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基于多线程技术的机载总线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莉  王勇 《现代电子技术》2005,28(13):26-28
研究了基于ARINC429总线和局域网的某型飞机的分布式总线仿真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字仿真和半物理仿真技术相结合,模拟飞机内部的各种机载设备如何通过总线交连进行相互通信的过程,目的是研究和动态监视飞机在执行飞行、导航、作战等任务时的总线数据流动情况,为机栽设备的检测、维修提供数据依据。给出了系统总体结构和总线接口板的硬件设计,重点讨论了运用多线程技术实现总线多通道通信的软件设计方法。该系统在运行中,具有良好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构造了具有远程通讯能力的飞机内部设备的连接、分析、研究、实验、测试的通用平台,为分析、诊断系统建立一个有效的数据管理中心。  相似文献   

2.
在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通信控制协议的基础上,在MATLAB/Simulink软件Stateflow仿真环境下,利用有限状态机理论对CAN总线通信系统进行了形式化建模。通过此仿真模型,可以分析CAN总线通信系统中负载率的变化对网络吞吐量、平均信息时延、通信冲突率、网络利用率、网络效率以及负载完成率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CAN总线通信控制协议的特点,同时也证明了Stateflow对CAN总线协议进行建模仿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主要针对预警机任务分系统所有终端设备,深入分析了通信管理计算机和终端模拟器之间的控制关系。利用虚拟仿真和数据库技术建立总线控制平台,并对终端设备功能进行了仿真。通过1553B总线,系统完成了对所有模拟器的控制,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数据中心,实现了预警机通信分系统的终端网络化管理和故障自动化处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的研究成为一项越来越复杂的工程,所以,对通信系统的仿真就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文介绍一种对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通信过程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软件系统的技术特点,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展性和执行速度。通过把仿真结果同理论结论进行对比,证明该仿真方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5.
樊华  鲍广宇  葛宝忠 《通信技术》2007,40(11):366-368
针对船艇通信仿真系统实现过程中对语音通信的要求,文中采用多点语音通信技术,对实时语音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实现,设计一个多点语音实时系统,该系统可以满足多个终端进行实时语音通信的需要,并成功应用于船艇通信仿真系统中.  相似文献   

6.
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段德权 《信息技术》2003,27(3):25-26,29
现场总线是用于现场仪表和控制室系统之间的一种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是过程控制技术,自动化仪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三大技术发展的交汇点,这种技术必将带来控制系统的一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INTERBUS总线通信系统技术特点,针对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现有柔性生产线的实际需求,对其总线通信系统进行了分析、设计和试运行。  相似文献   

8.
李文涛  丁美新  何斌 《电子工程师》2004,30(2):61-63,74
利用CPLD芯片实现单片机与ISA总线接口之间的高速并行通信,给出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及程序框图。采用这种通信方式,在12MHz晶振的MCS51单片机控制的数据采集系统中,可以满足与PCI04 ISA总线接口实时通信的要求,通信速率达200khit/s。在开发工具MAX plusⅡ下,完成了整个设计的输入、编译和仿真,达到了预期效果。本设计方案能够推广应用到计算机的高速并行通信中。  相似文献   

9.
航电综合系统中飞机显示控制系统的仿真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对飞机显示控制系统的仿真,提出采用1553B总线、以太网两种接口的显示控制系统设计的方法,采用总线联网技术构建的显示控制系统,可以达到高度的资源综合和信息共享。首先,分析系统的内容和功能,从系统管理和信息交互的角度,对显示控制系统仿真进行详细介绍。然后,运用结构化、模块化、标准化的思想,建立了系统总体模型,并对其中的初始化模块、配置模块、总线通讯模块、控制模块、显示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进行了详细建模。针对总线通信中的总线负载与消息延迟时间的矛盾问题,提出了更新机制下动态完整消息分配法。最后进行了系统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仿真真实有效,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实现对机载训练系统的仿真,采用1553B总线、以太网两种接口的设计方法,基于总线联网技术构建的机载训练系统,可以达到高度的信息综合和资源共享。首先给出系统设计思想和功能。然后运用结构化、模块化、功能化的思想,建立系统总体模型,并对其中的显示控制仿真、环境仿真、火控解算、通信管理和数据库进行详细建模,为了提升1553B总线系统性能,进行了总线系统消息传输方案优化。最后完成了系统仿真,验证了此系统的可行性和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
信息系统的模拟仿真训练系统综合性较强,不仅要模拟不同信息装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整个仿真系统自身的管理控制也较复杂,因此对于数据通信的可靠性要求也比较高.CAN总线数据通信可靠性高、数据传输速率快,适合于多种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基于上述实际需求,给出了一种将PC机服务器软件与嵌入式平台软件通过CAN总线进行互联互通的技术实现方案,详细分析研究了GY8508的USB接口CAN总线适配器及STM32F107VCT bxCAN总线接口的软件设计方法,对于进行信息系统模拟仿真训练系统研发的技术人员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2.
李彤  屈金标  岳杰  李闯 《通信技术》2012,45(1):84-86,89
针对目前对CAN总线网络测试手段仅仅采用专用总线接口芯片采用监听方式获知总线完好的数据帧,车载总线因畸变、干扰等造成的错误、异常数据帧都被专用总线协议芯片过滤掉,没办法对总线物理层的传输波形进行测试,总线上出现故障节点无法定位故障节点等问题,这里提出了车载CAN总线在环测试技术,设计了在环测试实验方案,并利用测试节点仿真设备验证了该技术在故障定位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1553总线测试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决1553总线的测试和故障排查问题,以AEC1553-PCI-FBC31RT-2-S2型1553B信号解调板为基础,设计、构建了1553总线测试仿真系统,完成了系统软件的设计、研制、调试和测试工作。系统软件包括1553总线信号实时采集、实时分析处理、实时显示和总线仿真等多个软件模块,采用多线程软件设计技术保证了信号采集和数据转换的实时性和可靠性。实际应用表明,该系统缩短了排故周期,提高了效率试飞。  相似文献   

14.
张铭泉  古志民  张吉赞 《电子学报》2017,45(8):1810-1817
深亚微米工艺下,片上数据总线能耗占嵌入式多核芯片能耗的比重越来越大.FV-MSB(Frequent Value-Most Significant Bits)方法降低了片外数据总线的能耗,但对于非频繁值和频繁高位值的低位部分未做处理,为进一步降低片上总线动态能耗,设计了一种基于频繁值和位变换感知的片上总线节能方法.利用频繁值和对位变换数的感知选择编码方式,大幅减少了数据总线上的位变换,有效降低了总线动态能耗.70nm工艺下,仿真实验结果显示,本文的方法最大节能比例可达17.76%,平均节能比例达16.91%,较FV-MSB方法使节能比例提高了6.28%.并且节能比例随λ的变化趋势表明本方法在未来工艺尺寸缩小时仍能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5.
嵌入式控制系统的VXI总线数据采集的核心技术在于对嵌入式阵列信号的采集,通过对阵列信号的高速采集提高控制系统的快速信号处理和分析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双通道触发的嵌入式阵列信号高速采集技术,并进行系统优化设计。首先分析了嵌入式阵列信号高速采集系统总体设计构架,进行阵列信号采集的干扰滤波与检测算法设计,基于VXI总线技术设计了具有双通道触发功能的嵌入式阵列信号高速采集系统,实现系统的软件开发和仿真平台构建。系统调试和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进行嵌入式阵列信号采集的功能组合性较完备,实时性好,可靠度较高,系统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RapidIO高速串行总线的信号完整性仿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最先进的3D电磁场仿真软件对RapidIO高速串行总线进行了板级信号完整性仿真,在前仿真中对关心的设计参数进行了有效评估,形成了可信赖的指导数据;后仿真对实际设计数据进行了验证,修正了不理想的设计参数。仿真手段彻底改变了依靠经验和反复试验的设计方法,成为高速串行传输技术中不可或缺的设计手段。  相似文献   

17.
对新型机载光纤数据总线系统进行了简要综述,详细介绍了机载光纤数据总线仿真的思想及其实现方法,通过建立测试平台进行了仿真,最后用VC 实现该系统的仿真。  相似文献   

18.
着眼于我国航天测控系统安全可控的发展新要求,在充分论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国产软硬件平台,采用构件和服务总线技术设计开发灵活便捷、自主可控的航天测量船测控仿真系统。文中描述了系统功能需求,提出了可重构的系统体系结构,重点论述了服务总线技术实现和船载测控设备外测数据仿真模型设计。应用结果证明该系统设计合理、灵活通用,能够满足航天测量船测控系统全面验证需求。  相似文献   

19.
NOC(片上网络)的体系结构解决了SOC(片上系统)在大规模集成IP核时面临的一些难题,但其串扰问题对电路性能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基于DSM(深亚微米)下的总线模型,分析了信号串扰引起的总线延时问题,同时比较了3种减小总线串扰的编码方案。并采用0.13μmCMOS工艺对性能较优的DAP编码方案进行了电路仿真,得到了不同长度和宽度下的总线延时。结果表明,采用减少信号串扰的编码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总线的串扰,减少信号延时,这一效果当总线较宽或走线较长时尤其明显,同时也证明了0.13μmCMOS工艺下电路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