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保证输水管道长期安全运行和方便日常维护,输水管道上应设置一定数量的具有安全和维护功能的设施,这些设施通常须设在专门的埋地井内.因此,对大口径深埋输水管道而言,其功能井往往占地大、造价高.金海支线工程在传统设计的基础上,结合顶管施工工艺的特点,巧妙地利用功能分区进行紧凑型设计,在满足管线功能井设置要求的条件下,节省了宝贵的土地和地下空间资源,降低了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2.
王立明 《东北水利水电》2013,31(5):12-14,71
顶管施工作为一种现代化管道敷设技术,利用顶管法施工与传统的明挖覆盖法相比,可以减少对施工周边环境的影响,缩短工期。本文着重介绍钢顶管施工技术在大伙房水库输水(二期)工程盘锦支线主副管线的应用及施工方法要点。  相似文献   

3.
顶管施工是一种地下管道施工方法,它不需要开挖面层,并且能够穿越公路、铁道、河川、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文中通过山东省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管道顶管穿越S302省道施工应用为例,介绍了泥水平衡式顶管施工方法的优点,详细阐述了沉井施工、顶推力计算和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和主要技术措施,对同类工程施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南水北调中线配套工程是中线工程输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接总干渠,下连城市水厂和生态用水目标,担负着承上启下的输水任务,是南水北调工程发挥效益的关键所在。安阳配套工程输水管线长,工程沿线穿越多条高铁、铁路、高速公路和国道、省道、城区道路。为尽量减少交通中断或受周边环境限制,多数穿越工程设计采用了顶管施工方法,所用管材为JPCCP(顶进施工法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这是近年来研制的一种新型顶管技术。文章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安阳配套工程实际情况,对JPCCP的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5.
李家岩水库作为国家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以及成都市的第二水源,距成都市的直线距离约为45 km。在其输水管道安装过程中多处采用顶管工艺,穿越高铁桥墩、高速公路、市政供水管道等障碍物,具有较大的施工难度。以李家岩水库工程输水管道的顶管施工为例展开论述,通过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以及以往具有的顶管施工经验,总结出安全可靠、保证质量的施工方法,所取得的经验对同类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6.
某水库项目的附属工程采用大型矩形顶管施工工艺穿越重要建构筑物,面临工程地质条件差,需上穿现有管道隧洞,顶管覆土浅,周边环境复杂,沉降变形控制要求极其严格等难题,通过预先对施工影响范围及地表沉降分布规律进行计算分析和施工过程中的土压力平衡控制,最终顺利完成了顶管施工,可为同类别工程施工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长距离输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要穿越铁路、公路。顶管技术作为一种不开槽的施工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交通的影响。阐述了铁路顶管施工设计要点,阐释设计意图,明确顶管施工过程的重点。规范施工,确保输水管道和铁路运行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辛安泉供水工程中,长治支线的管线起点位于潞城市三井村附近,终点位于壶关县坛坡,管线施工需穿越一座土山,土山上部有水泥公路和耕地,顶管拟顶进长度318 m,管顶覆土约45 m,全段为直线施工。文章根据直顶管施工段地质情况,进行了顶管施工的预估顶力、反作用力等的计算,介绍了DN 1400 PCCP直顶管的施工技术,分析了控制地面隆起、沉降的措施,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受地形、地质条件及道路、轻轨、房屋构筑物、河流、高压电杆等客观环境因素影响,输水工程中的地下管网建设愈发困难,然而,顶管施工方式可以解决这一难题。介绍了几种常用顶管工作井的结构型式,比较了几种工作井的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结合重庆渝西水资源配置工程中顶管工作井的施工条件,对工作井的结构进行了选型研究,主要分析了工作井正作法与逆作法施工的基本原理与工艺流程,所取得的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peck法对顶管穿越河道堤顶最大沉降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堤顶最大沉降为10mm,顺堤线方向呈凹形槽分布,不均匀沉降斜率为0.02%-0.08%。通过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对地层沉降进行预测,结果显示输水管道顶进后,堤顶最大沉降为9mm,输、配水管道顶进后,堤顶最大沉降为14mm。根据计算成果,当顶管顶进时,地层沉降曲线为中间大,两侧小的凹字形分布。  相似文献   

11.
顶管施工技术是一种普遍采用技术措施,应用于公路、水利、市政、石油等行业,其原理就是借助顶进设备(千斤顶)的推力,将预制好的管道和掘进机从工作井内顶到接收井内,形成一条地下管道,是一种非开挖施工方法;文章从供水管道穿S213省道顶管施工的工艺流程、顶力计算、设备选择与安装、顶管纠偏以及沉降观测等方面作了介绍,希望与同行共同探讨,推动顶管施工技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2.
随着地下穿管工程日益增多,地下管道施工引发的堤防安全问题屡见不鲜,研究大直径管道穿越富水砂层对堤防稳定性及变形影响十分必要。选取某引水管穿越淮北大堤工程为例,通过对顶管穿越堤防进行数值模拟,分析顶管穿越富水砂层对堤防渗透稳定和边坡抗滑稳定的影响,并在顶管施工过程中选取地层受到扰动敏感区域开展土体内部水平位移和表面沉降实时监测。结果表明:顶管穿越富水砂层堤基对堤防渗流及边坡抗滑稳定有一定影响,但总体满足规范要求;顶管施工造成迎水侧区域沉降较明显,管道两侧 4~5 m 范围内土体受施工扰动出现水平位移;大直径管道采用顶管方式施工对堤防安全有一定影响,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堤防的安全监测,施工前后可采取注浆、设置防渗墙等措施消除或减轻顶管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3.
齐玉刚  刘勇 《人民长江》2008,39(10):26-26
硕管施工是一种新近发展起来的,不需要开挖地面就能够穿越地面建筑物、地下构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地下施工技术.潮州供水枢纽减压井间集水管工程正是采用了顶管施工技术,有效的穿越了地下各种管线,大大减小了管道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效果良好.项管施工采用人工掘进顶管,即先开挖工作坑,再按照设计管线的位置和坡度,在工作坑底修筑基础、设置导轨,把管子安放在导轨上顶进.简要介绍人工掘进式顶管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4.
某引水工程顶管施工中,存在穿越块石、中风化岩石层及中粗砂层的顶进工艺等技术难题.文章在采取施工设备选择、管材选择及工作井后地基加固等措施基础上,对顶管内部注浆系统、供水供电系统、通风供气系统、排泥系统等工艺进行了技术优化.实践证明,非开挖输水管道顶管施工工艺,对地面扰动小、施工速度快,且造价低、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5.
顶管技术在地下管网施工中广泛应用,南水北调配套工程主要采用管道供水,其中穿越主要交通道路,均采用顶管的施工方案穿越。顶管施工过程中,当遇到与其他管网正交时,顶管将无法继续,如何继续施工,既能保证管道顺利通过,又能打捞机头出洞,且保护好其他管道,是本文探讨的重点。以邯郸市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先期二标穿越永年县东三环和露禅大街交叉口工程为例,论述了N1600顶管管线穿越过程中遇到污水管道后,采取了有效方案,成功打捞机头出洞,保证了南水北调配套供水管线的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16.
城市地铁近距离下穿在线运行的大型PCCP输水管道时,为保证输水管道不间断地安全稳定运行,设计要求允许沉降量小,施工风险控制难度大.沈阳地铁十号线隧道穿越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大型PCCP管道施工中采用支托结构与管棚支护防护技术,结合自动化监测系统联控应用,在防护施工和地铁隧道施工过程中输水管道产生位移及沉降变化时,联控系统...  相似文献   

17.
顶管法在各个城市的地下管线施工中广泛运用,尤其在已建道路下的管线施工中具有优势。顶管穿越路基施工引起管道周围土体变形易对路面造成变形破坏。结合实际工程,分析计算顶管施工正面附加推力、设备与周围土体的摩擦力对地表垂直变形的影响,结合土体损失引起的竖向变形,计算顶管施工引起总的周边地表竖向变形。计算结果与实际监测结果吻合,顶管施工引起周边地表竖向变形呈现前方隆起后方沉降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8.
顶管技术在中型管道、中长距离穿越堤防施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对顶管技术在管道穿堤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开展研究,运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数值模型,选择合理的土层参数,模拟平行顶管穿堤过程对堤防的影响,并与工程监测成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顶管引起的地层变化,自管顶向地表方向沉降量逐渐减小,呈拱形扩散;顶管下方周围土...  相似文献   

19.
严桥支线工程方案及设计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严桥支线工程是青草沙水源地原水工程向上海中心城区输水的主干线,采用2条内径为3 600 mm的钢管,全线顶管施工,管道单线总长约27.1 km,设计工作压力0.8 MPa.在工程方案研究和设计中,针对超大型输水管线工程和超大口径输水管,在输水模式、管材选择、施工方案、管线排气及排水设施设置以及水锤防护和钢管防腐等方面,进行了方案论证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具体设计和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20.
在输水工程中,输水管道跨河交叉建筑物设计是管道设计的重点,自承式圆弧形拱管跨河建筑物设计较顶管、直埋下穿等方式外形美观且与周围环境协调,施工方便、运行期易于管理维护和检修.但设计过程中,圆弧拱管的荷载、受力和稳定计算是依据结构力学相关知识进行大量的计算,计算较为繁琐、耗时长且容易出错.以某输水工程中管道与河道交叉为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