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美国区划条例正逐步被形态条例取代。介绍美国形态条例产生的背景、条例的具体内容和制定过程,指出形态条例是通过类型学的方法把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转化为形态设计再通过公众参与形成社会共识,使城市设计以法规形态落实。形态条例的方法超越了早期区划狭隘的控制目的和形态控制手段,也颠覆了后期区划功能分区的方法和抽象的控制指标,指向以物质空间类型为控制手段,实现理想空间形态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2.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要求"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国土部、住建部和环保部积极响应,下达了划示"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相关要求。主要从土地规划的角度分析在第三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背景下土地空间管制对城市建设用地总规模的控制及作用,同时以上海为例分析上海市"两规合一"后土地利用空间管制主要方法及效果,为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城市规划调控的转型背景之下,增长主义的终结意味着中国城市分区开始由密度分区的经济价值单维度的控制,逐步走向形态分区的经济价值-美学价值双维度的控制.通过剖析城市密度分区的产生、发展与变革,总结出密度分区在城市规划及管控中的优势与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提出形态分区双维度控制的城市分区体系,归纳其既包含密度、基准高度、基准高度等内控指标,同时也包含轴线、天际线、视廊等外显特征,并进而提出城市空间形态分区的目标、工作内容和方法.城市空间形态分区共包含四个主要的步骤,分别是:基于公益性的城市空间形态保障底线划定;基于经济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基准模型分区;基于美学性的城市空间形态设计修正;基于可操作性的城市空间形态分区管控.结论认为城市空间形态分区是新时期精细化城市管控的内在要求,也是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必然路径,应加强其在控规及城市设计工作中的实践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是为适应城市规划转型而引入的重要规划思想和内容,但目前对于城市总体规划中空间管制的论述和研究都较零散和片面,没有形成完整体系,且对部分概念的理解还存在误区。在阐明空间管制出现的背景及发展历程后,梳理已有研究和实践经验,在此基础上从理论的视角切入,明确空间管制的层次性和阶段性等内涵,同时剖析区划标准、方法以及政策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层次"、"阶段"、"内容"三方面入手建构城市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管制体系。  相似文献   

5.
控规在过去的城市用地管制实践中存在诸多问题,已不能满足市场经济转轨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所要求的对城市空间用途的高效管制。本文以回顾控规的前身——美国区划管制的运行背景和发展为起点,从体系地位、法律效力、管制内容、实施程序等角度对美国区划管制(以纽约为例)与我国控规的已有实践进行对比,并结合新形势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对控规提出的新要求,从探索综合性"地块化"分区管制机制、探索多样化弹性管制工具、促进治理多元化、提升控规成果法律效力等方面提出未来控规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6.
乔柳 《室内设计》2010,(2):58-61
在归纳总结山地城市特点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山地城市规划区空间管制的规划重点,综合用地生态敏感性评价、建设适宜性评价和禁限建要素等分析了如何对规划区空间管制用地进行有效组织、进而制定空间管制用地分区和管制导引,并依托ArcGIS9.3的空间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功能提出了一种可操作性较强的山地城市空间管制研究方法,以重庆市长寿区城乡总体规划空间管制规划为例,探讨了此方法的实际应用过程及结果。  相似文献   

7.
元胞自动机(CA)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模拟,但现有CA大多根据历史变化过程挖掘模拟规则,不能较好地考虑空间规划政策调控对后续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引导作用.目前,我国正在全面推行“多规融合”的国土空间规划,其必然要对过去粗放无序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产生重要的调控作用.为此,本文尝试利用主体功能区划的优化、重点、限制和禁止等空间管制分区思想,构建未来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的驱动机制,并利用“顶层土地供需平衡、中层政策管制分区、底层元胞状态演化”三个不同决策尺度融合的CA模型框架模拟中长期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研究以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广州市为案例,模拟了其2005-2035年的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过程.模型对比分析和综合比较表明,考虑主体功能空间引导后的CA模型表现出比传统模拟方案更高的可信度.城镇化发展是一个典型的综合自然与人文过程,城市CA建模需要同时兼顾前向历史规律传播和后向空间政策调控.  相似文献   

8.
试论与城市互动的城市绿道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招林  何昉 《城市规划》2012,36(10):34-39
认为在我国未来30~50年高速城市化发展时期,应努力构建城市绿道网络,并在其构建过程中加强与城市的互动;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具有"修复"和"保护"的生态意义、"连接"和"流通"的服务意义及"带动"和"激发"的触媒意义,并通过城市绿道的规划编制、技术方法及实施保障三大体系的建立来促进城市绿道规划与城市的互动;城市绿道规划应与城市的绿地空间网络、空间发展形态、区域空间管制、土地利用、交通系统及服务功能等之间建立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上海控制性详细规划空间管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管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优化空间管制的重点在于建立完整的空间管制技术体系,并将城市设计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使控制性详细规划能够较为全面地实现对城市空间的管理。空间管制的指标体系应兼具强制性和适应性,满足多元化建设的要求。空间管制应以公共空间为重心,在尊重私有物权的基础上,充分保障社会公众和城市整体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邹邦涛  王思雨 《城市建筑》2023,(6):94-96+103
20世纪80年代末,新城市主义理论在美国兴起,其主张塑造紧凑型社区,解决城市无序扩张、公共空间衰落等发展问题。研究基于新城市主义及空间句法理论,通过梳理美国新城市主义的形成背景及邻里开发模式的相关理论与实践,对滨海新城、温莎镇、肯特兰镇三个典型案例进行量化分析,探讨美国早期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聚居形态特征,试为国内住区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设计大于功能"体现了形态规范背后根本的哲学观.美国形态规范学会把形态规范定义为"形态规范是实现某一特定的城市形态而对开发进行控制的一种手段.形态规范主要是通过控制物质空间形态创建可预见性的公共空间,土地利用则在其次."形态规范超越传统的区划方法,关注建筑物和街景之间以及建筑物之间的关系,目的是界定理想的城市形态.  相似文献   

12.
Problem, research strategy, and findings: Advocates of form-based codes contend that these zoning regulations go beyond conventional zoning regulations in promo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e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form-based codes adopted by California cities differ from conventional zoning regulations in integrating 41 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for Neighborhood Development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measured by the total number of criteria and the strength of each criterion included in regulations) using a multiple-case study of 26 citi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We examine whether and how form-based codes adopted for specific development areas differ from the conventional zoning regulations they replaced and from the current conventional zoning regulations of matched cities. We find considerable variation among cities: Not all form-based codes in our study include more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to a stronger degree than conventional zoning regulations, but a) most form-based codes include more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than the conventional zoning regulations they replaced and those of matched cities, and b) the strongest form-based codes include more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to a stronger degree than the conventional zoning regulations they replaced and those of matched cities. We lack sufficient information to generalize; California, moreover, has many state laws requir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ur findings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 for cities considering zoning reform to increa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development.

Takeaway for practice: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form-based and conventional zoning regulations can each help cities integrate sustainability criteria into their development regulations. Our research offers positive examples of best practice in zoning reform and highlights missed opportunities for creating more sustainable communities. Cities considering zoning reform can consider these opportunities when reforming their codes to be more suppor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相似文献   


13.
藏式建筑以其独特的姿态存在于世界建筑之林,藏传佛教及其学说思想,在藏式建筑形式和建筑空间的实践中埋下了深深的烙印,并形成了藏式传统建筑设计的思想和理念。拉萨城区有着极为丰富的建筑文化遗产,该文即对其中的藏式传统寺庙宫殿建筑和民居建筑形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反思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在城市更新地段面临的挑战,提出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教学的困惑。探索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教学的改革方向,在借鉴美国、日本、新加坡的经验基础上,指导学生编制《广州人民南城市更新片区形态条例》,其特点包括:采用面向开发者使用的文本形式;强调面向实施的土地开发指引;采取形态分区主导的形态条例,以取代传统基于功能分区和指标管控为手段的控规编制方法。形态条例是适应城市更新地区规划编制的积极探索,未来落实还需要结合规划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  相似文献   

15.
三峡库区城镇形态的演变与迁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山、江河和地质问题是三峡地区城镇发展中主要的环境制约因素。移民迁建前;库区城镇的结构形态从集中紧凑的“团状”演变为集中紧凑的“带状”,它是最常见的城市形态。迁建后城市建设用地的地形条件普遍有所恶化,但地质问题大多得以改善;长江大桥的建设使库区城市能够突破江河的制约;寻求新的发展空间;“带状”组团式是城镇迁建后最普遍的城市形态。新城市日后的空间形态将受到新的环境的影响,“团状”和松散“组团式”是两种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戚冬瑾  周剑云  赵睿 《城市规划》2019,43(10):67-68
分析传统规划方法在城市更新中所面临的困境。应用横断面规划的方法分析广州新中轴南段城市更新地区的形态特征,拟定各分区的发展愿景和规划策略。城市设计方案通过控制性规划定义为7种形态区划类型,编制形态条例作为城市更新的指引。强调横断面规划以形态分区为基础,提供了从现状形态分析到规划愿景设计再到形态条例的连贯性工作方法,把城市(社区)发展愿景转译为强制性的形态条例关键是要形成社会共识,该方法可适用于城市更新或"微改造"。  相似文献   

17.
Verna Nel 《Urban Forum》2016,27(1):79-92
For the first time, South Africa has a single national piece of legislation, the Spatial Planning and Land Use Management Act, 2013, that creates an overarching framework for spatial planning, policy and land use management for the entire country, including rural and informal settlements. Spatial plans linked to zoning schemes are at the heart of this planning system. However, zoning as a land use management tool has been intensely criticised as being exclusionary and socially, economically and environmentally unsustainable. Given that the purpose of the new legislation is to create equi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questions whether zoning is indeed the most suitable land use management tool in South Africa. The paper briefly outline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act and then evaluates the usefulness of various forms of land use management such as land use zoning, performance zoning, form-based control and discretionary systems in the South African context. Drawing on the strengths of some of the alternative land use management systems, proposals are made for a more suitable land use management system for South Africa that could have applicability in other countries with a similar colonial history.  相似文献   

18.
过去上海旧区的里弄住宅 ,是在满足当时生活方式的需要时 ,逐步形成的一定的生活形态。在新形势下 ,随着地区改造的功能转换与再开发 ,旧的生活形态也就不复存在。新天地地段的实践为新的城市生活形态重建 ,探索与创出了理性的功能转变和历史延续的宝贵经验 ,这一城市再开发与生活形态重建的成功应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9.
厦门城市形态与结构布局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维钧 《城市规划》1993,17(3):32-36
厦门是我国的经济特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城市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城市总体规划也经历了多次的规划调整.本文从城市形态、城镇体系、城市用地、城市结构、城市组团、城市中心等方面介绍了厦门城市总体规划的新构想。  相似文献   

20.
澳门半岛的城市建设既受制于复杂的地理环境,也受到不同时期城市规划设计理念与手法的影响,以致形成今日独特的“拼贴”式的街网结构和城市形态。伴随着城市的扩张是澳门半岛中心的迁移,新中心形成的同时老中心的职能也发生了转变。本文应用空间句法的理论与方法分析了澳门半岛城市形态的历史演变特点。研究通过对比19世纪以来至今四个历时期澳门半岛的城市变化,揭示了不断变化的空间结构与城市中心迁移的关系,并探讨了城市局部与整体的空间关系对历史上形成的各级中心的兴衰与功能变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