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20种植物提取物对植物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法]以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桃树细菌性穿孔病菌[Xanthomonus campestrispv.pruni(Smith) Dye.]为供试菌,对20种植物提取液进行抑菌活性筛选;采用液-液萃取法初步分离石榴皮、五倍子的抑菌活性成分.[结果]石榴皮、五倍子对2种病原细菌抑制效果最好;石榴皮的抑菌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正丁醇萃取层,五倍子乙酸乙酯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成分较好.[结论]石榴皮对2种病原细菌的抑制活性最好,其正丁醇萃取物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采用活性追踪和化学分离相结合的方法对木荷树皮甲醇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进行分离,用石油醚、氯仿和正丁醇连续萃取,经生物活性测定,正丁醇萃取物的活性最大.木荷树皮正丁醇萃取物在2g/L质量浓度下,对小菜蛾3龄幼虫24、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91.30%和92.44%,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4570、0.4346 g/L;对菜青虫4龄幼虫,在1 g/L质量浓度下,24、48 h的拒食率分别为99.08%和96.44%,拒食中浓度(AFC50)分别为0.041 9、0.0557 g/L.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桠苦提取物的抑菌活性。方法:以95%乙醇为溶剂,分别利用超声波提取和回流提取方法获得三桠苦提取物,利用滤纸片扩散法,分析两种提取方法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菌活性差异,确定抑菌活性较好的提取方法。利用该方法提取三桠苦得到提取物,采用溶剂萃取法,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分别萃取三桠苦提取物,得到极性大小不同的萃取物,再次利用滤纸片扩散法,比较这些萃取物对四种菌的抑菌活性,确定三桠苦的抑菌活性部位,为三桠苦抑菌活性成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结果:回流提取法获得的样品抑菌活性优于超声提取法;石油醚、二氯甲烷萃取物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活性,乙酸乙酯萃取物抑菌活性较差、正丁醇萃取物无抑菌活性。结论:三桠苦提取物具有抑菌活性,其二氯甲烷萃取物是具有较强抑菌作用的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毛大丁草根不同极性萃取物中熊果苷含量,并以黑色素B16F10细胞为模型,研究毛大丁草根不同极性萃取物的美白活性与熊果苷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熊果苷主要存在于毛大丁草根正丁醇萃取物和水相萃取物中,以前者含量最高;氯仿萃取物和乙酸乙酯萃取物的美白活性与熊果苷含量无直接相关性,且毒性较大;正丁醇萃取物、水相萃取物的美白活性与熊果苷含量存在一定相关性,毒性较小,适合作为化妆品添加剂。  相似文献   

5.
马齿苋含有多糖、生物碱和黄酮等成分,其中多糖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马齿苋多糖具有改善记忆、抗癌、降血糖等多种活性。本文对马齿苋多糖的提取技术进行了综述,为马齿苋的进一步开发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以最小抑菌浓度为指标,采用二倍稀释法分别测试地肤子乙醇提取物中的石油醚相、乙酸乙酯相、正丁醇相和水相萃取物对4株细菌和5株植物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再对抑菌活性较强的萃取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二倍稀释法测试所分离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正丁醇相萃取物的抑菌活性最强,从中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其中化合物Ⅰ的抑菌活性较强,对大肠杆菌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浓度为31.3μg·mL-1,经1 HNMR、IR及高分辨质谱等鉴定化合物Ⅰ为齐墩果酸。齐墩果酸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是地肤子抑菌活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白花蛇舌草含有黄酮、多糖和蒽醌类成分,其中黄酮类类成分含量较高,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白花蛇舌草多糖具有抗癌、抗炎、抗氧化等多种活性。本文对白花蛇舌草黄酮的提取技术进行了综述,为白花蛇舌草的进一步开发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贺兰山紫蘑菇为材料,研究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和水提物对乳腺癌231细胞的抑制效果,通过乙醇浸提以及有机溶剂萃取等步骤得到各有机相后,采用MTT法筛选各相萃取物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贺兰山紫蘑菇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萃取物对乳腺癌231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石油醚萃取物效果最佳,在浓度为0.225 mg/m L时抑制率可达96.99%。而水相提取物对癌细胞抑制作用较弱。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杜仲叶不同溶剂萃取物对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的抑制作用及抗氧化能力。采用系统溶剂萃取法分离杜仲叶有效成分,分别评价了不同溶剂组分对DPPH·、羟基的清除效果及对ACE的抑制能力。不同溶剂萃取物活性成分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抗氧化研究表明,正丁醇提取物对DPPH·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为76.55%;二氯甲烷提取物对羟基清除作用最强,清除率为48.9%;乙酸乙酯提取物对ACE活性抑制率最高为30%。ACE抑制率与DPPH·、羟基清除率及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在研究抗氧化及ACE酶抑制剂时正丁醇萃取物、二氯甲烷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应被作为重点考察对象,黄酮、多酚、绿原酸、京尼平苷酸可能是抑制ACE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采用点滴法,测定了茜草乙醇提取物和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5种不同极性萃取物对枸杞蚜虫的触杀活性.结果表明:95%乙醇提取物对枸杞蚜虫有较高的触杀活性,而且随着提取物质量浓度的增大和处理时间的延长,枸杞蚜虫的校正死亡率都在升高.质量浓度为50.00 g/L时,48 h的校正死亡率达97.62%,LC50值2.633 g/L.5种萃取物对枸杞蚜虫杀虫活性的顺序为石油醚>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水,石油醚萃取物48 h的校正死亡率69.05%.  相似文献   

11.
霸草灵防除麦田阔叶杂草效果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试验表明:(1) 霸草灵杀草谱广,速效性好,2%霸草灵SC 300 ml/hm2处理对猪殃殃、婆婆纳、泽漆、繁缕等很敏感;十字花科的播娘蒿、荠菜株死亡率较低,但抑止生长作用较大;对野老鹳草则基本无效。(2) 在小麦4叶期喷2%霸草灵SC300~600 ml/hm2对小麦安全,对后茬也无影响。(3) 冬前在杂草2~4叶、基本出齐时喷2%霸草灵SC300 ml/hm2,对婆婆纳等的防效可达100%,对荠菜的株防效为44%左右,鲜重防效可达77%左右。  相似文献   

12.
在冬小麦返青期,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分别用不同剂量唑草酮及炔草酯桶混防除麦田发生呈上升趋势的恶性杂草猪殃殃及看麦娘,并对小麦的安全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唑草酮与炔草酯低剂量(24g/hm2+30g/hm2)处理对麦田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及看麦娘40d总体株数防效在85%以上,鲜重防效在90%以上,提高了除草效率,并对作物小麦安全,除草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不同除草剂对春季小麦田杂草的防除效果,2012年进行了田间药效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春季防除禾本科杂草时,可用5%唑啉.炔草酯EC 1200~1500 g/hm2(制剂用量,下同),或15%炔草酯WP 450~525 g/hm2,或69 g/L精唑禾草灵EW 1800 g/hm2;在春季防除猪殃殃时,可用200 g/L氯氟吡氧乙酸EC 900~1050 g/hm2。以上各药剂的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0g/L氯氟吡氧乙酸乳油750~1050mL/hm2能有效地防除小麦田一年生阔叶杂草。药后45d,对猪殃殃、荠菜、大巢菜、播娘蒿等的株防效可达91.5%~96.2%,鲜重防效95.9%~99.1%,对小麦安全性好,并且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5%苯磺·二甲·唑WP600~750g/hm2能有效地防除小麦田阔叶杂草。药后50d,对猪殃殃、荠菜、大巢菜、泥胡菜的株防效达96.9%~99.1%,鲜重防效达到99.3%~99.8%,对小麦安全,增产显著,小麦增产达15.91%~18.72%。  相似文献   

16.
对金盏银盘醇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进行萃取,测定各部分的酶抑制活性,并初步对金盏银盘酶抑制的动力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部位具有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其抑制成分在35~55℃具有较高的稳定性,最佳作用浓度为45μg/mL,且抑制作用迅速。  相似文献   

17.
以褐藻的主要成分甘露醇为底物,利用丙酮丁醇梭菌ATCC824发酵生产丁醇。采用Plackett-Burman(P-B)和Box-Behnken优化发酵条件。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时,考察牛肉膏、酵母浸粉、胰蛋白胨、乙酸铵、 KH2PO4、MgSO4?7H2O、FeSO4?7H2O、接种量、发酵温度、初始pH值这10个因素对丁醇产量影响,筛选出影响丁醇发酵的重要参数是发酵温度、初始pH值、乙酸铵浓度,利用Box-Behnken设计确定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7.3 ℃、初始pH值6.38、乙酸铵浓度2.82 g/L。数学模型分析预测最大丁醇产量为8.47 g/L。经实验验证表明,在优化条件下的丁醇产量平均值达到8.52±0.55 g/L。这说明利用统计学方法优化甘露醇的丁醇发酵条件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牛心朴子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张维库  白红进  田小卫  吴文君 《农药》2004,43(5):214-216
测定了牛心朴子石油醚提取物、乙酸乙酯提取物、甲醇提取物、生物碱、非生物碱5部分杀虫、抑菌、除草活性。结果表明,供试样品中尤以生物碱活性最高,浓度为5%时,生物碱对粘虫3龄幼虫没有明显的触杀和胃毒活性,但有强烈的拒食活性;浓度为500mg/L时,生物碱对烟草赤星病菌、小麦根腐病菌、马铃薯干腐病菌及玉米大斑病菌等8种病菌抑制活性最低也达到了85.6%;浓度为1mg/L时,生物碱对反枝苋主茎及主根生长抑制率分别达到了84.2%和85.4%。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在十二烷基聚葡糖苷C12G150/正丁醇/环己烷/H2O体系形成的油包水(W/O)微乳液中,脂肪酶Novozym100T催化正己酸和正丁醇的酯合成反应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反应初始速率V0随正己酸的初始浓度CHA0增大而增大;随正丁醇的初始浓度CROH0的增大而减小,后V0进入一"坪区"。这可能是形成酶-正丁醇络合物所致。C12G1.50、正丁醇的浓度及两者的总浓度对初始浓度的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1.65%氧苦·牛心朴子生物碱AS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荒漠野生有毒资源植物牛心朴子为原料,研究其生物活性物质—生物碱的中试提取工艺;以提取浓缩物为原药,进行了新农药的复配,筛选出1.65%氧苦·牛心朴子生物碱AS。并以此水剂的3种质量浓度为试药,分别在菜青虫和小菜蛾上进行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中试提取工艺可行,得到的原药具有杀虫活性,新配制的植物源生物农药对菜青虫和小菜蛾的防治效果很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