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应用化工》2022,(4):897-901
综述了模板法制备孔径可调、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碳的合成路线,并介绍了介孔碳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同时对其在吸附剂、电极材料、催化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介孔碳未来发展的潜在挑战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模板法制备孔径可调、高比表面积的介孔碳的合成路线,并介绍了介孔碳的功能化改性方法。同时对其在吸附剂、电极材料、催化材料领域的应用进展进行了概述,最后对介孔碳未来发展的潜在挑战及前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
综述了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孔径结构、改性基团和吸附条件对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染料分子和重金属离子以及生物大分子、药物分子、CO2和挥发性有机气体污染物的吸附脱除效果的影响,还介绍了功能化介孔材料对液晶材料中的微量无机离子和大极性有机杂质的吸附脱除效果,指出了新型功能化介孔材料的开发和吸附环境的研究是未来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以SBA-15为模板,正丙胺为碳源,利用化学气相沉积将碳源引入SBA-15的孔道,采用纳米刻蚀路线合成介孔碳材料。通过X-射线衍射(XRD)、氮气吸附脱附和透射电镜(TEM)表征表明,介孔碳具有大的孔径和孔容。在初始质量浓度为200 mg/L的罗丹明B溶液中加入在不同碳化温度下制得的介孔碳1 mg/L,其中700℃下焙烧的介孔碳吸附180 min后,饱和吸附量为212 mg/g。通过离心可将吸附后的介孔碳与溶液分离。  相似文献   

5.
对介孔分子筛表面功能化的修饰方法及工艺进行综述,得到一些关于研究方向上的建议.介孔分子筛的表面功能化的主要工艺有化学修饰法、杂原子取代法.酸催化杂合、金属有机化合物表面接枝反应等.金属有机化合物近几年得到广泛应用,效果良好,作为研发重点,生产方向得以向这方面转移.  相似文献   

6.
刘尧  刘长姣  王磊 《生物化工》2020,(1):116-118
介孔碳材料是新一代的介孔材料,其对蛋白质的吸附行为受到了医学、生物、食品科学等领域的广泛关注.基于此,综述介孔碳材料功能化制备方法及其对溶菌酶的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8.
新型介孔碳的制备及对罗丹明B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卓  张维维  王立锋  高展 《现代化工》2006,26(Z2):95-98
采用SBA-15氧化硅分子筛为模板制备有序介孔碳CMK-3,研究了CMK-3作为吸附剂在水溶液中对罗丹明B的吸附作用,同时研究了初始浓度、pH和温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大、pH增加和温度升高,吸附量增大,但是在较低的pH下,吸附量增加的较小,当pH较高时,吸附量增加的较多.分别采用拟一级反应和拟二级反应模型考察了吸附动力学,并计算了这些动力学模型的速率常数.拟二级反应模型和实验数据之间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介孔硅的成型原理、介孔硅材料对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吸附作用机理.介绍了近十年功能化介孔硅基材料在放射性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其表面功能化的最常见官能团对Co、Cs、Sr、U等放射性核素的处理.系统分析了介孔硅吸附剂对核素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介孔硅形貌、功能团、核素类型、吸附条件等)及材料在功能化研究与应...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工》2022,(6):1632-1641
阐述了介孔硅的成型原理、介孔硅材料对重金属及放射性核素吸附作用机理。介绍了近十年功能化介孔硅基材料在放射性废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着重探讨了其表面功能化的最常见官能团对Co、Cs、Sr、U等放射性核素的处理。系统分析了介孔硅吸附剂对核素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介孔硅形貌、功能团、核素类型、吸附条件等)及材料在功能化研究与应用层面存在的问题,以期为介孔硅在核污染类环境治理领域的研究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孔活性碳纤维及其吸附特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活性碳纤维具有丰富的有效吸附孔,孔径分布窄,吸脱行程短,吸脱速度快,吸附容量大。是,一般活性碳纤维的孔径较小,限制了对大分子的吸附,使其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科学工作者进行了中孔型活性炭纤维的研制,以拓宽其应用领域,本文着重阐述了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造方法及其吸附特性。  相似文献   

12.
以嵌段共聚物F127为模板剂,间苯二酚/甲醛为碳源,在酸性条件下制备了孔径为6.44 nm,BET比表面积为661.98 m2/g,孔容为0.46 cm3/g的有序介孔碳(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OMC)。将所得有序介孔碳材料应用于罗丹明B(RhB)的吸附,并对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吸附行为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线及准2级动力学吸附。通过计算吸附过程中的吸附自由能ΔG0、焓ΔH0、熵ΔS0等热力学参数,表明吸附行为是自发进行的且是放热反应。溶液的pH值会对吸附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的pH值会对RhB的聚合产生明显的影响,从而导致分子尺寸的变化进而影响吸附量。  相似文献   

13.
目前,介孔碳微球的合成主要有硬模板和软模板两种方法。硬模板是将碳前驱体通过溶剂挥发填充到已合成的球形介孔材料(硬模板)中,然后热处理掉硬模板得到介孔碳微球;软模板则是以三嵌段共聚物F127做为模板剂,酚醛树脂作为碳源在水热条件下制备出介孔碳微球。介孔碳微球在超级电容、锂离子电池、气体储存、生物医药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然而在摩擦润滑领域的研究却未见报道。结合本课题组的前期研究提出了其在摩擦领域的研究思路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化工设计通讯》2016,(1):56-57
碳纳米管的结构独特,性能优异,而且具备可以低成本大规模的获得、良好的热稳定性以及可以调节的电子亲和力等特点,成为众多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但是由于它不能够溶于水和有机溶剂,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就受到了一定的制约,分析了碳纳米管的共价功能化、非共价功能化、和混杂功能化的修饰方法,并对其在金属基、聚合物基、陶瓷基等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采用模板法制备了介孔炭,并利用浸渍法将金属离子Ni^2+、Co^2+负载在该介孔材料上。研究了不同吸附剂、温度和浓度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介孔炭负载Ni^2+或Co^2+比13X负载Ni^2+脱硫效果好,Ni^2+/介孔炭比Co^2+/介孔炭脱硫效果好。当负载Ni^2+的量为10%,温度为20℃时,介孔炭的脱硫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6.
The present research reports on the synthesis and properties of mesoporous carbon (MC) surface with functionalized aminopropyl-polydimethylsiloxane (AP-PDMS). The aim of MC surface modification was focused on the improvement of its electrical properties (EC electric conductivity), as well as its sorption capacity for cesium ions. In order to anchor AP-PDMS molecules, an intermediate functionalization step of the MC surface with carboxylic groups was carried out. In this respect, two different methods, namely: (i) sonicat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hydrogen peroxide (MC-COOH) and (ii) gas-plasma activation (MCA) have been considered for carbon surface oxidation. Further, AP-PDMS component was crosslinked to the COOH-reached carbon surface.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and energy dispersion spectroscopy (EDX) were used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AP-PDMS molecules on MC surface. Morphological and textural properties of the obtained composit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by us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nitrogen adsorption–desorption measurements, as well as their electrical properties (EC). The obtained results reveal the grafting of silane-containing component onto MC surface, an improve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the synthesized composites toward MC sample. Also, the functionalization proved to be efficient in the sorption process of the cesium ions from aqueous solutions, despite the fact that the materials surface became hydrophobic.  相似文献   

17.
陆宾  史宣艳 《安徽化工》2009,35(5):8-10
碳纳米管的比表面积大,孔隙结构丰富,比表面能高,是一种良好的新型纳米吸附剂。介绍了碳纳米管的性质,综述了碳纳米管吸附水体中金属离子和非金属离子的研究进展,展望了碳纳米管在废水处理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Silicon - This study was undertaken to evaluate the adsorption of Reactive Black 5 dye (RB5), in aqueous solution, onto MCM-41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MSNs) functionalized with...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介孔炭的合成方法及介孔炭的应用,重点介绍了模板合成法,包括无机模板法,中孔分子筛模板法和有机模板法,指出有机模板法工艺简单,发展前景可观。介孔炭具有很广泛的用途,其中,作为催化剂载体的研究应该得到充分重视,同时介孔碳在储氢、储能材料方面的应用可能成为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生产原料和工艺,阐述了活性炭纤维在物理吸附性能和化学改性后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指出活性炭纤维在废气、水处理、催化、医学领域、电子工业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并对活性炭纤维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