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滹沱河流域的水资源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滹沱河流域以独特的自然地理位置和社会环境,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因流域地表水大量减少及地下水库年下降,必须对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与保护,要根据现有的生产水平,增加科技投入,减少对资源的压力,采取高效用水措施,提高防止水旱灾害的能力,促进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从而促进流域的可持 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黑龙江省水能资源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龙江省水能资源丰富,有很大发展空间,做为水利工作者,必须实现对水利观念的根本转变,必须由工程水利观念转主为资源水利观念,充分利用好黑龙江,牡丹江等流域已建水电站,并为进一步开发水能资源做好规划设计,促进按计划实施,开创水利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大兴安岭水能资源丰富 ,有很大发展潜力。水利工作者必须实现对水利观念的根本转变 ,必须由工程水利观念转变为资源水利观念 ,充分利用好呼玛河、额木尔河 ,那都里河等流域的水能开发 ,促进该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4.
面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供需形势,如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基本需求,实现喀什噶尔河流域水资源优化高效配置、可持续利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是当前流域水利管理的首要问题。本文概述了喀什噶尔河流域水利管理现状,分析了流域水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水利管理问题的建议,可为推进流域水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周琴  曹夏飞 《人民长江》2013,44(24):79-83
汉江在我国水资源配置及流域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中承担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也是我国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试点流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汉江流域在资源、环境等方面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以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为抓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必然选择。分析了汉江流域面临的新形势及实现水利现代化具备的客观条件,归纳并提出了汉江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主要内容,以及相关保障措施,以期为流域水利现代化建设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6.
黑河流域综合治理3a,工程建设任务即将完成,加强水利管理将成为落实流域治理任务,实现分水目标的关键。加强水利管理则必须深化水利管理改革,只有建立权威高效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系,理顺管理体制,完善运行机制,才能促进黑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水资源以流域为单元进行管理是社会、经济、环境和资源综合发展的要求,在综合分析了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支持系统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流域水资源管理改革的对策:吸收先进的思想理论,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机构;注重流域规划的系统性;建立信息支持系统;完善评价体系;引入市场机制。  相似文献   

8.
李鹏德 《陕西水利》2011,(6):122-123
依据水文站点及流域水文资料,对清水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规律、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清水河流域自上世纪70年代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90年代以后急剧减少。为改善清水河地表水资源减少的趋势,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降雨量、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量,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如何按照资源水利的要求,加强流域机构职能建设,谈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1 从资源水利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出发,加强流域机构的规划职能建设  相似文献   

10.
吕哲敏  刘恒伟 《海河水利》2023,(10):114-117+121
现阶段,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不仅促进新型信息化技术与水利行业加速融合,而且推进智慧水利成为新阶段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显著标志。智慧水利建设以数字孪生流域为核心,为强化流域治理管理、实现流域“四个统一”提供强大技术支撑。数字孪生海河建设可以提高“2+N”水利业务应用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其共建共享管理体系将提高流域治理管理的精准化水平和服务效能,并且通过提高水旱灾害防御能力、水资源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水生态环境的监督治理等过程来保障流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数字孪生海河建设将驱动流域治理管理进入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1.
流域水利管理组织系统的现代化是流域水利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其中组织体系的现代化和水利工作者的现代化是其核心,本文在分析目前流域水利管理组织体系和水利工作者现状的基础上,对其现代化内涵作了分析,并对未来21世纪的现代化流域水利管理组织体制的建立和水利工作者的现代化发展思路作了有益的探讨和展望。  相似文献   

12.
党连文 《中国水利》2006,(24):77-79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起步年。按照水利部工作部署,松辽委认真履行流域管理职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在流域管理中努力实践部党组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积极探索采用综合管理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科学确定和优化配置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洪水防御能力.注重处理好江河资源开发与河流基本功能保护的关系。通过促进流域水利可持续发展,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13.
康福贵 《人民长江》2003,34(5):51-52
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科学管理和利用洪水资源尤为重要,应建立兼顾流域生态环境、洪水资源利用、能够保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流域洪水管理体系. 海河流域地处我国政治文化中心,是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区.这一地区的水资源紧缺问题日益突出,值得深入专门研究.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由工程水利、资源水利、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转变的思想提出,洪水管理问题已经纳入到水资源管理的范畴.针对海河流域的具体情况,对洪水管理问题进行一些探讨,不足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4.
水利通信网是数字孪生海河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水利通信基础设施是数字孪生海河建设的关键环节和基础。通过回顾海河流域水利通信网的建设与发展历程,明确微波通信、卫星通信、语音交换、工程视频和租用公网等通信技术手段在流域通信网中的重要作用,结合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和流域高质量发展对通信网的需求,分析流域水利通信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探讨未来水利通信网的建设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认为21世纪初叶的现代水利,将会发展成为包容六方面内容的整合水利或水务事业,即资源水利,工程水利,环境(生态)水利,经济(管理)水利,数字(信息)水利,流域整合管理。  相似文献   

16.
《人民珠江》2007,(3):F0002-F0002
2007年4月9~10日,首届珠江水利信息化建设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召开。本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和2006年全国水利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交流、深化合作、资源共享”为主题,分析当前珠江流域水利信息化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交流水利信息化建设成果和经验,探讨流域信息资源共享机制,深化合作,共同促进流域水利信息化建设向前发展。来自国家防办、水利部信息办、信息中心、七大流域机构以及珠江流域片各省(自治区)相关单位、部门的领导、专家、技术骨干近100人参加会议。会上,珠江委党组书记、主任岳中明…  相似文献   

17.
对当前太湖流域综合治理和管理面临的形势进行了分析,针对流域洪涝灾害特点和水资源状况,结合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及流域管理现状,分析了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大型浅水湖泊及河网受损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流域水文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及风险决策、流域水利现代化与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太湖流域水利科研的核心需求以及需要重点突破的关键环节。其中,基于用水总量控制的平原河网地区水资源调度与管理技术、大型浅水湖泊及河网受损水生态修复及综合治理工程技术、流域水文水资源的演变规律及风险决策技术、流域水利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是太湖流域水利科研创新的主要需求。  相似文献   

18.
从山东省淮河流域面临的防洪形势入手,分析了流域工程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流域构筑防洪体系的必要性,结合山东省水利事业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的转变,对面向21世纪的山东省淮河流域防洪体系建设,提出了粗浅的认识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滦河是我省东部地区的一条主要河流,30年来,各级政府在流域内加大水利投入,大大提高了防洪减灾能力和城乡供水能力,管理工作逐步深化,实现了由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的转变,由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20.
受人口不断增长、全球气候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等影响,澜湄区域面临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洪旱灾害频发等挑战,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六国政府亟需建立一个完整的、适应流域水资源特点的水利标准体系来引领与支撑。文章对澜湄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及自然灾害特征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阐明了流域地形地貌及气候、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水能资源与自然灾害特征等;对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构建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澜湄流域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框架构建实施建议,为促进新时期澜湄区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