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采用分解、沉淀蛋白质,去除冷凝固物、吸附多酚化合物,以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延长啤酒保存期。  相似文献   

2.
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佟晓芳  王景龙 《酿酒》1998,(6):41-42
啤酒非生物稳定性问题是影响啤酒保质期的一个最主要方面。它不但关系到产品质量、信誉,也直接影响生产厂家的经济效益。这个问题是所有啤酒厂家都很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和探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啤酒的非生物混浊一种是可逆性混浊(冷混...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利用进口硅胶作吸附剂的方法,条件和试验结果,以进一步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要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可以从原料、工艺及添加剂方面入手,同时也要了解科研新动态。  相似文献   

7.
加强工艺管理减低麦汁和啤酒中溶解氧含量、使蛋白质冷凝析出,应用硅胶和酶清防止啤酒产生非生物混浊,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田红荀  王家林  葛晓萍 《酿酒》2010,37(6):14-17
啤酒是一种稳定性不强的胶体溶液,在贮存或销售过程中极易产生混浊,严重影响了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首先对啤酒非生物混浊的种类进行了简单介绍,主要包括蛋白质类混浊、草酸钙混浊、β-葡聚糖混浊等;进而引出了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措施,主要从原料选择、工艺控制、稳定剂添加及国内外新技术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较系统的介绍了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9.
10.
啤酒作为一种成分复杂的胶体溶液,在贮存过程中易产生混浊沉淀现象。影响啤酒外观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影响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因素作初步探讨,提出预防啤酒蛋白质混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非生物(如蛋白质多酚复合物,淀粉沉淀,草酸钙结晶等)因素引起的啤酒悬浮物常用多因素的,而蛋白质引起的更为常见,利用合理措施可使之得到较好控制。这包括物理的和化学的两方面手段。  相似文献   

12.
啤酒是国际性的低酒精度饮料酒,为广大人们所喜爱。我国啤酒工业发展很快,1980年以来,啤酒的产量每年以30~40%的幅度递增。目前,啤酒销售市场已出现了供过于求的局面,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入购方市场。因此,提高啤酒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啤酒的混浊和非生物性混浊。引起非生物性混浊的因素很多,如生产用水、原辅材料以  相似文献   

13.
啤酒作为一种成分复杂的胶体溶液,在贮存过程中易产生混浊沉淀现象。影响啤酒外观稳定性的因素有很多,通过对影响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因素作初步探讨,提出预防啤酒蛋白质混浊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李华  刘复军 《酿酒》1997,(4):8-9
如何选用硅胶和PVPP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李华张建农(山东青岛啤酒二厂)刘复军(黑龙江省轻工业研究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给啤酒行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啤酒企业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有效地实施质量改善已是摆在各啤酒厂家面前的重大课题。对于...  相似文献   

15.
影响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分析了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影响因素:①草酸钙混浊;②碳水化合物混浊;③蛋白质-单宁复合物混浊。  相似文献   

16.
应用鱼胶澄清剂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鱼胶能大大降低啤酒中的敏感性蛋白质,可提高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用麦汁澄清剂提高啤酒非生物稳定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民强 《酿酒科技》1999,(4):52-52,5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观念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就拿啤酒来说,广大消费者已经由醇厚型、苦味型向高发酵度、苦味较轻、低热值的清淡爽口型发展。国家标准GB4927—91对苦味质未作具体规定,所以一些厂家便以市场为导向,减少酒花添加量,以达到降低啤...  相似文献   

18.
对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啤酒非生物稳定性产生的原因,并从原料和加工工艺、添加非生物稳定剂这两方面提出一些解决啤酒非生物稳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凡从事啤酒酿造的人员都清楚,啤酒在刚过滤后清亮透明,口感新鲜,干净爽口,但成为成品以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在氧气,光照,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下,原来具有上述优良特点的啤酒,发生了混浊,沉淀,色泽加深,出现出老化味等不良问题,究其原因,是该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啤酒的非生物混浊的几种现象,并着重阐述了蛋白质混浊的形成机理及其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