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难消化糊精是抗消化、低热量的膳食纤维食品,具有降低血糖血脂、防止血糖升高、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体内益生菌增殖和预防疾病等生理功能,2012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普通食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越来越注重食品保健功能,难消化糊精的市场前景极其广阔。作者对难消化糊精的理化和结构特性、研究进展、生理功效、应用领域和产品市场概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促进难消化糊精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难消化糊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难消化糊精是抗消化、低热量的膳食纤维食品,具有降低血糖血脂、防止血糖升高、改善肠胃功能、促进体内益生菌增殖和预防疾病等生理功能,2012年被卫生部批准为普通食品。随着人们生活品质提高,越来越注重食品保健功能,难消化糊精的市场前景极其广阔。作者对难消化糊精的理化和结构特性、研究进展、生理功效、应用领域和产品市场概况进行总结分析,以期能促进难消化糊精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膳食纤维抑制膳后血糖升高的机理探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麦麸水不溶性膳食纤维,难消化糊精,麦麸水溶性膳食纤维,羧甲基纤维素,瓜尔豆胶和黄原胶进行了模拟试验,探讨了膳食纤维抑制膳后血糖升高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膳食纤维至少通过以下三种方式减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膳后血糖升高,一增加肠液粘度,阻碍葡萄糖的扩散;二束缚葡萄糖,降低肠液中葡萄糖的有效浓度,三影响α-淀粉酶对淀粉的降解作用,延长酶解时间,降低肠液中葡萄糖的释放速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难消化淀粉的特点、功能、分类及制备方法作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难消化淀粉的制备方法。与膳食纤维相比 ,难消化淀粉对人体有其特有的生理功能 ,所以如何提高难消化淀粉的产率是现阶段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难消化淀粉的生理功能及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难消化淀粉的特点、功能、分类及制备方法作了综述。重点介绍了难消化淀粉的制备方法。与膳食纤维相比,难消化淀粉对人体有其特有的生理功能,所以如何提高难消化淀粉的产率是现阶段一个很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高纯度难消化糊精的制备工艺及其特性。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经过高温酸解得到焦糊精,再酶解、浓缩,采用酒精沉淀的方法得到难消化糊精后用酒精洗去葡萄糖,制备高纯度难消化糊精。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加酸量为12%,焦糊化温度为180℃,焦糊化时间为0.5h,酒精洗涤次数为6次,此时高纯度难消化糊精得率可达40.32%,纯度可达95.30%。并测定了高纯度难消化糊精的分子量分布和热特性分析,重均分子量为8607u,热稳定性高。本文为其在各类食品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难消化糊精及其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难消化糊精的性状、结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以及使用安全性;阐述了难消化糊精的生理功效及其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介绍难消化糊精的性状、结构、生产工艺、质量标准以及使用安全性;阐述难消化糊精的生理功效及其在食品领域中应用。  相似文献   

9.
抗性糊精是可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低卡路里、耐酸性、耐高温、低分子量等理化特性,以及它可用于降低血糖水平、排便功能和其他优异性能,广泛用于食品和保健产品当中。抗性糊精作为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也应用于饮料和酸奶饮品中。本文介绍抗糊精的研究现状和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0.
抗性糊精是一种水溶性膳食纤维,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膳食纤维。目前,抗性糊精的制备方法主要有酸热法和微波辅助酶法,酸热法是主要工业制备方法。研究显示,动物或人体摄食抗性糊精,可抑制血糖浓度升高;降低血脂;调节益生菌群;减肥功效;增强微量元素的吸收等。优良的生理功效使抗性糊精在饮料、糖果/巧克力、乳品、焙烤/营养棒、肉制品等食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抗性糊精作为一种具有益生元性质的新型膳食纤维,其对机体功能特性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但其在机体中发挥功能特性的作用机理研究较少。本文综述了抗性糊精的理化特性、制备方法、功能特性及在食品中应用,并对抗性糊精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复合纤维素酶法制备玉米水溶性膳食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皮水不溶性膳食纤维为原料,对复合纤维素酶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SDF)进行了研究。采用六偏磷酸钠及高温蒸煮等处理方法强化酶解过程以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结果表明,高温蒸煮有助于提高玉米皮水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条件为121℃,3 h。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L9(34)正交实验对复合纤维素酶法制备水溶性膳食纤维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玉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较佳提取条件为:复合纤维素酶的添加量2%,底物浓度40 g/L,酶解温度55℃,pH4.0,酶解11 h。在此条件下,玉米SDF得率达到10.37%。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提高,水溶性膳食纤维因其良好的加工性能和优异的功能特性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该文总结了化学法、物理法、酶解法、发酵法、联合法等5种水溶性膳食纤维提取方法的优缺点,对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功能特性和在食品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梳理和总结,为后续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开发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小麦膳食纤维分为不溶性膳食纤维和可溶性膳食纤维两类,在面制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应用粉质拉伸仪研究了不溶性和可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粉流变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团面筋具有恶化作用;可溶性小麦膳食纤维对面团面筋具有改良作用,可根据制作面食品的种类来决定添加小麦膳食纤维的种类和添加量。  相似文献   

14.
膳食纤维是一种植物成分,在消化过程中胃中的酶不能将其分解,是人类所需的第七大营养素。膳食纤维按其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膳食纤维两大类,而且不同溶解性膳食纤维功能特性方面有很大差异,一般可溶性膳食纤维形成溶胶或凝胶,有很强的吸附性和清除能力,一般研究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对胆酸、胆固醇及有害物质的吸附性能,以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不溶性膳食纤维主要研究粒径、温度等因素,对膳食纤维的膨胀力、持水力、吸油力和结合水力的影响。可溶性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制备工艺方法存在差异,得率因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持水力、溶胀率等理化特性也差异很大。本文还介绍了国内外将多种不同类型和来源的膳食纤维添加在肉制品(香肠、火腿、重组肉制品、凝胶肉制品、汉堡等)中的应用研究进展。目前对于不同溶解性膳食纤维的性质还没有确切科学的结论。如果能将不同膳食纤维本身的性质研究透彻,确定什么理化特性或结构特征赋予了膳食纤维在不同功能食品中的各种功能特性,将使商业与研究如何选择和制备合适品种的膳食纤维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高温高压、蒸煮、超声三种手段分别对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进行物理改性,以探究不同物理改性对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化学基团无明显变化,表面出现裂痕,结构疏松多孔,有团聚现象,热稳定性上升,持水力、水膨胀力、持油力、结合脂肪能力均得到提高,其中经超声处理后四种能力提高最为显著(P<0.05),分别提高101.82%,36.67%,63.86%,33.08%;通过测定处理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总抗氧化能力,发现经超声处理后的水溶性膳食纤维总抗氧化能力较强(P<0.05)。综上所述,三种物理改性手段均对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的理化性质及结构特性具有一定影响,其中经超声处理后的小米水溶性膳食纤维理化性质改善较明显。  相似文献   

16.
研究菌质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鼠肠蠕动与吸收的影响,为其在食品工业和医药保健领域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取75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和3个受试组,分别灌胃生理盐水、50 mg/kg·BW的酚酞溶液、2.5g/kg·BW的水溶性膳食纤维、5g/kg·BW的水溶性膳食纤维、15g/kg·BW的水溶性膳食纤维。试验时间共13d,每天记录小鼠体重,小鼠小肠吸收试验和蠕动试验分别测定计算血清中木糖浓度、碳末推进率。结果表明:1菌质水溶性膳食纤维具有一定的抑制小鼠体重的作用(P0.05),且抑制小鼠体重与菌质水溶性膳食纤维剂量呈正相关(P0.05);2中剂量的菌质水溶性膳食纤维组小鼠小肠吸收功能的影响达显著水平(P0.05);3菌质水溶性膳食纤维能促进小鼠小肠蠕动(高、中剂量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低剂量达到显著水平,P0.05),且小鼠小肠蠕动与菌质剂量呈正相关性(高剂量与低剂量的菌质水溶性膳食纤维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因此,一定量的菌质水溶性膳食纤维能抑制小鼠体重,具有促进小鼠小肠蠕动与吸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应用酶-重量法测定秋葵荚中总膳食纤维(TDF)、可溶性膳食纤维(SDF)及不溶性膳食纤维(IDF)的含量。结果表明,秋葵荚中TDF含量为41.95%,SDF含量为8.41%,IDF含量为35.08%,SDF含量占TDF含量的20.04%。可以开发成为一种制备具有良好功能特性的膳食纤维制品的原材料。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芸豆渣的综合利用,对豆渣进行发酵改性,以改善其基本结构并提高其物化特性。利用复合菌系进行发酵,响应面优化制备工艺,分离可溶性膳食纤维和不溶性膳食纤维,对发酵前后的膳食纤维进行表观结构及物化特性的分析。发酵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为17.47%,提高了11.84%,发酵后膳食纤维含量提高了2.81%。发酵后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持油力及膨胀力分别提高了2倍、6倍、1.9倍,吸附性及离子交换能力皆显著优于未处理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发酵后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抗氧化能力也显著提高。发酵后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微观结构褶皱更明显,发酵后的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颗粒明显增多变小且结构呈紧簇蜂窝状,红外光谱图也表明豆渣膳食纤维具有膳食纤维特有组分。发酵后的豆渣膳食纤维微观结构及物化特性皆有较明显地改善,其具备作为优质膳食纤维地潜能。  相似文献   

19.
本实验以黑糯玉米芯为实验对象,分别采用α-淀粉酶、糖化酶、中性蛋白酶对原料进行前处理,以纤维素酶制备玉米芯可溶性膳食纤维。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黑糯玉米芯中可溶性膳食纤维的提取工艺条件,同时测定了玉米芯可溶性膳食纤维中的还原糖、总酚、花色素含量、热稳定性、红外结构和超微结构等理化性质,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料液比在1:25 g/mL,纤维素酶加酶量为2.5%,酶解温度在45 ℃,酶解时间为70 min时,可溶性膳食纤维提取得率最高,为4.36%。与华玉15号玉米芯相比,黑糯玉米芯可溶性膳食纤维的酚含量和还原糖含量更高;热稳定性较弱;结构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具有更强的生物活性。除总还原能力稍弱外,黑糯玉米芯可溶性膳食纤维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羟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高于华玉15号玉米芯,显示了良好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苦瓜超微膳食纤维粉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开发医药或保健食品原料的角度出发,以苦瓜渣为主要原料,对其红外干燥后,采用生物酶解法提取膳食纤维,通过挤压技术来提高产品中膳食纤维的含量,再通过超微粉碎技术对产品进行破碎,得到的产品总膳食纤维含量大于40%,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含量达到17.63%,溶胀性为15.27mL/g,持水性为17.23g/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