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主要对微细粒金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粗选磨矿细度试验和药剂条件的正交试验,确定了该矿粗选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粗二精三扫的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品位48.04g/t,回收率85.63%的金精矿,这一结果表明,可通过浮选硫化矿进行富集金。 相似文献
3.
微细粒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本文主要对微细粒金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研究。通过粗选磨矿细度试验和药剂条件的正交试验,确定了该矿粗选的最佳操作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粗二精三扫的实验室闭路试验,可获得金品位48.04g/t,回收率85.63%的金精矿。这一结果表明,该金矿石中的金可通过浮选硫化矿进行富集。 相似文献
4.
5.
广西某微细粒嵌布银矿选矿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某银矿石中的银矿物主要以自然银、辉银矿和硫铁银矿形式存在,其颗粒细小,属于微细粒银矿物,且与脉石关系密切,对分选不利。针对矿石性质采用了较为合理的浮选—氰化试验流程,通过1次粗选、2次扫选,在原矿银品位为179 g/t的情况下,获得了精矿银品位为2 157g/t,银回收率为89.76%,浮选精矿氰化浸出率为95.14%的较好试验指标。 相似文献
6.
陕西某金矿石中主要为微粒和超微粒自然金,主要为粒间金和部分包裹金,为合理开发利用该金矿资源,针对该矿石性质进行了重浮联合流程选别试验,重选利用尼尔森选矿机进行试验。试验最终获得的金精矿1金品位5 250 g/t,对重选尾矿进行浮选,获得的金精矿2金品位41.17 g/t,金总回收率达95.45%,尾矿金品位0.09 g/t。相较于单一流程,联合工艺的应用有助于获得更好的选冶指标,使矿产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以苯甲羟肟酸与辅助捕收剂WT为组合浮选药剂,采用浮选、YTF-C微细摇床精选和脱硫的工艺回收微细粒钨矿,工业试验结果表明,当浮选给矿品位(WO3)0.199%,-30μm粒级(WO3)的质量分数达90%以上时.获得品位(WO3)47.30%、回收率52.34%的钨精矿.该技术对回收微细粒钨矿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贵州某微细粒金矿中碳质物的分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细粒金矿中碳质物在金浸出体系中具有较强的劫金能力,严重降低金的浸出率。针对贵州某微细粒金矿,在多元素分析、扫描电镜分析研究基础上,采用浮选预先分选碳质物。通过浮选药剂选择试验、粗选正交试验、扫选次数试验和精选次数试验,得出较优流程为"一次粗选、一次扫选、一次精选",较优试验条件为:磨矿细度-74μm含量占65%,粗选LC-1和松醇油用量分别为100和90 g/t,扫选药剂减半,精选不添加药剂。在该试验条件下可将矿石中有机碳含量从0.81%降低到0.38%,获得83%以上的碳尾矿产率。原矿、分选产品的浸出试验表明,分选后分别浸出的总浸出率比原矿直接浸出的金浸出率高7%以上。 相似文献
9.
10.
某复杂金矿石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金矿矿石中矿物种类丰富,有用成分较多,但矿山原选矿工艺只生产金精矿1种产品,影响企业效益。为此,分别采用铅金混合浮选-铅金分离-混浮尾矿选硫和铅金混合浮选-铅金分离两种选别流程对该矿石进行了选矿试验,结果表明,前者可以获得Pb品位为49.36%,Au含量为260.30 g/t的铅精矿,Au品位为34.20 g/t,Pb含量为2.21%的金精矿和S品位为42.31%的硫精矿,后者可以获得Pb品位为51.21%,Au含量为249.29 g/t的铅精矿和Au品位为24.26 g/t,Pb含量为1.05%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1.
某金矿中金含量为3.26 g/t、硫含量为1.04%。金主要赋存于硫化物中,可通过富集硫化物的方法来回收矿石中的金。采用一次粗选、两次扫选和一次精选的闭路试验流程,可获得品位57.08 g/t、回收率91.62%的金精矿。 相似文献
12.
九丈沟金矿矿石粒度细、难选冶,单一浮选或氰化金回收率低。试验用一段浮选、两段浸出的选冶工艺,浸出前用H2O2(30%)作氧化剂预处理。通过对比,得到最佳的药剂制度及参数为:1.8%矿石量的H2O2(30%)、预处理时间为36h、NaCN浓度0.9‰,最佳浸出时间为48h,最佳磨矿细度为-0.125mm。试验结果表明,金的总回收率从单一氰化或浮选时的43.0%和62.5%提高到现在的93.18%。 相似文献
13.
贵州某卡林型金矿选矿试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贵州某卡林型金矿进行了浮选及金精矿焙烧氰化浸金试验研究。最终的选别指标为:金精矿品位达到38.9g/t,回收率为90.85%. 相似文献
14.
在工艺矿物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碳质板岩型金矿石的特性,确定合理的磨矿细度,采用选择性较好的起泡剂730A,并使用分散剂及活化剂,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浮选试验结果。本研究浮选扩大试验指标优于以往小型闭路试验及现场生产指标。 相似文献
15.
八卦庙金矿原矿全泥炭浸法提金工艺,采用二段闭路磨矿,氰化物预浸10小时,炭浆边浸边吸25小时,载金炭的解吸液电解提金。生产实践证明,采用该工艺从石英脉一千枚岩型低硫含金矿石中回收黄金是非常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贵州水银洞低品位卡林型金矿矿石选矿试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对贵州水银洞低品位卡林型金矿进行选矿试验研究,在对氰化法和浮选法进行比较的基础上,采用浮选方法,取得了满意的试验效果:金的回收率为91.64%,浮选金精矿品位为42.6g/t,然后对金精矿进行预氧化-氰化试验,金的氰化浸出回收率提高到88.76%,金矿石选冶总回收率达到了81.34%。 相似文献
17.
18.
介绍细菌氧化预处理庞家河金矿的试验结果,该金矿经细菌氧化处理,可脱除45%-60%的硫,70%-80%的砷,氰化浸金率可从38%提高到88%-93%。 相似文献
19.
江西瑞昌市吴家金矿系武山铜矿北矿带1 ̄#铜矿体上部的铁帽金矿,孩矿品位低《An1.0~3.0g/t),含泥高(30%~40%)。本文论述了采用制粒堆浸技术处理此种金矿的研究和工业生产实践。结果表明,制粒堆浸浸出串达77.01%,与直接堆浸相比,浸出车提高11,96%,浸出周期缩短5天。吴家金矿年获利税359.80万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