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测定水中总氮时在碱性过硫酸钾氧化处理水样的过程中水中氮元素的迁移转化的反应机理和反应动力学。研究得出,过硫酸钾在消解时分解出的原子态氧是氧化氮元素的氧化剂,碱性条件可促进反应的进行;假设水体中无机氮的氧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有机氮的氧化过程符合零级动力学,则可以得到水体中氮的氧化过程的动力学方程;对初始条件下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有机氮的浓度进行设定后,可以得到水体中氮迁移转化的动力学方程,并可求解出某一时刻五种形态的氮的浓度。根据动力学分析和数学模型绘制了各种形态氮含量的大致变化曲线,曲线描绘了不同形态氮含量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2.
张媛  梁景程  徐群  刘卫东 《炼油与化工》2004,15(4):26-27,29
介绍了蜡膏及其加氢深度脱氮过程总氮含量精确定量分析方法。用美国ANTEK公司ANTEK700B型定氮分析仪,利用化学发光原理,采用工作曲线法,由735自动进样系统进样,使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可靠,经重复性及准确性考察,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为深度脱氮催化剂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采用硫化态NiMoW/Al2O3催化剂、在微型固定床加氢反应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停留时间和氢油体积比对桦甸页岩油柴油馏分中氮化物脱除率的影响,计算了加氢脱氮反应的表观动力学常数。实验结果表明,升高反应温度和反应压力或延长停留时间都能使碱性氮、非碱性氮及总氮的脱除率增加,但三者的增幅不同;增大氢油体积比使碱性氮、非碱性氮及总氮的脱除率先显著增加后略有减小。碱性氮、非碱性氮及总氮的加氢反应均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在较低温度(340℃)下,总氮的脱除速率由碱性氮的脱除速率决定;而在较高温度(380℃)下,总氮的脱除速率由非碱性氮的脱除速率决定。NiMoW/Al2O3催化剂可有效降低加氢脱氮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具有较高的加氢脱氮活性。  相似文献   

4.
改变反应条件对馏分及尾油中碱氮、总氮含量影响不大;同一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和总氮含量都随馏分变重而增加,总氮含量的增加明显高于碱性氮;产物中的碱性氮和总氮主要集中在蜡油和尾油中;热转化汽油和柴油中的碱性氮占馏分氮的质量分数较大,尾油中约为1/3。碱性氮和氮在热转化过程中向产物的转移无明显的选择性;含氮化合物比烃类难以裂化。  相似文献   

5.
催化剂对渣油悬浮床加氢产物氮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文萍  任振东  石斌  阙国和 《石油化工》2006,35(10):967-971
以塔河稠油常压渣油为原料,进行悬浮床加氢裂化反应,用非水溶液滴定法测定各产物中的碱性氮含量,用舟进样化学发光法测定产物中的总氮含量;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含量对产物氮分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反应条件下,碱性氮和总氮含量都随馏分变重而增加,碱性氮含量增加缓慢,总氮含量急剧增加;催化剂为环烷酸铁时,对于产物中的同一馏分,其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比催化剂为二烷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钼时的低;对于同一催化剂,随催化剂含量的增加,汽油馏分和柴油馏分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尾油中的碱性氮和总氮含量逐渐降低;蜡油馏分及尾油中的碱性氮与总氮的质量比约为0.300-0.390,且不随催化剂含量的改变而改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红外光度法、非分散红外法及紫外法测定石油类原理的比较分析、标准样品验证比对、实际样品测试、溶剂类型及仪器资源的比较研究表明,红外法在水质综合适用性上独占优势,非分散红外法随着直读仪器的出台有简便快捷的特点,而紫外法具有灵敏度高、萃取溶剂低毒等优势仍有实用价值。从数据比对结果看,红外法能更准确反映不同类型水样中的油含量,非分散红外法与紫外法对标准油的选择有依赖性,对水样中油基团组成比例有稳定性要求,适用于已知类型水样的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7.
渣油加氢处理过程中氮分布与脱除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渣油加氢处理中试装置上,考察了渣油中氮化物在不同催化剂上的脱除规律。结果表明,渣油加氢产物中总氮、碱性氮和非碱性氮含量随加氢深度增加而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加氢产物的碱性氮占总氮比率却逐渐增加,总氮、碱性氮和非碱性氮的脱除率分别为51.8%,33.9%,58.5%,表明在加氢脱除过程中,碱性氮较非碱性氮更难脱除。加氢产物组分中碱性氮占总氮的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沥青质组分>胶质组分>芳香分组分。氮在原料渣油和加氢产物组分中的分布规律为:胶质组分>芳香分组分>沥青质组分。  相似文献   

8.
利用TN-100总氮仪分析芳烃中微量的氮含量,确定影响氮含量分析准确性的主要因素。用标准曲线校准,平均回收率为99.07%,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芳烃中微量氮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硫酸氢盐离子液体,并以氮含量高的抚顺页岩油柴油为原料考察其脱氮性能。分别研究了温度、油/IL质量比、水/IL、反应时间、沉降时间等因素对总氮和碱性氮脱除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该离子液体具有较好的脱氮性能,在抽提温度30℃、油剂质量比7:1、水剂质量比2:1、抽提时间20min、沉降时间2h的条件下,碱氮和总氮脱除率分别为90%、71%,且离子液体回用5次,其碱氮脱除率仍可达到74%。  相似文献   

10.
考察了外加催化剂种类、外加催化剂浓度对塔河常压渣油悬浮床加氢裂化产物氮分布的影响.塔河常压渣油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酸性催化剂(USY,HY)和碱性催化剂(CaO,MgO)进行悬浮床加氢反应,对反应后产物进行常减压蒸馏,切割馏分范围为IBP~180℃,180~360℃,360~500℃,>500℃尾油.研究表明:外加催化剂无论是酸性还是碱性:①都有促进裂化的作用;②对产物中各馏分的碱性氮、总氮分别占原料碱性氮、原料总氮的质量分数 Nbf、Ntf值影响不大,说明碱性氮、总氮的转化无明显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11.
聚合物 (HPAM )常用的检测方法受表面活性剂、水质的干扰严重 ,实验繁琐及有毒性导致检测结果误差增大 ,其应用受到限制 ,因此需研究抗干扰的检测方法。本文根据HPAM含氮元素的特性 ,研究建立了化学发光定氮法 ,对表面活性剂和水质的干扰情况进行了考察。1.实验部分(1)实验原理。样品在 10 5 0℃下其中的氮化物在富氧条件下转化为NO ,NO与O3接触后转变成激发态的NO2 ,激发态的NO2 回到基态时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被光电倍增管接收 ,其发光强度 (氮积分值 )与氮含量成正比。HPAM浓度与其氮含量成正比 ,氮含量与发光强度成…  相似文献   

12.
地层水中无机化合物氮同位素测定方法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油田水中氨态氮和硝态氮的氮同位素制备方法,并对合成标准水样和油田水样中的氮同位素进行了测定。测定结果表明,硝态氮与氨态氮的δ^15N明显分为2组。硝态氮的同位素比值高出氨态氮10‰以上。尽管目前还缺乏样品中不同价态氮同位素比值的绝对值参数。但测定结果比较集中.有一定可信度;而且制备方法简便可行,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反硝化生物滤池深度脱氮处理炼油污水处理场二级生化出水,采用逐级提高负荷的方式启动中试装置,研究了启动过程中化学需氧量(COD)和总氮的变化规律,考察了水力冲击、总氮负荷冲击及碳源投加等因素对总氮脱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启动阶段乙酸钠投加量为40 mg/L(质量浓度,下同),至第8 d出水COD下降至53.6 mg/L,总氮降至16.8 mg/L,装置顺利启动。以硝酸钠为氮源提高进水总氮浓度,出水总氮逐渐上升至22.5 mg/L,投加碳源后出水总氮下降,碳源是反应过程的限制性因素。在进水总氮平均值为26.0 mg/L,乙酸钠投加量为50 mg/L时,出水总氮平均值为10.8 mg/L,总氮去除率可达58.5%。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相色谱和电喷雾高分辨质谱深入分析焦化柴油及其窄馏分中氮化物分子组成,研究不同加氢脱氮条件下反应规律,揭示氮化物分布及加氢过程分子选择性,讨论脱氮反应机理。焦化柴油氮化物以吲哚类、咔唑类中性氮化物为主,其次为苯胺类、吡啶类、喹啉类碱性氮化物。随着馏分变重,总氮和碱性氮含量增加。在选定的基准加氢反应条件下,总氮、中性氮、碱性氮和总硫的脱除率均达到99%以上。通过升温、增压、降低体积空速等优化操作,可以达到更高的加氢脱氮和脱硫率。在加氢过程中,长烷基取代氮化物转化为短烷基取代氮化物,部分中性氮加氢转化为碱性氮。加氢产物中残余的氮化物主要为C2~C5烷基取代咔唑类;在加氢产物中检测到环烷胺类碱性氮化物中间体,证实了柴油加氢脱氮反应路径。  相似文献   

15.
以冷冻机油白土精制原料油为原料,对经液相络合脱氮-白土精制组合工艺的脱氮效果进行了评价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液相络合脱氮-白土精制组合工艺,当脱氮剂加剂量为0.25%~0.35%(质量分数)、白土加入量为3%(质量分数)时,对VG56冷冻机油的脱氮效果较白土精制装置生产的产品质量差;在脱氮剂加剂量0.25%~0.35%(质量分数)、白土加入量为2%(质量分数)时,对KLD46A冷冻机油的脱氮效果好,其碱性氮脱除率达99%,总氮脱除率达到90%以上;液相络合脱氮-白土精制组合工艺对冷冻机油的物理性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焦化蜡油中含氮化合物的加氢反应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NiW/CTS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加氢微反装置上考察了反应温度(633~693K)、压力(5~8MPa)、停留时间(0.5~2h)和氢/油体积比(400~1200)对辽河焦化蜡油中碱性和非碱性含氮化合物的加氢脱除律的影响规律,并对反应数据进行了宏观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反应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都有利于含氮化合物的脱除,其中碱性氮比非碱性氮更容易脱除,受反应条件的影响也更大;随着氢/油体积比的增加,含氮化合物的加氢脱除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动力学分析表明,原料中的碱性氮和非碱性氮的加氢脱除在实验条件下均符合拟一级反应动力学。非碱性氮的加氢反应速率较小,制约了总氮的脱除,而氮杂环的加氢是非碱性氮加氢脱除反应的控制步骤。  相似文献   

17.
考察了钙离子浓度对活性污泥系统脱氮效果的影响。在单级序批式反应器(SBR)中,对于化学需氧量(COD)为680 mg/L、氨氮(NH+4-N)质量浓度为20 mg/L的自配废水,逐步增加钙离子浓度,测定了在不同钙离子浓度下的总氮(TN)去除率、NH+4-N去除率、亚硝酸氮(NO-2-N)和硝酸氮(NO-3-N)累积量及污泥体积指数(SVI),并采用最大或然数(MPN)法测得亚硝酸菌、硝酸菌和反硝化菌数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钙离子质量浓度为480~1000 mg/L时,SVI为25 mL/g,污泥颗粒密实度较大,系统中硝酸菌与反硝化菌的数量均维持在104~105数量级,TN和NH+4-N去除率均在90%以上,NO-3-N累积量小于0.25 mg/L,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SND)作用,这是实现较高脱氮效果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潘晓慧  程红 《安庆石化》1998,20(4):55-56,34
探讨了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不同性质油品氮含量的实验条件及操作技巧,实践证明该法是一种灵敏,准确,快速的定氮方法,且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含Lewis酸的极性络合剂(以下简称络合剂)及有机溶剂(以下简称助剂)组成的脱氮剂,对焦化蜡油进行络合脱氮。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脱氮条件为:反应温度65℃,脱氮剂加入量(络合剂/焦化蜡油,体积比)0.010,助剂加入量(助剂/络合剂,体积比)2.5∶1.0。结果表明,在此条件下,精制油收率为94.76%,总氮含量为1 992.00μg/g。  相似文献   

20.
对氮吸附法测氧化铝载体比表面积进行研究,详细介绍氮吸附法的试验过程及条件,并对影响试验结果的样品管、脱附温度及时间的选择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