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高校课程与文化科学知识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课程与文化科学知识的关系问题既是高校课程研究领域的一个基础理论课题,也是一个具有重要实践意义的课题.本文仅从课程与知识分类、课程与知识效用、课程与科学技术知识等三个方面对这一课题进行一些探讨,目的在于为高校课程研究者提供一些关于这一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的信息,并为课程改革者的改革决策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高校课程体系的文化学解读--一个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课程体系受权力、利益、制度、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蕴藏着以现代知识观为基础的社会本位、教师本位的价值观念。这些因素整合成工具性的课程文化,决定着高校课程的面貌。为了提高课程对学生高层次发展的适切性,应该努力构建一种学生本位的、自主性和交往性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3.
当代大学课程知识基础正在从“学术性知识”向“功用性知识”转变,这必然会导致大学教育中人的缺失、大学自我发展的迷失以及大学社会批判功能的式微。为此,大学课程知识基础必须在“学术性知识”、“功用性知识”和“教化性知识”三者之间取得“差异平衡”。  相似文献   

4.
高校课程改革应处理好几种关系兰州大学王根顺,饶慧高校课程研究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复杂,难度也大。特别是课程改革中如何处理好各种关系,是非常关键的。本文结合课程改革实践,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1.计划性与灵活性关系任何时代的学校课程,都要体现教学目标、培养...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由传统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相应地在全国各工科高校中传统的以认知为主的金工实习,也正向以综合工程素质培养为目标的工程训练转变。各高校相继建立的工程训练中心正是这一趋势的体现。先进制造训练课程在高校工程训练中起步较晚,其理论编程教学与实践操作训练间存在一些链接矛盾,二者如何合理安排以促进先进制造训练教学是待解决的难题,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过仔细观察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并着手采取了一些改进方法,收到很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隐性课程与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隐性课程与高校德育工作集美大学刘德华高校的德育工作一般是通过两种渠道来进行的:一是显性课程的渠道,即学校按照一定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通过课堂教学等活动形式向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二是隐性课程的渠道,即一些非计划性的、潜在的、间接的学习活动,如校...  相似文献   

7.
改革高校实验教学体系建立实验技术教学课程中南工业大学刘光连,毛大恒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必要补充,在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与课堂教学一样,实验教学总是不...  相似文献   

8.
当代西方人本主义课程观对我国高校课改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传统课程的结构是以传授事实性知识的学科课程为主,时至今日已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日益背离。在批判传统课程理论中种种弊端的基础上,当代西方人本主义课程观便应运而生,它强调要以培养"自我实现"的人为课程目标、根据学生多种需要选择课程内容、以重人文轻科学为课程特色、以"非指导性教学"来实施课程。这对我国高校课程改革在制订目标、选择内容、设置课程和课堂教学方面都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的高校人力资本价值实现路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是知识密集型产业,高校是知识员工密集的所在地。探讨高校如何发挥知识的平台效应,将知识转化为直接生产力,实现人力资本价值是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高校应该确立人力资本经营理念、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本价值引入机制、竞争机制、释放机制和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高校理工类基础课程中的科学方法谈合肥工业大学马力平方法论是人们在学习过程中获取新知识或在科学研究过程中指出新理论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或一种科学的思维技巧。科学方法,主要指正确地进行科学研究的路径和手段。高校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知识、培养智能。在高校基础课...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校辅修制度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辅修制度的现状和目标、院系对辅修学生的指导、不同辅修专业对学生主修专业的要求以及辅修专业的毕业要求四个方面对美国一些著名高校的辅修制度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和评论,发现:美国高校非常重视辅修制度,既为学生提供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辅修专业,也强调对辅修制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同时,美国高校也把给学生相当大的辅修自由与对学生的指导密切结合起来,使学生辅修其他专业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美国高校的辅修制度对我国大学的课程改革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浅谈加强选修课程建设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实施学分制教学制度改革中,选修课程建设是深化高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不但有利于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等方面推动整个教学改革的进程,而且有利于大学生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发展兴趣爱好、个性、智慧与潜能,加强身心修养与陶冶情操,提高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适应高校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一、高校选修课程的基本特点1.基础性。高校许多选修课程都是基础课程,对培养人的科学思维能力极为重要,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的“基础工程”,比如美学概论、汉语逻辑学等。从教学内容的角度来看,各门选修课程应强调其中…  相似文献   

13.
用素质教育观指导高校课程设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素质教育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自由、能动、全面发展的思想为指导,针对现行高校课程设置中的不足,提出了拓破学科樊篱,沟通学科联系;突出基础,反映时代前沿;提供多样课程,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挖掘课程的发展性、创新性特质等高校课程设置的若干构想。  相似文献   

14.
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的基本建设,其目的在于提高高等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以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一所高校有几百门至上千门课程,要想同时建设得相当好是不实际的。开展创建优秀课程活动,分期分批、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课程建设是行之有效的。我们结合东北工学院在课程建设方面的实际工作,来探讨这一问题。一、创建优秀课程的具体办法东北工学院每学年开出的必修课和选修课800余门,自1987年开始创建优秀课程以来,其申报评选办法大致如下: 1.自评:参加优秀课程评选的教研室根据优秀课程评选、验收标准进行自评,写出自评报告。  相似文献   

15.
寇洁 《模具制造》2024,(2):97-99
近年来,课程思政已成为高校育人的强有力手段之一。高校认识到,思政育人的任务不能仅依托思政课程,要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作用。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这门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挖掘其思政元素,开展思政教育,至关重要。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二极管教学为例,深入挖掘教学环节中的思政元素,并阐述了教学设计。实践表明,所探索的课程思政实现了知识目标和思政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当发挥什么功能?或者通俗地说通过教学应当给学生带来什么?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通过多年来的思想品德课教学实践,笔者以为,高校思想品德课应发挥给学生传授知识、启迪方法、塑造德性的功能。一传授知识是所有课程教学所要完成的最基本的任务,但...  相似文献   

17.
以中央美术学院的《意Gestalt境》课程教学为例,分析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从课堂教学结构及教学过程中的格式塔现象,移情设计“意境”。在组织学生著作阅读、报告分析、论文写作及设计实践的课程教学过程中,格式塔效应使每一个同学的原有认知被唤醒,知识领域的扩张,使学生的个体心里产生变化。学习整体的一部分与部分之间带有“浑沌空间”,同学踊跃参与发言,相互刺激、相互激荡,形成一种“场”,这种“场”与中国文化中所提倡的“意境”有一定的相关性。而在设计课程教学中的“意境”我认为有知识意境和设计意境多层含义。但又不能单用“浑沌”来解释运用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的课程教学。从教学过程分析“Gestalt”与“意境”关系,解读“意境”含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点是加强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把知识转化为能力。这是知识融会贯通过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使学生的被动的学习转化为主动的学习,由被动思维转为主动思维。离散数学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理论性很强的课程,目的在于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本文结合“离散数学”的教学实践,谈谈对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试论知识管理在高校中的运行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管理是高校提高科研创新能力的一种重要战略手段。本文分析高校在实施知识管理方面存在的障碍,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完善高校知识管理运行机制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韩永杰  佟永祥 《金工研究》2007,(4):27-29,26
本文从工程实践课程教学目标出发,探索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多元化实施途径,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为进一步的课程建设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