红、暗红色;酱香味、醇香、大料味、甜面酱味;咸味、F-入口即化、L-软烂、F-多汁、L-细腻;酱香味、酸味、咸味。由结果可知,红烧肉每一感官属性均需多个词汇进行描述,其感官特征复杂多变;红烧肉所呈现出的总体感官特征为:经典的红亮色调,入口即化的质感和醇厚柔和的酱香气味。 相似文献
7.
为量化烤烟质量评价方法,制作烤烟身份参比样,采用感官质量描述分析技术,对初选描述词被述及频度进行分类加合统计。构建了9个身份描述词;评价小组依据描述词标度制作参比样;通过参比样重复性测试,证明该参比样可重复性强、适用性广;经过感官评吸鉴定找出了标度5描述词"充实"的感官评吸质量最好,其他描述词由标度5~1或由5~9呈现出感官评吸质量依次递减的趋势。初步确立烤烟分级因素构建描述词的可行性,验证了身份描述词及身份参比样在烤烟质量评价中的作用,为烤烟分级感官评价模型建立提供了研究方法和原始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8.
9.
以扬州盐水鹅为原料,参照GB/T16860-1997等国家标准,采用感官评价结合M值、主成分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扬州盐水鹅感官指标描述词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扬州盐水鹅感官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外观、风味和质地3个方面,其中外观指标的描述词为形态饱满,色泽澄黄油亮;风味(包括气味)指标的描述词为香气扑鼻和鲜咸;质地指标的描述词为湿润多汁,烂而不散和韧而不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科学表述莲蓉馅料的感官特征,建立莲蓉馅料的感官评价体系,采用感官描述分析、M值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对5种莲蓉馅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采用M值法对描述词进行第一次筛选,得到S持久、甜而不腻、光滑、入口即化等30多个M值大于50的指标,通过方差分析第二次筛选出花生油味、莲子香、入口即化等21个能够反映样品间差异的特征描述词,利用主成分分析进行验证,描述词在前六个主成分(总解释率75.114%)均有一定体现。利用感官描述词构建了莲蓉馅料感官雷达图,表征了莲蓉馅料感官风味轮廓。 相似文献
12.
13.
感官评鉴体系在乳品企业生产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感官体系在酸奶企业建立和运用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感官分析描述词以便能够客观评价活品底播虾夷扇贝的风味品质。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从90 名参与者中选出49 名候选评价员;再通过测定舌部菌状乳突数量、基本味识别能力、觉察阈以及识别阈等,最终成立9 人评价小组。感官评价6 个不同的活品虾夷扇贝样本,征集得到101 个描述词,通过统计分析筛选描述词并设立参比物参照,最后确定32 个活品虾夷扇贝感官描述词。设置不同条件下的活品虾夷扇贝贮藏模式,通过每日跟踪分析以验证描述词,经主成分分析发现,前两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68%,贮藏0~1 d时,活品虾夷扇贝的风味特征集中表现为鲜和甜,区分样品感官差异的风味特征为后味(AT-鲜味、AT-甜味、AT-海鲜味)和滋味(T-鲜味);而在贮藏后期,其风味趋于平淡且与滋味(T-苦味)具有某种关联。 相似文献
15.
16.
运用定量描述分析法对酸奶开发阶段的产品进行了定性和定量的评定,确定了产品构思及产品改进的方向、初步建立部分酸奶的感官语言并探讨了定量描述分析(QDA)的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薯片是一种喜闻乐见的休闲类小食品,尤其得到青少年消费者的青睐。而产品的销售数量会受到感官特性的影响,比如薯片的脆度,硬度,薄厚等。在本次调研中,通过感官描述分析,首先筛选出9种不同味道薯片,并对18名在校生评定员进行培训,对每个感官描述词汇进行定义和标准样品的选择,得到一个28个感官描述词汇表,最后生成薯片的感官描述分析图。本文是感官分析在大专院校科研技术平台应用的一个典范,通过科学、系统的建立一个特定产品的感官评定小组(招募、筛选、培训和感官能力评估),产生感官描述词汇、定义和参照物评分原则,建立产品的感官属性图谱,从而达到感官属性定性定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凝固型酸奶是我国主要的乳制品之一,具有易于消化吸收、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治疗便秘、美容养颜等功效。检验酸牛奶的质量,一般是从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3个方面来进行。感官指标是检测酸牛奶质量的最基本方法。感官检验是通过检验者的视觉、嗅觉、触觉及味觉等感觉器官,对酸牛奶的质量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9.
食醋风味是影响消费者喜好和选购的主要因素,为建立较为通用的食醋感官评价标准,该研究通过感官定量描述分析的方法对市售食醋感官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22 个感官描述词,并定义了感官描述词的风味描述和标准参比物,其中包括3 个口感描述词,13 个香气描述词,6 个口味描述词,筛选出食醋关键感官属性为酸味、甜味、焦糖味、协调度及持久度。研究人员召集了不同地域的250 名消费者对陈醋和香醋进行偏好性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皮尔森相关性分析对所得数据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整体倾向于口感持久度、柔和度及协调度高,香气上带有明显谷物香、花香、果香及焦糖味,口味上甜味、鲜味高的食醋。不同地域消费者对产品偏好有一定差异,华北地区与华东地区的消费者整体口味较为相似,偏向于酸味中等,略有甜味的产品,西部地区的消费者偏向于酸味较重的产品,华中地区消费者则更偏向于甜味较高且酸味较低的产品。 相似文献
20.
感官描述词-引用频率分析方法评价白酒香气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感官科学描述分析原理和描述词引用频率方法,评价者参考约60个描述词评价不同香型的20种白酒香气特征,对得到的400个以上的描述词频整理统计,其中粮食香气、水果香气、发酵腌制品香气是主要的描述词类别,对应分析揭示了各种白酒与香气特征的相互关系,聚类分析比较了不同酒样间的相似程度,发现传统白酒香型划分有一定科学基础,但也存在描述局限性,某些白酒存在衍变和融合。研究首次验证了感官描述分析技术客观评价白酒风味的可行性,白酒描述术语及香气参比样的重要作用,为白酒风味轮的建立提供研究基础,对白酒感官科学的发展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