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国内既有直线电机平台的基础上,设计一款带风道的强迫风冷直线电机,弥补既有自然风冷直线电机和强迫风冷直线电机的劣势,降低直线电机运行温升的同时,降低直线电机故障率,提高使用寿命,使得直线电机轨道车辆的发展和推广更具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2008年.贝加莱运动控制技术又推出了新品——8KS系列异步/同步伺服电机,它是采用水冷冷却方式的电机产品,是贝加莱继自冷、风冷同步电机、直线电机、力矩电机后又一个系列的电机产品,它的推出为整体解决方案的提供又增添了新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3.
张健 《机械管理开发》2021,36(1):15-16,37
为解决采煤机电机发热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各种不同介质的电机冷却系统,确定选用水冷电机以及采用采煤机电机轴向冷却方式对机壳进行冷却的方案.具体对水冷却管路尺寸进行设计,并对水冷电机整体结构及其轴承、花键等关键零件进行选型设计.  相似文献   

4.
直线电机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线电机直接驱动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动态响应快、精度高、速度和加速度大、振动和噪声小等一系列优点,是各类超高速、精密机床的理想传动方式.介绍了直线电机的工作原理与性能特点,重点阐述了直线电机的效率与功率因数、冷却措施、法向磁吸力、伺服控制、隔磁与防护、重力加速度、电源电压等七个方面的关键技术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通过ANSYS软件中Fluent模块,对某6.3MW大型感应交流发电机流体场及温度场进行模拟分析。模拟结果显示使用蜗壳式直叶片内冷却扇的原电机冷却系统,电机腔体内冷却空气流动易受电机流道结构及绕组部件阻挡,使得冷却系统出现通风量偏小,零部件换热效率较低等问题。基于降低电机轴消耗功率及提高冷却系统换热效率的优化思路,提出使用轴流式内冷却扇的冷却系统。通过对比分析优化前、后的系统内冷却扇效率、系统通风量、主要发热部件温度分布及内冷却扇局部区域流场等计算数据,得出使用轴流式内冷却扇的冷却系统更符合该电机的流道结构并具有更优的换热性能。  相似文献   

6.
重点介绍了直线电动机冷却的方法、冷却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冷却回路中热交换器或冷却系统如何正确选用等。  相似文献   

7.
本文叙述了高功率C0_2激光器的风机电机,在低真空风洞内冷却的几种方案。指出在电机的外壳上加一层水套,当水流动处于紊流或湍流状态时,冷却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蒸发冷却电机因其优越的冷却性能,在大型电机研究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其实验研究和实际运行过程中,实时的数据监测都至关重要.文中以LabVIEW为平台,开发了基于OPC技术的蒸发冷却内冷电机数据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针对蒸发冷却内冷电机的特点,可实现实对数据采集、数据显示、数据分析处理、数据存储等功能,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  相似文献   

9.
屏蔽泵冷却润滑回路分析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屏蔽泵是机泵一体结构,具有绝对无泄漏的特点。屏蔽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由冷却润滑液带走,同时屏蔽泵的导轴承、推力盘需要润滑冷却。因此屏蔽泵的冷却润滑回路是保证屏蔽电动机正常工作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冷却润滑回路的简化,计算出各个阻力元件的阻力降和总的循环扬程,结合一个化工屏蔽泵实例,对比分析了循环扬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验证了该简化方法的可行性,对提高泵的效率、增加泵的运行寿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针对原来大推力扁平型直线电机采用自然风冷造成体积大、冷却效果差的问题,将自然风冷改成强迫风冷,使电机体积缩小、重量减轻、效率提高、温升降低,并获得国家专利。  相似文献   

11.
高炉本体冷却系统能否正常工作,是决定一代高炉寿命的关键因素.从高炉冷却方式的选择、冷却设备的设计安装、检漏技术的发展应用、高炉生产的操作维护等方面,详细论述了目前高炉应采用的冷却新技术.为延长高炉寿命提供了必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氨是一种具有良好热力性质的天然制冷剂,本文在分析氨的热力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一种氨直冷式冷却系统的特点,并较详细地叙述了该冷却控制系统的硬件配置和控制方法。该系统自投入运行以来,运行稳定,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康健  张力  付强  黄新华 《机械》2010,37(5):1-2,21
冷却系统是汽油机正常工作的重要保证,传统方法实验方法测试冷却系统性能价格昂贵,使用受限。利用CFD软件,从速度场、表面换热系数分布、温度场三个方面对比了两种入水方式的水套冷却性能。相切式入水方式可以更好的组织冷却液的流动,减少涡流和死区的形成,从而能获得较好水套表面换热系数的分布,垂直入水方式冷却液流向比较混乱,表面换热系数分布不均,影响了其冷却性能的发挥。总体来讲,相切入水方式要优于垂直入水方式。  相似文献   

14.
对不同工况下的平板模型进行气膜冷却实验,采用红外热像技术得到在不同工况下的平板表面的温度分布,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对气膜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合理的优化冷却技术,对提高燃气轮机的运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王楠  唐刚志  张力 《机械》2011,38(12):1-4
利用数值模拟对某汽油机的冷却水套进行了冷却性能研究,对原机冷却水套内冷却水的流场分布、冷却水套内壁面换热系数和压力损失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汽油机冷却水套总体分布合理,设置的8个分水孔各自取到不同的作用;通过大孔B1、B2的流体用于冷却鼻梁区等重点区域,其它孔主要用来将绕流缸体的冷却水引入缸盖,对缸盖冷却起补充作...  相似文献   

16.
杨阳  黄瑞  俞小莉 《机电工程》2013,(11):1306-1311
针对气动发动机排气的低温特性,提出了利用气动发动机排气冷却内燃机散热器的技术方案。通过初步试验,获得了气动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的排气流量和温度特性。基于初步试验结果,建立了气动发动机排气与内燃机冷却水的热交换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了不同水泵流量下,热水流经换热器的进出口温差以及换热量。研究结果表明,换热器进出口热水温差、换热量随着气动发动机转速的升高而增大;随水泵流量的增加,热水流经换热器进出口的温差逐渐减小,换热量增大,但各个水泵流量下的换热量相差较小,当发动机转速为700r/min时,温差增加值及换热量的增加值均为最小;随着气动发动机转速增加,气动发动机排气的冷量炯变化范围很小,回收指数逐渐上升,冷量回收效果变好。  相似文献   

17.
根据喷雾冷却原理,设计了用于金属切削加工的喷雾冷却装置,确定了刀具几何角度,选择水做为冷却液.实验表明,与干切削相比,喷雾冷却时切削区温度可降低200℃;切削液用量为(0.3~0.5)L/h,且当切削条件调整到理想状态时,工件表面不会有冷却液残留;能够适用于普通的硬质合金刀具.  相似文献   

18.
The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an atomic beam and the effect of laser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paper. In the application of knife-edge technique, the temperature of atoms through laser cooling was measured. Results indicate that, after atoms are emitted from an atomic oven, the longer the atoms move, the wors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atomic beam shows, regardless the laser cooling is taken or not. Laser cooling can reduce the transverse velocity of the atomic beam to several orders of magnitude and also increase the uniformity of an atomic beam. Knife-edge technique can measure the temperature of an atomic beam through laser cooling. The measurement accuracy depends on the pixel size of the charge coupled device (CCD), which is used for the fluorescent imaging of the atomic beam. The results are very important for the future experiments of laser cooling.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Optics and Precision Engineering, 2006, 14(1): 63–69 [译自: 光学精密工程]  相似文献   

19.
针对三气(燃气、冷气、大气)、两壁(隔热屏、燃烧室外壁)、一膜(隔热屏冷气膜)的燃烧室物理模型,建立了它们之间气动与传热互相耦合的隔热屏二维壁温计算模型.模型中考虑了燃气、空气的动力粘性系数和导热系数随温度的变化,以及燃气温度轴向的非线形变化.利用该模型针对某燃烧室设计进行壁温预测,并进行了三种增大冷气量方法的冷却效果比较,研究了同比例减小孔径和孔间距的冷却特性.计算结果表明:每增加1%冷气量,平均隔热屏温度降低约30K,同比例减小孔径和孔间距可以不增大冷气用量而降低隔热屏壁温,孔径减半,平均温度降低40K左右,孔径越小降低幅度越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影响半导体制冷片产冷量与制冷效率的因素,设计出一种与制冷空间相分离的制冷器,并进行了恒定产冷量制冷实验,得到半导体制冷器在不同制冷功率、外界环境和制冷器安装位置等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利用Matlab数学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不同条件下的温度曲线,并提出优化设计理念。该实验研究为半导体制冷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