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中,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为导向的绿色发展备受世界各国关注。提高绿色全要素生产率(GTFP)成为了绿色发展的重点。GTFP不仅体现了经济增长的效率,同时将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囊括其中。在“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对沿线国家的投资力度不断增加。为探索中国对外直接投资(OFDI)对“一带一路”东道国GTFP的作用,在考虑到中国与东道国政治制度环境和经济制度环境差异的前提下,本文运用面板门槛模型分析中国OFDI对东道国GTFP的门槛效应。实证结果表明中国OFDI能够对“一带一路”东道国GTFP产生正向作用,然而这种正向作用受到政治制度距离和经济制度距离的制约,随着制度距离的增大,中国OFDI对东道国GTFP的正向作用减弱。具体来说:1)当政治制度距离低于1.986时,中国OFDI对东道国GTFP的回归系数为0.072;当政治制度距离处于1.986至2.513之间时,回归系数为0.058;当政治制度距离大于2513时,回归系数为0.012。2)当经济制度距离低于1.440时,中国OFDI对东道国GTFP的回归系数为0.102;当经济制度距离处于1.440至2.575之间时,回归系数为0.085;当经济制度距离大于2.575时,回归系数为0.023。3)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能够减少双边制度差异带来的影响,提升中国OFDI对东道国GTFP的正向作用,随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由3.899提升至4.15,中国OFDI对东道国GTFP的正向作用由0.028增至0.122。  相似文献   

2.
基于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粗钢消费历史分析和人均粗钢消费量与人均GDP之间的"S"形规律,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按照人口、人均GDP、城市化率等指标划分为四种类型,对各类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整体到2040年的粗钢需求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20年、2025年、2030年、2035年、2040年粗钢总需求量分别为4.9亿t、6.21亿t、7.66亿t、8.57亿t、8.52亿t。其中,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将是未来沿线国家钢铁消费的主体。  相似文献   

3.
"一带一路"倡议为中国海外油气投资带来了诸多机遇,但风险因素依然存在。本文对"一带一路"倡议下海外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进行了识别,建立了资源风险、政治与法律风险、经济风险、自然环境风险4个二级指标,构建了海外油气资源投资风险指标体系,建立了AHP-Fuzzy综合模型,对阿塞拜疆等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油气资源投资风险进行了实证评价。结果显示:在阿塞拜疆、伊朗、阿曼、埃及、印度尼西亚、越南、哈萨克斯坦、泰国进行油气投资属于高风险等级;在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印度进行油气投资属于中等风险;在俄罗斯、卡塔尔、科威特进行油气投资属于较低风险;在阿联酋、罗马尼亚进行油气投资属于低风险。提出对策建议: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国家,因地施策;推进"一带一路"能源合作机制建立;完善企业海外投资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4.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粮食重要产区,有效利用虚拟水贸易战略,有利于缓解沿线国家的粮食困境,实现水资源的高效配置。论文基于2010—2016年的生产和气候数据,测算了沿线65个国家7种粮食的单位虚拟水含量,并结合相应粮食的贸易数据,构建虚拟水贸易网络模型。研究发现:该贸易网络具有小世界特性,出现逆全球化征兆;俄罗斯、乌克兰等是该贸易网络中主要的粮食虚拟水净出口国家,埃及、伊朗等是主要的粮食虚拟水净进口国家;中国保持着较高的中心性,其粮食虚拟水贸易规模持续扩大,在该网络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研究结果为改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生产与贸易结构、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了可视化依据。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铁矿石贸易对经济建设发展有重要作用,明晰铁矿石贸易格局对我国钢铁产业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基于UN comtrade数据库2008~2017年的贸易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分析了“一带一路”沿线60个国家之间铁矿石贸易的空间结构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铁矿石贸易网络密度较低,中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印度是贸易网络的稳定中心节点;在2017年的贸易网络中,中国、土耳其等国家起传递网络信息的桥梁作用,俄罗斯、乌克兰、印度等国家主导整个网络走向;铁矿石贸易网络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国家间陆地相邻、共同文化背景、制度差异程度,而与国家间地理距离、经济发展差异相关性不大。  相似文献   

6.
随着商品贸易,商品中所隐含的虚拟水也随之发生了转移。基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数据,测算2001、2007、2013、及2019年农产品贸易虚拟水量,分析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虚拟水流动格局,通过位序-规模法及分形理论对各伙伴国贸易规模及空间分布发展进行研究以此来探究其垄断性及依赖性。结果表明:2001—2019年期间中国净进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虚拟水量由83亿m3增至875亿m3,净出口国家数量由7个增加至27个,空间分布向均衡发展,位居前列的国家对中国的垄断性有所减弱;净出口量由33亿m3增至45亿m3,净进口国家数量由58个减少到47个,空间分布向集中发展,位居前列的国家对中国的依赖性增强;中国净进口的虚拟水类型以绿水为主,平均每年占比85.93%,主要来自于东南亚、南亚和东欧等地区;中国净出口的虚拟水类型以绿水和灰水为主,平均每年占比65.03%和24.07%,主要出口至非洲、西亚等地区;南亚、东欧、中亚、非洲及南欧由净进口区转变为净出口区;东亚仍为净进口地区。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加强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政治互信、经济整合、文化包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本文试图从矿产资源的角度浅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先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品贸易情况筛选出矿产资源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再结合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情况及与中国的距离,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资源合作构想。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有利于加强亚洲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形成政治互信、经济整合、文化包容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本文试图从矿产资源的角度浅谈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战略合作。先通过对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品贸易情况筛选出矿产资源贸易关系密切的国家,再结合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资源情况及与中国的距离,提出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矿产资源合作构想。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沿线产有较丰富的铜、金、镍、钴、铝土矿、铁矿石、钾盐、磷等国内紧缺的重要固体矿产资源,与中国互补性较强,这些矿产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铜矿主要分布在蒙古、印度尼西亚、菲律宾、俄罗斯,金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乌兹别克斯坦,镍矿主要分布在俄罗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铝土矿主要分布在越南、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俄罗斯,钾盐主要分布在白俄罗斯、俄罗斯、泰国和以色列。从地理地质分布特征、勘查开发程度、工业布局和矿业投资环境等角度的分析表明,沿线重要固体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总体勘查开发程度较低、工业化水平较低、矿业投资环境较差的俄罗斯、蒙古、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老挝、缅甸)、南亚(印度、阿富汗)和中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和地区。潜力分析表明,从国家看,俄罗斯为"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固体矿产资源潜力最大的国家,其铜、金、铝土矿、钴、镍、磷、钾盐、石墨等矿产的潜力相对较大;从地区看,东南亚地区的铜、金、铝土矿、镍等矿产潜力较大,中亚地区的铜、金等矿产的潜力较大,而中东欧地区重要固体矿产资源总体相对较少,仅波兰的银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全球政治与经济的不确定风险逐渐加大,不利于维护产业安全和稳定的“逆全球化”思潮开始抬头。为了探讨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合作可否对冲“逆全球化”带来的不利影响,深入分析国际能源合作对参与各国、各地区能源安全产生的作用及其背后的影响机制,本文以2000—2020年为观测期,尝试在“一带一路”合作倡议框架之下,从能源合作产业链下游的能源贸易入手,运用Tobit模型和基础回归模型,从能源消费、能源生产2个维度出发,探究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能源贸易合作对参与各国能源安全产生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并且进行稳健性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开展能源贸易能够维护我国的能源消费安全和能源生产安全;2)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贸易总额能够通过降低合作能源消费国的能源使用成本,提高这些国家的能源消费安全水平;3)提升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的能源贸易总额能够通过促进合作能源生产国的经济增长,提高这些国家的能源生产安全水平;4)受地理位置影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亚洲国家开展能源贸易合作产生的能源安全正向效应相较于其他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与建议如下:1)中国与“一带...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蕴藏着丰富钾盐资源,约占世界钾盐资源探明总储量的51.1%。是全球主要钾盐生产区,也是我国钾盐主要进口来源地。投资开发境外钾盐矿是解决我国钾盐资源严重短缺的重要途径。建议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钾盐资源潜力的综合评价,优先考虑勘探开发老挝、泰国、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国周边国家的钾盐矿。  相似文献   

12.
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是绿色"一带一路"倡议的基本要求,有必要开展矿山生态修复能力评价研究。本文构建矿山生态修复能力评价体系,利用熵值法评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山生态修复能力。结果表明: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受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科技创新、政治环境、矿山企业投入、生态基础条件等主要因素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及内部差异,整体呈现"东西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东北亚和西亚北非区域的修复能力较强,东南亚和中东欧区域的修复能力一般,中亚和南亚区域的修复能力较弱。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得分最高的国家是以色列,得分最低的国家是塔吉克斯坦。中国排名第九位,属于中上等水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山生态修复能力具有较大提升空间。本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矿产资源开发布局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铜矿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急需的大宗紧缺矿产资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查明铜矿资源储量约占世界的18%,是我国利用境外铜矿资源的首选地区。本文对"一带一路"的大型铜矿床进行了统计分析,划分出34个铜矿带。根据铜矿资源特征和勘查开发外部条件,提出8个境外铜矿勘查开发优先选区。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精耕细作阶段,我国海外矿业投资面临众多机遇与挑战。资源走廊是资源经济发展中形成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它强调以资源开发项目为支点,形成集聚和外溢效应带动全产业链和多部门共同发展,拉动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治理能力。其高度契合"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框架,具有施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应用了发展经济学和区域地理学的理论,对资源走廊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理论进行了梳理,并结合我国海外资源投资实践,指出了潜在的资源走廊合作策略,并为我国推行资源走廊提出了国家、企业和资本层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投资自由化、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大环境下,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越南“两廊一圈”规划相结合,将为中越两国和两国企业带来互利共赢的巨大机遇,但与此同时,由于两国在南海问题存在争议,给两国的合作带来一定的挑战。本文基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从越南矿业及相关产业发展现状切入,结合两国未来发展需求及相关产业互补性,综合分析越南资源禀赋、资源产业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地区安全形势、矿业投资政策、政府重点规划等因素,从资源开发及冶炼加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园区建设等角度提出中国与越南进行产能合作的构想,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陕西省矿产资源国际合作模式以合作开发、股本并购和风险勘探为主,以工程承包和技术转让模式为辅,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仍然存在政府服务职能欠缺、风险防范机制不健全和审批手续繁琐等问题。在"新丝绸之路"背景下,陕西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设计矿产资源合作共同体是解决陕西省矿业发展问题的必由之路。通过比较研究法,认为:共担命运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目标导向,共同发展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本质规定,共享利益理念是构建合作共同体的物质基础;应采取政府与企业联动发展、建构合作开发多元化路径、夯实合作双方公共关系和加强投资区位选择等措施构建合作共同体。  相似文献   

17.
马文军 《矿业工程》2007,5(6):14-16
随着我国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目前国内资源已无法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国家的战略及矿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已势在必行.但境外矿业开发将不可避免面临诸多风险,需要认真应对.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巨大的经济产值伴随着大量的CO2排放,如何处置这部分CO2是碳减排的关键之一。CO2捕集与封存是减少碳排放最直接的手段,因而需要了解该地区固定排放源的分布及其排放量。对作为江苏省主要大规模CO2固定排放源的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合成氨厂4类企业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目前该地区正在运行与新建的火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合成氨厂共227个,其中火电厂169个、钢铁厂22个、水泥厂25个、合成氨厂11个;31个火电厂为排放量小于10万t/a的小型电厂,其余196个企业均为大型固定排放源;4类固定源CO2排放量总共约为598×104万t/a,其中火电厂占6004%,钢铁厂占2742%,水泥厂与合成氨厂分别占990%与264%;火电厂在江苏南部的苏州、无锡、常州、南京、镇江地区以及长江沿岸分布较密集;水泥熟料生产主要集中在南京、镇江、无锡、常州、徐州,它们的水泥产能之和占全省的8594%;目前所统计的169个火电厂中,燃气发电装机容量达2 8042万kW,占火电装机容量的2655%,每年减少煤炭使用336×103万t,减少CO2排放542×103万t。  相似文献   

19.
周玉琳 《矿冶工程》2022,42(4):167-172
以锌冶炼行业为例,重点概述了有色金属行业碳排放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并结合锌冶炼行业能耗相关标准及多家锌冶炼企业综合能耗现状和单元过程能耗分析,指出了湿法炼锌企业应从冶炼过程降电耗以及渣处理过程降焦耗两个方向进行技术攻关。最后从锌冶炼企业的全局视角出发,提出锌冶炼企业应重点从“源头消减、过程控制、跨行业消纳、末端治理”四个方向布局,实现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锌冶炼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