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较系统地论述了面粉添加剂的起源及在国内外的应用与发展,评价漂白剂的安全与对营养成分破坏性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分析对比,指出了我国卫生标准(GB2760-86)对过氧化苯甲酰最大用量的规定高于英、美等国标准,应压缩用量。根据有关试验报告提出了在遵循控制添加量、保证混合均匀、控制使用范围的前提下,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应该是安全的。在讨论在过氧化苯甲酰对胡萝卜素,维生素E、B和面筋等的破坏作用后,指出了可以控  相似文献   

2.
卫生部等6部委近日联合下文对面粉漂白剂说不。2011年5月1日起,面粉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禁止使用。这比此前征集意见稿中的最后期限——12月1日提前了7个月。2010年12月15日,卫生部发布征求意见稿,拟于2011年12月1日起在面粉中禁用增白剂,引起了面粉增白剂存废的争议。昨天,卫生部网站刊登6部委的联合公告: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公告说,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范围的规定,经审查,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已无技术上的  相似文献   

3.
小麦粉漂白机理及生产实践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以过氧化苯甲酰为有效成分的面粉漂白剂对小麦粉的漂白机理,及面粉漂白剂的工业化生产程序;提出了“安全、合理、有效、有限”的使用面粉漂白剂的原则;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解释了生产实践中的有关添加量与残留,对维生素的影响,工艺要求与监测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粮油加工》2008,(12):16-16
面粉行业中普遍使用的过氧化苯甲酰具有强氧化作用,它可以缓慢地氧化面粉中的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使其由略带黄色变为雪白,同时面粉原有的麦香味会消失,散发出“漂白剂的味儿”。这是一种极具争议的面粉添加剂,坚持禁用方认为该添加剂对人体有害,并以欧盟早已禁用为据。坚持使用方认为该添加剂被国际组织认可是无害的,且以美国可不限量使用为据反驳。  相似文献   

5.
食品漂白剂的安全使用章钰能破坏或抑制食品的发色因素、使食品褪色或使食品免于捐变所使用的添加剂称为漂白剂。漂白剂可分为还原漂白剂和氧化漂白剂两大类。我国实际中使用的主要是亚硫酸及其盐类,如亚硫酸钠、低亚硫酸钠、焦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硫横、二氧化硫等都...  相似文献   

6.
政策法规     
《中国食品》2011,(7):38-39
卫生部等7部门联合发文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2月21日,卫生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粮食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等联合发文,撤销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文件指出,根据《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许使用范围的规定,经审查,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已  相似文献   

7.
面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的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过氧化苯甲酰是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国外引进并开始在小麦面粉中普遍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目前过氧化苯甲酰作为增白剂在面粉生产中仍广泛应用。文章从危害识别、危害描述、暴露评估、风险描述等方面对过氧化苯甲酰进行了风险评估,并根据我国目前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状况和管理情况,提出了风险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关于面粉中使用稀释过氧化苯甲酰的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过氧化苯甲酰对面粉产生的作用及其使用安全性,提出应科学公正地看待食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9.
美国提高面粉功能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制粉过程中 ,添加各种添加剂 ,以提高面粉的外观效果、烘焙特性和营养成分。这是世界许多国家的面粉厂普遍采用的方法。美国在采用各种添加剂改善面粉品质方面做得更加突出。这些添加剂包括面粉漂白剂 ,氧化剂 ,酶制剂及营养添加剂。有了这些处理 ,加上采用各种高质量的小麦 ,使美国面粉厂具有很强的能力和提供各种顶尖质量的、性能独特的面粉的灵活性。1漂白剂1.1过氧化苯甲酰使面粉及面包心更白。面粉厂主也采用含脂肪氧化酶的酶活性豆粉使面包心更白。这种豆粉主要用大豆或蚕豆为原料来生产。过氧化苯甲酰的正常剂量是50PPm ,…  相似文献   

10.
面粉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粉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在面粉工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针对这一形势,本文阐述了过氧化苯甲酰的特性,作用机理,讨论了影响过氧化苯甲酰作用效果的因素,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述了过氧化苯甲酰对面粉的作用及其毒性。  相似文献   

11.
《中国食品工业》2011,(3):32-33
政策法规 卫生部等部委联合下令 面粉增白剂5月1日起禁用 卫生部等6部委近天联合下文对“面粉漂白剂”说“不”。今年5月1日起,面粉漂白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禁止使用。这比此前征集意见稿中的最后期限——12月1日提前了7个月。  相似文献   

12.
针对当前面粉中添加剂严重超标的现象,本文分析了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超标的原因,对影响过氧化苯甲酰检测的因素进行研究,并提出改进过氧化苯甲酰含量测定的方法,新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可以为企业生产、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几种主要的功能食品,对功能成分的载体进行了分析,指出最好的功能成分载体是进入一日三餐的食品。对面食品质改良剂的品种进行了简介,并分析了目前面粉和面食添加剂使用中的主要问题,对通过面食品质改良实现营养的强化和功能化提出了建议,如过氧化钙代替过氧化苯甲酰,木聚糖酶的应用和某些具有防病、抗病功能添加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4.
过氧化苯甲酰(下称BPO)一九二0年由荷兰人发明,先用在油类的漂白上,而后用在小麦粉的添加剂中。一九三①年作为面粉中唯一固体漂白剂而公认为最佳的品种,漂白效果上乘,在美国作为不可缺少的漂白剂而推崇,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许多国家包括日本在内广泛使用,目前世界各地仍然有较多国家将它添加在面粉中,诸如英、美、荷兰、日本等国。我国解放初期曾有人试用过进口的BPO面粉增白剂,但种种原因未被推广,自八十年代后期,国外的面粉增白剂一再被打入,先广东后上海逐渐地面向各地辅开。添加BPO的面粉确实增白了粉色,提高了…  相似文献   

15.
1986年增白剂被列入国家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行列中.其主要功能是提高面粉白度.大致种类有:过氧化苯甲酰(BPO);过氧化钙;二氧化氯;氮的氧化物等.而又以过氧化苯甲酰用量最多,范围也最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11,23(3):223-223
根据《食品安全法》关于食品添加剂应当在技术上确有必要且经过风险评估证明安全可靠,方可列入允 许使用范围的规定,经审查,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已无技术上的必要性,现决定予以撤销并 公告如下: 一、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生产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不得 生产、销售食品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有关面粉(小麦粉)中允许添加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钙的 食品标准内容自行废止。此前按照相关标准使用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面粉及其制品,可以销售至保 质期结束。 二、面粉生产企业和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要按照本公告要求依法组织生产经营,做好自查自纠工作。 相关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管理和行业自律,引导企业不断规范面粉和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活动。 三、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督执法力度,加强食品安全监督检查,依法查处将过氧化苯甲酰、 过氧化钙作为食品添加剂进行生产、销售和使用的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17.
G B2760-1996是我国规定对食品添加剂使用的卫生标准,它是一个强制性的标准。在标准中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最大用量。由于是国家强制性标准,所以凡是生产经营者,只要涉及到食品添加剂的品种、使用范围和最大用量的都必须执行该标准。 G B2760-1996标准把食品添加剂分成: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姆糖基础剂、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其他类、香料等二十一大类。其中品种较多的类有:酸度调…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食品添加剂的种类也日益增多。由于普通消费者对食品添加剂了解甚少,加之社会各界对食品添加剂的评价又是褒贬不一,食品添加剂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近来。一些媒体对小麦粉中添加过氧化苯甲酰(俗称:面粉增白剂)的不科学不公正的报道.将过氧化苯甲酰的危害说得十分严重,致使人们对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使用产生了误解:认为吃了这种增白的小麦粉有害于人体健康。  相似文献   

19.
腌菜有着悠长的历史,其特别的风味、口感使它成为极受人们欢迎的调味菜,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商家为了迎合消费者对腌菜外观的需求开始在研制腌菜的过程中使用漂白剂,漂白剂的种类和用量都可能会对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于是,笔者在经过长期的市场调研后整理出腌菜食品中漂白剂监测结果的分析和安全使用漂白剂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许联超 《面粉通讯》2011,25(5):22-22
为落实食品安全责任制度,规范使用食品添加剂,严禁面粉添加过氧化苯甲酰,控制好生产工艺,确保面粉品质,维护消费者权益,虹山面粉公司积极采取了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