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一、前言物体表面受到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而形成污染或覆盖层,去除这些污染或覆盖层而使其恢复到原来表面状况的过程称为清洗。清洗是一门技术,是一个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清洗行业量大而广,无处不有,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切切相关。从另一意义讲清洗技术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日常  相似文献   

2.
<正>雕塑,是一门与人类生产活动紧密相关,同时又受各个时代宗教、哲学等社会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的艺术。中国的雕塑艺术,在原始社会就已产生,居住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先民们,为满足生活需求,也为美化生活,已经开始制作泥塑和陶塑了,这是有实证资料的:如在陕西华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墓葬中发掘出土的"陶制鹰鼎"(高36厘米,以鹰身为鼎体、以其尾部和两足为三个支点,器形饱满);如在湖北屈家岭文化、  相似文献   

3.
晋中之行,祆神楼早已读过不少资料也算是名副其实,意外的震撼非介休后土庙莫属。我万万没有想到竟有一组这样宏大神奇的建筑,其建筑装饰和琉璃工艺足以写进艺术史,建筑的精巧构思也在古建筑之中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4.
王家新 《江苏陶瓷》2012,45(1):76+78-76,78
中国古代哲学是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性格的集中体现。中国历史的长河曾出现过哲学思想百花齐放的时代,“先秦时代,礼崩乐坏,诸候异政.百家异说”讲的就是中国哲学的第一个高峰。秦汉时代的思想及文化呈现出“是其所是,非其所非”和“成一家之言”的繁荣状态,《汉志》备录的秦汉哲学家竟然多达189家。  相似文献   

5.
《散装水泥》2009,(4):64-68
知所为,知所以为。一位先哲曾说过这样的话。表面看,你的问题似乎有些“雷人”,然则折射出一种颇有意思的哲学思考,好比如人类直到今天,一刻也没有停止追寻的古老命题:“我是谁/从哪里来?”深入探讨现代散装水泥产业这个命题,散装水泥到底为何物?思来想去,竟然发现不知不觉间又回到了原来的站立点上,似乎被历史捉弄了一小把。  相似文献   

6.
芶文彬同志生于一九三四年四月重庆巴县迎龙乡一个勤劳的农民家庭。兄弟姐妹十二人,他行九。家境贫困。他边放牧边读书,断断续续地读了两年私垫。为了谋生,十三岁离开故乡来到重庆。一年里,当过童工,药房学徒,为生活所迫进庙当了几个月和尚,也曾沦为乞丐。好容易进了搪瓷厂(重庆搪瓷厂前身)。一九四九年十月三十日,重庆解放了。对芶文彬来说,是翻身了,新生了,完完全全  相似文献   

7.
艾丰 《中国橡胶》2003,19(24):6-7
今天一进会场看到会标我很有感想,会标的核心是四个字“民族品牌”,很好地理解这四个字很难。在当前的中国社会,对这四个字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和理解。1996年我做《经济日报》总编时,曾开过一个专栏———提高开放水平、振兴民族经济,引起国内外的很大反响。一部分很赞同,一部分很反对。国外反对很正常,有学者提出是“经济民族主义”;国内有些人认为是批评他们卖国。目前国内企业对此没有很清醒的认识,加入WTO后还有没有民族经济?持反对看法的人认为,一是现在很多产品是世界通用的;二是典型的民族企业越来越少,出现许多合资企业,也有不少国…  相似文献   

8.
孙丽  钟真  孟丹丹 《佛山陶瓷》2013,23(2):44-46
雕塑是雕与塑的结合,是反映生活的一门艺术。陶瓷雕塑作为其中的一个门类,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每一件雕塑艺术品所反映的不仅是其本身独特的艺术气质和魅力,更加体现的是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人民的社会生活和审美观念。因此,陶瓷雕塑也可以说是人类科学和艺术的结晶,物质与精神的产物。在陶瓷雕塑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无处不体现出与人类生活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陶瓷雕塑与宗教的关系,与神话传说的关系,与音乐、舞蹈和建筑艺术的关系,与绘画、书法的关系,与文学的关系,与哲学的关系,与民俗文化的关系等。总体而言,陶瓷雕塑来源于劳动生活,具有独特的民俗气质,是一种融合诸多审美元素的艺术创作,使人们在创作、欣赏与交流中体验生活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多山,是中国唯一没有平原的省份。这里聚居着49个民族,多样的民族文化生活造就了多彩的民间艺术。从新石器时代早期贵州境内的先民就已经开始制作陶器。20世纪70年代末,刘雍、范新林、董万里等艺术家深入贵州陶瓷产地进行艺术创作,把贵州的民间陶瓷和民族艺术有机结合,创作出一大批极富地域特色的作品。他们在中国美术馆等地举办的展览轰动艺术界,得到一致肯定,被称为"贵州现象"。之后,贵州陶瓷艺术长期沉寂。  相似文献   

10.
即便没有文字,畲族人依然有触摸自己族群历史的文化物证——畲族银器。每一件传统的畲族银器,都可以讲出一个凤凰的故事。苗人说自己是蝴蝶妈妈的子孙,畲族则坚信自己是凤凰的后代。两个民族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都为寻找土地而经历了漫长的颠沛流离。无独有偶,千百年来,他们都选择了用银器来镌刻自己民族的历史,用银饰来装点自己以及生活。  相似文献   

11.
一、前言物体表面受到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而形成污染或覆盖层,去除这些污染或覆盖层而使其恢复到原来表面状况的过程称为清洗。清洗是一门技术,是一个新兴的科学技术领域。清洗行业量大而广,无处不有,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各方面切切相关。从另一意义讲清洗技术的发展也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把清洗工作放到什么地位,有什么样的清洗手段,清洗的洁净程度如何?可以反映其文明程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二、清洗技术的研究对象清洗技术作为一门工程技术,它的研究对象应该包括两大领域: 1.污垢产生的原因及其形式,污垢与物  相似文献   

12.
现在用方块汉字命名的化学元素名称,在全世界,只有操汉语的人们使用,很有特色。早期化学元素的汉语名称很不统一,很混乱,而且不全是用一个汉字命名。例如汞的汉语名称就有汞、水银、水硠、铅精、神胶、姹女、玄水、子明、流珠、玄珠、太阴流珠、白虎脑、长生子、玄水龙膏、阳明子、河上姹女、天生、玄女、青龙、神水、太阳、赤汞、沙汞以及澒(读胡贡反)、元水等二十多种;砷(As)就有信石、(隹金)、鉮、等名称;氦(He)曾称为歇留谟;锌曾有精锜、白铅、鍟、(钅倭)等名称;铯(Cs)曾称为铜和鏭;“鈤”字曾用镭(Ra)和锗(Ge)的名称;钇(Y)曾称为镜和钛,而现今的钛(Ti)曾称为鐟和(钅赤);现今的镱(Yb)根本不是过去的钇(Y);磷曾称为光、磷、  相似文献   

13.
质量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环境。《质量无神》这本书展示了一个人性的、激情的和善于思考的克劳士比,他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醒美国企业家们:今后十余年,许多项目、产品及公司失败,决不是因为没有钱,而是因为没有质量。同时他说:质量问题正慢慢侵蚀着美国航天局的名声,并警告说,如果不做改革并返回到零缺陷时期上来.  相似文献   

14.
化学与现代生活密切相关,可以说,没有化学的发展就没有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现代的生活。现代社会中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化学在发挥重要的作用,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可以运用化学的知识来解决。例如:用一些化学试剂洗去油污;人类的健康与化学息息相关;化学反应铸就了这个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利用化学知识在食品中加入一些有毒物质,如"三鹿奶粉事件"就是不法厂商往奶粉中加入三聚氰胺充当蛋白质用以应付质检部门的检测,所以人们对化学的评价是有好有坏的。  相似文献   

15.
健康是人类最宝贵的社会财富,是人类生存发展的一个基本要素。没有健康就一事无成。因此,健康既属于个人,又属于社会。健康的体魄,对自己,对家族,对社会都是一种贡献,是提高生活水平和生活  相似文献   

16.
美学是从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出发,以艺术作为主要对象,研究美、丑、崇高等审美范畴和人的审美意识,美感经验,以及美的创造、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同时,美学是哲学的一个分支。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艺术,但不研究艺术中的具体表现问题,而是研究艺术中的哲学问题,因此被称为"美的艺术哲学"。一、陶瓷新彩装饰的含义新彩俗称"洋彩"。清代时期陶瓷彩绘釉上装饰  相似文献   

17.
壶艺的创新如能做到形、神、气三者融会贯通,方可称为佳。,需要有扎实的基本技能,丰富的生活积累,严格缜密的技巧。艺术要有决断,要朴素,要率真,,以达到形、神、气兼备,才能使作品气韵生动,显示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了,人类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的便利快捷的同时也在污染、破坏着周围的环境。环境危机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对的课题,本文就环境问题的哲学根源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当人类刚刚迈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 ,知识经济时代俏然向我们走来。知识经济以它独有的魅力正在改变我们的环境 ,我们的生活和我们的世界。知识经济使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经济文化生活都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 ,人类社会已经处在物资文明和精神文明同时迅猛增长、繁荣的新时代。1 知识经济的由来、特点及发展趋势七十年代以后 ,人们对未来经济提出了多种说法 ,美国国家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两个时代之间———美国在电子技术时代的任务》中提出我们面临一个“电子技术时代” ,美国社会学家丹尼·贝尔把它称为“后工业社会” ,1 982年美国未…  相似文献   

20.
张园 《农药》2020,59(2):I0005-I0005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种新的遗产类型,与其他遗产类型大不相同,其主要是体现人类长期的生产、生活,以及人类和大自然的和谐、平衡。农业文化的发展不仅给依赖大自然生存的人民提供了物质生活资料,还为科学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因此人们认为农业文化是形成中国民族个性和民族精神的基础;同时,农业文化遗产也寄托了人类对大自然的崇敬和蕴含了因地制宜的智慧、日夜劳作的辛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