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针对20CrMnTi、20CrMnMo、22CrNi2MoNb及22CrMoH四种渗碳齿轮钢进行热处理畸变试验,试验采用C型缺口试样,通过热处理前后缺口尺寸的变化、试样的硬化层及心部硬度的检验结果,对比分析了四种材料在相同渗碳淬火热处理工艺下的畸变特点。  相似文献   

2.
冶金部钢铁物理测试情报网于1981年11月成立,至今已经5年了。二十多年前,由冶金部的一些钢厂发起举办了第一届物理检验经验交流会。以后,物理检测的专业内容逐步扩大,现在已设有金相、热处理、电子光学、X射线衍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试样加工七个专业组。参加活动的单位在逐步增加。从钢铁冶金系统横向发展到各行业系统,其中包括生产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近100个单位;从自发的民办发展成为冶金部正式批准的专业情报网组织。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碳钢SAE1055发蓝断口无法折断的现象,本文采用对比试验进行发蓝断口试样热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采用900℃淬火,保温2 h、5%盐水冷却和600℃回火,保温2 h、5%盐水冷处理的试样,组织全转变成回火索氏体,试样断口形貌为纤维断口,满足发蓝断口检验要求。  相似文献   

4.
AP1000核电工程焊接材料入厂验收时需要进行材料成分和力学性能等复验。由于核电焊材种类多,试样制备工艺复杂,检验技术要求高,极易造成检验结果不合格,从而影响到对焊材质量的正确评价和验收。本文介绍了AP1000核电工程焊材的复验要求和各类试样的制作方法及工艺要点,明确了检验项目执行标准和应采取的检验试验方法,为同类工程的焊接材料验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耐磨、耐蚀、耐热钢铁合金铸件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的要求,提出其热处理工艺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点。通过构建具体耐磨、耐蚀、耐热钢铁合金铸件热处理工艺设计框架,应用试验设计方法对工艺设计系统中尚不明确的试验因素权重和尚不能定量把握的试验因素水平进行分析和考察,从而制定出正确合理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6.
从钢铁材料的离线热处理、钢铁材料的在线热处理、有色金属的离线热处理几个方面介绍东北大学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RAL)所完成的金属材料先进热处理装备、工艺和产品研发方面的创新性工作。旨在实现钢铁及有色金属热处理的绿色制造,提高国产化装备技术水平,促进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我厂生产的55SiMnMo中空六角钢和45号优质碳素钢做试验,采用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进行淬火、正火,寻找出它们的最佳热处理工艺。经初步试验,试样热处理的加热保温时间是可以缩短的,并且能达到节能和缩短检验周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材料组织分析法以及力学性能测试对不同热处理后V150钻杆材料的组织与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可提高V150钻杆材料的抗氢致开裂(HIC)性能;经900℃×90 min+水淬+735℃×120 min+空冷热处理的试样比经过其他热处理及不进行热处理的试样具有更加优异的综合性能。随氢致开裂试验时间延长,V150钻杆材料的抗HIC性能减弱,主要腐蚀产物为Fe和Mn的硫化物。带状组织及夹杂是导致材料发生氢致开裂的主要原因,Cu,Ni等元素可以提高材料的抗HIC性能。  相似文献   

9.
《物理测试》2009,(1):26-26
全国冶金物理测试信息网金相热处理、物理性能、力学试样加工、电子光学技术委员会学术研讨会暨工作会议于2008年11月12日在贵阳召开。  相似文献   

10.
张磊  王淑敏  曹航 《物理测试》2019,37(1):58-61
主要介绍钢材检验中必不可少的夏比V型冲击试验,从试样装置、试样条件、试样样品、试验要点等方面对澳洲标准AS 1544.2-2003进行了详细地解读,并将现行的国家标准GB/T 229-2007、澳洲标准AS 1544.2-2003中相同和不同之处做了对比探讨,以深刻了解和认知澳洲针对材料进口的检测要求,从而增加出口检验合格率。  相似文献   

11.
2017年1月6日,南钢大气腐蚀试验站正式投入使用。该大气腐蚀试验站按照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标准建设,拥有独立试样架60余个、自动气象站1个,最大能够同时承接4000片试样的挂片试验。南钢大气腐蚀试验站依托北京科技大学,按照国家材料环境腐蚀平台的标准建设,主要承担钢铁产品及材料大气环境腐蚀试验、环境因素及材料大气环境腐蚀检测、腐蚀试验标准化的实施与示范等任务。  相似文献   

12.
塑料材料在进厂检验时,根据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塑料做相应的标准式样,然后按照标准进行用户和供货厂家双方协议要求的项目试验。热塑性塑料做哑铃试样、长条试样和圆片试样,进行拉伸强度、弯曲强度、缺口冲击强度、体积电阻率、表面电阻率、介电强度、介质损耗角正切和热变形温度等试验;热固性塑料做长条试样、圆片试样和绝缘电阻试样,进行弯曲强度,冲击强度,介电强度、介质损耗角正切、绝缘电阻和热变形温度等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和塑料材料技术指标判断材料是否符合要求。然而,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塑料制件外协加工愈来愈多,对外…  相似文献   

13.
热处理对镍基合金碳化钨硬面涂层疲劳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林晨 《金属热处理》2006,31(2):37-40
为了提高真空熔覆Ni基合金-WC复合涂层的基体硬度和强度,对涂层后的材料进行正火或调质处理,并比较了热处理前后涂层的基体硬度以及涂层的硬度分布。通过旋转弯曲疲劳试验,比较涂层试样与未涂层试样在正火或调质处理后的疲劳强度。试验结果表明,热处理能够提高涂层基体的硬度;经过正火或调质处理后的涂层试样,在高周疲劳时,它们的疲劳强度基本相同;在低周疲劳时,调质涂层试样的疲劳强度比正火涂层试样的大。  相似文献   

14.
《铸造》2019,(5)
工程建筑用框架形结构铸钢节点是一种需要承受压力、震动、扭曲等交变载荷的零件,虽然结构不复杂,但部件质量要求高。根据产品的运行工况状态、物理性能指标要求、疲劳试验检验要求,结合产品的结构特点,进行工艺分析,识别易产生的铸造缺陷。通过采取合适的浇注系统、冒口、冷铁等工艺措施,铸造出组织致密且实物本体试样力学性能符合材质标准要求的产品。  相似文献   

15.
针对60Si2MnA热轧圆钢在进行力学性能检验中塑性指标未能达到标准要求的问题,通过使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观察分析手段,对热处理后的拉伸试样断口进行形貌检查分析;对热轧状态试样分别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和低倍组织、非金属夹杂物及显微组织的检测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热轧圆钢心部存在白点缺陷,是造成弹簧钢棒力学性能不合格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在钢的机械性能常规检验中,常常发生机械性能指标σ_(b)、σ_(0·2)、δ、φ等均能达到标准要求,唯有冲击值(α_k)比标准要求略低9.8 J/cm~2左右,致使全部机械性能复验。必须重新取样、加工、热处理和机械性能试验,既浪费人力、物力、又延长了试验周期。长期的实验室实践告诉我们,上述问题的发生,大都并非材料本身的问题,而是与我们对GB229-63金属常温冲击韧性试验法中规定的三个主要试验条件(试验室室温、试样槽口处横断面积和试验机能量)的正确  相似文献   

17.
《电焊机》2015,(10)
通过对用于中、低温压力容器的碳锰硅钢材料的质证分析,根据相关材料规范、相应产品的技术条件分析和文献资料设计了多组热处理试验,并对试验试样进行微观组织结构及金相分析和力学性能的检测,研究不同焊后热处理温度对SA738GR.A钢工艺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对其力学性能和微观组织影响较小。根据试验结果及实际产品焊接接头试样检测结果确定了封头最佳热处理工艺方案为:热成型920℃×1 min/mm空冷+正火920℃×1.5 min/mm水淬+回火650℃×2 min/mm空冷+PWHT 550℃×6 h炉冷。使用此规范制造了18件封头,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用不同工艺热处理的钢结硬质合金GJW50进行热循环试验,研究了热处理工艺对该材料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淬火回火后的材料其硬度较退火后有较大提高;不同的淬火回火工艺影响材料的热疲劳抗力和在热循环中的硬度变化趋势;热处理工艺对裂纹在试样缺口处的形态及裂纹的传播方式无影响。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不同冶炼炉次,采用不同预备热处理方法,设计不同厚度的12Cr2Ni4钢锻件的C形畸变试样,进行渗碳淬火工艺过程的变形量试验,并进行渗碳层组织的检验分析。尽管有冶炼炉次、预备热处理方法的影响,但试样厚度由15 mm增加到18 mm,变形量都对应增大12%~13%;预备热处理方法和成分偏析的共同作用,可以使畸变量相差40%以上;而渗碳层的组织差别不大。结论:增加畸变试样的厚度,则畸变量增大;畸变量同渗碳层组织的关联度不大。本试验的结论对于提高渗碳淬火畸变试验的准确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TC18钛合金在热变形过程中的组织不均匀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了Ti-5Al-5Mo-5V-1Fe-1Cr合金在等温压缩过程中出现的组织不均匀现象。首先使用真空自耗炉制备出合金铸锭,而后进行热加工和热处理,使用热处理后的材料车削成圆柱形试样进行等温压缩试验,试样端面没有进行打磨、抛光处理,结果出现了严重的组织不均匀,在试样内部发现了轴对称分布的局部大变形区,这将增加材料受力时起裂的几率。并就该组织现象展开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