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混凝土外加剂的概述 混凝土外加剂技术是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的一项混凝土新技术,是混凝土发展史上继钢筋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后的第三次飞跃。它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且效果显著,节省水泥和能源,提高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改善工艺和劳动条件,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将充填技术引入高寒地区可有效减少采矿对环境的破坏。针对低温下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和固结机理研究的不足,开展5℃养护下充填体试块的单轴抗压、XRD分析、热分析和SEM观测试验研究,根据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探讨低温下尾砂胶结充填体的强度演化规律与固结机制。结果表明:低温对尾砂胶结充填体早期强度影响较大,其中各主要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灰砂比、养护龄期、质量浓度;低温下的水泥净浆的AFt、C-S-H主特征峰均低于常温下的水泥净浆,7 d龄期无外加剂的水泥净浆未出现AFt衍射特征主峰,而7 d龄期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出现了AFt衍射特征主峰,有利于早期充填体强度的提高;无论低温下的水泥净浆是否掺外加剂,两者的TG-DSC、DTG曲线类似,存在5个吸热峰和4个失重峰;7 d龄期掺外加剂的水泥净浆的TG曲线位于无外加剂水泥净浆的TG曲线下方,其失重峰也高于无外加剂水泥净浆,有利于早期充填体生成更多水化产物;低温环境下,添加Na2CO3、NaOH可明显提高充填体早期强度,但不利于中后期强度增长。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在高效减水剂存在时,内掺不同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和矿物外加剂时水泥水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高效减水剂存在时,掺入少量的纳米碳酸钙,对水泥早期和后期强度影响不大,但是当纳米碳酸钙的掺量达到8%时,水泥的强度明显减小.采用不同掺量的纳米碳酸钙和矿粉等矿物外加剂复合,发挥其叠加效应.结果表明:掺入2%的纳米碳酸钙和8%的矿粉显示出良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其力学性能得以显著提高,而且样品的收缩值降低约40%,抗氯离子渗透性能也明显改善.扫描电子显微分析也表明当掺入纳米改性复合矿物外加剂后,早期水泥水化矿物数量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4.
冯玉林  张超 《新疆有色金属》2004,27(2):39-39,41
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占有很大比重,在结构的安全、可靠和耐久性方面起绝对的作用,因此,对组成普通混凝土不同质的原材料,如水泥、砂、石、掺合料、外加剂及拌料等,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细度及含泥量;对粗骨料等,要重点检查其质地、级配、最大粒径及含杂质量。  相似文献   

5.
铸造水玻璃废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日鑫  孙可伟  林志伟  张记市 《铸造》2006,55(11):1203-1205
对铸造废砂取代天然细集料制成水泥混凝土的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对处理后和未经过处理的铸造废砂对混凝土性能(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的影响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铸造废砂经过处理后对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的提高,具有明显的效果。并对其作用机理也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针对混凝土高脆性的不足,重点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掺合料和外加剂对凝石混凝土脆性的影响。通过改进掺合料、优化配合比和添加外加剂,在抗压强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改善了凝石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材料的脆性。  相似文献   

7.
宝钢开展高炉水渣微粉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常高炉水渣用作矿渣水泥的混合材料。近来,为了更有效地利用高炉水渣,把高炉水渣磨成微粉,增加其比表面积,提高高炉水渣的活性。用高炉水渣微粉代替部分水泥可制成高性能混凝土。含有高炉水渣微粉的混凝土强度高、流动性好,对于难以浇注混凝土的结构件可以靠混凝土自重来充填,可采用无捣固操作进行浇注;凝固后的混凝土表面无麻而,不易进入空气,钢筋不易锈蚀;耐久性好。所以日本,美国等国家都把磨细高炉水渣微粉作混凝土掺合料来提高混凝土强度和改善混凝土性能。是宝钢集团企业开发总公司与冶金部建筑研究院共同研究宝钢高炉水…  相似文献   

8.
矿渣水泥混凝土抗海水侵蚀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军  李悦 《腐蚀与防护》2006,27(8):397-399
水灰比和水泥用量是反映混凝土抗渗性的两个主要因素。制作相同水泥用量、不同水灰比和同一水灰比、不同水泥用量的两类矿渣水泥混凝土试块,测定了试块多次海水浸泡和烘干后的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重量变化,并进行超声波无损检测。研究表明:随水灰比的减小,矿渣水泥混凝土耐久性提高;混凝土设计中存在最佳水泥用量,此用量时矿渣水泥混凝土抗侵蚀性最强。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损伤的超声检测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士伟  林维正  李少波  夏平 《无损检测》2004,26(3):127-128,141
从损伤力学的角度对混凝土早期受损及其后期强度进行理论分析,并用超声检测技术进行混凝土损伤试验,提出了混凝土损伤的临界声速比。当声速比大于临界值时,混凝土后期的强度可以满足设计要求;当声速比小于临界值时,其后期强度同比下降很大,不能满足结构设计的要求。为混凝土损伤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水泥混凝土路面质量的超声波无损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维正  袁益镛 《无损检测》1997,19(5):121-122,127
利用超声波方法检测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力学参数,抗折强度和厚度。介绍其在深汕高速公路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1.
密实水玻璃耐酸混凝土的改性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洪兰 《腐蚀与防护》2001,22(7):290-292,306
根据目前国内外取得的研究进展情况,结合现场应用和试验,对改性水玻璃耐酸混凝土(又称密实耐酸混凝土)的密实机理,外加剂种类,数量,性能等进行了综合讨论。  相似文献   

12.
改善凝石混凝土脆性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混凝土高脆性的不足,重点研究了不同配合比、掺合料和外加剂对凝石混凝土脆性的影响.通过改进掺合料、优化配合比和添加外加剂,在抗压强度不降低的情况下,改善了凝石混凝土的内部微观结构,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材料的脆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硅渗剂对制备的水泥混凝土进行密封固化,对比分析了水泥混凝土密封固化前后的抗压强度、表面硬度、耐磨性能、抗氯离子渗透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密封固化后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并无明显增加;在水泥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层密封固化剂膜,使水泥混凝土表面硬度由原来的6.5增加到8.5,水泥混凝土的表面耐磨性能也显著提高,氯离子渗透深度降低42.8%,非稳态氯离子迁移系数降低37.2%;密封固化剂渗入水泥混凝土内部,生成硅酸盐产物,硅酸盐产物附着在水泥混凝土表面和填充内部孔隙,改善了水泥混凝土内部微观结构,提高了其致密程度。  相似文献   

14.
以白水泥为基体,添加一定量的减水剂、速凝剂、增稠剂及聚乙烯醇聚合物等外加剂制备一种新型环保型胶粘剂,研究外加剂用量对白水泥基胶粘剂的胶原强度的影响规律。通过扫描电镜(SEM)、差示扫描量热(DSC)和红外光谱(FTIR)等手段分别对改性前后白水泥基体的微观形貌、热学性能及官能团的变化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其粘接机理。结果表明,减水剂、速凝剂、增稠剂及聚乙烯醇聚合物的添加量分别为2%,0.6%,2%,8%时,在室温下养护3d后的白水泥基体的胶原强度由0.08MPa增大为1.3MPa,较纯白水泥基体提高15倍。机理分析表明,在水化过程中,外加剂与白水泥基体之间无化学键合作用,有机聚合物颗粒逐渐聚集形成连续薄膜,将水化产物粘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状结构,从而提高白水泥基胶粘剂的胶原强度。  相似文献   

15.
环境水对水泥混凝土的侵蚀作用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硅酸盐水泥的生产过程及的成分入手,分析水泥混凝土或砂浆由于受环境水的物理和化学作用,使硬化后的水泥石结构逐年遭受破坏,强度了降低,最后甚至引起整个建筑物的破坏;列深了几种主要环境水对水泥混凝土的侵蚀作用,为保证水泥凝土后耐久性,防止混凝土受到环境水侵蚀的作用而提出了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为了优化在预制装配式配网建设中使用的混凝土预制件,使其不仅相关性能达到硬性技术指标要求,还能够使其制作工艺达到最简。对于混凝土预制件来说,基础材料的优化是所有优化的根本。提出一种预制装配式变电站建筑过程中全轻混凝土材料最优配合比试验研究方法。再基于有效粒径与均匀系数对集料的级配指标进行描述;最后将所得到的最优配合比进行实地投入,进一步优化最优配合比,针对强度较低的C30混凝土,选用了强度高的水泥与减水率较高的聚羧酸混凝土减水剂进行试验,完成对混凝土材料最优配合比的研究。该实验结果表明,最优配合比下的混凝土,不仅强度得到提升,还节省了材料成本。最终得出的全轻混凝土的最佳材料配合比,对混凝土预制件性能和成本优化均有积极影响。为混凝土预制件材料优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建筑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用户不仅仅要求混凝土性能好、强度指标高、耐久性好,而且还要求混凝土结构有光洁如镜的外观,尤其是清水混凝土结构(即不再加外装饰的结构)要求更为突出,为此给我们提出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采用铜矿酸性废水中和沉渣取代天然石膏对水泥基材料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沉渣掺量的增加,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略有增加,初凝和终凝时间均大幅延长,掺量为6.5%时,水泥初凝和终凝时间分别长达363和625min,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与掺天然石膏硅酸盐水泥(PI)相比,掺中和沉渣有助提高水泥强度,其原因是由于铜矿酸性废水中和沉渣中含化学沉淀石膏和重金属Zn2+所致。利用中和沉渣中重金属Zn2+对水泥的缓凝作用,可制备超缓凝水泥(SRC),直接用于配制低坍落度损失高性能混凝土,与掺天然石膏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相比,配合比相同条件下,其初始坍落度较小,但坍落度损失小,而3d和7d强度分别提高22.8%和36.7%。  相似文献   

19.
采用NEL法测定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比较了不同搅拌工艺以及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强度和氯离子渗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加适量粉煤灰以及采用二次搅拌工艺均可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相似文献   

20.
复合聚合物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和微观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抗压强度试验以及X射线衍射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研究了混凝土掺入复合聚合物后力学性能以及内部微观组成和结构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掺入矿粉-硅灰复合矿物外加剂的基础上,掺入复合聚合物使得混凝土的后期强度略有增加,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显示掺入复合聚合物后,虽然混凝土的早期水化反应有所延迟但是28 d水化反应明显加快,而其内部结构更加密实,因此有助于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