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丁酸乙酯与β-和γ-环糊精包合物。正交试验表明:制备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参数为,丁酸乙酯与β-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超声30 min、超声温度50℃,可获最大包合率为46.69%;制备γ-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参数为,丁酸乙酯与γ-环糊精的摩尔比为1∶1、超声45 min、超声温度60℃,可获最大包合率为95.59%。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及X-衍射对包合物的分析,证明了丁酸乙酯与2种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综合结果显示,γ-环糊精更适合包埋丁酸乙酯类风味小分子。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采用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采用L9(34)正交试验对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工艺进行优选,以包合率为指标,考察超声功率、超声时间、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物质的量的比对番茄红素包合的影响。结果得到包合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50W、超声时间25min、番茄红素与β-环糊精物质的量的比1:150,番茄红素的包合率可达73.6%,包合的番茄红素在60d内保留率达到92.2%。超声法制备番茄红素β-环糊精包合物是一种适宜的提高番茄红素的稳定性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薰衣草精油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采用羟丙基-β-环糊精对其进行包埋。并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薰衣草精油包合物的制备工艺,以期找到一种最佳的包合工艺条件。同时,利用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分析方法,实现对薰衣草精油包合物的结构及包合情况分析,进而验证薰衣草精油被羟丙基-β-环糊精较好的包埋。实验所得的最佳包合工艺为:羟丙基-β-环糊精与薰衣草精油比例6.27:1(g:mL)、包合温度33.1℃、包合时间3.36 h,包合率可达80%。通过光谱分析可知,羟丙基-β-环糊精和包合物谱图极其相似,这说明薰衣草精油中许多基团被包埋进入环糊精空腔。结果表明,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精油效果较好,该优选工艺稳定可行,能够为薰衣草精油的应用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4.
超声法制备熊果酸/β-环糊精包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超声法制备熊果酸/β-环糊精包合物,以熊果酸包合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包合条件,并采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差示扫描量热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对包合物的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其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熊果酸:β-环糊精(摩尔比)=1:1、超声时间40 min、温度30℃.在该条件下,熊果酸包合率为68.2%.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β-环糊精与月见草油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和包合时间为考察因素,月见草油包合物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为指标,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制备工艺,经红外分析和差示扫描量热进行包合物形成的验证。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与月见草油投料比为5∶1 m L/g、包合温度55℃、包合时间1.8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月见草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分别为81.56%和92.28%。实验证明月见草油可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为月见草油的应用开发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采用超声法制备牡丹籽油-羟丙基-β-环糊精(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和包合物得率的综合评分OD值为评价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包合工艺条件。确定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360 W,包合温度46.5℃,牡丹籽油与HP-β-CD质量比1∶6.6。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包合物得率为85.53%,包合率为92.00%,综合评分OD值为89.41%。经红外光谱法鉴别,已形成牡丹籽油-HP-β-CD包合物。  相似文献   

7.
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出最佳工艺条件,即: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6,包合温度为50℃,包合时间为2.5h;在此条件下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的包合率为84.75%。包合物紫外光谱的最大吸收波长和吸光度显示,苯乙醇香精与β-环糊精包合物和两者的混合物以及β-环糊精本身显著不同,验证了环糊精包合了苯乙醇香精分子。  相似文献   

8.
赵玲  苏健裕  陈建平  胡松青  李琳 《食品工业科技》2012,33(20):148-150,155
目的:利用超声波法制备氟苯尼考-β-环糊精包合物,并对其结构进行表征。方法:以β-环糊精为包合剂,采用超声法制备氟苯尼考包合物,工艺参数为氟苯尼考与β-环糊精投料比1:1(mol/mol),超声温度60℃,超声时间5h。然后分别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FIIR)、X-射线粉末衍射法(XRD)对包合物进行结构表征。结果:在该制备工艺条件下包合物的得率为93.52%,包合率为38.09%;且经过FIIR和XRD确证其包合物已形成。结论:采用本实验工艺具有较好的得率,氟苯尼考被β-环糊精包合后呈现出新的物相特征。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法对荆芥精油(SBO)/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研究,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m(SBO):m(β-CD)=1:6,超声时间18 min,温度45 ℃.在此条件下,包合率可达76.2%.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强化制备熊果酸-γ-环糊精(UA-γ-CD)包合物。以UA包合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包合条件。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条件为超声功率220W、包合温度50℃、超声包合时间40min、UA∶γ-CD(mol∶mol)=1∶1。该条件下,UA包合率达到80.5%。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超声处理后UA得到了包合。超声法简单、高效,是一种制备UA-γ-CD包合物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优选β-环糊精包合复方怡神胶囊中桂枝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挥发油包合物得率和包封率2个指标,优选研磨法制备桂枝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工艺条件。结果优选工艺条件为:油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1∶6,β-环糊精与水的质量比1∶2,研磨时间30 min。结论桂枝挥发油包合物得率和包封率较高,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压均质技术制备熊果酸/β-环糊精(uA/β-CD)包合物。以包合率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包合条件。结果表明,较优的工艺条件为UA:8-CD(mol:m01)=1:1、50℃、IOOMPa均质3次。该条件下,UA包合率达到80.1%。高压均质技术制备熊果酸/β-环糊精包合物是一种制备uA包合物的适宜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以优化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工艺,并验证包合物的增溶作用为目的。在预实验基础上,利用红外分光光度法验证了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形成,然后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合率总评归一值为考察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预实验结果表明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已经形成,响应面实验显示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千斤拔黄酮投料比(质量比)5.5∶1、包合温度43℃、包合时间3.8 h,在此最佳工艺条件下,千斤拔黄酮-β-环糊精包合物的包合率为44.68%,包合物得率为73.12%,溶解度测定结果表明将千斤拔黄酮利用β环糊精包合后,可使千斤拔黄酮在水中溶解度由(22.86±0.62)mg提高到(106.58±0.95)mg。千斤拔黄酮与β环糊精可形成稳定的包合物,包合物的形成可使千斤拔黄酮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提高,为千斤拔黄酮口服制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提高玫瑰精油水溶性与稳定性,以β- 环糊精为包合材料,制备并表征玫瑰精油的包合物。方法: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玫瑰精油包合物,薄层色谱(TLC)、气相色谱- 质谱(GC-MS)分析包合前后精油的化学成分,并利用红外(IR)、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包合物与包合作用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以包合率为指标确定包合最佳条件为:m 玫瑰精油:mβ- 环糊精=1:1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在此条件下,玫瑰精油包合率达到80% 以上。结论:玫瑰精油包合物能够保留玫瑰精油的主要特征成分,提高精油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为开发口服玫瑰精油功能食品提供了固体粉末中间体。  相似文献   

15.
研究野坝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制备工艺。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野坝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以包合物的收率和包合物含油率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法优选野坝子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条件,并使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正交实验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配比为1∶6 mL/g、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1.5 h,在此工艺条件下,β-环糊精包合物的收率和含油率均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β-CD与茶树精油的比值、温度、时间、超声时间对茶树精油包合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饱和水溶液法制备茶树精油微胶囊的包合工艺,并进行包合产品储藏稳定性分析。结果显示最佳的包合条件为:β-环糊精与茶树精油比值11:1(g/g)、温度67 °C、时间60 min,包合率约59.24%;且制备的茶树精油β-CD包合物在常温下保存一个月,茶树精油保留率约67%,这证实β-CD的包合作用对茶树精油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且为其应用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对八角茴香精油/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工艺进行了研究。以包合率(%)为响应值,主客比(mg∶mg)、包合时间(h)、包合温度(℃)为自变量,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设计确定了最佳包合工艺为:主客比(mg∶mg)49.6,包合时间98.03h,包合温度33.1℃,此时包合率为72.29%。而且包合时间与包合温度的交互作用显著。UV光谱分析结果显示,体系中加入羟丙基-β-环糊精后,八角茴香精油的最大吸收波长由258nm移至257nm,且E带吸收和B带吸收均出现了蓝移,证明了包合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
利用薰衣草精油的镇静、驱蚊等作用,将其制成微胶囊可用于纺织品的功能性后整理。研究了以薰衣草精油为芯材,β-环糊精为壁材,采用饱和水溶液的方法制备薰衣草精油微胶囊的工艺。结果表明其最优工艺条件为:β-环糊精与薰衣草精油的质量比8∶1,包合温度45℃,包合时间1.5h,此时包合物收率为68.49%。  相似文献   

19.
以收率和包合率为指标,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核桃油-β-环糊精包合物,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并考察产品氧化稳定性和水溶性。结果表明: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核桃油与β-环糊精质量比1:4、包合时间4.5h、包合温度65℃,此条件下包合率达81.6%、收率达61.6%;经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核桃油-β-环糊精已形成包合物,核桃油-β-环糊精包合物可明显提高核桃油的氧化稳定性和水溶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筛选β-环糊精(β-CD)包合罗勒挥发油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响应面分析试验,以挥发油包合率、包合物产率为主要筛选指标,选出制备罗勒油-β-CD包合物的最佳包合条件;采用显微镜法、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验证了包合物的形成。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罗勒油-β-CD为1︰8.5(w/w),包合时间72 min,包合温度41.0℃。结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出的包合工艺合理,包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