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服务我国经济新常态的重要创新人才培养战略。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更多关注校内与校外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反而忽视了校内创新创业教育一线的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主体作用。研究发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存在着辅导员与专业教师协同育人认识不足,协同力量部门分割,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的困境,研究认为高校应达成校内协同育人共识,重塑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协同育人的顶层设计,打造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健全协同育人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正>高校教育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课堂教学”作为高校教育主渠道,教师作为主力军,相互形成协同效应,是构建高校全方位育人的重要举措。各类专业课教师及各类专业课程的知识体系要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体现思政德育元素,将专业知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与价值引领有机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能力、实践能力有机统一。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函括微生物学基础、食品卫生与食品安全、食品酿造与食品加工等。  相似文献   

3.
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协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的质量关系到应用型人才的综合素养。校企协同实施思政教育带来教育主体、目标、课堂、角色的四重变化。校企双主体协同思政育人过程中存在认知不足、模式不清、职责不明、协同不畅等问题。通过价值引领、理念植入、完善机制、构建平台等路径可以提升校企协同实施思政教育的系统性、规范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高校实践育人体系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概念进行探讨,以许昌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深入研究旅游管理专业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内容,研究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方面存在的缺失问题。最后挖掘实践育人体系中与思想政治紧密相连的内容,从专业见习、专业考察、集中实习、分散实习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进行实践育人体系构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能力,构建"五位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的体系。  相似文献   

5.
进入新时期以来,大学生行为方式发生明显变化,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面临新的挑战.针对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存在的时间滞后性、方法单一性和对象差异性等问题,结合安徽农业大学易班平台在构建网络思想政治育人体系中的实践,提出通过易班平台转变教育观念、强化高校网络思政的育人模式,深化平台"四化"建设,探索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育人体系构建.  相似文献   

6.
王利霞  韩磊 《食品研究与开发》2022,(4):后插11-后插12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多元文化交流背景下大学生思想认知趋于复杂化,为此,以"三全育人"为指导的教育教学改革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同时,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机制,并通过实践引导大学生健康思想意识形态的构建,能够从多个方面促进学生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价值观体系.《"三全育人"理念下...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9,(2):141-142
随着世界文明的不断发展,文化和观念日趋多元化。与此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在国内外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形势越来越多样,任务越来越艰巨。与此同时,社会实践又被视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高校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西方发达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我国高校实践育人工作带来的启示,提出"度形势垫基石,找源头定方向、显特性驱内力、重积淀显效能"的工作路径,以期发挥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指挥力,实现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量体裁衣、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8.
高校党建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高等教育规律,着力构建红色先锋党建工作体系,探索形成党建引领方向,凝聚育人合力,构建红色先锋组织育人体系的工作机制,发挥各级党组织育人保障功能,不断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当前政府、高校和教师极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建立并完善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显得非常必要。在正确认识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内涵和分析影响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因素的基础上,提出政府、高校、教师"三位一体"的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机制的构建框架,包括以人为本、终身学习的构建理念,"一个目标""三个主体""四个机制"的构建基础,政府主导、高校主体、教师主动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0.
易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抓手,随着易班建设的不断深入,易班校本化过程中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如何基于本校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整合现有资源,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易班校本化过程中探索有效的育人机制,对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璇 《西部皮革》2022,(3):60-62
应用型的本科高校在产教融合中的本质是通过产业需求和高校教育的互动关系所形成的一体化。产教融合则是为应用型的本科高校提供了服务导向、资源导向和发展导向,更是为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多元化融合进行了有效衔接。并在实现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学科专业标准与专业要求、教育机制与市场机制、教学资源与产业资源的深度融合。由此,产教融合背景下“个性化、差异性”产品设计专业实践性教学培养模式才得以提出,从而通过对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产学研合作模式、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学科交叉融合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度探究,并结合了艺术教育自身的特点构建科学的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从而推进个性化、差异性协同育人的举措,形成更具有特色的协同育人教学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之间具有内在的、深层次的联系,两者的结合既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又是增强廉政文化建设实效性的必要途径。从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出发,积极探索两者有机渗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平台,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既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协同育人平台建设和运行的重要机制.以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珠宝学院构建珠宝首饰类专业高技术技能型人才协同育人平台为例,分析了协同育人平台建设的意义,平台内各方的角色定位以及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对农工融合背景下人才需求分析,探索农业院校以人才定位为导向,强化基本能力奶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明确以信息领域为基础,培养跨学科复合型创新人才的思路,形成以农工项目融合为载体、农工间协同创新培养方式,规划构建素质与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明确教育与创新价值思想路线;通过加强评估、促进机制革新,完善育人机制,保障育人效果。实例证明,此模式可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生课程理解力和融会贯通能力。  相似文献   

15.
以西安工程大学纺织工程专业非织造布设计课程建设为例,通过完善课程育人教学目标、设计“课程思政”教学方案、创新课程教学方法以及提升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能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非织造布设计课程专业教育全过程,以期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提升专业课程的育人能力和育人水平,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6.
高校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版块,在这一阶段的教学结束后学生将正式踏入社会.而辅导员作为高校中不担任授课任务而主要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职位,其和学生群体距离最近,是最能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故高校思政课开发了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共同育人的机制.本文将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来论述关于高校思政教师和辅导员在协同育人上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常志利 《中国油脂》2023,(4):I0052-I0053
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高校应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并提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三全育人”方针,即“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思想政治(简称思政)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目标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基本要求。同时,关于对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正>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及:“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020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通知,强调“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求每一位教师要承担好育人责任,“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相似文献   

19.
刘薇薇 《广西轻工业》2008,24(5):142-143
高校辅导员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与服务,长期以来在各种工作压力和角色冲突下.面临很大的心理压力。高校要建立辅导员选拔、使用的科学程序,完善辅导员工作考核制度,拓宽辅导员成长和发展的空间,使其更好地为育人服务。  相似文献   

20.
李海霞 《中华纸业》2024,(3):130-132
科教融合是指将科学研究与教育教学进行有机结合,旨在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提升教育的质量与效果。高校协同育人模式是在科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兴教育模式。它通过校内外多方资源的合作协同,打破教育孤岛,构建协同教育生态,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成才提供有力支撑。本文积极探索科学研究支撑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模式,提出了有利于科研资源服务人才培养的协同育人机制,以期拓展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