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烧结矿中MgO配加方式的改进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钢烧结矿 Mg O的几种不同带入方式进行了工业试验和生产实践。指出在济钢目前生产条件下 ,在烧结生产中配加高 Mg O铁精粉和高 Mg O熔剂 ,是确保铁前系统稳定、优化高效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回顾了近年来济钢以铁前系统结构优化、降低生铁成本为核心开展的一系列创新性工作,总结了济钢围绕经济料生产模式的开发及应用所开展的一系列技术工作,介绍了济钢在高Al2O3含量炉渣冶炼、高炉喷吹、中心加焦等方面开发关键技术的进展情况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军 《山西冶金》2015,(3):50-52
在介绍3 200 m3高炉炉料结构及其配料中的高Al2O3来源、高铝矿对高炉冶炼的要求及降低生铁硅含量意义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降低生铁硅含量在3 200 m3高炉的生产实践。在生产实践中,济钢炼铁厂根据渣中的Al2O3主要来自高铝烧结的现状,对3 200 m3高炉加强原燃料质量管理,优化高炉操作制度,重点加强对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渣中Mg O含量及布料制度的管理,实施低硅高热的低硅冶炼模式,实现了生铁w(Si)0.4%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烧结矿不同碱度、MgO及SiO2含量水平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轶  董昀  王富生 《山东冶金》2002,24(6):33-35
在马钢第三烧结厂原料条件下 ,进行了烧结矿不同碱度、Mg O及 Si O2 含量水平对烧结产质量影响的实验室试验。结果表明 ,随着烧结矿碱度及 Si O2 含量的提高 ,烧结矿强度变好 ;而当 Mg O含量增加时 ,烧结各项技术经济指标均变差。因此 ,生产中烧结矿碱度及 Si O2 含量应分别稳定在 2 .0及 4.95 %水平 ,而 Mg O含量应尽可能降低  相似文献   

5.
张海民 《河北冶金》2009,(3):27-28,13
结合济钢的生产实际讨论了真空脱碳反应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转炉终点钢水[C]和[O]、真空度、钢水循环量等因素对生产超低碳钢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宣钢原料为对象,依据烧结生产情况研究了不同Mg O含量对烧结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Mg O含量的增加,烧结矿各项指标均受不同程度的影响,适宜的Mg O含量有利于提高烧结矿的成品率、转鼓强度,改善其冶金性能。综合考虑其与烧结过程参数、烧结矿的粒度组成、成品率和转鼓指数及冶金性能的关系,确定宣钢烧结矿适宜Mg O含量为2.50%~3.00%。  相似文献   

7.
随着钢铁企业的加速发展 ,过去的转炉自流补炉料因其烧结时间长、粘结性差、不耐冲刷等缺陷已经不适用生产及工艺要求。河南省西峡县保护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以高纯质 Mg O为主要材料 ,并配入适量的其他精料生产了高强度快硬镁碳质转炉自流热补料。经在济钢使用评价表明 ,该产品在转炉温度为 16 6 0~ 170 0℃、生产节奏 30~ 5 0炉 /班 (单炉产钢水量 42 t)、钢种为 Q2 35、BC、SS40 0、 16 Mn等的工艺环境下 :在用料较多修补大面时 ,轻微摇动转炉能利用热炉体自身温度熔化并快速自流 ,找平修补部位 ,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快速烧结 ,并且装铁…  相似文献   

8.
高强钢表面裂纹产生原因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济钢新开发的高强钢中厚板出现的表面裂纹进行了系统的分析,高强钢裂纹主要表现为小纵裂、星形或网状裂纹。扫描电镜分析表明,高强钢裂纹处存在较多的O、Ca、Mg、Na、Cu等元素,钢水碳含量、连铸工序、加热时间等是高强钢产生裂纹的主要原因。采取严格控制钢水碳含量、优化连铸工艺和加热工艺等技术措施后,使高强钢中厚板表面裂纹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9.
李磊 《山西冶金》2015,(1):92-93,95
介绍了济钢3 200 m3高炉高渣比操作实践中的入炉料条件,高渣比冶炼和高Al2O3带来的危害。在实践中采取优化装料制度、送风制度,加强设备管理以及坚持"强动力冶炼"等措施,实现济钢3 200 m3高炉在高渣比、高Al2O3冶炼条件下的长期稳定顺行。  相似文献   

10.
以济钢现场高炉渣样为基准,采用正交设计方法,设计了25组试验方案,研究了w(Al2O3)为15%~23%的高炉炉渣性能,结果表明,济钢高炉炉渣中Al2O3不宜超过20%,MgO不宜超过12.5%。  相似文献   

11.
对济钢生产400MPa级钢筋所做的工作和现状了简要总结,介绍了济钢生产400MPa级钢筋取得的成绩,以及在质量控制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2.
基于ERP的济钢粗能力生产计划优化系统设计及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济钢生产组织的特点,利用线性规划模型,建立济钢连铸一轧钢整条生产线的粗能力生产计划优化模型,使企业把市场、销售、生产和成本有机地统一起来。采用改进的单纯形法,成功地开发出了济钢连铸一轧钢系统的生产计划优化系统。  相似文献   

13.
葛允宗  张本亮  陈正春  王辉 《宽厚板》2015,(2):23-25,29
通过对宁钢180 t转炉终渣碱度(R)、氧化性(Fe O)与脱磷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发现碱度与氧化性呈正相关关系,将终渣碱度控制在3.40~3.80区间时,能够同时保证(Fe O)≤20%,脱磷率85.5%。此外,基于降低转炉冶炼辅料消耗的思路,对转炉终渣(Mg O)含量和炉衬维护进行了分析,认为将终渣(Mg O)含量控制在8.0%~8.5%能够满足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添加纳米粉Mg O对Nd21Pr7Gd4Fe66.02Cu0.2Al0.7B1.08磁体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能谱研究分析可知,纳米粉Mg O主要分布于磁体的晶界相当中。通过XRD分析可知:添加w(Mg O)=0.2%的纳米粉Mg O,磁体主晶粒(006)晶向晶粒发育良好,晶粒取向度较好;添加w(Mg O)=0.2%的纳米粉Mg O,磁体Nd21Pr7Gd4Fe66.02Cu0.2Al0.7B1.08有最高的剩磁(1.204 T);添加w(Mg O)=0.4%纳米粉Mg O,磁体Nd21Pr7Gd4Fe66.02Cu0.2Al0.7B1.08有最高的矫顽力(11.70 k A/m);添加Mg O的磁体比未添加Mg O的磁体耐腐蚀性要好。  相似文献   

15.
浦项钢铁公司将取自 30 0 t钢包的内壁、出钢口及钢包底部的熔铸耐火材料切成薄片试样 ,然后通过 X射线衍射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对其抗渣性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用 Mg O耐火砖与 Al2 O3 - Mg O熔铸耐火材料砌筑的钢包具有优异的粘接性。渗透到钢包壁中并粘附在壁上的熔渣形成了比出钢口深、并可除渣的槽沟 ,这种槽沟可代替 Mg O耐火砖 ,并具有比分散状耐火材料更优异的抗渣性 ,因而延长了钢包衬的使用寿命。究其原因在于以铝酸三钙状态呈现在渣中的 Al2 O3 与耐火砖中的Mg O发生反应形成了 Mg Al2 O4,而且残余的 Ca O与 Mg O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6.
夏茂森  陈剑 《山东冶金》2007,29(1):35-38
介绍了国内外电工硅钢生产技术发展概况、并进行了市场需求分析预测,在此基础上,结合济钢实际提出了济钢生产电工硅钢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姚君豪  杨军  韩冬  郭兴敏 《钢铁》2015,(2):12-16,21
高铝铁矿在高炉中用量的逐年增加,带来了高炉炉渣变稠、脱硫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生产高Mg O烧结矿成为解决高炉炉渣性质的有效途径之一。但是,烧结料中Mg O质量分数过高会导致烧结过程中黏结液相量减少,带来烧结矿强度降低的新问题。主要尝试向烧结料中配加少量的低熔点添加剂,以促进烧结过程中铁酸钙生成,拓宽改善烧结矿强度的思路。试验选择了B2O3、Ca Cl2和Na2Si O3为添加剂,配入高Mg O、高Al2O3烧结料进行烧结,通过对试样的XRD衍射分析、观察矿相结构等,研究添加剂对烧结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这3种低熔点添加剂,均能促进铁酸钙形成,但是影响程度不同。当Mg O质量分数为4%时,B2O3、Ca Cl2和Na2Si O3配入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094%、0.470%和0.470%,可形成最多的铁酸钙,较少的加入量有利于铁酸钙形态向针状发展。Mg O质量分数较高时,液相生成有助于赤铁矿向磁铁矿转变。  相似文献   

18.
日前,美国ASME总部向济钢颁发了ASME MO核电钢QSC证书,标志着济钢已经完全具备核电用钢生产的质量保证能力。济钢成为在国内钢铁行业第二家、在同类企业首家获得ASME证书的企业。  相似文献   

19.
郑素珍 《山东冶金》1999,21(4):30-31
济钢球团厂采取有效措施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废气、余热进行综合治理和利用。在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同时,促进了生产的发展。为实现清洁生产,济钢球团厂将加大治污投入,努力创建花园式工厂。  相似文献   

20.
结合国内中厚板厂生产装备水平和产品结构以及济钢中厚板生产的工艺水平和主要技术装备,指出济钢应完善冶炼技术,对2500mm中板轧机进行技术改造,实现中板厂与宽厚板厂产品的合理分工与优化,从而增加济钢中厚板产品的规格和品种,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