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宝国  孙剑秋 《酿酒》1998,(2):29-30
accharomycesCerevisiaeQSB-Ⅺ6菌株系酵母菌种LQ16与QSB7的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株。QSB-Ⅺ6菌株应用于车间生产中,成品酒的各项理化指标均已达到国家优质酒标准,其中双乙酰值平均在0.06mg/l以下,真正发酵度平均为71.858%。该融合株凝聚性强,酒液口味独特,清淡爽口。经多次重复试验证明,该菌株各项优良性状稳定,非常适合于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不同温度下对絮凝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KF-7胞内储存糖含量、有机酸综合值OSR及发酵性能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絮凝酵母的耐温性及细胞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酵母细胞的耐温性及细胞活性与细胞内的海藻糖含量密切相关;酵母分泌的有机酸综合值OSR可以直观反映酵母细胞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有利于酵母增殖,高温有利于酒精发酵;提高发酵温度可以提高酵母活性,增加出酒率。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絮凝酵母KF-7为一株性能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不同温度下对絮凝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KF-7胞内储存糖含量、有机酸综合值OSR及发酵性能的分析研究,探讨了絮凝酵母的耐温性及细胞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酵母细胞的耐温性及细胞活性与细胞内的海藻糖含量密切相关;酵母分泌的有机酸综合值OSR可以直观反映酵母细胞活性;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低温有利于酵母增殖,高温有利于酒精发酵;提高发酵温度可以提高酵母活性,增加出酒率。  相似文献   

4.
海洋酵母的特性与应用管浦敏夫(日)食品上科学.1993:105~110日本三共开发海洋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清酒酵母),以此菌发酵制成面包较其它酵母菌制得的面包更具风味。该酵母有持久的强发酵力,对低糖面团的发酵力特别强,...  相似文献   

5.
GYNB培养基中肉桂酸浓度达到100μg/ml时,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visiaepof~-sta)的生长受到抑制,而糖化酵母(SacchromycesdiasticusPOF1STA)能够生长。用紫外线诱变糖化酵母,在GYNBSCA100培养基平板上检出pof~-糖化酵母营养缺陷株。经糊精发酵试验、模拟啤酒发酵试验、CO_2失重试验及糖化酶活性比较,选育出三株性能优良的糖化酵母单倍体(pof~-STA),发酵速度快,糖化酶活性略低于出发菌株。发酵的啤酒用“两杯法”进行品评,酒体丰满,香气新鲜,略带果酒味,无酚臭味。  相似文献   

6.
高活性高酒精产率产酯酵母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测定选择Aaccharomycescerevisiae1300和Hansenulaaromala1312做为亲本,利用细胞融合技术使其杂交获得成功。利用不可逆生化抑制剂碘乙酸(0.1%)处理H.aromala1312的原生质体40分钟,使其100%不能再生,与S.cerevisiae1300(a)融合后,在融合子中表达了H.anomala1312的性状,如同化KNO_3等。融合子FSH-12在12Bx米曲汁发酵中酒精为6.2%(w/v),产乙酸乙酯0.409%(w/v),同化硝酸盐。在产孢培养基上不形成孢子。酒精的耐受力为10.5%(v/v),在pH3时生长良好,并能产酯。经固态发酵实验,证明该融合子能够适应酒醅中的环境,因此,FSH-12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7.
合成棕榈油酸的酵母菌的筛选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江西共青葡萄园土壤样品中分离到一株产高含量棕榈油酸的酵母菌。该菌株产油脂量为菌体干重的32%,棕榈油酸占油脂总量的50.14%,经初步鉴定认为是一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相似文献   

8.
高谷胱甘肽生产酵母的育种大竹康之生物科学技术.1992,50(10):989~994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甘氨酸、胱氨酸组成的有生理活性功能的三胜肽,医药中用处很大。谷胱甘肽(GSH)以酵母发酵生产为主。用淆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  相似文献   

9.
通过糖化酵母固定化细胞利用批式及连续培养以淀粉原料生产酒精的研究ProductionofAlcoholfromStarchbyImmobilisedCellofSaccharomycesdiastaticusinBatchandContinuousP...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株具有自身絮凝能力的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pombe)变异株作为进行无载体固定化细胞酒精发酵的出发菌株,对影响其絮凝的环境因子和诱导操作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响应面分析技术(RSA)对此菌株的絮凝诱导操作工艺进行优化,建立了经验模型和快速高效絮凝细胞颗粒技术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1.
以F718,R719为引物,以质粒pFA6a—kanMX4为模板进行PCR扩增,采用基因转化法获得1株乙醇脱氢酶Ⅱ基因突变型工业酿酒酵母。驯养后的突变株啤酒生产小试表明,突变株乙醛含量为5.386mg/L,比原菌株乙醛含量7.932mg/L有所降低;发酵液发酵结束时,双乙酰含量为0.058mg/L,比原菌株双乙酰含量0.034mg/L有所升高;突变株发酵度为63%,比原菌株66%略有降低。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根据酿酒酵母乙醇代谢途径,构建一株低乙醇产量的酿酒酵母基因工程菌株,以满足人们对低醇啤酒的需要。利用抗性基因筛选基因敲除突变体的方法,通过引物L1和L2扩增潮霉素B基因(两翼与酿酒酵母同源),按常规醋酸锂法转化酵母细胞后,筛选标记与酵母adhI基因发生同源重组,得到一株ADHI酶活性降低的工程菌株。发酵实验结果表明,转化菌株乙醇含量平均值为1.8%(V/V),较原始菌株低了65%。说明转化菌株体内乙醇生成途径受到干扰。  相似文献   

13.
经诱变、筛选处理的“珠研”2~#菌株经小试、中试证明其啤酒发酵性能比原引进的菌株有较大的优越性。为验证此菌株对麦汁及扩大生产的适应性,我们对此菌株进行生产性扩大试验。实践证明,“珠研”2~#菌株对麦汁及扩大生产适应性较强。该菌株具有发酵温度高、降糖快、双乙酰还原能力强、酵母凝集性好、发酵周期短、生产的啤酒质量优越等优点。取得与小试、中试基本一致的结果。我们认为“珠研”2~#菌株啤酒快速发酵新工艺,可望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从不同生产用酵母菌泥中分离筛选出3株工业酿酒酵母,编号分别为A、B、C、D。以酿酒酵母C为对照,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质联用(HS-SPME-GC/MS)法,研究不同酵母在啤酒酿造过程中反-2-壬烯醛(T2N)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发酵液中T2N含量差异显著(P<0.05),A、B、C、D酵母菌发酵液中T2N含量分别为13.63 μg/L、9.12 μg/L、10.93 μg/L、7.63 μg/L。4株菌的成品酒中T2N含量均较发酵液高,监测D菌啤酒酿造过程中T2N含量变化结果显示:冷麦汁中T2N含量最高为25.93 μg/L,发酵过程中T2N含量相对最低为6.96 μg/L,冷贮和成品阶段T2N含量有所增加,分别达到9.27 μg/L和11.36 μg/L,但与冷麦汁相比低很多。  相似文献   

15.
酵母和乳酸菌发酵生产白啤酒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 6 0 %大麦芽和 4 0 %小麦芽为原料 ,经上面酵母和乳酸菌L4混合发酵 ,研制生产出白啤酒。从 4株乳酸菌中筛选出适合白啤酒生产的L4菌 ,通过对发酵方式的选择 ,确定了酵母BLS 1和乳酸菌L4混合发酵方式 ,同时对酒花添加量、接种量及发酵温度和时间进行了讨论 ,制定出工艺路线 ,所得白啤酒质量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16.
牛乳经酵母菌和乳酸菌发酵生产低醇乳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鲜牛乳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和营养素等辅料,经酵母和乳酸菌混合接种发酵,生产出低醇乳酒。通过对2种菌发酵方式的选择、协同性发酵实验、乳酸菌接种量和营养素的添加、发酵条件优化及发酵过程分析和发酵终点确定的研究,结果表明,当蔗糖添加量为10%时,乳酸菌的接种量为1%;牛乳酒生产的最佳配方及工艺条件是牛乳用量30%,营养素添加量70mg/L,酵母接种量8%,温度28℃。经生产性实验,在总发酵时间28h,乳酒产品酒精含量达到2·02%,呈乳白色,状态均匀,泡沫细腻,乳香、酒香和谐一体。  相似文献   

17.
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育种系统对酿酒酵母菌株A、B分别进行诱变,选育诱变菌株发酵的啤酒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腺嘌呤、鸟嘌呤、黄嘌呤、次黄嘌呤的含量,4种嘌呤在1~16 mg/L的测定范围内,相关系数R20.999,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实验结果表明:诱变酵母菌株A-3发酵啤酒中嘌呤含量为77.67 mg/L,比初始菌株A的101.64 mg/L降低23.6%;诱变酵母菌株B-4发酵啤酒中嘌呤含量为76.26 mg/L,比初始菌株A的96.84 mg/L降低21.3%。诱变菌株A-3、B-4进行连续传代10次并进行发酵啤酒实验,诱变菌株A-3、B-4的发酵性能、发酵啤酒中总嘌呤含量和啤酒品质保持稳定。这表明ARTP诱变方法选育低嘌呤酿酒酵母菌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1株通过质粒转导而获得纤溶酶基因的下面发酵酵母在啤酒发酵中的特性,并进行规模为5L的啤酒发酵试验,对啤酒主发酵过程中5个主要影响指标—PH值、双乙酰、酒精度、实际发酵度、总还原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各项指标与对照菌株相比差异较小,且都在正常范围之内,具有可应用于保健啤酒生产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对高产SO_2啤酒酵母突变株M8在发酵不同时期的SO_2和H_2S生成量,以及抗氧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啤酒发酵实验结果表明,突变株M8各代菌株的SO_2生成量在发酵第5d达到最高峰(平均22.17 mg/L);突变株M-20的累计H_2S生成量比原株下降了62.5%。0℃贮酒7d,突变株M-20发酵的啤酒的SO_2生成量比原株S -5提高了13.1%,DPPH自由基清除率提高了12.4%,TBA值降低了4.6%,啤酒的风味稳定性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用后期添加固定化酵母菌降低啤酒中双乙酰的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发现后期接入固定化啤酒酵母菌降低双乙酰含量的最佳工艺为:发酵温度为12℃,接入时间为发酵第16d,发酵再次接入固定化酵母菌的接种量为1.0%,此时双乙酰的量为0.083mg/L,啤酒口感达到9.2分。固定化的酵母菌可以重复利用3次,啤酒的双乙酰值和口感维持稳定。该研究表明利用固定化细胞的后期添加可以降低啤酒中的双乙酰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