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坚 《南炼科技》1999,6(2):24-26,12
FCC轻汽油醚化浊提高汽油质量,满足环保要求的理想工艺,世界上多家公司正在研究开发,醚化反应大多采用强酸性大孔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但该催化剂还存在一些不足。近年来,择形性好,热稳定性高,易于再生的沸石分子筛受到人们重视。本文以炼厂FCC烃汽油为原料,对几种分子筛催化剂的醚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Hβ沸石的醚化活性较好,其NH4Cl交换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可超过树脂催化剂。该沸石还具有选择性好,对油  相似文献   

2.
FCC汽油临氢吸附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固定床吸附装置上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吸附脱硫实验,对比了三种吸附剂的脱硫效果,考察了吸附温度、空速、氢气流量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吸附脱硫工艺条件为:吸附温度320 ℃,空速2.0 h-1,氢气流量60~140 mL/min。在此条件下,吸附剂的硫容量为4.02 mg/g。  相似文献   

3.
4.
FCC汽油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FCC汽油脱硫主要技术的进展情况,包括FCC原料加氢预处理、催化剂及助剂脱硫、FCC汽油加氢异构化和吸附脱硫等技术,比较了其优缺点。指出同时具有芳构化和异构化功能的加氢脱硫和LADS(固定床吸附脱硫)技术是解决我国成品汽油硫含量超标和辛烷值不富裕的有前途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FCC汽油选择性加氢脱硫工艺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中国石化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FRIPP)新开发的催化裂化(FCC)汽油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技术(OCT-MD):先将FCC汽油脱臭后切割为轻、重两个馏分,与FCC汽油直接先切割相比,轻馏分的总硫质量分数降低45%左右,硫醇硫质量分数≤10μg/g,RON损失较小,可以大大降低重馏分加氢脱硫深度,减少烯烃过度饱和造成的辛烷值损失。重馏分加氢脱硫反应采用低压操作方案有利于减少产品辛烷值损失,反应器入口压力最好不大于2.0MPa。采用二乙醇胺法处理后循环氢H2S质量分数≤100μg/g,不但可以提高脱硫率,还可大大减轻硫化氢与未反应的烯烃重排生成大分子硫醇的程度。根据中试和模拟计算结果,OCT—MD技术第一次在湛江东兴石油企业有限公司新建的FCC汽油选择性深度加氢脱硫装置上使用。  相似文献   

6.
轻汽油醚化技术在FCC汽油改质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道FCC轻汽油馏分中的C5、C6叔烯烃与甲醇进行醚化反应转化为甲基叔戊基醚、甲基叔己基醚,降低汽油中烯烃含量的催化蒸馏中型试验,结果表明,将醚化油按自然比例与催化裂化重汽油馏分混合后,汽油的烯烃含量约降低5-9个百分点,蒸气压显著降低,抗爆指数提高1个单位以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用于 FCC 汽油深度脱硫的吸附剂。分别用双氧水、高锰酸钾、浓硝酸和浓硫酸对活性炭进行改性,以改性后的活性炭为吸附剂,对南充炼油厂 FCC 汽油进行吸附脱硫实验研究。在所考察的吸附剂中,250 8℃下浓硫酸改性的活性炭吸附脱硫效果最好。在吸附温度120℃、吸附时间2 h、剂油比值0.1的最佳条件下,该吸附剂对 FCC 汽油的静态吸附脱硫率可达79.51%。  相似文献   

8.
FCC柴油氧化萃取深度脱硫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氧气作氧化剂、甲酸作催化剂、N-甲基吡咯烷酮作萃取剂,采用催化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催化裂化柴油进行了氧化萃取脱硫实验。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催化氧化温度、反应时间、氧气压力及萃取剂的用量等对催化裂化柴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90min、充氧压力为0.6MPa、催化剂与油体积比为10%的条件下,柴油经催化氧化脱硫后,硫含量可从1694.2μg/g降到190.8μg/g,脱硫率达到88.7%;在萃取剂油体积比为1.0和室温条件下,用N-甲基吡咯烷酮萃取3次,再经硅胶吸附后柴油硫含量为37.5μg/g,柴油收率为94%,达到欧Ⅳ排放标准小于50μg/g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康伟青 《催化裂化》1996,15(6):24-27
在国内原油变重、进口原油加工量不断增加,国内车用汽油面临升级换代的情况下,九江石化总厂现有的FCC汽油Merox液-液法脱硫醇工艺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该广对FCC汽油特点做了分析,简单综述了几种旧Merox脱臭工艺,石油大学的无碱工艺和微量碱工艺,以及脱臭催化剂和活化剂的概况,提出了适应未来发展趋势的FCC汽油脱臭新工艺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200 mL固定床反应器上,以催化裂化轻汽油为原料,采用吸附脱硫的方法,考察了吸附脱硫过程的影响因素以及脱硫剂的稳定性,并优化了脱硫工艺条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最佳脱硫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40 ℃、反应压力0.6 MPa、进料体积空速5 h-1、氢油体积比50;在该条件下,经过1 600 h长周期运行,脱硫率为70%~85%,烯烃体积分数损失为0.8%~1.5%,脱硫后催化裂化轻汽油中含硫量均低于10 μg/g,符合国Ⅵ汽油标准。  相似文献   

11.
SiO2掺杂对V-Mo/TiO2催化剂脱硝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不同SiO2掺杂量的TiO2-SiO2复合载体,采用浸渍法在这些复合载体上负载活性组分V2O5和MoO3,制备不同SiO2掺杂量的V-Mo/TiO2-SiO2催化剂 (VMTS)。运用XRD,SEM,BET,H2-TPR等分析手段对催化剂的理化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着SiO2掺杂量的增加,VMTS催化剂的XRD谱图中不仅出现了SiO2衍射峰,而且出现了锐钛矿型TiO2的衍射峰,表明活性组分V2O5和MoO3含量相对较低,主要以非晶态或微晶态形式存在;掺杂SiO2的催化剂H2-TPR还原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同时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增大,孔径减小;与其他催化剂相比,SiO2与TiO2的质量比为0.2∶1的催化剂VMTS-(0.2∶1)具有最佳的氧化还原能力。脱硝效率评价结果表明:VMTS-(0.2∶1)催化剂具有最佳的烟气脱硝效率,烟气中通入SO2时,VMTS催化剂烟气脱硝效率下降幅度均低于未掺杂SiO2的催化剂,VMTS-(0.2:1)催化剂烟气脱硝效率下降幅度最小,说明掺杂SiO2有利于催化剂抗硫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FCC汽油溶剂抽提脱硫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在实验室考察了不同有机溶剂对FCC汽油抽提脱硫效果的影响,重点以环丁砜为溶剂,研究了溶剂比、抽提理论级数、水洗水量等参数抽提脱硫效果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操作条件为:溶剂比2.5-3.5,理论级数5-7,水洗水量(质量分数)为10%-16%,并且在最优操作条件下进行了抽提试验。结果表明,在原料中硫含量不大于1300μg/g,抽提级数为7,溶剂比为2.75,溶剂含水量为1.0%,水洗水量为16%的条件下可将抽余汽油中的硫含量脱至300μg/g以下,抽气汽油收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13.
催化裂化汽油溶剂萃取脱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国内有关炼油厂的催化裂化汽油的硫含量及其分布进行了实验测定,用正辛烷和苯并噻吩作为模拟体系对萃取剂进行了筛选,并对催化裂化汽油溶剂萃取脱硫工艺进行了初步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甘醇类溶剂是汽油脱硫较为理想的萃取溶剂。  相似文献   

14.
在提升管中型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MLC-500催化剂,分别以全馏分和重馏分汽油为原料研究在催化转化过程中,汽油中的芳烃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以全馏分汽油为原料,反应温度较低时,主要发生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和芳环上侧链的裂化反应都比较明显.以重馏分汽油为原料,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主要发生芳环上侧链的裂化反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裂化向含有较少碳数的芳烃转移.  相似文献   

15.
催化裂化汽油中芳烃含量随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将气相色谱法测定汽油馏分的芳烃含量和行业标准方法SH/T0693分析结果进行关联。在实验室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考察了裂化产物汽油馏分中芳烃含量随反应条件及催化剂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剂油比提高转化率时,苯含量增加较小;反应温度提高,汽油馏分中的苯含量显著提高;在催化剂中添加丙烯助剂时,在增产丙烯的同时,汽油中苯含量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6.
FCC汽油吸附脱硫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在实验室固定床中试装置上以硫含量为1290μg/g的FCC汽油为原料对FCC汽油吸附脱硫工艺(LADS技术)的工艺条件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在吸附温度为65-85℃,吸附空速为2.0h^-1,脱附空速为2.0h^-1,吸附剂与脱附剂之比为0.5。吸附剂与原料油之比为0.5时,精制油的硫含量为760μg/g,精制油的收率为99.05%;在吸附温度为65-85℃,吸附空速为1.0h^-1,脱附空速为1.0h^-1。吸附剂与脱附剂之比为1.0,吸附剂与原料油之比为1.0时。精制油的硫含量为360μg/g,精制油的收率为97.40%;两种操作条件下精制油的辛烷值几乎不损失。  相似文献   

17.
PEG-400萃取脱除 FCC 汽油中硫化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出了一种脱硫效果较好的溶剂-聚乙二醇400(PEG-400),以PEG-400为萃取剂,研究了由正辛烷,噻吩,苯并噻吩构成的汽油模拟体系,考察了单级萃取中溶剂比,温度和硫化物组成分配系数和脱硫率,在剂油比为1时,对模拟体系的脱硫可以达到64.2%,又进一步测定了三级错流和三级逆流萃取的脱硫效果,最后,以胜利炼油厂脱硫醇前的汽油重馏分为例,考察了PEG-400脱除实际FCC汽油体系中含硫化合物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于FCC汽油中芳烃及烯烃的存在,对脱硫效果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吸附剂酸性对催化裂化汽油吸附脱硫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吸附温度90℃、吸附空速1.0h^-1、吸附时间90min的条件下,采用负载有金属氧化物或复合金属氧化物的γ-Al2O3基吸附剂,按LADS吸附脱硫工艺,在100mL固定床试验装置上对催化裂化汽油进行了吸附脱硫试验。结果表明,γ-Al2O3基吸附剂的脱硫性能与其总酸量有关,总酸量高的吸附剂脱硫效果较好。对不同类型硫化物的脱硫效果考察试验结果表明,带侧链的噻吩更容易被吸附脱除,其中硫醚、苯并噻吩、甲基苯并噻吩的脱除率达100%。经吸附剂D处理后的精制油硫含量可由770μ/g降至244μg/g,辛烷值由89.6降至89.4,仅降低0.2个单位,芳烃含量有所下降,其它主要指标基本上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19.
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碱液抽提脱硫醇的实验室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碱液抽提的方式,对来自不同炼油厂的催化裂化汽油轻馏分进行了脱硫醇精制试验。结果表明,在抽提系统,碱含量为5%~50%,油碱体积比为1/1~15/1,操作温度在10~60℃,二次抽提;碱液在氧化系统进行再生,催化剂加人量为10μg/g,氧化温度为室温~80℃;再生后的碱液在分离系统用90~120℃石油醚抽提分离出二硫化物后循环使用。4种原料中的硫醇性硫都可被脱至5μg/g左右,并且烯烃和辛烷值无损失,博士实验及铜片腐蚀实验均合格,产品液收为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