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泵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的抗离析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减少泵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在振捣过程中轻骨料的上浮现象,使用5种不同轻骨料,选择了拌和物密度、粗骨料质量以及抗压强度3种评价拌合物抗振捣分离性指标,系统研究了轻骨料体积含量、振捣时间、轻骨料特性(包括外形、表面光滑度、吸水率)和矿物掺和料以及外加剂对低水胶比的泵送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抗离析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高强次轻混凝土匀质性设计方法,探讨了粗集料最大粒径、混凝土黏度、粗集料与水泥砂浆密度差等主要因素对高强次轻混凝土匀质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粗集料运动速度与粗集料的最大粒径成正比,而与拌合物黏度、水泥浆体与粗集料密度差成反比,粗集料形状也会影响混凝土的匀质性。碎石形轻集料体积取代率为50%时,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好。减小配制混凝土的粗集料最大粒径,会使配制的混凝土流动性降低,匀质性变好。当粗集料粒径为16~20 mm、粉煤灰掺量为20%、矿粉掺量为10%、硅灰掺量为5%时,能制得轻集料陶粒质量分层度δ114%、碎石质量分层度δ214%、浆体密度分层度δ34%,匀质性、和易性都良好,不分层离析的高强次轻混凝土。  相似文献   

3.
徐长伟  张阳  杨梦卉  高杰 《混凝土》2012,(9):77-79,82
通过在轻骨料混凝土中加入矿物掺合料,测试其抗压强度、坍落度、扩展度及分层度,研究不同种类矿物掺合料单掺、复掺时,掺合料掺量对轻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均质性的影响,分析矿物掺合料对轻骨料混凝土抗离析性能的改善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单掺时,在30%掺量范围内,随着矿渣粉掺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增强,拌合物流动性变好,早期和后期强度增加;在20%掺量范围内,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轻骨料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变好,泌水减小,拌合物均质性变好;当粉煤灰和矿渣粉掺量均为10%时,复合掺加矿渣粉和粉煤灰对配制大流动性高强轻骨料混凝土效果理想,抗离析性优异.  相似文献   

4.
施工现场的混凝土振捣效果控制对工程质量十分重要,目前对振捣效果的评价主要集中于振捣对粗骨料的影响上,大部分研究所采用的硬化混凝土切片、湿筛以及图形处理方法存在原状结构破坏与评价滞后等问题,不符合实时振捣工艺需求。混凝土电阻率对骨料运动具有较高敏感度,并具备实时反馈、无损可靠等优点。因此,采用电阻率法分析试模内混凝土振捣过程离析情况,对比分析了试模不同部位电阻率数据与粗骨料含量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二者变化趋势高度一致,并基于电阻率数据得到了可以区分拌合物流动性的平均离析参数,拌合物的平均离析参数数值越高,振捣过程中的离析程度也越强;基于多孔介质导电率模型与实测电阻率,计算所得混凝土粗骨料孔隙率之比与实测数据误差小于5.96%,证明采用电阻率法可准确预测混凝土振动过程中不同位置时点的粗骨料孔隙率比,进而评价振动骨料分布均匀性,为现场无损评价振捣效果提供了新方法。  相似文献   

5.
主要研究轻集料粒径、粒型、吸水率、预湿处理等对大流动度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陶粒最大粒径的减小,流动性逐渐降低,但抗离析性能逐渐增强;对于大流动度轻集料混凝土,以普通型陶粒配制的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更容易保证匀质性;对于吸水率大的陶粒,可通过延长预湿处理时间来减小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的离析度,减少坍落度经时损失;对于吸水率小的陶粒,可不经预湿处理即可达到较高的流动性。  相似文献   

6.
采用混凝土拌合物质量分层度、轻集料质量分层度、泌水度以及坍落度和扩展度5项指标来综合评价轻集料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和稳定性,试验研究了胶凝材料用量、砂率、矿物掺合料和引气剂对大流动性的高强轻集料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凝材料用量、砂率和引气剂掺量存在一个最优值,此时轻集料混凝土的流动性最大且稳定性好;粉煤灰和矿渣掺人能较大程度地提高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能,复合双掺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7.
免振捣混凝土拌合物的特点是具有高流动性且无离析,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可不振捣而自行填充到各个部位。流变性能良好的免振捣混凝土拌合物,应当有两个要素:①较小的骨料体积含量。②足够粘度的砂浆。其中粗骨料含量少的拌合物对流动堵塞有较高的抵抗力,但粗骨料含量过小的混凝土会使弹性模量下降,进而产生较大的收缩。有关资料表明,免振捣混凝土的粗骨料用量为0.5~0.55kg/m3时则上述矛盾可以解决。足够粘度的砂浆有足够携带粗骨料的能力,可大大约束由颗粒碰撞而引起的颗粒变位,可有效的抑制流动堵塞,提高砂浆粘聚性的措施为增加胶…  相似文献   

8.
考虑轻骨料吸水的影响,结合普通自密实混凝土固定砂石体积法与全计算法配制了密度小于1950 kg/m3的SCLC70混凝土.通过Ⅴ型漏斗、流动扩展度、L槽、U型槽、筛分、柱分层及表面沉降试验对SCLC70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形性、填充性和抗离析性进行了评价;同时分析了自密实轻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  相似文献   

9.
低强度等级的泵送混凝土由于胶凝材料用量较少,混凝土容易产生泌水和离析,粗集料沉降也较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和泵送施工性能。针对这一现象,作者对采石场进站的单粒级集料进行三级配或两级配处理,较好地解决了粗集料级配较差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使粗集料的空隙率降至43%以下,有效地减小了混凝土的泌水和离析,混凝土拌合物的性能有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0.
以膨胀聚乙烯(EPS)颗粒为轻骨料,以水泥为胶结材料,通过添加粉煤灰和表面改性聚合物等来提高混凝土浆体结构稳定性与均匀性,配制出具有良好物理力学性能的EPS轻骨料混凝土材料,解决了EPS骨料颗粒在混凝土拌合物中分层离析、界面粘结弱、密度与强度低等问题,并分析了水灰比、粉煤灰掺量等对拌合物流动性、混凝土强度等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复合骨料和高强复合骨料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合骨料系混凝土中的普通骨料被轻骨料取代而成。试验采用三种轻骨料:圆球型和碎石型高强页岩陶粒以及一种陶砂,通过复合骨料中轻骨料取代量对基准高强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影响的试验研究,确定复合骨料中轻骨料最佳取代量,结果表明,在与基准混凝土保持相同配合比的条件下,复合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能达70MPa以上,与基准高强混凝土强度相当或略高。  相似文献   

12.
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早期自收缩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自收缩特性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高强混凝土的收缩主要是自收缩;水泥用量在一定范围内显著影响混凝土的自收缩;轻集料混凝土的自收缩有明显不同于普通混凝土之处.其早期自收缩比普通混凝土低.而后期自收缩高于普通混凝土,高强普通混凝土的自收缩在28d以后逐渐趋于稳定.而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自收缩在28d以后仍有比较明显地增加。研究发现.通过调整轻集料体积率,掺加适量粉煤灰,提高轻集料的预饱水程度能有效减小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自收缩。  相似文献   

13.
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组成与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詹镇峰  张传镁  刘启华 《混凝土》2005,(2):32-35,42
本文选用三种高强陶粒为粗骨料,在不同水胶比和掺合料下,通过进行系统地配制试验,探讨陶粒混凝土性能与组成的关系。结果表明:陶粒混凝土强度与胶水比在一定的胶水比范围内存在着线性关系,但范围随陶粒种类不同而不同,陶粒的特性(密度、粒型等)是影响混凝土性能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作为建筑垃圾主要组成之一的废弃混凝土,可以通过回收处理变为再生混凝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而再次应用到建筑工程中。通过扫描电子显微技术,对破碎后的骨料表面的微观状态进行了观察分析,得到了再生骨料表观特征以及微裂缝分布情况。同时依照JGJ 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对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基本性能测试,并与天然粗骨料的基本性能进行对比。通过实验,得出了再生粗骨料具有表观密度小、吸水率与含水率高、压碎指标值较高、针片状含量小的特点。还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为制备再生混凝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ffects of aggregate properties such as strength, porosity, water absorption, bulk density and specific gravity on the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lightweight fly ash aggregate concrete (LWAC). The influence of properties of four aggregates (sintered lightweight fly ash aggregates, cold-bonded lightweight fly ash aggregate and normalweight aggregate) on mechanical and durability properties of concrete is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revealed that durable high-strength air-entrained lightweight concretes could be produced using sintered or cold-bonded lightweight fly ash aggregates, having comparable performance with the normalweight concretes. The use of lightweight aggregates (LWA) instead of normalweight aggregates in concrete production decreased the strength and stiffness due to the higher porosity and lower strength of the aggregate included in the concrete. However, permeability of sintered fly ash aggregate lightweight concretes was comparable and slightly lower than normalweight concrete whereas permeability of cold-bonded fly ash lightweight concrete was greater than the others. All concretes had a durability factor greater than 85, which met the requirements by showing quite perfect resistance to freeze–thaw.  相似文献   

16.
This experimental work discusses the relevance of natural coarse aggregates of different geological sources in the permeability of structural concrete. Good quality granite, basalt, calcareous and marble natural coarse aggregates, obtained from different quarries, were used to produce structural concrete of strength class C30/37. Concretes were produced with constant volume proportions, workability, mixing and curing conditions using different sizes of each aggregate type. Aggregates were mixed in concrete in both dry and water saturated states. Concrete durability parameters, such as capillary water absorption and air permeability, measured at 28 days, were found to be affected by coarse aggregate size and its water content rather than aggregate mineralogy, a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7.
通过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试验,研究再生粗骨料材料性质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水灰比、单方用水量和砂率等参数的影响;通过对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建立了考虑再生骨料取代率影响的水胶比计算公式,考虑再生骨料吸水率和取代率影响的再生混凝土单方用水量计算公式,以及考虑再生骨料空隙率、取代率和表观密度影响的再生混凝土砂率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再生骨料取代率、空隙率和吸水率对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参数的影响较大;所得公式形式简单,反映了再生粗骨料的特点,提高了再生骨料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精度,为再生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8.
采用合理的技术措施回收拆除混凝土 ,再生出性能良好的混凝土集料 (简称再生集料 ) ,可用于生产新混凝土。结果表明 ,与天然集料相比 ,再生集料密度较低 ,吸水率较高。采用再生粗集料配制混凝土时 ,强度和抗冻性均良好 ,但收缩较大。而再生细集料则对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普通混凝土浆体富余系数大的问题,采用抛填骨科工艺制备了粗骨科抛填量0~25%的抛填骨料混凝土.通过测试混凝土7d,28 d的抗压强度,发现采用抛填集料工艺制备的混凝土可以提高混凝土抗压强度.对比混凝土横截面发现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抛填骨科的集料体积分数大、水泥和水的用量小.通过对普通混凝土和抛填骨料混凝土进行成本分析,结果显示抛填骨科工艺能够显著降低其成本与环境负荷.且该工艺与常规工艺变化不大,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