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俊 《陶瓷》2022,(2):66-68
花缸是宜兴陶瓷产业中使用最广泛的民间日用陶器之一.其造型各异,且有特色,经过堆花工艺装饰,外施老红釉或花缸釉,内浇老红釉、花缸釉或铜绿釉,烧结后既实用又有欣赏美化环境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代低温色釉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低温色釉在中国传统陶瓷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作者对此作了系统的研究,所得结果如下: 1.对中国历代低温色釉的特点有了一个概貌性的了解,包括熔剂和着色剂的化学组成、釉的显微结构、理化性质以及有关工艺等。 2.对铅釉的起源提出了新的看法。作者认为铅釉是中国古代陶工们独立自创的。 3.就化学组成而言,中国历代低温色釉都属于PbO-SiO_2二元系统。 4.历代低温色釉的主要着色元素不外乎Fe、Cu、Co、Mn四种。 5.汉、唐、宋时代的所谓“银釉”,是一层具有层状结构的半透明沉积物,其化学组成除含有少量磷外,其余和铜绿釉相近。  相似文献   

3.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实验通过改变釉里红釉的色料、盖釉和底釉的配方及组合方式,探讨了影响釉里红呈色及流动状态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CuO含量不仅影响釉里红釉的呈色,还对釉料的高温流动性有明显的影响。底釉、盖釉配料中的熔剂对釉里红呈色的影响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4.
利用骨质瓷基础熔块釉料、氧化锌、二氧化硅为原料,以氧化铜为着色剂,成功制备出适于骨质瓷的硅酸锌结晶釉。对氧化锌含量对釉面的影响,釉浆细度对结晶釉形成的影响,釉层厚度对结晶影响的分析,烧成制度对晶花形貌的影响,器型与结晶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关窑初探     
从城关窑产品器型特征、装饰技法来探讨其工艺的传承,在宋代同一地区可以同时烧氧化和还原气氛,以铜为着色剂烧出铜绿釉和铜红釉。  相似文献   

6.
(续上期) 此外,TiO2可作为花釉等色釉的着色剂,常用于日用陶瓷和艺术陶瓷的外观装饰。通常在含氧化锌的精陶釉中引入5%的金红石型TiO2,可得到黄色乃至浅棕色的结晶釉;有些高温花釉也常引入TiO2,如在钧红釉成瓷制品上施含TiO2的乳浊釉,可在还原气氛中烧成美丽的“窑变”——钛花釉;在铜绿釉中可加入适量TiO2调色变为青绿色;将其加入钴蓝釉中可使色调变绿;在含锌和镁的碱性釉中添加能生成象牙色的乳浊釉。在釉中加入高纯的TiO2,其目的是使釉色鲜明和釉面致密。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我国现代结晶釉应用研究与工艺技术取得的进展,概述了结晶釉的形态特征。介绍了工艺参数对结晶釉相组成和艺术效果的影响,并对结晶釉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金艳  周玉所 《山东陶瓷》2012,35(1):16-18
通过对梅子青釉的大量研究试验,总结出了达到理想颜色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其坯釉配方、气氛制度、釉层厚度、釉层均匀度、助熔剂种类和数量均对其色调有影响。特别是釉中铁含量和烧成还原焰强度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钡-锶高光泽透明釉的大量研究试验,总结出了达到理想透明度和光泽度的一系列影响因素。其坯釉配方、气氛制度、釉层厚度、釉层均匀度、助熔剂种类和数量均对其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硅酸锌定位结晶釉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玉銮 《佛山陶瓷》2009,19(11):11-13
本文主要介绍硅酸锌定位结晶釉的配方与机理,论述了定位结晶釉的生产工艺及其条件并分析了釉料颗粒、釉层厚度以及烧成速度对定位结晶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氧化锡对陶瓷色料釉呈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翟新岗 《佛山陶瓷》2006,16(9):17-20
通过在高温透明釉中添加氧化锡,研究了釉中不同氧化锡含量对各种陶瓷色料呈色的影响,并揭示了陶瓷色料在透明釉和乳浊釉中呈色的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在普通日用陶瓷釉中掺入远红外陶瓷粉,研究了远红外陶瓷粉对釉面质量(白度、光泽度、显微硬度)及远红外陶瓷釉辐射率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分散剂对远红外陶瓷粉在基釉中的分散情况及其对陶瓷釉显微结构的影响。制备出了符合国家日用瓷质量标准、且具有高的远红外辐射性能的远红外日用陶瓷釉。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锆英石的乳浊机理入手,结合试验结果,对影响锆英石釉乳浊性能的诸因素作了系统的概括。着重阐述了基釉的组成和釉烧制度两大因素的影响。在如何提高锆英石釉的乳浊度方面为广大陶瓷工作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和分析了景德镇传统低温黄釉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及社会文化对其的影响,得出传统低温黄釉技术与封建社会文化、制度等的关系;同时借助于科学仪器对其进行了化学成分、显微结构等分析研究。通过分析比较得出了历代低温黄釉制品胎、底釉、黄釉和白釉的化学组成变化规律,以及不同工艺方法对制品外观和显微结构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5.
羧甲基纤维素在陶瓷釉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羧甲基纤维素的性质及作用机理,并对羧甲基纤维素加入量对釉浆粘度之间的关系,温度对添加CMC釉浆粘度的影响以及CMC加入方法对釉浆性能的影响三个方面作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降低制备成本,有效利用工业废弃物,以赤泥作为氧化铁主要来源,在1120℃左右烧成,制备出了较为理想的低温红油滴釉。探讨了釉组成中ZnO、B2 O3、CaO、MgO、Fe2 O3、Al2 O3等氧化物含量对釉面光泽度、油滴形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低温油滴釉的形成主要基于釉的分相;B2 O3、ZnO的引入不仅可促使釉分相,并能降低釉的熔融温度增加基础相的透明度,从而得到光泽度良好的低温油滴釉;调整CaO、Al2 O3等的含量可以控制分相的产生及分相的结构;Fe2 O3会富集在油滴状的微相中;ZnO、MgO对油滴釉的颜色有较大影响,增加ZnO的含量则油滴釉由黑色变为棕红色,增加MgO的含量则油滴釉由棕色变为黑色。研究了釉层厚度对油滴形成的影响,釉层厚度为1~1.5 mm时形成的油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实验优选出呈色良好的釉里红色料、面釉、里釉的配方。分析了色料粒度、釉层厚度对釉里红呈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国内外乳浊釉的研究现状及我国釉料发展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乳浊釉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乳浊机理和常用乳浊剂,综述了一些陶瓷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并分别叙述了常用乳浊釉如锡釉、锆釉、钛釉等的特点、性能和各釉组分对乳浊效果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应用前景,最后指出了我国釉料技术今后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9.
建筑陶瓷全抛釉砖对透明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试验通过钾长石和钠长石用量的相对变化,设计了一组长石生料透明釉和一组钙生料透明釉配方,电炉中1220℃烧成。肉眼观察釉面效果,用500倍放大镜观测釉中的气孔(泡)情况。结果表明,随着釉中的钾、钠长石用量的变化,釉中显微气孔(泡)的数量与大小相应变化,对釉的透明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0.
《陶瓷》2017,(2)
在卫生陶瓷喷釉操作中,釉浆粘度和吸干时间对喷釉生产有重要影响。笔者研究了在羧甲基纤维素加入量不变的前提下,使用常规电解质来调控釉浆的吸干速度。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钠和烧碱对加快釉浆干燥速度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