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一个国家而言,理性的国民危机意识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基础,而加强重视城市防灾减灾体系建设,通过培养公民应对灾害的成熟心理,教会公民在灾难中学会生存和使得城市防灾减灾系统建设完善,则是对公民生命权力的最大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城市灾害的现状和目标的分析,突出强调了城市防灾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态度视域下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及其发展方向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乐乐  张超 《科普研究》2021,16(2):32-41
基于2001—2020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数据,描述了中国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特征和变化趋势,总体来看,中国公民对科学技术的态度积极且不乏理性,并崇尚科学技术职业.结合公民对科学技术态度的国际比较,从态度视角探讨了未来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所面临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4.
任磊  李响  张超 《科普研究》2016,11(3):33-38
科技类博物馆作为我国科普基础设施中提供科普服务和科技传播的组织机构,是科普公共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和促进公民科学素质提升的重要阵地。厘清我国公民参观科技类博物馆的状况及其特征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本文以2015年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历次调查和《中国科普统计》等相关数据指标,分析我国公民参观科技类博物馆的状况、动机、群体特征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此为基础对今后我国科技类场馆建设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以期为增强公民对科学的理解和认识,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应急管理体系的现代化,对应急广播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应急广播是国家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也是国家应急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中广(绍兴柯桥)有线信息网络有限公司在建设应急广播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6.
罗晖  何薇  张超  任磊  张锋  李朝晖 《科普研究》2015,10(3):5-8,39
提升公民科学素质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持续提高国家竞争力的基础。自2006年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来,在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公民科学素质发展水平即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时期。因此在“十三五”时期,抓住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快速增长的机遇期,充分利用科普信息化等手段,推进重点人群科学素质提升,夯实科学素质共建机制,推动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的跨越提升,实现公民科学素质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作者结合自身多年从事气象防灾减灾领域研究经验,在通过对大量文献进行阅读与研究基础上,基于科技服务领域理念,探讨气象防灾减灾公共系统建设的途径,以期提升气象信息的更加易于被需求者获取,发挥气象服务部门的功能性作用。  相似文献   

8.
1我国公民个人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 "公民个人信息",是指一个公民作为一个自然人时其自身特征的记录,以及作为一个社会人时参加社会活动所留下的客观记录.简言之,它是个人的生命特征信息和个人的社会特征信息两方面的总和.  相似文献   

9.
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利益的复杂性与根本性离不开法律体系的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和"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其中与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相关的法律制度也得以初步建立,并初步形成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法律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有线电视》2023,(7):13-13
湖北广电局加快推进应急广播体系建设。一是扩大功能属性定位。将应急广播与基层综合治理、宣传管理工作相结合,在社区治理、防灾减灾、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二是争取各级财政支持。鼓励各级广电部门和建设单位“不等不靠”,争取各级财政对未列入国家补助范围的市州和县市区予以资金支持。  相似文献   

11.
雷击一直是困扰广播电视高山台站建设的重要自然危害之一,为了充分保证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正常运行,采用有效的广播电视高山台站防雷减灾措施与应用技术历来是各个电视台重点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结合广播电视高山台站遭受雷击的具体情况,总结出适用于广播电视高山台站的防雷减灾措施与应用技术,给出防治雷击灾害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12.
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基准的制定对于提升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指导科普活动的开展、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学界针对美国科学素质基准的研究较多,对日本科学素质基准的研究较少.以日本公民科学素质基准建设的重要成果——《综合报告书》为研究对象,主要运用文本分析、归纳研究等方法,并以日本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为基础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日本公民科学素质基准框架构筑中包含了植根于本国文化传统、注重多领域知识融合、重视基准的长效落实等优秀理念.最终为我国目前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信息疆域"是指与国家和该国公民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重要信息载体和信息内容受到特殊保护的范围或场域。"信息边防"的基本内涵是,以局域网、关涉我国国家利益的组织和个人计算机的端口为基本连线,构筑我国的信息边防安全屏障及保护我国公民合法信息利益的外围防线。信息边防建设的当下措施包括,筑牢公民的思想防线,加快信息边防法制体系建设,发挥信息边防反网络不法行为的强大功能,加快协调关键信息技术的研发等。  相似文献   

14.
佟贺丰 《科普研究》2009,4(6):49-52
本文主要总结了国外科技馆一些新的发展理念,并结合公民科学素质建设对我国科技馆发展提出的新,要求,分析我国的公民科学素质现状,对我国的科技馆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堤防建设是现代水利工程建设最为核心的部分,做好该部分工程建设能确保水利工程有效运行,充分发挥防洪、蓄水、减灾等综合作用,预防洪涝灾害发生。因此,采取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施工质量控制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将结合现代水利工程施工具体情况,对堤防建设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技术措施,希望能够为堤防建设具体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6.
从对青岛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现状的分析和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工作的迫切需求出发,利用气象信息处理、视频会议、数字化会议室以及电子屏显示等多种技术,设计组建青岛市区市级气象防灾减灾中心,提高各区市妥善应对气象灾害等突发事件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界中,雷电现象较为常见.雷电造成的危害是十分巨大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们正常的生产生活.本文首先对雷电进行了介绍,然后对智能防雷减灾技术的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以促进防雷减灾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美国米勒公民科学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学者J.D.米勒教授首创了公民科学素养测评指标体系,为科学评估公众科学素养水平提供了有效工具.本文论述了米勒公民科学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产生背景、形成过程与演变历程及其国际应用,并揭示了其对我国当前公民科学素质测评指标建设所具有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应急广播是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国家应急体系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播电视重要业务形态。近年来,全国广电系统主动作为、奋勇争先,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取得重要成果。近日,本刊编辑采访了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孙欣欣,他为我们分享了应急广播体系建设的“栾川经验”。  相似文献   

20.
王超逸 《电子测试》2013,(6X):215-216
21世纪,中国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强,受电子科技革命的影响,中国公民社会在组织数量上、形式上有了巨大的发展,网络公民社会作为新生力量迅速崛起,但却呈现出成长性、过渡性、官民双重性特点,公民社会的数量与质成反比,中共十八大提出的深化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社会民主法治建设,为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政治经济法制基础,中国公民社会发展前景将是一片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