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经济可采指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科学准确地计算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经济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油田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的特点和我国现行财税制度。提出了高含水期砾岩油藏含水率与累积产油量关系曲线、水驱特征曲线、月产量与生产时间关系曲线三种计算经济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的方法,初步形成了适合克拉玛依高含水期砾岩油藏特点的计算方法系列并通过典型实例计算.证实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为了科学准确地计算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经济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新疆油田克拉玛依砾岩油藏高含水期的特点和我国现行财税制度。提出了高含水期砾岩油藏含水率与累积产油量关系曲线、水驱特征曲线、月产量与生产时间关系曲线三种计算经济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和经济采收率的方法,初步形成了适合克拉玛依高含水期砾岩油藏特点的计算方法系列并通过典型实例计算.证实该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进入开发中后期的老油田面临油井含水上升、产量递减、成本增加的问题,运用盈亏平衡分析原理,建立油井、油藏的含水经济极限模型,并通过油藏工程方法计算出油藏的经济可采储量。实例计算分析表明,该方法可以很快了解油藏不同成本下的经济产量及经济可采储量。  相似文献   

4.
把油藏的含水上升作为一个灰色系统,应用灰色系统理论方法来预测水驱油藏的含水上升规律,建立了等维新息GM(1,1)模型,并用该模型对30个油藏的综合含水的上升进行了历史拟合及预测,同时用矿场资料统计方法进行了含水上升的历史拟合及预测,最后把两种预测的结果与实际值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出了相对误差值,证明了用灰色方法预测含水是可行的,它具有计算简单,使用方便,所需原始数据少,计算精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受低幅度构造、地层倾角小、储层渗透率低、油源供给不足等因素影响,油层中存在自由水,若整个开发层系的油层大面积内均为油水同层,则称为低含油饱和度油藏。低含油饱和度油藏油井投产初期就具有一定含水率。由于室内岩心试验获得的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是在饱和油情况下进行,因此,油田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和利用室内试验曲线计算出的理论含水与采出程度曲线不能较好吻合,当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较高时这种误差会很大,导致含水与采出程度理论曲线无法正确预测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根据试验获得的相渗曲线和实际生产数据,采用试验数据与生产实际相互印证的方法,修正油藏含水上升规律,计算油藏原始含水饱和度,解决了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计算以及具有原始含水饱和度油藏含水上升规律预测问题,对正确认识油藏和开发指标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定量化表征存在的问题,基于三维精细数值模拟模型,提出了利用优势生产潜力定量化表征中高含水期剩余油分布潜力的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且考虑了油藏储量丰度、油藏压力、地层渗透性、距边界距离和油气水关系位置对产能的影响。实例计算表明,相对于剩余油储量丰度法和剩余油优势潜力丰度法,使用该方法能够较为准确地找到剩余油优势潜力部位,制定较好的剩余油调整挖潜方案。  相似文献   

7.
采用多种方法对孤东油田中一区Ng4注聚后水驱油藏的含水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应用理论计算、动态数据回归、童氏图版对比等方法建立了该油藏含水率随采出程度变化的关系式。文中对建立的各种含水率预测模型进行了检验,模型优选出最佳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含水上升率变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对于低阻油气藏,常规测井解释方法计算的含水饱和度有时不符合地层的实际含油情况,而在没有油基泥浆取心的情况下,要得到油藏原始含油饱和度往往很困难。本文通过J函数建立含水饱和度与毛管压力之间的联系,从而求取油藏的原始含油饱和度。该方法在Y油田取的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临界产量是确定气顶油藏合理开发的关键指标,但现有临界产量计算方法仅适用于衰竭开发的气顶油藏,注水开发气顶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的计算方法尚属空白。利用水平井三维渗流场分解理论,将水平井的三维渗流场分解为外部渗流场和内部渗流场2个平面渗流场,在每个平面渗流场内根据径向流理论、流体静力学平衡关系计算临界产量,最终根据等值渗流阻力原理并结合油水相渗曲线,建立不同含水阶段注水开发气顶油藏水平井临界产量计算新方法。利用该方法指导BZ油田气顶油藏不同含水阶段、不同原油黏度油井工作制度调整,通过矿场实践,BZ油田气顶油藏整体控气稳油效果显著。气油比从150 m~3/m~3降至100 m~3/m~3,产油量无递减。该方法简单实用,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不能适应油藏阶段注采比不断变化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相渗曲线的油藏注入水利用状况评价方法。首先,根据油藏归一化相渗曲线,确定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其次,根据油藏不同阶段实际可采储量采出程度,采用由归一化相渗曲线确定的油藏含水上升规律描述方程,计算对应的理论含水率,再结合油藏不同阶段实际注采比,进而计算油藏不同阶段的理论阶段存水率和理论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然后,根据油藏不同阶段实际注采比和实际含水率,计算油藏不同阶段的实际阶段存水率和实际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绘制实际(理论)阶段存水率和实际(理论)阶段水驱指数偏离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最后,通过对比理论曲线和实际曲线,评价油藏的注入水利用状况。采用该方法对老君庙L油藏西区注入水利用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70年以前,注入水利用状况较差;1970年以后,注入水利用状况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工程研究的一项重要资料,一般是通过多项式拟合室内岩心实验数据得到。然而受储层非均质性、实验误差以及岩心数目局限性的影响,通过多项式拟合室内实验数据得到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很难代表整个油藏的相渗特征。结合分形理论,根据双河油田实际生产数据,推导出一种新的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方法。通过对该油田核桃园组油藏的实例计算,依据油田的生产动态数据与分形理论,得出相对渗透率曲线,并通过含水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计算得出的相对渗透率较实验测定的相对渗透率更具有整体性和代表性,与油田实际情况吻合较好。该计算方法能够提高岩心实验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可靠性,可以较好地用于油藏的开发实践中。  相似文献   

12.
用改进的波及系数修正法确定水驱油藏理论含水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油藏的非均质性严重时,实测岩心相渗透率参数不具有代表性,在这种情况下,由波及系数修正法确定的水驱油藏理论含水率曲线与实际情况会有较大误差。提出用动态数据获得的相渗透率参数代替实测岩心相渗透率参数,改进了波及系数修正法。结果表明,用改进的波及系数修正法获得的水驱理论含水率能更准确地反映水驱油藏的含水上升规律。  相似文献   

13.
相对渗透率是储层评价、油田开发和油藏数值模拟等方面的重要参数,一般通过稳态和非稳态法来获取相对渗透率数据。由于相对渗透率实验所需周期长、成本高,且条件较为苛刻,因此获取相对渗透率数据具有一定难度,而通过现场电阻率测井和室内实验则较为容易获取电阻率数据。本文通过毛细管束模型和阿尔奇电阻率公式,并在引入迂曲度的情况下,推导了一种从电阻率数据中计算相对渗透率数据的新方法。通过文献数据和实验数据对新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从电阻率数据得到的水相相对渗透率数据具有很高的精度。在缺少相对渗透率数据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新方法从电阻率数据中估算水相相对渗透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生产数据计算油藏相对渗透率曲线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了一种应用生产数据含水率计算油藏相对渗透率的方法。该方法反映了实际油田的生产动态,这样获得的曲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方法能克服实验测试带来的局限性,不仅能获得相对渗透率比值,还能获得相对渗透率值。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油田的开发指标进行预测,对开发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平湖油气田P11层是一高压低渗储层,试油及常规测井都不能很好地确定该层的产油产水比例,对该油藏的产出流体及生产预测带来了困难。为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利用储层流体浮力与毛细管压力平衡的原理求解储层初始含水饱和度。在求解过程中,利用J函数及储层孔、渗资料对毛细管压力参数进行了处理。通过与毛细管压力计算的束缚水饱和度比较,得到储层可动水饱和度,进而定性判断储层是否产水。利用相渗曲线及储层初始含水饱和度,可以计算储层的初始含水率。根据P11层毛细管压力实际资料,利用该方法计算出了储层可动水饱和度及含水率,与实际生产含水率相符,表明计算方法正确。此方法有助于提高低渗储层开发动态指标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形理论计算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渗透率曲线是油藏工程和油藏数值模拟计算中的重要参数,该文在分流量方程的基础上,利用分形理论和生产数据,计算得到了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曲线。通过油藏的具体实例,利用计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反推含水率,与实验室测定的含水率符合性好,表明可用该方法计算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有较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简便地计算油藏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根据水驱油田的水驱规律特征,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俞启泰水驱曲线出发,提出了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的新方法,并通过实例将该方法的计算结果与实测值作了对比。结果表明:当油田处于中低含水饱和度阶段时,油水两相相对渗透率与实测值大致相近;当油田为高含水饱和度阶段时,油相相对渗透率较实测值小,而水相相对渗透率则比实测值要大。而通过修正的相对渗透率曲线与油田实际生产的含水上升规律进行对比表明,所提出方法的计算结果是准确、可靠的,能够真实地反映油藏的相渗特征。  相似文献   

18.
油水相对渗透率是描述储层多孔介质油水渗流的重要参数,高产的高孔高渗油藏在近井地带可能会发生单相或两相的非达西渗流,以致于在常规条件下得出的相渗曲线并不能准确地表达该类油藏的渗流特征,导致产能评价及预测不合理。通过考虑高孔高渗储层多孔介质的油水渗流特征,建立了考虑高速非达西效应的高孔高渗油藏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计算模型,进行了非稳态油水相对渗透率实验,计算了不同油相或水相非达西系数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最后数模分析了高速非达西效应对高孔高渗油藏的影响。研究表明,水相对油水相对渗透率曲线的影响较为显著,非达西效应的影响在油水相渗曲线的两端更为明显。两相高速非达西效应虽然降低了油藏的总体产液量,但是抑制了产水,增加了产油量,与单相高速非达西效应相比,两相高速非达西效应对油田生产并不一定具有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方法尚不能准确反映油藏范围内剩余油 (尤其是可动油 )的真实分布和动态分布。经研究 ,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 ,提出了用注水井及见水油井现代试井解释剩余油分布的两种新方法。对于见水油井 ,利用具有移动流体界面的多区油藏近似的方法 ,建立了见水后油井影响区域内的数学模型 ,并求出了井底压力的解析式。通过分解 ,得到了地层不稳定渗流的影响因子 ,并建立和利用神经网络的逼近映射求取地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针对见水油井区域内的特征 ,推导了相应的饱和度推进方程 ,结合所求的相对渗透率曲线 ,得到了见水油井区域内的剩余油饱和度的分布。并通过实例 ,利用智能化的软件技术验证了这一方法。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人员曾提出用生产数据计算相对渗透率曲线,但所述方法只适用于中、高渗透油藏,因为低渗透油藏存在启动压力梯度而不适用。文中在考虑低渗透油藏的特性和渗流理论的基础上,做出了相应改进,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反映了低渗透油藏实际的生产动态,这样获得的曲线能够真正代表油藏的平均性质。该方法克服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不仅能获得相对渗透率比值,还能获得低渗透油藏的有效启动压力梯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对油田的综合含水率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