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软件 DSM系统 JIAJIA在 SCI网络上的实现 .利用 SCI的编程接口 SISCI重新设计和实现了 JIAJIA的通信模块 .并进一步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和分析 ,结果显示 ,在 SCI网络上 JIAJIA的性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 ,系统对小消息性能的提高明显低于对大消息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2.
VIA及其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军  焦振强  唐瑞春  都志辉 《计算机工程》2002,28(10):233-235,263
VIA定义了一种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模型,成为机群间通信的工业标准,该文介绍了VIA的产生背景、结构特征,详细阐述了清华大学VIA的实现(TH-VIA),包括软硬件特点,采用的主要技术,最后给出了几种VIA实现方案的测试结果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4.
1.背景近年来工业技术的进步,促进了集群技术的形成与发展,成为当今计算机技术研究的热点。在集群技术中,网络通信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一个高效、可靠的网络通信层,是集群系统的底层基石。在集群系统中,各主机之间通信频繁,通信量大,延迟小,  相似文献   

5.
软件DSM(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系统在机群上构造了共享存储编程环境,结合了共享存储的易编程性和机群的可扩展性,引起了广泛的研究.由于软件DSM系统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系统失败风险大,需要实现容错技术以促进其实用化.利用用户级检查点技术,在支持域存储一致模型的软件DSM系统JIAJIA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可恢复的高可移植的软件DSM系统JIACKPT(JIAjia with ChecKPoinTing).由于采用适合软件DSM系统的强全局一致状态以及多种优化措施,JIACKPT易于实现且获得很好的性能.在一个8节点的PC机群上的应用测试表明,即使每分钟做一次检查点,大部分应用的检查点开销也小于10%.此外,JIACKPT还具有高可移植性.这些都表明JIACKPT已经成为一个比较实用的系统.  相似文献   

6.
软件DSM系统的并行调试环境已经成为制约其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因素,重放方法使得用户能用循环调试技术来调试具有执行不确定性的软件DSM程序,本文定义了软件DSM程序执行的happen-before-1关系,并依据其提出一种在软件DMS系统JIAJIA上实现重放的方法,实际应用测试表明,该方法产生很小的空间和时间开销。  相似文献   

7.
内核级VIA的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VIA是用户级集群通信工业标准。本文对VIA做了扩展,将其引入到网络存储领域,实现了内核级VIA,并且在Linux系统平台上进行了测试。和用户级VIA相比,内核级VIA全面 提高了存储系统节点和服务器间通信性能,尤其是对于512字节以下小数据包,延迟至少降低30%。  相似文献   

8.
基于共享虚拟存储(shared virtual memory,SVM)PC机群的大规模并行地理图像处理原型系统ParGIP(parallel geographical image processing)采用Client-Server计算模型,通过软件分布式共享存储(software distributed shared memory,software DSM)中间层将PC机群组织成一个逻辑上共享的内存的并行计算平台,地理图像处理可以充分利用ParGIP提供的大共享内存和并行处理能力来提高性能,缩短处理周期,从而解决传统单机串行方式下地理图像处理中内存匮乏和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ParGIP还进一步将机群中各个结点上分布的磁盘组织起来,提供地理影像库所需的海量存储空间和并行I/O能力,测试结果表明,ParGIP的8机并行I/O带宽达到102.6MB/s,典型的图像处理算法获得了接近线性的加速比。  相似文献   

9.
基于Myrinet的高性能VIA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Virtual interface architecture(VIA)建立了一种低延迟、高带宽的通信模型,定义了集群系统中用户层高性能通信规范的标准.通过分析VIA的进展、原理及当前的实现,在Myrinet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符合VIA规范的高性能用户层通信软件MyVIA.首先定义了MyVIA的设计原理和框架;然后针对MyVIA实现的不同层次,通过与BerkeleyVIA的比较,提出了UTLB、连续物理内存和可变长NIC内存管理、基于资源和DMA chain的流水线处理、物理描述子环和物理描述子动态缓存等多项优化技术.通过性能的分析比较表明,MyVIA发送4KB数据包时的带宽可达到250MB/s,最小单边延迟为8.46(s.与目前其他VIA实现相比,MyVIA的性能有了较为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VIA定义了一种低延迟、高带宽的数据传输模型,成为集群系统通讯技术的工业标准。本文介绍VIA的产生背景和结构特征,详细阐述了清华大学在Myrinet LANai9硬件上实现 的VIA原型-MyVIA2,最后给出了几种用户层通信软件的测试结果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1.
虚拟接口结构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VIA(虚拟接口结构)是一种有效的通信结构标准,其通信过程与保护的实现较为复杂。本文首先对VIA及其通信过程进行介绍,分析它相对于传统通信结构性能上提高的实质因素,并指出仍待进一步研究的几量,最后对VIA技术及其研究开发与应用的现状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为实现软件体系结构指导下的软件工程设计,该文提出了一个在体系结构指导下、支持自动生成的用户界面工程开发方法。该方法把界面的体系结构作为工程模型的直接描述对象,在界面体系结构的引导和约束下,通过可视化用户干预建立界面的展示模型,在代码生成阶段采用了界面体系结构指导下的界面设计模式。研究表明,以体系结构为指导的软件模型化设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该文强调了软件构架中接口设计的必要性,介绍了5个方面的设计原则;给出了接口描述规范,介绍了5个指导方针;描绘了接口设计的标准结构(包含9个部分);罗列了接口可能的涉众;阐述了接口的表示方法;用具体的实例展示了这些方法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基于体系结构的软件开发方法以构件作为最小组装粒度,构件通过其自身定义的接口与外界进行交互。连接件作为一种特殊的构件,它主要负责管理构件之间信息的交换。构件与连接件之间通过接口进行数据的传递,因此,如何从体系结构层次上定义构件及连接件接口的交互规则是构件组装的关键所在。在现有动态体系结构描述框架的基础上,定义了端口以及通道的连接规则,并结合实际的案例,采用动态体系结构描述语言D-ADL进行描述,具体说明了这些规则的应用。从而为系统行为的形式化分析、验证和仿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虚拟仪器系统软件结构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VXI总线“即插即用”规范的虚似仪器系统软件结构, 并结合实例,阐述了虚拟仪器系统的输入/输出(I/O)软件、仪器驱动程序及应用程序开发环 境的组成与实现。  相似文献   

16.
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的接口模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陈振邦  王戟  董威  齐治昌 《软件学报》2006,17(6):1459-1469
服务接口描述是面向服务软件体系结构描述的关键问题之一,形式化描述方法是保证服务接口描述准确性的重要手段.目前的接口模型并不支持事务信息的描述.通过对已有Web服务接口模型进行扩展,提出了通过错误处理和补偿支持事务信息描述的接口模型,能够分别在特征层、会话层和协议层3个层面对服务的接口进行描述,然后提出了服务接口在3个层面的相容性和可替换性条件,并针对会话接口和协议接口提出了接口规约及其验证方法.该接口模型不仅能够支持准确的事务信息描述,而且还支持灵活、有效的接口规约验证.  相似文献   

17.
张莹  陈昌年 《测控技术》2017,36(8):123-126
在机载雷达系统研制过程中多采用半实物仿真验证雷达功能,通常由航电系统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与雷达系统之间完成数据的传输交互.为了适用于不同型号的雷达系统,在半实物仿真平台与航电系统之间需要一个接口适配环节.基于上述需求设计了一种航电系统接口软件,通过采用层次化和模块化的开发模式和接口配置、协议配置、流程配置等方法,实现了半实物仿真平台与航电系统之间的接口适配.同时该软件具有数据的收发和存储等功能,并确保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描述了一个基于PCI-X总线高速通讯卡的通讯软件接口实现技术,该接口通过虚拟硬件资源,实现了保护的用户级通讯操作,提供报文传输和RDMA两种数据传输方式,实现进程间数据的零拷贝传输,同时基于该接口还支持IP报文的传输。测试中该接口在单链路上实现501MB/s,双链路上实现1002MB/s的带宽,在基于Socket接口的测试中,实现了384MB/s的通讯带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