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研究食用动物皮中重金属本底值, 更加有效地实施对动物皮及其制品中的重金属含量监测。方法 从河南省14个省辖市的市场上采购286份食用动物皮样品进行重金属含量的检测, 5种重金属分别为铅含量(以Pb计)、镉含量(以Cd计)、总砷含量(以As计)、铬含量(以Cr计)、汞含量(以Hg计)。以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中肉类中重金属含量的限量值作为参考。结果 铬的超标率为8.5%, 检出范围为未检出(not detected, ND)~1.71 mg/kg, 铅的超标率为7.7%, 检出范围为ND~1.33 mg/kg, 镉的超标率为3.1%, 检出范围为ND~0.172 mg/kg。结论 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制定食用动物皮中重金属的限量标准和市场的科学监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芦蒿中铅、铬、汞、砷的含量分析与安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美香  章敏  王飞飞 《食品科学》2005,26(8):294-296
采集南京市17个农贸市场、6个超市的芦蒿样品共37个,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和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芦蒿中铅(Pb)、铬(Cr)、汞(Hg)、砷(As)的含量。结果表明:芦蒿中铅含量为0.35±0.10mg/kg,铬含量为0.22±0.10mg/kg,汞含量为0.01mg/kg,砷含量未检出。对照国家食品卫生标准,97.3%的芦蒿样品中铅含量超出食品中铅限量卫生标准,芦蒿样品中铬、汞、砷含量在限量卫生标准以内,芦蒿中铅的来源可能是产地环境质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以古丈毛尖和青钱柳叶、莓茶(显齿蛇葡萄叶)、绞股蓝3种代用茶为研究对象,采用GB 5009.17-2014《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和GB 5009.268-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多元素的测定》进行无机元素检测,分析代用茶中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征,并以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和NY/T 2140-2012《绿色食品代用茶》为依据,对古丈毛尖和3种代用茶种所含的5种重金属进行安全性评价。根据实验数据得出:(1)古丈毛尖和3种代用茶中常量元素K、Ca、Mg平均含量为2000~46000mg/kg,其中:KCaMg,3种代用茶品种中,绞股蓝的K、Ca、Mg含量最高,青钱柳K含量最低。(2)古丈毛尖和3种代用茶中的9种微量元素平均含量在0.024~724.03mg/kg之间,Mn是微量元素中含量最高的元素,Se含量最低。9种微量元素在含量上也存在着很大差别,排序依次排序是:MnFe、AlNa、ZnCu、BTiSe。(3)古丈毛尖和3种代用茶中,除1批次七叶绞股蓝样品Cd元素超标外,所有样品Pb、As、Hg、Cd、Cr含量均符合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污染物限量》、NY/T 2140-2015《绿色食品代用茶》和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造成这一批次Cd超标的原因是七叶绞股蓝比五叶绞股蓝Cd的富集能力强,还是七叶绞股蓝生产基地楠竹山土壤中Cd的含量较高,有待进一步分析。青钱柳、莓茶、绞股蓝分别为茶叶中Hg元素平均含量的5.3倍、30.7倍、21.1倍,由数据得出3种代用茶Hg元素的富集能力高于茶叶。  相似文献   

4.
分析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产品质量。以不同贮存年份、不同季节的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为研究对象,检测理化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根据GB/T 22111-2008《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 276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NY/T 288-2012《绿色食品茶叶》的标准要求,分析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的产品质量。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水分含量为7.3%~9.5%,灰分含量为4.7%~6.1%,水浸出物含量为47.2%~51.5%,茶多酚含量为23.2%~24.8%,粗纤维含量为9.3%~11.5%,可溶性糖含量为3.7%~5.4%,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9%~3.0%,铬含量为0.19 mg/kg~1.21 mg/kg,镉含量为0.016 mg/kg~0.269 mg/kg,砷含量为0.00~0.20 mg/kg,氟含量为31.0 mg/kg~88.1 mg/kg,汞为未检出,铜含量为3.86 mg/kg~10.33 mg/kg,铅含量为0.03 mg/kg~0.65 mg/kg,稀土氧化物总量为0.224 mg/kg~1.177 mg/kg,48种农药残留项目均为未检出。景迈山古茶林普洱茶理化指标、重金属、农药残留符合国家标准要求,其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定党参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残留量,并进行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样品中铅(Pb)、镉(Cd)、汞(Hg)、砷(As)、铜(Cu)、锌(Zn)、铬(Cr)的含量,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其污染水平。结果 党参中7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回收率为83.2%~108.8%,RSD为2.2%~4.9%。参考《WM/T2-2004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等相关限量的标准,在党参中Cr、Zn、Cd是主要污染物,7 种重金属及有害元素的平均单项污染指数顺序为Cr>Zn>Cd>Hg>Cu>As>Pb,内梅罗综合污染等级均值为重度污染。结论 该方法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党参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含量测定;党参中Cr、Zn、Cd 的污染较严重;该实验可为党参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标准的制订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吉林省不同区域毛樱桃中包含铅(Pb)、镉(Cd)、铬(Cr)、铜(Cu)、锌(Zn)5种重金属,本实验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五种金属进行含量测定。首先通过使用各种标准系列溶液,设定适当的仪器参数,得到线性方程和相关系数,测得精密度及回收率,最后测定样品重金属含量。实验结果表明,不同区域的毛樱桃重金属含量并不相同,长白山地区均低于长春、吉林、四平、白城和通辽地区;不同种植环境的毛樱桃重金属含量也不相同,城市绿化种植的毛樱桃重金属含量略高于野生毛樱桃重金属含量。铅的限量标准是0.1 mg/kg,镉的限量标准是0.05 mg/kg,锌的限量标准是5 mg/kg,铜的限量标准是10 mg/kg,铬的限量标准是0.5 mg/kg,不同区域被检测的毛樱桃重金属含量均低于国家限定标准,这一实验结果显示毛樱桃作为药食同源可以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了解湖北省水产品中重金属污染情况,采集水产品品种39种,共285批次,用ICP-MS测定水产品中7种(铅、砷、镉、汞、铬、镍、锰)重金属含量,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多因子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并进行生物质量评价。水产品中重金属总体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砷汞锰镉铅铬镍。对该研究中的样品进行安全性评价,所测样品中铅、镉、铬、汞、无机砷含量均低于相应的限量标准要求,属于安全食用范围,黄鳝和泥鳅中Mn的检出含量相对较高,水产品在长期的环境污染下,其体内蓄积的Mn残留可能会对人体存在潜在危害。对水产品中铅、镉、铬三种元素进行生物质量评价,除了草鱼的综合污染指数PI为0.272,为轻度污染,其他品种的PI值均远小于0.2,均为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唐山市和承德市)设施土壤重金属特征。方法对设施大棚进行调查并采集表层土壤样品,检测其重金属,即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锌(Zn)含量,并依据HJ/T 333—2006《温室蔬菜产地环境质量评价标准》进行了土壤质量评价。结果除As外,其他重金属均超过河北省土壤背景值(国家环境保护局),最高为Hg,为背景值的3.46倍。Cd与棚龄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从地理分布来看,Hg呈现西高东低的分布特征,而As、Pb则呈现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从重金属单项质量指数来看,Cd、Hg、As、Cr、Zn均未超标;Cu、Pb超标率分别为7.37%和22.11%,属轻度污染。从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看,3.16%的土壤为超标土壤,属轻度污染,超标率较高的区县为隆化县、乐亭县、滦平县、宽城县和滦南县,重金属综合质量指数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结论冀东典型蔬菜种植区设施土壤存在Cu、Pb的轻度污染现象,后续需要对蔬菜中的Cu、Pb进行调查以评估蔬菜产品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潜法测定烟用接装纸中砷、铅、镉、铬、镍、汞含量的方法,并采用该方法测定了25个接装纸样品中的砷、铅、镉、铬、镍、汞含量.结果表明:①砷、铅、镉、铬、镍、汞的平均回收率在97.9%~101.6%之间;日内重复性变异系数<2%,日间重复性变异系数<5%;检出限分别为0.001 mg/kg,0.002 mg/kg,0.008 mg/kg,0.004 mg/kg,0.007 mg/kg,0.016 mg/kg.②所测25个接装纸样品中,7个样品超过砷的限量标准1 mg/kg,2个样品超过铅的限量标准5 mg/kg,镉、铬、镍、汞的含量全部低于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福建省市售茶叶中金属元素含量情况,通过分析茶叶中重金属含量情况,评估其对人体的健康风险情况。方法在福建省市场随机抽取不同品种茶叶98份,用微波消解法处理茶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茶叶中铝、铅、砷、汞、铬、镉的含量。结果98批市售茶叶中的铅、砷、汞、铬、镉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都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目前暂无茶叶中铝含量相关限量标准,但其危害作用有限。98份市售茶叶中铅、砷、铬、铝检出率均为100%,铬、汞的检出率分别为95.9%、37.8%。各元素靶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排名依次为铝>铬>砷>铅>镉>汞,危害指数(hazard Index,HI)为0.2589,铝对危害指数的贡献率为45.2%。按照不同茶叶种类进行分类,其危害指数排名依次为黑茶>乌龙茶>绿茶>红茶。按照茶叶产地进行分类,其危害指数排名依次为云南>福建>浙江。结论福建省市售茶叶中这6种金属元素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但危害指数为0.2589,小于1,对人们的健康风险较低,但仍应持续监测茶叶中金属元素的含量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胶东半岛茶叶主产区土壤与茶叶中重金属污染特征和人群健康风险。方法 2015—2021年,在山东省海阳市采集土壤样品340份、茶叶样品173份,测定样品中4种主要重金属铅(Pb)、镉(Cd)、总汞(Hg)、总砷(As)元素含量。通过单因子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相关重金属进行评价,并运用皮尔逊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土壤与茶叶中重金属含量关系及来源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区土壤中重金属Pb、Cd、As、Hg含量平均值分别为29.00、0.107、8.852、0.023 mg/kg,其中Pb含量最高。所有重金属元素平均值均未超过GB 15618—2018《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试行)》中限量值,Pb、Cd的最大值均超过了限量值,其中As、Cd、Pb元素平均值超过或接近山东省东部地区土壤背景值。茶叶中重金属元素平均值、最大值均未超过GB 2762—20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物中污染物限量》和NY 659—2003《茶叶中铬、镉、汞、砷及氟化物限量》中限量值。茶叶中重金属Pb、Cd、Hg、As含量平均值分别为0.286、0.041、0.001、0.037 mg/kg;检出率分别为95.95%、96.53%、13.87%和30.64%,含量浓度均值由大到小为Pb>Cd>As>Hg。4种元素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0.6,其中PPb(0.057 2)>PCd(0.041 7)>PAs(0.018 7)>PHg(0.005 3),均处于安全水平。茶叶的综合污染指数为0.045 9,污染程度为安全等级。红茶的部分污染指数高于绿茶。Pb和Cd的污染物分担率较高。结论 土壤中Cd、Pb、Hg和As可能具有相似的来源,土壤中As和Pb属于混合来源,Cd和Hg来源于工业“三废”、农业生产;茶叶中Pb、Cd、Hg、As来源与土壤中的重金属相关性不大。胶东半岛茶区茶叶重金属的健康风险属于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12.
微波消解ICP-AES法定量测定芥菜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采用微波消解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了芥菜样品中多种微量元素(铝Al,砷As,镉Cd,钴Co,铬Cr,铜Cu,锰Mn,镍Ni,铅Pb)的含量。在选定的最优条件下,本方法各元素的回收率在92.8~108.3%之间。仪器检出限为铝:0.15 mg/L、砷:0.01 mg/L、镉:0.005 mg/L、钴:0.01 mg/L、铬:0.01 mg/L、铜:0.03 mg/L、锰:0.01 mg/L、镍:0.01 mg/L、铅:0.01 mg/L且各元素的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研究结果表明,芥菜样品中砷As、镉Cd、铬Cr、铅Pb等重金属均符合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的限量。此测定结果可为检测芥菜中所含金属元素含量的多少,提供科学的数据。  相似文献   

13.
陕西优质苹果重金属含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陕西优质苹果中重金属含量建立数据库。用微波消化-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苹果中的铅、砷、铜、镉、铬5 种元素的含量。结果表明:Pb 的含量在0~0.113mg/kg 之间,参照绿色食品有毒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超标率为38.3%;Cd 和Cr 的含量都小于0.025mg/kg,Cu 的含量在0.089~1.709mg/kg 之间,As 的含量小于0.1mg/kg,均达到绿色苹果的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夏枯草中铅、镉、汞、砷、铜、锌、铬的含有量,并进行污染等级分析。方法 夏枯草中的7种重金属元素经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采用单项指数法和综合指数法对其进行污染等级分析。结果 7种重金属元素在各自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样品加标回收率为84.5%~109.5%,RSD为2.3%~5.1%。将测得的重金属元素结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等标准规定的限量值进行比较,19批样品中铬元素超标、7批样品中锌元素超标,超标率分别为100.0%、36.8%,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标,单项指数从大到小排序为铬、锌、镉、汞、铜、砷、铅,综合污染等级均值为轻度污染及以上。结论 夏枯草主要受铬元素污染,其次是锌元素;该实验可为夏枯草中重金属元素限量标准的起草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口含烟中铬、镍、砷、硒、镉、汞、铅7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方法对口含烟中7种元素的测定前处理条件如消解体系、赶酸条件进行优化,并利用该方法测定58种国外市售口含烟中7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最佳消解体系为硝酸5 mL和过氧化氢2 mL,赶酸温度为130℃。7种重金属元素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为0.9999,检出限为0.013~0.026μg/g,加标回收率为98.0%~101.8%,日内精密度RSD2%,日间精密度RSD8%。58个样品中7个样品超出砷的限量标准1 mg/kg,2个样品超出铅的限量标准5 mg/kg,铬、镍、硒、镉、汞的含量均低于其限量标准。结论该方法检测限低、准确度高,可适用于口含烟中重金属元素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9个烤烟品种对铜(Cu)、铅(Pb)、镉(Cd)、铬(Cr)、砷(As)和汞(Hg)6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烤烟对6种重金属的吸收能力差异较大,据此可将重金属划分为3类:第1类是镉,不同品种烤烟对其吸收能力都较强,富集系数平均为3.751;第2类是汞,不同品种烤烟对其吸收能力都属中等,富集系数平均为0.735;第3类是铜、铅、砷、铬,不同品种烤烟对其吸收能力都较弱,富集系数平均为0.066.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干巴菌中5种重金属总砷、总汞、铅、镉、铬及无机砷和甲基汞的含量,探讨干巴菌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作用。方法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总砷、总汞、铅、镉含量,采用液相原子荧光光度计联用检测无机砷、甲基汞的含量。结果 31份干巴菌样品中总砷、总汞、铅、镉的检出率均为100%,无机砷的检出率为50%,甲基汞在全部样品中均未检出。昆明的干巴菌样品中砷含量较高,达0.46 mg/kg;曲靖的干巴菌中铅含量有0.9997 mg/kg;镉含量较高,为0.46 mg/kg。结论总体来看不同地区的干巴菌中总砷、总汞、镉、铬、无机砷和甲基汞的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但铅含量偏高。干巴菌对重金属没有特异性吸收富集能力。  相似文献   

18.
ICP-MS法同时测定烟草中的铬、镍、砷、硒、镉、汞、铅   总被引:11,自引:10,他引:11  
采用微波消解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同时测定了85个烟叶样品中的铬(Cr)、镍(Ni)、砷(As)、硒(Se)、镉(Cd)、汞(Hg)和铅(Pb)含量。结果表明:①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回收率96.34%~106.7%,检出限7.974~147.8ng/L,相对标准偏差1.41%~9.78%;②烟叶中的Cr、Ni、As、Se、Cd、Hg和Pb含量随品种和产地的不同差别较大,同一品种不同部位烟叶的差别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大叶苦丁茶和小叶苦丁茶中重金属铬、镉、铅和16种稀土元素的含量情况,了解苦丁茶重金属及稀土元素摄入的风险。方法以微波消解法进行样品前处理,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同时检测2种苦丁茶中重金属铬、镉、铅和16种稀土元素,并将检测结果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进行比较。结果本方法对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12~0.062μg/L,加标回收率为94.6%~107.7%,相对标准偏差为0.3%~6.1%,该方法经茶叶标准物质(GBW 08513)验证可靠。苦丁茶样品分析表明,铅、铬和稀土元素在2种苦丁茶中的含量较低,而大叶苦丁茶镉的含量(2.00~15.73 mg/kg)明显高于小叶苦丁茶(0.05~0.14 mg/kg)。结论本方法适用于茶叶类样品中多元素污染物快速检测及风险评估,风险监测数据表明大叶苦丁茶中存在重金属镉摄入性风险。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广东、湖南、江西、广西、云南5个省份的猪后腿、肝脏、肾脏样本中重金属镉(Cd)、铜(Cu)、铬(Cr)、铅(Pb)、砷(As)、汞(Hg)的含量。结果表明,各省生猪组织中Cu的总含量最高,其中云南省生猪Cu污染程度最重,最高检测值达28.057mg/kg,已严重超标。此外,广东省生猪组织中Hg污染最为突出,有潜在的超标风险。从生猪可食部位来看,Cu在猪肝中的残留量最多,且各省份的猪肝样本中普遍存在Cu超标现象;Cd、As、Hg在猪肾中的蓄积水平最高,Cr在肥肉组织中的含量最高,而Pb在各可食组织中的含量分布并无较大差异,这几种重金属元素均未超过安全限量标准。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我国南方(长江以南)生猪养殖大省,不同生猪可食用组织中重金属污染现状和分布规律,为生猪组织中重金属的安全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